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700000059

第59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

战役准备就绪后,彭德怀将作战预案电告毛泽东。毛泽东于12月29日复电,再次强调:“所谓三八线在人们脑子中存在的印象,经过这一仗,也就不存在了。我军在三八线以南或以北休整,均无关系。但如不打这一仗,从12月初起整个冬季我军都在休整,没有动作,则必引起资本主义各国甚多揣测,民主阵线各国亦必有些人不以为然,发生许多议论。如我军能照你们目前部署,于1月上半月打一个胜仗,争取歼灭伪军几个师及美军一部,然后休整两个月,准备春季攻势,则对民主阵营及资本主义各国人民大众影响甚好,对帝国主义则给以新的一击,加重其悲观失败情绪。”为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以达成战役的突然性,彭德怀决定把战役发起时间定在年底。

12月31日晚17时,志愿军和人民军按照作战计划,经过短促炮火准备之后,在全线发起进攻。敌军毫无戒备,惊慌失措,伪军的第一道防线很快就被打乱。当夜,我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突破美军的第二道防线。美伪军无力招架,狼狈南逃,我军乘胜追击。至1951年1月4日,志愿军和人民军一举解放汉城。由于此次战役未形成对敌包围态势,在攻击中未能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又考虑到敌人虽有坚固防线而未固守,为警惕敌诱我深入,实施登陆夹击我军的企图以及我后方已拉得太远,后勤供应跟不上等因素,彭德怀遂于8日下达命令停止追击,结束第三次战役。

这次战役,志愿军和人民军齐心协力,并肩作战,经过连续七昼夜的艰苦奋斗,以每小时前进一公里的进攻速度前进了80至110公里,歼敌1.9万人,占领了汉城,将敌军打退到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粉碎了敌人在联合国玩弄的停战阴谋及固守“三八线”以争取时同准备再战的企图,进一步扩大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影响,加深了敌人的内部矛盾和失败情绪。

“联合国军”退到北纬37度线附近,丢失了南朝鲜伪政权首府汉城,美国威信大降,国际舆论哗然。为了挽回影响,新任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使出全身招数,采取集中兵力,加大纵深,美伪混编等办法,向中朝军队发起新的反扑,试图夺回失地。他采用一种所谓的“磁性战术”,即在大规模交战之前,组织机械化小分队骚扰我军,以消耗我的方式紧紧牵制我军,在他们有利时,向我攻击,不利时则迅速收缩。

1月25日,敌人集中了5个军16个师3个旅1个团共23万兵力,陆续向我全线200公里的防御正面发起了进攻。当时,志愿军由于连续作战十分疲惫已准备休整两个月后再发起春季攻势,不得不临时改变计划。中朝军队重新振作精神,立即由休整转入防御。但由于来不及补充兵员和给养,我军处于“青黄不接”的严重状况之下。

战役初期,中朝军队采取坚守防御和战役反击相结合的部署,在汉江南岸实行阵地防御,又于横城地区实施了成功的战役反击,基本上歼灭了南朝鲜军一个师。随后因攻击砥平里受挫,加之粮弹不济,中朝军队全线转入机动防御,在前线采取兵力隐蔽疏散配置,在一地杀伤较多的敌军后即行转移的战术,以空间换取时间。

为能解决部队休整问题,毛泽东在总结战役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为粉碎敌人意图,坚持长期作战,达到逐步歼灭敌人之目的,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拟采取轮番作战方针。”遂令三兵团之十二、十五、六十军,二十兵团之六十七、六十八军以及第四十七军自3月起陆续入朝参战。入朝后,同即将入朝的十九兵团之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军共9个军27个师作为第二番部队。

毛泽东还具体制定了将已入朝和准备入朝的21个军编组为三番,轮番到第一线作战的计划。由于采取了这一方针,我军前线部队在不能与敌脱离接触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精锐的后备力量来接替久战疲惫的部队,交替进行休整,以保持部队斗志旺盛,粉碎敌人以“磁性战术”等手段不断消耗我军的图谋,同时使更多的部队经受了战争的锻炼,提高了在现代条件下作战的能力。实践证明,轮番作战适合我军情况,有利于发挥我军兵力充足的优势,是有效打击敌人的一个好方法。

为激励斗志,赢得时间,保证战役胜利,志愿军总部和朝中联合司令部连续发出指示,要求各级指挥员很好研究敌人的进攻特点,改进我军战术,并且明确指出:我之作战方针是“积极防御,纵深设防,利用良好地形(山区、河流)节节阻击,迟滞和杀伤敌人,赢得时间,以待后续部队到来进行战役反击”。同时指出,战役上的积极防御,在战术上应是节节阻击和反击相结合的办法。另根据敌人每次进攻之前,必以其优势的炮兵、坦克和航空兵火力,先对我阵地进行毁灭性的轰击,尔后步兵才实施冲击这一特点,指出“在现代化作战中,尤其在敌空军、炮火占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积极防御作战的原则,必须是控制要点要道、荫蔽疏散、宽大纵深、前轻后重的配备”,“火力组织应以反坦克与杀伤敌步兵为火力网重点”,并“宜将步兵火器尽量配属前梯队,加强前沿火力”。这些原则,即后来所说的“兵力配备前轻后重,火器配备前重后轻”的原则。

按照这些作战原则,我军积极防御,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敌军付出了重大伤亡,只前进了100公里。中朝军队为了引敌于预定战场,逐步撤至“三八线”以北,放弃了汉城和“三八线”以南地区。4月中旬以后,志愿军战略预备队入朝,“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除在铁原、金化地区继续进攻外,在其他地区基本上偃旗息鼓,停止了进攻。

至4月21日,历时87天的第四次战役宣告结束,我军歼敌7.8万余人,敌人平均每天要付出900人伤亡的代价,才能前进1.3公里。此次战役是我军在对敌人运用现代化技术装备迅速补充、迅速调整部署、迅速由退为攻估计不足的情况下,被迫转入防御作战的,战役条件相当艰苦,后勤供应十分困难。但是志愿军很快判明了敌人的企图,采取了从被动中争取主动的措施。在作战指导上,采取在西线以坚守防御牵制敌人主要进攻部队,在东线有计划地让敌人前进,待其态势突出,侧翼暴露时集中主力对其反击的战法,以求动摇敌人进攻的态势。在反击作战取得胜利继续向纵深发展受阻,未能打破敌人进攻时,又适时转入全线运动防御,以空间换取时间,待战略预备队集结后再转入进攻。中朝军队灵活地运用了坚守防御、战役反击、运动防御等作战样式,把运动战和阵地战紧密地结合起来,变被动为主动,进而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第四次战役期间,“联合国军”重新将战线推至“三八线”附近地区,各参战国之间和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对是否再次越过“三八线”和用什么方式结束朝鲜战争,发生了严重分歧。经过磋商,决定在不扩大战争范围的前提下,稳步向朝鲜北部推进,待占领有利地区后,即以“实力政策”为基础,或与中朝进行外交谈判,或继续其军事行动,以保持美国在亚洲的地位。

这时毛泽东的想法是:在敌之地面兵力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军暂不进行战役性出击。如敌逼我应战,“拟让敌进至三八线南北地区,在我第二番志愿军部队九个军到齐后,再进行有力的新战役。”毛泽东估计,敌占领“三八线”以后的行动有三种可能:第一,趁我疲劳继续北进;第二,暂时(10天至20天)停止于“三八线”;第三,较长时间(两三个月)停止于“三八线”,进行永久筑城,待阵地大部巩固后再进。这三种可能以前两种可能为多。但敌发现我有大量援兵到达时,第三种可能不仅存在,而且又发生另一种情况,即变为长期相持于“三八线”。毛泽东认为,我应力求避免这种情况。我军应在第二番部队入朝后,趁敌进至“三八线”以南地区立足未稳时,在4月15日至6月底,两个半月内实施战役反击,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消灭美伪军建制单位几万人,然后向汉江以南地区推进。

4月初,“联合国军”开始越过“三八线”,并计划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推至北纬39度线及其以北地区,“在朝鲜半岛蜂腰部(即元山至平壤一线)建立新防线。”

根据毛泽东的设想和敌情,彭德怀开始考虑对敌人进行大规模反击。4月6日,志愿军召开第五次扩大会议,着重研究第五次战役问题。会议决定趁敌军实施登陆之前和进入“三八线”南北地区立足未稳之机,实施新的战役反击。

4月22日黄昏,第五次战役正式打响。中朝军队以14个军(其中志愿军11个军,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共70万人的兵力,采取两翼迂回正面突击相结合,战役迂回、割裂与战术分割包围相结合的战术,向刚刚进至“三八线”附近的敌军17个师约34万人发起攻击。

在第一阶段的进攻中,我军以多钳合击的战法,全线推进了70至80公里。可是由于敌人针对我军夜间迂回穿插的战术,采取了以节节后撤消耗我军尔后伺机反击的对策,我军未能成建制地大量围歼敌人。在第二阶段的进攻中,中朝军队又向东线的南朝鲜军实施分割包围,击溃其4个师,前进50至60公里。然而在第二阶段攻势结束时,我军因后勤保障能力不足,难以继续发展胜利,决定班师休整。部队在后撤时未能组织好交替掩护,结果在敌人大举反扑并以特遣部队实施穿插时,志愿军有两个军一个师被敌截断,经顽强奋战后,大部分部队突围成功,但是有一个师受到严重损失。随后中朝部队全线展开进行阻击,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第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携手奋战50天,在两阶段的攻势中都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共歼敌8.2万人,粉碎了敌妄图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蜂腰部建立新防线的计划,夺回了主战场。这次战役,我军取得了入朝后最为深刻的经验教训,对于现代化战争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战役开始前,我企图在第一阶段就歼灭敌军五个师,可是因敌变换战术,在战役中我军只是成团、成营建制地包围了部分美军,却无一能成建制地予以歼灭。

同类推荐
  •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难忘岁月:余贻骥回忆录

    本书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里、家族并非平静的学生时代,及留美归国文革时代古稀之年等等,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历程。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

    《王懿荣传》全书近40万字,以丰富的材料,全面详实叙述了王懿荣的家学渊源、生平交友、跻身殿堂、金石巨匠、发现甲骨文以及爱国爱民和血洒京师的伟大爱国学者一生的事迹。
热门推荐
  • 微笑掩饰下的悲伤

    微笑掩饰下的悲伤

    离别,拉长了身影,身影,拉开了距离。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来拼命想要忘记的事情还存留在脑海里。曾经的甜蜜,换来的是现在的悲伤。亲爱的,你的微笑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那道风景,谁都抹不去,可我们逃的过命运吗?再见,也许永远不会看到。
  • 如果青梅有竹马

    如果青梅有竹马

    青梅竹马,青梅竹马,她的竹马才不会不要她的,对吧!
  • 长弓逐月

    长弓逐月

    一个神秘的世界万物争道的大时代各种神异的种族万族争霸一个身世奇异的少年在复杂的局面下碰撞出一个属于他的辉煌神话!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三千世界英雄录之英雄联盟

    三千世界英雄录之英雄联盟

    广阔的瓦罗兰大陆上,有着神秘莫测的符文之地、实力强大的帝国、历史悠久的宗教、以及各自为战的诸位英雄!而一些有趣的故事正在这片大陆上悄然发生。
  • 话天心

    话天心

    此世间,茫茫迷迷,得此岸而不见彼岸,求彼岸而不视此岸,真真切切,不见其心,当人类走上科技的道路,当无尽未知下下闪烁虹光,科技和造化的纠葛,国与家的抉择,忠与孝的单选题,生与死的独角戏,同类和异类的自命题,若你得此天心,又该当如何?此世者,得一以生,方可话天心。故世之谓:天心者。
  • 圣域君使

    圣域君使

    上古封神年代,阐教与截教各为其主展开斗法,结局以截教惨败而告终,截教门人被诛杀殆尽。乾隆年间,黄河泛滥,人们无意从黄河岸边挖出一尊石鼓……数十年后一群道士为此而亡,仅仅活下来一个书生和道士……几百年以后,石鼓的制造者突然出现。这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却发生在遥远的时候。这是一个遥远的传说,然而这个故事里的人,已经无法回头……加书友群:33917151
  • 曾有青春,躲进时光

    曾有青春,躲进时光

    夕阳西下,斜阳下的左脸车水马龙的号角,拥挤的公交站台一声急促的鸣笛·······················原来已经过了那么久一群呼啸疾驰而过的单车少年原来,我们早已好久不见··············
  • 谢谢你,路人

    谢谢你,路人

    本书是由真实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一对年龄跨度很大的姐弟恋男女,本书没有过多渲染,更多的是现实,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相聚之路一波三折,相爱之路坎坎坷坷,究竟两人最后如何.....
  • 嫡女重生:邪王,我穿越了

    嫡女重生:邪王,我穿越了

    一个簪子引发的情案,“有意思!”“邪王殿下我错了,”“不好意思,完了,惹到我就想跑吗?我的小野猫!”“我警告你,赶紧给我起来,否则······打地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