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500000029

第29章 意识形态战线最重要(2)

斯大林去世后,正是苏斯洛夫帮助赫鲁晓夫使党的机关摆脱克格勃的控制,禁止国家安全机构人员对党的干部进行业务审查。不过每个工作人员调进机关之前,国家安全机构人员依然必须对其加以考察。调入中央委员会和派遣出国都要经过考察。但在党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家庭成员)中间不得安插国家安全机关的密探,机关工作人员的谈话禁止录音。

苏斯洛夫的出发点是,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党之上,对国家安全机构人员多少有些约束。苏斯洛夫还记得那些年代,当时连党委书记他们都害怕自己下属中的国家安全机构人员……

战争时代,苏斯洛夫作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委书记,兼任了北高加索方面军的军事委员会委员。1942年德军占领斯塔夫罗波尔,但苏斯洛夫并未因此受到处罚,虽说通常情况下方面军的指挥官都要为重大失败承担责任。1943年5月该城从德军手中获得解放之后,他奉命爆炸喀山大教堂70米高的钟楼。该教堂早在30年代即已遭到彻底破坏,而钟楼依然矗立。据说,苏斯洛夫认为钟楼可能成为德军轰炸机的地标,尽管此前该市已经不再遭受轰炸了。1943年秋,苏斯洛夫帮助内务人民委员部将卡拉恰耶夫人驱逐出境。

1944年,苏斯洛夫被任命为联共(布)中央政治局立陶宛共和国分局主席。共和国有自己的政权机关,但人们并不很信任它们。立陶宛的所有行政管理系统全都掌握在苏斯洛夫手中。他被授权“就坚决制止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其他反苏分子的活动采取措施”。

苏斯洛夫应当为战后驱逐立陶宛人、为加深立陶宛人对俄罗斯厌恨情绪的镇压政策承担责任。正是在立陶宛,对苏维埃政权的反抗最为猛烈。起初(1944—1946年)在那里活动的是一些人数多达500之众的大型游击队,它们与红军部队进行真枪实弹的战斗。

1944年下半年击毙了将近2000名立陶宛游击队员,5000余人被捕。

莫斯科意识到立陶宛地下组织的严重性之后,内务人民委员部机关组建了反对强盗行径斗争总局,而在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则建立部队作战战役领导司令部。内务人民委员会的第四步兵旅从北高加索调入立陶宛,最大的一些游击队被歼灭。全面清剿取得了效果:“绿林好汉”们消失在森林之中,改用单纯的游击破坏战术——炸毁桥梁和铁路,最主要得消灭那些为苏维埃政权服务的人。他们所受的惩罚则是,遭到围剿和逮捕,数万立陶宛人身陷缧绁。

1945年5月24日,苏斯洛夫主持中央政治局立陶宛分局会议,议事日程为“关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匪帮的活跃和加强与之进行斗争的措施”。他认为,惩治机关的工作还不够积极:“未能对敌人显示我们的真实力量”。分局的决议中指出:“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机关未能根据敌人的新战术以应有的方式转变自己的工作”。

苏斯洛夫向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提出请求,要求增派一批业务工作人员,调入内务人民委员会的新锐部队,从立陶宛每一个县驱逐50—60个匪首家庭和最凶恶的匪徒,对抓获的“绿林好汉”进行公开审判。

结果为立陶宛调来九个团的内务部队,但内务人民委员部和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急于向地方党的机关推卸反苏游击运动蔓延的责任,抱怨“党和苏维埃机关没有在居民中进行必要的政治工作”。中央书记马林科夫向立陶宛派出一批视察员。他们报告说,共和国党的领导人毫无根据地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匪帮猖獗”的过错推给国家安全机构人员。在莫斯科的中央组织局会议上,共和国严重的不足之处受到批评。

然而苏斯洛夫固执己见,认为镇压才是苏维埃政权与敌人进行斗争的主要手段。

1945年,立陶宛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队的军事法庭根据第58条(政治性法条)认定8500人有罪,其中将近500人被判处枪决。苏斯洛夫依然认为,法庭人员是在姑息养奸。

怒不可遏的苏斯洛夫对马林科夫说:

“考虑到共和国内紧张的政治局势,根本不能认为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队军事法庭的这种惩罚政策是强硬的,更确切地说,恰恰相反。”

苏斯洛夫的不妥协精神不再默默无闻。1944年春,经马林科夫申报,斯大林将苏斯洛夫调到莫斯科。他当选为中央组织局委员,并被任命为对外政策部部长。这个部的名称与其实际任命并不相符。苏斯洛夫的职责是监督外国共产党的行为,通过他向全世界的共产党人提供经费。

后来他又领导中央委员会内关键性的宣传鼓动部,在政治局委员日丹诺夫领导下工作,当时日丹诺夫被非正式地视作党的第二号人物。苏斯洛夫显示出他是一个模范的机关干部,决不允许自己采取任何主动。那些年里他心爱的一句话是:“这并未吩咐过我们。”

1946年,苏斯洛夫受命监督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工作,这显然让他很不高兴。他觉得,战争期间为与纳粹进行斗争而建立的这个委员会非但不复有用,而且会让斯大林震怒。于是他向中央委员会写报告,提出自己的建议:

“解散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其国外宣传的功能转归苏联情报局。《团结报》作为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的机关报纸名不符实,应予停办。”然而这一建议当时并未获得采纳。苏斯洛夫只不过加速了事件的进程。

苏斯洛夫在战后的意识形态运动中谋得高升,这些运动都与排犹活动牵连在一起。他给上级呈文,大谈各机关被犹太人“充斥”之事,向斯大林和日丹诺夫报告说,许多文化和科学机构中,“在外国和外国人面前低三下四、奴颜婢膝,丧失警惕性和苏维埃爱国主义感情的现象业已根深蒂固。”

1947年5月17日,苏斯洛夫向日丹诺夫呈送报告,称苏联对外文化协会机关中犹太人“充斥”,顺便他也揭露该协会工作中的“重大政治错误”。

苏斯洛夫向国家领导人报告一件“令人气愤的事情”: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纪念美国发明家爱迪生(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诞生100周年,基尔皮乔夫院士称爱迪生为“所有的人都不胜心向往之的典范”,而美国人则是“优秀的民族”。

苏联各部门都接到指示,每年须向中央委员会机关提交关于自身干部工作的报告并必须注明负责干部的民族。即便远离政治的人也迅即明白,中央委员会感兴趣的只不过是犹太人的数量,所谓好报告就是那种能证实已清除掉若干担任重要职务的犹太人干部的报告。

中央委员会机关从那时候开始为领导人设计出专门的表格,它们显示出苏联和加盟共和国多部门的领导干部中犹太人的数量急剧减少。临近1952年时,已经再也没有一个犹太人担任州委、边疆区委第一书记或者民族共和国中央委员会书记。不久之后,整个党的机关便全部清除了犹太人。

宣传鼓动机关在苏斯洛夫领导下开始清除大众传媒中的犹太人,有条不紊地逐一清理各文艺协会、文化机构、教学和科研单位。

中央委员会编制了一份犹太人数量表,包括院士、通讯院士、博士和副博士,但物理学家得以幸免,因为原子能项目领导人库尔恰托夫教授机智地向贝利亚解释说,没有这些人氢弹就造不出来。

1947年5月斯大林让苏斯洛夫担任中央书记兼中央党的机关检查局局长。人们都不敢违抗苏斯洛夫。

有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研究一个棘手的问题。党中央文学艺术部提供了高尔基去世后所出版的文章中大量删节之处的查对结果。例如,从广为人知的随笔《弗·伊·列宁》中便删除了这样一些话:“不可能有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暴君的领袖。列宁生前所杀掉的人,大概比托马斯·闵采尔生前所杀掉的人还要多。”托马斯·闵采尔是宗教改革运动世道激进的布道者,德国1524—1526年代农民战争中人民群众的领袖和思想家。

中央文艺部建议“再版文集的第17卷,往后不允许在作家生前已出版并经他同意的文章中进行任何删节”。

苏斯洛夫受委托进行分析研究。他是这样考虑的:出版删节本是不明智的,因为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会与高尔基生前的版本进行对比。不加删节地出版也不行,总不能破坏列宁的正面形象吧。于是苏斯洛夫向马林科夫报告,说他大体认为不宜再版第17卷。这就是人们尊重苏斯洛夫之处,他不肯放过任何有害的东西,也不允许自己或他人出任何偏差。

1949—1951年间苏斯洛夫出任《真理报》总编辑。在1952年召开的斯大林生前最后一次代表大会上,苏斯洛夫成为中央主席团委员。但一如勃列日涅夫所遭遇的情形那样,领袖之死险些变作他政治前程的终点。马林科夫并不看重苏斯洛夫,莫洛托夫认为自己是马克思主义方面的主要专家。因此斯大林逝世之后他们剥夺了苏斯洛夫的重大政策决策权。莫洛托夫谈起他时说过:

“苏斯洛夫是个乡巴佬,是个极其令人讨厌的家伙。”

不过,开始疏远老革命战士的赫鲁晓夫倒是需要苏斯洛夫为之效劳。无论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文化水平都不高,常常手握铅笔研读列宁著作的苏斯洛夫让他们觉得非常有学问。1955年夏,他重新被吸收为中央主席团委员。

1957年夏天召开的全会惩治“反党集团”的参与者——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苏斯洛夫作了主要的揭发性发言。

苏斯洛夫熟记各种意识形态化的表述方式,如若发现什么新的因而也是靠不住的危险说法,便会立即将其删除。为此赫鲁晓夫很器重他,相信苏斯洛夫决不会放过各种谬论。苏斯洛夫病态地惧怕变革。他秉性保守,比其他人更清楚地懂得变革对现行制度不利。赫鲁晓夫也警告说,不能进一步走民主化的道路,解冻可能变成一场席卷一切的洪水。就思维方式而言,苏斯洛夫当然是个斯大林主义者。但是在1960年代他却反对为斯大林全面恢复名誉,因为那就需要撤销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而苏斯洛夫认为,党不应该让人看见它会犯错误。

已经去职的赫鲁晓夫曾经谈起过苏斯洛夫的“警察式的目光短浅”。据赫鲁晓夫说,正是苏斯洛夫策划了对帕斯捷尔纳克的迫害,那是国外发表了其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并授予作者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事情。

“主管我国宣传鼓动工作的苏斯洛夫向我报告了有关小说《日瓦戈医生》的情况,”赫鲁晓夫回忆说,“没有苏斯洛夫,就无法处理这类问题。他说这部作品很坏,不符合苏维埃精神。总之,是一本不成体统的书,不值得出版,于是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我估计,在事件的那一阶段,除苏斯洛夫之外,负责人中谁也没有读过那部小说。我怀疑苏斯洛夫也不曾读过。看样子,只是人家给他提供了短短两三页的作品内容概述的资料而已。

苏斯洛夫反对发表卡扎凯维奇的中篇小说《蓝色笔记本》。卡扎凯维奇描写的是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在拉兹利沃躲避追捕的故事。与列宁待在一起的是他的忠实助手季诺维也夫。

卡扎凯维奇本已将季诺维也夫描绘得不堪入目,但历史经过多年的斯大林式的篡改之后,苏斯洛夫根本不能容忍将一个已被枪决、在党史上遭到抨击之人的名字与领袖神圣的名字相提并论。

赫鲁晓夫讲述道:

将该书发给了所有的主席团委员,关于它的问题则列入例会的议事日程。

“谁有什么看法?为什么这部书不应当发表?”我问。

“唉,赫鲁晓夫同志,”苏斯洛夫伸长脖子,困惑不解地瞧着我,“怎么能发表这部书呢?作者让季诺维也夫把列宁称为列宁同志,而列宁也把季诺维也夫称为季诺维也夫同志。季诺维也夫可是人民公敌呀。”

他的话让我吃惊。难道可以歪曲事实,将历史说成与实际情况截然不同的模样吗?

即便我们抛开季诺维也夫是不是人民的公敌这一点不论,事实本身也无可争辩:列宁和季诺维也夫的的确确曾经一起待在窝棚里。他们互相之间如何对待?为何讨论当时的问题,或者在窝棚里喝茶时为何聊天?看来,他们彼此确是以“同志”相称。我甚至认为,列宁对季诺维也夫是直呼其名——格里戈里,因为他们当时是亲密的同志关系。二月革命后的头几个月,他们对所有的问题都持相同的见解……

季诺维也夫在列宁生前是全国最富于威望的人之一。列宁让他担任共产国际主席、政治局委员、彼得格勒和整个西北俄罗斯的主宰者。列宁终生都将季诺维也夫视作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战友。

苏斯洛夫不可能不了解这一点。但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另外一点:斯大林生前和死后大家都被灌输说,季诺维也夫是敌人。这就意味着,现在是否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年来有人一直在说谎,在欺骗民众?

“我们的‘总派出所长’苏斯洛夫从前履行了、现在依然在履行派出所长的职能,”退休后的赫鲁晓夫说,“当然,他本人是一个正直的忠于共产主义思想的人,但是他的警察式的短浅目光却造成很大的危害。

可能有人会对我说:‘你与苏斯洛夫一道担任国家领导人,怎么能忍受得了?’

的确,我想错了。我简单地认为,如果苏斯洛夫在我们的集体中工作,那么我们就能影响他,他也会帮上大忙,因此我没有提出撤换他的问题,尽管当时就有许多人提醒我,说苏斯洛夫起了负面的作用,知识界对他的看法很不好。”

赫鲁晓夫耍了滑头。他和后来的勃列日涅夫一样,之所以对苏斯洛夫感到中意,是因为此人在意识形态方面可资信赖。不过勃列日涅夫自己有时候也对苏斯洛夫的僵死教条颇觉苦恼。切尔尼亚耶夫在日记中提到,有一次苏斯洛夫讲话之后,勃列日涅夫在扎维多沃向身边的人抱怨说:

“会场上可能大家都睡着了——实在枯燥乏味。你们都知道地基里打桩的情形吧。苏斯洛夫就是这样——没有一句生动的话,没有一点新鲜的想法——全是说过、写过了千百次的老一套。”

按照中央书记之间的责任分工,苏斯洛夫也监管国际政策问题。他关于外部世界的概念,说轻点是远离现实,尽管他也不时出国,愿意的话,完全可以看见人家是如何生活的。

萨福诺夫1960年代初在苏联驻英国大使馆任参赞。他讲述过1960年以苏斯洛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应工党之邀赴伦敦访问的情形。

会谈结束之后,苏联驻伦敦大使馆参赞萨福诺夫看见苏斯洛夫对英国人的生活发生兴趣,便决定让这位高贵的莫斯科来宾见识一番传统的酒吧。他问苏斯洛夫是否很久没有进过啤酒馆了。苏斯洛夫说,最近的一次还是在战后的莫斯科——一位朋友领他去看苏联人民如何庆祝胜利。苏斯洛夫说,他不喜欢上啤酒馆:又吵又脏。波诺马廖夫训了使馆参赞一顿: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晦明

    重生之晦明

    大明盛世,仁宣之治,兵民久不识干戈。土木堡一战,大明从此由盛转衰。大战前夕,一个叫唐骁的人悄悄来到这个时代,吹皱了一池春水。他的到来好像并没有使原有的历史轨迹,或许,也改变了一些。
  • 回到三国的穿越者

    回到三国的穿越者

    赵兴成为徐闻县县长之子,他心中的抱负有多大?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历史常识

    在数千年的进程中,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为自己谱写下了波澜壮阔的辉煌画卷。本书内容有:不朽的辉煌建筑,像万里长城、大运河、皇家故宫等;惊叹世人的文明创造,像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让人感怀不已的英雄人物,像蔺相如、项羽、卫青、岳飞等。你想了解这些知识吗?那就不妨翻开本书会心一阅。
  • 崛起与没落

    崛起与没落

    “我们的崛起,他们的没落”。从21世纪回到了20世纪,从现实进入了虚拟,这个世界既陌生而又熟悉。“身为中国人,理当手执中国剑,头顶中国魂,脚踏中国龙,身缠中国之气节,力创中国之荣耀。”在那里,刘迪看见了这么一两行字。
  • 极品侍卫俏佳人

    极品侍卫俏佳人

    身怀佛门绝世武功,却阴差阳错的成为唐朝一个俏皮小姐的侍卫。身为侍卫的主角能干嘛?家主见了,“少侠,你若想要,我王家上下都是你的!”王家三少见了,“逸哥,那醉香楼又新来了个姑娘,要不?”武林人士见了,“盟主,又出来执勤啊!”少林方丈见了,“施主,你看何时方便来接手我这方丈之位啊?”番邦见了,“大侠饶命,我们也是大唐子民啊!”主角林逸:“别闹,我只是小姐的侍卫...”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婴儿的到来,将会给这个时代带来怎样的变化?是随波逐流,泯然于众。还是迎难而上,缔造传奇!
热门推荐
  • 复仇校园:老师我不嫁

    复仇校园:老师我不嫁

    小三插足家庭,私生子比自己大两岁!?母亲被小三害得流产,大出血而离开人世。一连串的打击,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强,更对小三的怨恨加了一成。父亲黑心想要利用她,心灰意冷,让她懂得了人情冷暖,心将封闭。多年以后,强势归来,上得了厅堂,下不了厨房,复仇天天吃外卖。如此哀伤~【友情ps:本书全免-不定期更新-写着玩-作者节操无下限-入坑需谨慎!】
  • 花都强少

    花都强少

    一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新婚之夜被功夫老婆出言侮辱,愤而写下休书离家出走,不幸遭遇车祸,却因祸得福,吞噬了从异界大陆穿越而来的灵魂,从而获得了高超的医术和高强的武功,于是,他医武双修,华丽地踏上了废材的逆袭之路,为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伟大人生梦想而努力……
  • 鲍里斯来营救(我的怪物第1部)

    鲍里斯来营救(我的怪物第1部)

    这本书的章节很短,是5-9岁孩子的理想读物。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告诉了大家好人最终会赢的道理。你的孩子一定会喜欢这个故事。鲍比有个特别的朋友,别告诉别人哦,因为他是个怪物!他叫鲍里斯,一身红毛,两只金角。鲍里斯会帮助鲍比驱除噩梦,他还跟鲍比去了学校。他很看不惯杰克欺负他的朋友鲍比,而杰克不知道,鲍里斯正在想办法让他当众出丑……
  • 山洞探险之旅

    山洞探险之旅

    这是一个奇幻之旅,因为我从小就想要去冒险。它是很有趣的,但同时也是危险的,这篇小说是讲的我和我的姐姐去山洞中寻找那条巨龙!并解开山洞的谜!!
  • 秦时明月之情起缘灭

    秦时明月之情起缘灭

    她亲手将嬴政给的毒药递到闺友苍熙的手上,苍熙莞尔一笑,临死前,她对她说“小卿姐,我不恨你,你知道吗,我这一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阿星,是他给了我最快乐的时光。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小卿姐,你也不要忘记无凝哥哥........他……你不要忘记他,好不好……”洛卿望着逐渐冰凉的。。尸体“傻瓜,我怎么可能会忘记他,只可惜,这辈子生在乱世,再多的情,也无法避免分离…有情却无缘了…”看大秦乱世里的两段不同奇缘,又会演绎怎样的故事呢。
  • 毁天魔龙

    毁天魔龙

    此书更名换为霸天神魔龙。请大家去支持一下,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 凯皇源后

    凯皇源后

    这是一本转载的小说,写了凯源,或许会有千文,不喜勿喷。
  • 以观沧海

    以观沧海

    简介“从前我爱上了一个人。”“然后呢?”“然后我就被杀了,埋葬于地下陵墓之中,成了孤魂野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女主是个心里扭曲的变/态,疑似有深井冰,千年死宅,面瘫,痴汉,跟踪狂。)本书又名《我的男友易招鬼》,《我的女友男友力Max》。每天早上9点半更新,喜欢的童鞋可以戳我哦!麽麽哒,爱你们。
  • 黑执事之特殊契约

    黑执事之特殊契约

    【本文为女主穿越,塞夏,阿托不愿看绕道】风浅意,首富千金,无意听到自己的身世,跳江。无意捡到一枚戒指,又无意与恶魔签订了契约,无意穿越到了19世纪的英国。无意认识了夏尔……超虐的三角恋呢注:女主原创
  • 狐仙大人很妖娆

    狐仙大人很妖娆

    某宝宝坐在地上啃着零食,某狐狸坐到她对面笑着说:“宝儿!想吃雪糕吗?”某宝一听见有吃的,激动的说:“想啊!”“那想吃草莓布丁吗?”“想啊!”“那想吃抹茶蛋糕吗?”“想啊!想啊!”某狐狸见差不多了,撑着下巴眯着桃花眼笑得极其抚魅的说:“那………想吃我吗?”某宝顺口就说:“想啊!想想想!我超想吃……………”某宝感觉不对,停下来看了看对面那个笑得花枝乱颤的俊脸,擦!有炸啊!反应过来刚要跑,某狐狸己经扑了过来,某宝大叫:“神啊~~~快来收了这个妖孽吧!”宝落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