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700000050

第50章 战略决战的辉煌胜利(1)

决战前夜的西柏坡

西柏坡被大战之前的激动笼罩着,只有到了夜晚,它才又恢复以往的静谧。毛泽东在灯下不停地吸着烟,他在思考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估计,关于美蒋关系,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关于战争第三年的战略方针和战略任务,关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关于财经统一,关于发展党内民主、训练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准备占领全国的各方面工作干部,关于学习工业和做生意,关于加强纪律性、克服无政府无纪律状态……这些都是在胜利逼近时需要理解并付诸实施的。

1948年3月,在我国的北方春天还没有真正来临,柳树仍然只是光秃秃的枝干,尚未缀上绿叶的柳条在风中摇曳。毛泽东回首向黄河西岸的黄土地投去最后一瞥,然后迈开脚步,迎着晨光向东走去。从这里,他将走向华北大地,还将最终走向自1920年5月以后再没有去过的北平。这是一串平静而坚定的步伐,这其中凝聚着巨大的力量。东进,标志着战局已有很大改观,胜利已经渐渐接近。但这并不意味着胜利唾手可得,它仅仅是通向胜利的新历程的开始。

两个月后,即5月26日,毛泽东到达新的统帅部所在地西柏坡。它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前,距石家庄只有90公里,属晋察冀边区。

这实际上只是几个农家小院。然而,它却构成了连接全国各战略区的神经中枢。毛泽东不能亲临战场,交通阻隔和装备落后,使他不可能任意深入到某一个战场上去。他不像蒋介石那样坐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毛泽东只在农家小院里进行运筹指挥。在这里,无线电通信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毛泽东和前线指挥员之间关于作战电报的无线电电波,从西柏坡这一圆心源源不断地扩展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又从解放区的各个战场昼夜不停地集聚到西柏坡。毛泽东那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无与伦比的指挥才能,通过无线电波覆盖着大地,他同时指挥着几个方向、几个战场上的作战,着重把握战略决策方面的问题,但也关注战术的许多局部。毛泽东从不强加于人,对于那些重要战役,有时,他首先要求战区领导人先报告情况,先提建议,然后集中起来,提出自己的设想,反复同下面磋商。有时,他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自己的设想,供前线指挥员制定战役计划时参考、斟酌。毛泽东总是给前线指挥员以思考、回旋的余地,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智慧。但有时,他也使用很严厉的命令,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免贻误战机。在商讨和命令这两个方面,毛泽东总是把握得恰到好处。

当毛泽东在农家小院里安顿下来的时候,蒋介石仍然住在南京黄埔路他的官邸里。虽然这时已进入夏季,但是,玄武湖畔的宜人景象和秦淮河边的丝竹之音,却未能使他感到有丝毫的惬意。他意识到形势对他愈加不利。他在反省录中写道:“全国各战场皆陷于被动之危境。”

关于这一点,南京政府国防部大楼兵棋室悬挂的军事地图标示得再清楚不过了。在那张巨大的地图上,用红色标记的地方愈加多起来,石家庄、四平、洛阳、开封、潍县、临沂、延安、宝鸡、襄樊,都被解放军占领或一度占领过。不仅如此,一个更严重的事实是,蒋介石的机动兵力正在迅速减少,而国民党内部的失败情绪却在日益增加。

到1948年初敌我双方兵力显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由内战爆发时的120余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正规军149万人。敌我兵力对比,已由战争初期的3.4:1缩小为1.3:1,正规军对比为1.32:1。我军的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了。由于我军大量歼灭敌人,缴获敌人使用的由美国供给的大批现代化武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部队的装备,建立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这样,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攻坚能力,积累了打阵地战的经验。特别是经过了新式整军运动,全体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有了极大的提高。解放区面积已扩展到235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国总面积和城市总数的24.5%和29%。解放区人口已达1.6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5.3%,解放区的工业农业生产也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支援战争的人力物力也比以前更加雄厚。

与此相对应,国民党军队却每况愈下。由于大量被歼,已由内战爆发时的430万人下降为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05个整编军285个旅(师)198万人。正规军中,分布在第一线的共有249个旅(师)174万余人,并从1948年起,已分别被我军钳制于以沈阳、北平(今北京)、徐州、汉口和西安为中心的五个战场,被迫进行所谓的“重点防御”。蒋介石企图依靠坚固设防,把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人畏缩一团,控制若干战略要地和交通线,来支撑行将倾覆的国民党政府的大厦。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敌我优劣态势竟发生如此重大的转变,这能不使蒋军官兵士气低落吗?这能不使蒋介石黯然神伤吗?

8月上旬,南京的气温达到了40摄氏度。人们发现,从国防部前面黄埔路那浓密的梧桐树下驶过的黑色轿车突然增多了。此时,蒋介石正在国防部大礼堂召开军事检讨会。面对战争开始以来的节节失败,蒋介石不得不承认他已陷入困境,是“戡乱建国最艰难的时期”。大厦将倾的危局是许多人都感觉到的,蒋介石不得不强装镇静驱走蒙在他的部下们心头上的不祥之兆。

在死静的气氛中,蒋介石走上讲台,对他的将领们训话:“回顾以往失败,我本人应负主要责任,但是,国军将领萎靡不振,没有克敌制胜的旺盛精神,以致任何战略战术都失去作用,都不生效力,也是一个原因。本来抗战胜利后,我个人的事业就可告一段落,但是,我担心你们搞不赢共产党,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会没有饭吃,才被迫带领大家干,谁知我军许多将领很不争气,使我非常失望。但是,我既已负起责任,就一定要奋斗到底,望大家不要辜负我的期望,发奋图强,努力奋斗。”

为时五天的会议似乎是有成效的。在作了一系列“检讨”之后,蒋介石为他的军队确定了“于东北求稳定,在华北力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一面阻匪南进,一面攻匪的主力”的战略方针,规定了征兵500万以恢复加强部队战斗力的补充计划。

这个时候,美蒋之间的关系也愈发显得微妙了。支持蒋介石是美国前任总统罗斯福为维护美国利益作出的选择,他希望通过这种支持维护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势力范围。杜鲁门上台后加强了扶蒋反共和遏制苏联的政策,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令他陷入尴尬。蒋介石总是抱怨武器不够,一再催促美国加强援助。但是美国人却发现,事实上国民党拿到的武器很快就“输运”到了共产党手里——它们都被共产党军队缴获了。美国人开始意识到他们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于是,在蒋介石召开军事检讨会的时候,杜鲁门虽然一方面继续给蒋以支持,但同时也开始了“换马”的一着棋,希望在中国物色到新的人物来代替蒋介石。

但是,美国人还不能完全抛弃蒋介石,对他还抱着一丝希望。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向五角大楼发回的报告说:“共产党的军事供应现在似乎尚未达到已能支持大规模的、持续的、有足够力量和持久性的攻击,夺取国民党任何一个防守较强的城市中心程度。”

蒋介石对局势的发展似乎更“乐观”些,“军事检讨会”后,他的国防部表示:“过去国军与匪为三与一之比,今天也许快成二与一之比例。但国军有空军,装备补给干部都比匪优良,以国军的实力剿匪仍有绝大把握得到胜利。”

住在西柏坡的毛泽东并未被已有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既看到了形势的有利方面,又看到了形势中依旧存在和新出现的许多困难。他和他的战友们正谋求如何冲破困难,到达胜利的彼岸。

9月8日至1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九月会议)。

9月,西柏坡被一片浓荫覆盖着,微风从山里吹过,给人送来阵阵清凉。毛泽东在这里迎接了从各个战场纷纷赶来的将领们。中央政治局会议就要召开了。这是从延安撤出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规模很大,能够到会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候补委员都来了,但尚不能称中央全会。因为还有许多领导人因忙于指挥作战无法前来。

贺龙来了,他还是那样风尘仆仆,豪爽开朗。这一次,他站在毛泽东面前,不再为毛泽东的消瘦担心了。在小河会议上,他曾深深地替毛泽东担忧过。他曾不止一次地想办法弄到一些吃的,从黄河东岸送给在西岸同敌人周旋的毛泽东。

徐向前仍然少言寡语,他的身体一直被疾病困扰着,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指挥作战。3月份,晋冀鲁豫军区5万多人发起夺取临汾战役,血战72天,拔掉了晋南地区敌人仅有的据点。接着,他又通过卓越的指挥,率领3个纵队和地方武装,打了晋中战役,歼灭了阎锡山的正规军、地方军10万人,这个数字比徐向前统率的总兵力6万余人还多了4万人。

邓小平的吉普车带着一路风尘开进西柏坡,毛泽东走上前,紧紧握住这个小个子将领的手。一股巨大的情感将他们连接在一起。毛泽东细细打量着邓小平,他还是那么精悍、那么坚毅,目光炯炯,充满力量。毛泽东喜欢这种气质。

蒋介石是懂战略的,他把他的统治区看守起来不受战争影响,而把战争推向解放区,使得解放军的100多万军队和他的200多万军队都加在解放区身上。毛泽东曾对陈毅说过:那个时候,假使刘邓不出击,我们的解放区一定要垮。西北首先要垮台,不是敌人厉害,是没有饭吃。山东也一定不能坚持。如果照此情形,战争能否支持,任何人没有把握。所以,那个时候,无论如何要转入进攻。毛泽东在给刘伯承邓小平的指示中也曾说过: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是要把全国战争的负担加到解放区身上,达到彻底破坏解放区的反革命计划。我们的战略就是要尽量破坏蒋介石的战略方针,把战争引向蒋管区,使蒋介石担负全部战争负担,达到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战略上的胜利,再加上战役上的胜利,我们一定能打胜。今天,应该说,这个战略上的胜利是实现了。

毛泽东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此时,他和邓小平都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中,沉浸在胜利形势带来的喜悦中,沉浸在老战友久别重逢带来的喜悦中。

然而,过去的一切仅仅是开始。战争在向前发展,一切情形都在传达着一个信息,即决战在即。人人都知道,一场更为激烈、更大规模的作战——双方的主力决战,即将在中国大地上展开。对于人民解放军的将领来说,这是从未经历过的作战,也是期待已久的作战。因为他们知道,战争的最终结局只能在大决战之后才能出现。这场战争之火将成为“涅槃”之火,中华民族只有在经历一番痛苦的洗礼之后才能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新生。

西柏坡被大战之前的激动笼罩着,只有到了夜晚,它才又恢复以往的静谧。将领们大部都睡下了,但毛泽东还没有睡。在那间狭小而简陋的屋子里,他仍在工作。卫士点起两盏汽灯,毛泽东在灯下不停地吸着烟,烟雾弥漫着整个屋子里,他在思考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各个方面。关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估计,关于美蒋关系,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关于战争第三年的战略方针和战略任务,关于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关于财经统一,关于发展党内民主、训练干部、提高理论水平、准备占领全国后的各方面工作干部,关于学习工业和做生意,关于加强纪律性、克服无政府无纪律状态……这些都是在胜利逼近时需要理清并付诸实施的。

会议召开了。毛泽东把这些问题列入他的报告。在谈到作战问题时,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战略方针是打倒国民党,我们的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500万,歼敌正规军500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并指出,这一战略任务的实现是有充分可能性的。

实际上,在早些时候,上述这番话的内容就已经被提到过。毛泽东一直在做着这样的估计。早在1946年11月,毛泽东就提出大约要打三到五年,但也要准备打十年十五年。1947年7月“小河会议”,毛泽东又提出从1946年算起用五年时间从根本上打倒蒋介石的设想。1948年3月20日,毛泽东在党内通报中又指出:“五年左右(1946年7月算起)消灭国民党全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加速战局发展的关键在于歼灭敌人的主力兵团。根据1948年上半年的作战经验,又根据国民党军总兵力的80%都在长江以北的第一线的实际情况,毛泽东觉得,在长江以北依托老解放区的支援,将更有利于达到歼灭敌人主力兵团的任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人民解放军第三年仍然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的战略决策。

毛泽东要求条件比较好的野战军,都要确立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的决心”,要力争取得“更伟大的和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地用“战略决战”这四个字,但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和取得“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其实也就是指的“战略决战”。

大歼灭战、大会战,是一种更带有正规战性质的作战。令毛泽东担心的是当时还存在着的严重的游击习气,严重的无组织无纪律状况,以及部队编制、装备上的混乱状态。

毛泽东首先考虑了加强全军的组织性、纪律性问题,要求各级把它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毛泽东同时又考虑到了军队统一编制问题。毛泽东说,现在五大区,有五个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五个地区都是同一番号,碰到一起就要发生困难。人数、编制、供给标准也不统一,这些都需要统一起来。过去有过早正规化的教训,今天正规化走迟了,也要犯错误,正和过早正规化犯错误一样。

“第一年的困难是敌人进攻,第二年的困难是到大别山。”在刘少奇发言的时候,毛泽东插话。

“第三年的困难是什么呢?”

邓小平一语道出:“真正带决战性的攻坚这一关还没有过。”

邓小平说得不错。两年战争的结果,使蒋介石的战略一再改变。先是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继而又是全面防御、重点防御。蒋介石那些装备精良的部队被分割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五个战场上,而在这些战场上,又多是以重兵据守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因此,第三年作战,人民解放军将面临大量的攻坚作战,尤其对有10万人以上的国民党军守备的大城市的攻坚作战。

“还有大的会战,一次消灭敌人两三个兵团,这一关也没有过。”刘少奇说出了另一个困难。

同类推荐
  •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乾坤鱼编写的《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是“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中的一本。《诸葛亮(躬耕隐士成为千古谋臣)》中包含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分为“少年才子”、“游学拜师”等数个部分。
  •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海涅曾拿法国的行动者与德国的思想家们相比。他说 就破坏和严峻后果而言 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就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 拿破仑可以和费希特并肩;而就全面的继承人类的精神事业 充分表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根本变化 没有一个法国人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
  •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二)

    《丰臣秀吉》讲述了日本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大名,日本史上首位一统天下的平民英雄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丰臣秀吉出身寒微,没有依靠,但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从一介小民,成长为一代权臣。在位时实行的刀狩令、太阁检地等政策具有划时代意义,对日本社会由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封建社会转化有一定成就,《丰臣秀吉》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内容详尽,翻译语言通俗易懂,有能够兼具日式风格,让读者在领略丰臣秀吉奋斗历程的同时,感悟日本传统文化。当下,人人追求成功,《丰臣秀吉》为我们展示了丰臣秀吉这个成功的范例,具有启示意义。
  •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红顶商人胡雪岩(全集)

    马云、王石、冯仑、潘石屹强烈推荐!讲透中国传统政商关系的至高经典。经商的看到生存的安全边界;从政的看到权力的雷区所在。大清首富胡雪岩,幼时家贫,替人放牛为生;稍长,入钱庄干杂活,扫地、倒尿壶,得老板赏识,提为跑街;遇贵人王有龄(浙江巡抚),资助其开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很快成为杭州巨富;王有龄兵败自杀,胡雪岩改投新任闽浙总督左宗棠门下,长袖善舞,眼光独到,囤积居奇,操纵市场,垄断金融,操办洋务,阻击外商,筹措军饷,30年间扶摇直上,直至富甲天下,得慈禧赏黄马褂穿,赐紫禁城骑马,授二品官衔,大富大贵,无人能比;更乐善好施,赢得“胡大善人”的美名。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慈禧下令革职抄家,积攒多年的隐患全面爆发,三天之内一贫如洗,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两年后郁郁终老,埋骨乱石丛中。
热门推荐
  • 领主你好

    领主你好

    如果现在有人说领主就是土皇帝,就是地主。那肖克一定会呲之以鼻,并且告诉你领主就是一个苦哈哈的包工头。肖克,一个典型的宅男。一次意外让他成为了泽雅大陆的一个小领主。本以为终于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他,发现他的领地已经负债累累,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看肖克如何逆转命运,又是怎么样发展科技,鼓励农业,打造一个异界版的科技帝国。
  • 猎险者

    猎险者

    一个神秘的古棺飞行万年,降临于修行与科技共存的空猎玄界。在这个世界,充满神秘,有许多未知的生物、宝藏。有会飞的树、可以说话的石头…有一种自由、刺激、赚钱的职业,叫做猎险者。跟着猎险者的脚步,领略这个奇特世界的精彩吧。
  • 纯白少年请你等我

    纯白少年请你等我

    哥哥,你知道吗?在没有你在我的身边,我发现我不能好好照顾自己,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就连说话也是自己一个人,自己孤独的和自己说话,哥哥假若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我也要与你在一起,因为漫长的时光,我需要你的陪伴!2015年最忧伤的青春系列小说,带你回到最初的感动,让你欲罢不能的上瘾!!!!
  • 玄天九变传

    玄天九变传

    玄天大陆,一个玄师的世界,一个被人唾弃的废材,被家族抛弃的人,见证他的觉醒,见证他走向世界的巅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崇相集选录

    崇相集选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奇界仙玄

    奇界仙玄

    处于现代社会的夏安被养父送进了一个上古的修仙门派——仙玄派。奇妙玹镜,八门仙学,古族传承,仙法玄术,穿梭两界。一个非古仙族的少年会对这个上古修仙界产生怎样翻天覆地影响?
  • 爱上她

    爱上她

    讲述一个宅男无意间闯进了一个白富美的生活里面,以一连串的场景和事件,讲述出当事人是如何在选择与被选择之间徘徊。
  • 一抹情深

    一抹情深

    他来到大学后的第一眼就看见了她,如此的美,清纯的像夏日里一朵出水的百合,他爱上她,进过一个巧合的机会,他认识了她,在大学里美好的时光,走过了深刻的旅程,但是青春总是青涩的,稚嫩的,无法明白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让他们最后别离,十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不知能否再次续写,那错过的爱情。
  • 十年若梦

    十年若梦

    苏明溪应小张之邀,参加婚礼。他坐上了火车,去了小张那个城市。他没有想到他所有丢失的记忆全在那里。许若欣帮他寻找着记忆,然而他还是记不起来。他决定做手术。手术之前,苏明溪记得了一些片段,他向许若欣求婚,许若欣答应嫁给他,他们互相戴上了戒指。手术之后,他昏迷了十几天,醒来后,却再也找不到许若欣了。当他落寞的坐上火车离开后,却在终点站下火车时看见了许若欣,和他刚来到那座城市看到的画面一模一样。
  • 永世诅咒

    永世诅咒

    前生咒,今世应。亲眼见证过亲人死亡的叶洛因缘际会遇上了吸血鬼,命运的齿轮加速转动。当叶洛心知身负诅咒,没有放弃去寻解咒的心情。前世的记忆涌来,她迷惘无助,自愧难当,愿求解脱。她因是久远的花魂将她扯进血族等族的纷争里。生物种族欲望不止,一切结束即一切开始。逝者已矣,谁道命运玩弄。【本作品要停更两年半,同样到时修改完后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