登陆注册
5015500000024

第24章 罪恶的暗杀

首先他们无视于你,而后是嘲笑你,接着是批斗你,再来就是你的胜利之日。

——甘地

(一)

绝食的胜利撼动了世界,伦敦的《新闻纪事报》报道:

“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的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希望;它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即使对甘地不太友好的《泰晤士报》指出:

“甘地先生推崇的勇敢的唯心主义,这一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得到更加充分的肯定。”

法国《世界报》发表评论称:

“善良的甘地再次证实,他自己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叛逆者。”

美国《华盛顿邮报》也写道,

“获悉甘地安然脱险的消息后,慰藉的浪潮席卷全球,这足以说明甘地的圣洁之心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颂扬。”

埃及报纸则颂扬甘地是“东方世界一位品德高尚的儿子,将其毕生精力献给和平、宽仁与博爱事业”。

印尼报纸认为甘地的功德“为把亚洲人从苦难中救出来带来了曙光”。

甚至昔日的敌手,“巴基斯坦之父”真纳也在甘地绝食停止的当日宣布,欢迎甘地来访问他的新国家。

这位78岁的老人经过这一战役,再一次爆发出了新的斗志,萌生了新的计划:以步当车,穿越刚被冲突弄得伤痕累累的旁遮普大地,沿着难民逃亡的大道一步一步走向巴基斯坦。这样他既可以体察民情,安抚民心,又可以广泛传播他的非暴力和博爱思想。

然而,一向敌视他的国民公仆团也加紧了部署,正磨刀霍霍地准备着……

1948年1月20日下午,甘地走出家门,举行晚祷。就在这时,一枚炸弹在半空中划出了一个弧线后准确无误地落在平台上,幸好周围警戒及时发现,炸弹在甘地身边响起,甘地安然无恙。人群恐慌,凶手虽然被当场抓获,但同伙却趁机逃之夭夭。

炸弹事件后,比尔拉寓所增加了警力,德里警察局副局长请求甘地允许他搜查前来参加祈祷会的可疑分子,但甘地拒绝了。他说:

“警察不能干预正在做祈祷的信徒。”

“神是我的唯一保护人,如果它想结束我的生命,任何人也不能拯救。”

甘地还严正地说:

“如果你坚持这样做,我立即离开这里。我将宣布,你对我的出走负全部责任。”

倔强的老人最终取得了胜利,副局长只能派出便衣警察和保安人员出席甘地每日例行的祈祷会,并指定专人随侍在甘地左右,以防不测发生。

(二)

1月26日是印度的国庆日。这一天,甘地应尼赫鲁请求,开始着手为国大党起草新党章,以确定国大党在印度独立后的新目标和作用。

甘地准备新党章起草完毕就准备前往巴基斯坦,并指示秘书先期抵达做好准备工作,同时要求她须在1月30日返回。2月3日,甘地将离开比尔拉寓所,开始他的巴基斯坦之行。

1月29日,甘地工作如常。早祈后,他开始手摇纺车,书写孟加拉文,用短铅笔头回信,同客人交谈。此外,他还接见了美国记者,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美国必须放弃原子弹,非暴力是原子弹难以摧毁的武器。

这天下午,有40名从巴基斯坦逃出来的锡克教和印度教难民来到比尔拉寓所,要求会见甘地。甘地十分耐心地劝说他们道:

“我所遵循的唯一指示来自神,神在我内心深处。我看你们如兄弟姐妹或儿女,你们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为什么你们认为我不知道你们所受的苦呢?”

“我不受任何人的差遣为社会服务,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命令停止服务。”

晚上,甘地完成了新党章的起草工作。这是他为国大党所做的最后一项工作。

1948年1月30日是星期五,正逢耶稣受难日,也是甘地人生的最后一天。

这天,甘地一早照常接待了很多客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下午4点时,新政权的内政部长帕迭尔与刚烈执着的尼赫鲁无法共事,因此桀傲不驯的帕迭尔提出辞职,并向甘地呈交了一份副本。面对这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甘地语重心长地说服他收回辞呈。因为这件事,晚祷耽误了10分钟。

5点10分,甘地在摩奴与阿巴的扶持下走向通往晚祷会场的草坪。他的私人秘书苏悉拉医生未归,负责保护的警官也因为行政部门内部职员罢工被临时调回警局待命。

甘地在摩奴和阿巴的搀扶下走到台阶处,刚刚收回手臂准备独自登上台阶的时候,早已潜伏在那里的国民公仆团的头目纳图拉姆·戈德森跑到甘地面前,并鞠躬行礼,口中低声念道:

“圣父,您好!”

摩奴以为是圣徒,遂放松了警戒,只是礼貌地将他挡开。

就在此时,纳图拉姆突然面露凶光,猛地推开摩奴,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准备好的手枪,顶住甘地赤裸的胸口连开数枪,殷红的血瞬间染红了甘地身上洁白的土布拖地。甘地双手合十,已来不及迈开最后一步,口中只是喃喃念道:

“神啊!”

随后徐徐倒地。

这位终身提倡“非暴力”的倔强老人,最终死在了暴力的枪口之下。1948年1月30日下午5点17分,枪声结束了这位伟人的一生。

(三)

凶手纳图拉姆·戈德森是国民公仆团的头目。在完成了自认为“伟大的使命”之后,他束手就擒。他是个狂热而偏执的人,早年曾追随过甘地,从事不合作运动,并因此而多次入狱。

1937年,他曾受沙瓦迦尔的影响参加了以复兴印度教统治地位为目标的印度教大会,并创办了“国民公仆团”。随后,他多次宣传反对甘地和反对伊斯兰教及其他非印度教等派的政治主张,并因此而刺杀了甘地。

已经倒在血泊中的甘地被人们抬进房间,放在卧榻上。阿巴在血迹斑斑的“拖地”上盖上被子……

人们开始默默地清理着他的遗物:一架木纺车,一双拖鞋,3只小猴雕像,一本《薄伽梵歌》,一只怀表,一个痰盂和一个从耶拉伏达监狱带回来的金属洗脚盆。

印度政府很快得知了这一消息,经过慎重推敲发表了一个公告:圣雄甘地于17点17分在新德里遇刺身亡。

噩耗传来,尼赫鲁面色惨白,帕迭尔两眼迷惘地愣视着前方。他实在难以接受,就在20分钟前,他们还在热烈地交谈着。总督蒙巴顿也第一时间赶到了比尔拉寓所。

房间内点燃了数盏油灯和香烛,周围传来低声念祷的《薄伽梵歌》。甘地静静地躺在由灯光与烛光围拢的床上。蒙巴顿接过装有玫瑰花瓣的杯子,在甘地的身上撒下了片片花瓣,表示印度最后一任总督对这位终身致力于民族解放事业的伟人的敬意。

蒙巴顿本想用防腐香料保存甘地的遗体,以便更多的人能够瞻仰他的遗容,但甘地生前曾立有遗嘱,遗体将在他死后24小时内按印度教的习俗火化。这样以来,就只能按照按死者的意愿处理他的遗体了。

印度举国哀悼,人们自动绝食24小时,以最传统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哀思。在浦那城,愤怒的群众冲破了警戒线,力图捣毁国民公仆团及其机关报《印度民族报》社址,1000多名群众捣毁了沙瓦迦尔住处,捣毁了印度教大会的办事机构,用石头和木棒驱打印度教大会的会员。

成千上万的人来到比尔拉寓所,来看他们的国父最后一眼。甘地的遗体已被清理干净,他紧闭双目,双手合十,由5盏油灯环绕四周,与自然同为一体。

印度广播电台传来了尼赫鲁沉痛的声音:

“我们生命中的光辉消失了,整个国家沉浸在黑暗之中。我们敬爱的首领,我们称之为巴布或国父的人离开了我们。我刚才说光明消逝了,不,我说错了,因为照射在这一国土上的光辉并非普通的光芒,千年之后,它将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世人们将看到这灿烂的光辉。因为它将为所有人带来慰藉,它代表生命与永恒的真理,带我们古老的国家走向自由。”

2月1日,新德里成为了一片哭泣的海洋。走了整整一夜的人们,哭啕着、呜咽着和啜泣着为甘地送行。

世界各地的唁电也如雪片般飞向新德里:乔治六世国王、艾德礼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坎特伯雷大主教、史末资将军……美国总统杜鲁门在闻悉甘地遇刺的消息后,沉痛地说:

“全世界都在同印度一起悲哀地哭泣。”

上午11时,灵车由士兵用四条长麻绳牵引徐徐移动,前往亚穆纳河附近的拉杰加特火葬场。送葬的队伍长达8公里长,沿途撒满了玫瑰花与茉莉花。

下午4点,火化仪式开始。甘地的两位儿子将甘地的遗体安放在檀香木柴堆上,按照印度教的葬仪规定,头部朝向北方。当火舌开始吞噬檀香木时,人群中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哭声和难以抑制的激动表现。随着来自河边的凉风扇起一阵阵冲天火焰,甘地安祥的面孔终于消失在金色火焰与彩霞交织的帷幕后面……

12天后,圣雄甘地的骨灰撒入河流,并流向大海。

甘地生平大事年表

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班达邦。

1876年随父迁入拉奇科特邦,在此就读小学与中学。

1882年13岁时与同龄女孩嘉斯杜白结婚。

1885年父亲病逝。

1887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巴纳迦尔城的萨玛尔达斯学院就读。

1888年只身赴英深造,通过入学考试后进入伦敦大学攻读法律。

1891年完成伦敦大学学业,通过考试取得律师资格。

1893年应聘抵达南非处理债务纠纷,并在途中遭遇歧视,开始关注南非印侨的处境。

1894年打赢官司,并准备在南非长久地斗争下去。

1894年成立纳塔耳印度人大会。

1899年组织印度救护队为英军效劳。

1901年在印度参加国大党的加尔各答年会,申请南非议案获得通过。

1902年向英国殖民大臣张伯伦递交请愿书,无果。定居约翰内斯堡,继续战斗。

1904年在南非创办《印度舆论》,并创立凤凰村。

1906年组织请愿抵制“亚细亚法草案”。

1907年发动非暴力抵抗,反歧视性立法。

1908年被押入约翰内斯堡监狱,判刑2月。

1909年返回德兰士瓦,因无身份证被驱逐出境,多次判刑,多次入狱。完成《印度自治》一书。

1910年创建了托尔斯泰农场。

1911年同史末资将军达成临时协议,在押非暴力抵抗犯全部获释。

1913年再度组织印侨进行非暴力抵抗,以抗议歧视印度侨民的立法。

1914年史末资与甘地取得协议,取消3英镑人头税,承认印度人婚姻的合法性,同意印度人持有按手印的移民证即可进入南非。

1915年创立了真理学院。

1916年游历印度各地,发表一系列重要演讲。

1917年鼓动废除契约劳工制,接着奔赴三巴朗,调查佃农受剥削的情况,迫使政府废除了对靛青工人的契约制,开始在那里从事建设性工作。

1919年抱病发动全国性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抵制“罗拉特法案”。组织全国总罢市,政府血腥镇压酿成阿姆利惨案与旁遮普暴行。

1920年在哈里发运动中提出不合作运动计划。12月,国大党那普尔年会确认了加尔各答特别会议精神,通过了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及其建设性纲领,国大党进入了“甘地时代”。

1921年赴加尔各答为国民学院揭幕,全国各地创办国民学校,蔚然成风。7月始,推广土布,开始放弃服饰,上身赤裸,剃光头发。

1922年向总督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政府释放政治犯,恢复人民言论自由,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受挫。

1922年被捕,判刑6年。

1924年提前获释出狱,提出土纺土织、印穆亲善、解救“贱民”三大中心工作。

1925年旅行全国各地,推广建设性方案。

1926年因健康原因回沙巴玛迭真理学院静养,开始撰写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

1927年旅行全国各地,宣传服用土布、妇女参加社会活动、取消“贱民”阶级、统一语言等问题。

1928年返回真理学院,撰文批评国大党通过的独立案,流于空想和形式。

1929年继续推进土布运动。

1930年发动第二次不合作运动,再次被捕入狱。

1931年被释放,达成甘地-欧文协议,双方休战。参与圆桌会议,无果。

1932年被捕,在狱中发动“哈里真”运动。

1933年主办《哈里真报》(周刊),开展解救“贱民”运动。

1934年退出国大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专心致力于乡村工业建设。

1936年推荐尼赫鲁为国大党主席,住进茅棚,体验实际的乡村生活。

1937年立法会议选举,国大党获全胜,但教派冲突凸现出来。

1938年与真纳会谈无结,印穆关系进一步恶化。

1939年宣传反战和非暴力主张。

1940年开展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41年与国大党出现意见分歧,被免职。

1942年因宣传反战与夫人一起被捕入狱。

1943年抗议政府高压,绝食3周。

1944年甘地夫人病死狱中,甘地获释。

1945年为印度自治开展旅行演讲,宣传其非暴力主张和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观。

1946年前往浦那游说,火车被炸,但甘地安然无事。

1947年在孟加拉各地苦行游说,前后行程185公里,走访47个乡村,致力于平息宗教仇恨。到加尔各答乱区贝利亚加达大街,控制了加尔各答局势。8月14日子夜,印度宣布独立,普天同庆。以绝食祈祷、纺纱度过了独立日。

1948年为印穆团结开始最后一次绝食。1月30日17点17分,在晚祷会场被一个印度教狂热分子枪杀,终年78岁。

同类推荐
  •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介绍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在波恩。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里的乐师和歌手,母亲是宫廷厨师的女儿。他们一家象当时为宫廷服务的所有仆人一样,过着贫困清寒的日子。贝多芬的母亲生过七个孩子,只活下了三个,贝多芬最大。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庄子逍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午夜撞见狄更斯

    午夜撞见狄更斯

    “狄式”惊悚悬疑小说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心脏骤然紧绷,更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在一个个看似怪异荒诞的故事背后,深藏着社会中的荒谬和冷漠,也隐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险恶,当然也有世界上的真挚、善良和温情。
  • 妖王校草赖上花季丫头

    妖王校草赖上花季丫头

    即使是世界末日,都有人陪你!而我什么都没有!你别想比我快乐,你抢了我的所有,你以为你可以安然自乐么!“你喜欢我,你的事。我喜欢她,我的事。关你屁事!”即使我再怎么无理取闹,心里也有你“没有结果的,我们只是朋友。”不管你这么对我,请你让我陪你这一世。“是那种男女朋友分手了。。我们还没有分的那种朋友吗?”笨蛋,请相信我,用一生保护你。“你可以不是我的女人。记住,我永远是你的男人!”就算你不承认,就算你再怎么躲避,我的心终将只有你。“帝,求你成全。”“她是我的!谁都别想动!”“从今天起,你不再是我的主,我也不再是你的手下,另外放弃她?不可能!”小小干将,也敢和我斗!
  • 谁剃光了企业的利润

    谁剃光了企业的利润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影响企业利润的原因第二部分指出制造业企业转型的内伤,给出模式转型路径第三部分则提出了制造业企业进化升级的策略。
  • 三世决绝

    三世决绝

    爱恨情仇,只在一念之间。放下,便是圆满。
  • 雨落星叶

    雨落星叶

    林筱筱,在一次雨季湖边遇到郑星宇,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而好友苏明雅,也因筱筱,而结识韩易轩,带来种种乐事......
  • 脱凡化仙传

    脱凡化仙传

    凡尘间谁人无忧,唯有神仙自逍遥。仙者不老不死不灭,凌驾于万物之上,翱翔于九天之间,有翻手摘日月,覆手移山海之能。感天道,躲轮回,超生死,羽化凡胎白日飞升是每个修仙者最终的向往。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悠悠岁月不过弹指之间。成仙之路漫长无期,崎岖难行。但一切的艰难险阻也抵不过那超越生死轮回终成大道的无暇向往。求仙,一场漫长又精彩的旅途。
  • 剑决天地

    剑决天地

    座落在天蓝国的一个宗派里的弟子,为红颜一念入魔,为红颜与天相斗!
  • 人间再无广陵散

    人间再无广陵散

    魏晋之际,竹林之间,天下绝唱;刑场之上,江湖之下,广陵散绝!
  • 七界无常

    七界无常

    我是一只鬼,因为某一次和同事聚众闹事结果很不幸被boss给开除了。干我们这行的,开除就意味着再也没法在阴阳两界混下去,所谓的开除其实也就是“做掉”的意思,而其名字也会在生死簿上永远划去,永远断了你轮回转世的念头。但也不知道阎王是真蠢还是真蠢,在明知道没了我的无常执行部就是坨翔的情况下,那傻帽居然先把我的名字给划了!按照一般的惯例,都是先确认对方死亡,再进行除名的;否则,就会变成——你要杀的人永远都死不了的局面。连名字都没了,你凭什么死呢?
  • 慑宫之君恩难承

    慑宫之君恩难承

    临死之前,她才知道是心爱的夫君将她送上了绝路。一世情爱,于君王而言不过是权衡之术,是掣肘之法。于她,却是万劫不复。重生之后,她有想过舍爱弃恨远远逃离这红墙深宫。岂知厄运重临,似乎成为年贵妃才是她唯一的出路。从反抗,到挣扎,从逃避,到重拾旧恨,年倾欢历经两世,却摆脱不掉同样的心魔。难道就因为爱上了这天下最薄情的君王,世世要为他锥心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