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400000014

第14章 严重失衡的三角:美日与中国的对抗(4)

1945年12月,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决定成立由11国组成(后增加到13国)的“远东委员会”,作为执行《波茨坦公告》的决策机构。虽然该委员会在形式上是对日占领的最高机关,但它的决定要通过美国政府和“盟总”来执行,而且它成立时,“盟总”的占领政策已经开始实施。所以该委员会对占领政策并未产生多大影响。对日占领实际上控制在“盟总”手中,而“盟总”又实际上处于美国的操纵之下。

《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方针》对“与日本国政府的关系”做了这样的规定:“日本国政府应被允许在最高司令官的指示之下,行使与国内行政事务有关的一般政治职能。”据此,美国政府要求驻日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令日本政府召回其外交官、领事官及海外派出机构人员”,并“指令日本政府,将其外交领事机构的文件及财产移交联合国正式任命的代表管理”。1945年10月25日,“盟总”向日本政府发出了关于移交外交及领事机关财产、文件的指令,并命令日本政府关闭其驻外使领馆,召回外交官。30日,“盟总”又指令日本驻外使领馆,停止外交活动。从1945年12月开始,日本驻外使节及外交代表陆续回国。到1946年12月,除“盟总”外,日本政府与各盟国驻日代表的交往也被禁止。至此,日本政府的外交职能全面终止。日本与外国的交往全部通过“盟总”进行,日本的外交权由“盟总”代行。

在失去外交自主权的情况下,日本的外交只能是服从美国的利益,采取对美“一边倒”的路线。而中美对抗的格局又决定日本必然要站在中国的对立面。

冷战的形势和当时中苏的对日政策也为日本采取对美“一边倒”的外交路线提供了客观背景。可以说,如果当时日本有外交的自主权,它也很难不作出对美“一边倒”的决策。1950年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具有军事同盟的性质,而中苏同盟的核心问题是防止日本军国主义之再起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在盟约的序言中,两国明确指明将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之再起及日本“或其他用任何形式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国家之重新侵略”。条约正文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尽管如周恩来后来所解释的那样,中苏同盟主要是对着美国,但日本毕竟被放在了中苏的对立面,并且在表面上是中苏军事同盟的矛头所向。而刚刚战败的日本也只有倒向美国,依靠与中苏对立的军事强国,才能有安全保障。从中苏方面来说,当时并未与日本媾和,自然尚处于敌对状态,特别是中国,刚刚遭受了日本的侵略,对日本侵略之再起当然特别警惕,因此将中苏同盟的矛头指向日本是顺理成章的。就反美角度讲,日本是声名狼籍的战败国,将矛头指向日本,然后再指向它的同盟国家,也是一种策略上的考虑,这样容易引起世人对中苏同盟的理解和同情。但是,不管怎样,将中苏同盟的矛头指向日本,则构成日本对美“一边倒”的重要客观环境。

总之,主要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以新中国成立为契机,形成了中国与美日——世界第一经济、军事强国和亚洲唯一的工业国——对抗的局面,中美日三角关系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这个三角格局给三国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节冲突与克制:对抗中的中美关系

在中美对抗的岁月中,两国经历了一次次的冲突和较量,但是出于各自的利益,双方在冲突的同时都保持了应有的克制,从而未使冲突进一步升级。在中美对抗中,日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一、朝鲜战争: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如果说中国确立对苏“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中苏同盟条约签订,已经决定了中美必然要走向对抗,那么朝鲜战争则使这种对抗无可挽回,并且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出乎人们的预料。正如美国学者乔纳森·波拉克所说:“朝鲜战争不论对美国还是中国都是历史的分水岭。”“一场痛苦的、代价巨大的而无结果的冲突由此开始,并损害了两国之间整整一代人的关系。”后来当美苏这两个冷战主要对手的关系有所缓和时,中美之间的对抗仍在继续这一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的结果,并构成东方冷战的重要一幕。二战期间,罗斯福政府曾提出国际托管朝鲜的设想,即由美中苏三国共同托管朝鲜。经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的磋商,美苏英中等国家大致达成了如下三点谅解:第一,战后由美苏英中四国参加托管朝鲜;第二,托管期间各参与托管的国家不在朝鲜驻军;第三,托管时间不宜过长。杜鲁门政府成立后初期,并没有改变罗斯福的对朝政策的意图。只是到了对日战争临近结束时,伴随着美国对苏及对亚洲政策的改变,美国政府内部开始提出新的对朝政策主张,认为美国必须准备应付朝鲜半岛未来局势的发展,建议美国政府加紧要求实行对朝托管,同时向朝派驻一支“象征性的”美国部队。苏军参加对日作战后,美国国务院、陆军部和海军部的有关人士于1945年8月10日连夜召开会议,匆忙将三八线划定为美军和苏军在朝鲜执行对日军事行动的临时分界线。美国划定三八线的用意就是要阻止苏联利用对日作战的机会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可见,三八线的划定与遏制苏联已经密切联系在一起。

8月14日,杜鲁门总统发布了《一般命令第一号》,划定了美苏军队在东亚地区接受日军投降的范围。该命令的内容得到了苏方的认可。9月8日,美军开始在仁川登陆。占领三八线以南部分地区的苏军相继退到三八线以北。美苏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占领朝鲜的局面形成。

美苏分占朝鲜的局面以及美国在南朝鲜的政策为后来爆发朝鲜战争埋下了伏笔。麦克阿瑟在美军在朝鲜南部登陆的前一天就宣布,在三八线以南地区由他行使一切政府权力。美军占领南朝鲜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解散该地区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人民委员会。随后,9月19日,美军在原日本总督府的基础上组织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南朝鲜军政府,各级官员均由美军官担任,所任用的警官大部分都在日本统治时期的警察局干过事。美国的行为引起朝鲜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政府一方面争取与苏联达成协议,另一方面试图采取措施扶持一批朝鲜人逐步参与管理南朝鲜。然而美苏之间无法达成协议。美国政府遂单方面于1947年11月向第二届联合国大会提出讨论南朝鲜问题的建议,同时利用美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促使联大通过了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决议规定,成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以该组织监督全朝鲜的议会选举、政府的组成和武装力量的编制。1948年5月,在“临委会”的策划下,南朝鲜举行了“国民议会”选举,由美国扶持起来的李承晚当选为议会主席。7月17日,“国民议会”颁布了宪法,并于8月15日成立了“大韩民国政府”,李承晚任总统。美国随后推动第三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承认李承晚政府是朝鲜的合法政府。在李承晚政府宣布成立的同时,美军政府宣布结束其使命。移交工作于9月全部完成。

李承晚政府的成立直接导致了朝鲜的分裂。就在南朝鲜举行“国民议会”选举后不久,在金日成领导的朝鲜劳动党的倡导和组织下,北朝鲜也举行了“最高人民议会”选举。1948年9月9日,北朝鲜宣布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同时成立了以金日成为首相的人民政府。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的施政纲领中,强调要尽快结束南北分裂状态,使朝鲜成为一个统一的独立国家。次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向苏美两国政府提出“将美国军队和苏联军队同时撤离朝鲜的要求”。据此,苏联军队于1948年底以前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撤出,美国军队则推迟到1949年6月29日全部撤出。但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南朝鲜的援助,而且还于1950年1月与李承晚政府签订了防务协定。

就在美韩签订防务协定的当月,艾奇逊向美国新闻界发表讲话,阐述美国调整后的亚洲政策,其中谈到朝鲜半岛问题。他说没有人能保证被划在美国太平洋防线之外的南朝鲜不会受到进攻。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一是要依靠南朝鲜人民自己起来抵抗,二是依靠联合国的集体行动。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是必定要干涉朝鲜事务的。

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施政纲领中可以看出,金日成是将统一朝鲜当成己任的,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又明显地优于南朝鲜。苏联军队撤走时留下了大批武器。1950年1月,金日成要求接回在中国军队中服役的朝鲜籍战士,中国政府同意,遂将朝鲜籍战士集中编成一个师和一个干部大队,携带武器装备回到朝鲜。所以朝鲜战争爆发后仅短短两个多月,北方军队就摧毁了南方军队的主力,控制了南朝鲜90%以上的地区和92%以上的人口,将南方残余部队和从日本紧急空运来的美国军队压缩在朝鲜半岛最南端的大丘、釜山一线。具有进步倾向的日本历史学家信夫清三郎认为战争的直接起因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相金日成可能受到李承晚的挑衅,号召在整个朝鲜实行武装的革命的统一。6月25日,人民共和国的军队,全线展开了革命的统一战争。”

不过不能就此断定南方就完全是被动挨打的。美军撤离时留下了多达500人的军事顾问,并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帮助训练了10万南朝鲜军队。就在战争爆发前一个星期,李承晚发表演说,声称“要在热战中赢得胜利”。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视察了三八线南方的军队阵地后说:“没有任何敌人,不论他是多么强大,能够挡得住你们。”到战争爆发前,三八线地区气氛已十分紧张,小规模磨擦日益频繁。可以说,不管谁先开第一枪,朝鲜战争已是不可避免的。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时正是美国时间24日的夜间。当美国国务院收到报告朝鲜战争爆发的急电时,政府官员们一致断定这是苏联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是可能发生一连串侵略行动的先兆。杜勒斯和国务院东北亚科科长约翰·艾利森从东京来电,说美国若听任南朝鲜崩溃,就将触发导致世界大战的连锁反应。美国军方的反应更为强烈。他们想到的已经不是朝鲜战争的后果,而是“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了”,苏联“终于决定要决一雌雄了”。杜鲁门本人也有相近的看法。他在从故乡独立城返回华盛顿的途中想到,“共产党人在朝鲜的所作所为,就同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人在10年、15年和20年前的所作所为一样”,深感“如果听任南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如果容忍共产党人以武力侵入大韩民国,而不遭到自由世界的反对,那么,就没有哪一个小国会有勇气来抵抗来自较为强大的共产主义邻邦的威胁和侵略”,“就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总之,美国决策层认定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行动是受苏联支持的,并构成苏联扩张的一个重要行动。

与此同时,台湾问题也突显出来。在美国决策者心目中,台湾是苏联战略计划中的下一个目标。中央情报局在1949年秋估计,中共将于1950年底占领台湾。1950年3月,估计的时间被提前到当年6月至12月。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被迅速解放后,美国官员认为台湾已朝不保夕,国务院开始撤退在台美侨。朝鲜战争爆发时,一些美国官员断定中共已向台湾发动进攻。某些官员甚至倾向于认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行动是为了掩护中共攻占台湾。这样,台湾问题便被与朝鲜问题联系在一起。

对朝鲜战争性质的判定,不仅决定了美国政府要下决心进行军事干预,而且还决定了这种干预会很快升级为较大规模的战争。在6月25日的第一次高层会议上,杜鲁门批准增加对南朝鲜的军事援助,出动海空军掩护美国非军事人员撤离,同时命令三军参谋长立即作好参战的准备。26日,杜鲁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美海空军向南朝鲜军队提供一切援助,只是军事行动要限制在三八线以南。在同一会议上,艾奇逊再次提出第七舰队马上进入台湾海峡,立即得到批准。6月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美军干涉朝鲜战争,加强美国在菲律宾的部队和加速对印度支那的军事援助。同时还宣布,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中共进攻台湾或国民党进攻大陆,而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本和平的解决、或联合国的审议。28日,杜鲁门召集军政首脑会议,讨论国防部长路易斯·约翰逊提出的一项“紧急援朝方案”,方案很快被批准。根据该方案,杜鲁门随即签署了给麦克阿瑟的第84681号命令,授权他使用美军地面部队保卫朝鲜半岛南端的港口、机场和交通设施,增加投入海空军力量,并取消海空军不得越过三八线的规定。至此,美军全面卷入朝鲜战争,同时台湾问题复杂化,美国开始采取武装干涉台湾问题的政策。

美国在积极武装干涉朝鲜战争的同时,极力使其行为合法化。它在联合国积极活动,乘苏联代表缺席、中国的合法席位被蒋介石集团占据之机,于6月25日和27日,先后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决议,指控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发动了进攻,要求联合国成员国给南朝鲜李承晚政府提供“必需的援助”。6月30日,美国向朝鲜派出了地面部队。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组成侵朝“联合国军”的决议,扩大朝鲜战争。“联合国军”以美国军队为主,由15个国家的部队组成,由美国任命司令官。次日,杜鲁门任命美国驻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7月中旬,李承晚将南朝鲜军也交“联合国军”指挥,这样,参加“联合国军”国家为16个。

同类推荐
  • 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中国内部控制改革与发展

    本书总结了我国内部控制的过去和现在,展望了内部控制的未来发展;展现了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并剖析揭示了发展进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摘要回顾了会计控制和工商企业内部控制。
  •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主脉,以对问题的坦诚关注与直率揭示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对教育理念的自我审视、自我追问中,作思想道德教育活力的追寻,在对思想教育中的诸多观点、疑点、盲点、争议点作深度剖析、理性甄辨中,作激活受教育者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求索,其意在于热切呼唤教育者从权威世界走向对象世界,从理念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以自己的博大胸襟与开放视野,提升自己正视问题的勇气与破解问题的智慧,从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人文意蕴与社会强力,一展理论创新的锐气和思想开放的清新,一展思想道德教育与时代俱进的时代风采。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近代以来, 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 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对政党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进行规定, 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热门推荐
  • 逆袭之无良女教师

    逆袭之无良女教师

    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血罗刹竟阴差阳错的当上了圣天学院的老师,并被委以重任?课堂上,某位逃课的同学笑嘻嘻的问众人:“人生最痛苦的事是什么?”闻言,抢先一步堵在门口的某女懒洋洋的回了句:“人生最痛苦的事就是我来了,而你却没有毕业!”
  • 勿心录

    勿心录

    勿心有门,自会开。无门戌时,莫进来。——勿心录
  • 幼儿礼仪图画故事

    幼儿礼仪图画故事

    本书是一本通过故事影响和培养孩子礼仪规范的亲子读物。内容包括甜蜜的语言、问候鸟、长颈鹿的新衣服、会飞的虾片、迪迪家的宴会和不插话的小章鱼。每一个故事都有情节、冲突、隐喻、成长,故事中不仅涉及礼仪知识,还兼有科学知识。
  • exo之我的未婚妻

    exo之我的未婚妻

    夏氏集团千金,和EXO集团定了婚约,成了他们的未婚妻,经过了许多的磨难,他们才重新在一起,但她要在他们中选一个在一起,她该如何选择....“以沫,你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鹿晗,“以沫,你变了,变的不爱笑了”——朴灿烈,“以沫,你变的好陌生,我都快不认识你了”——吴世勋,“以沫,不要对我那么冷淡,我不想你变成这样”——边伯贤,“以沫,变回以前那个天真善良的夏以沫好吗?”——张艺兴
  • 夏商记

    夏商记

    夏朝改商朝时,中原发生了些例为人鲜知的战争,充满离奇、玄幻。给人一种惊奇的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谁的指尖谁的云

    谁的指尖谁的云

    刚走出校门的黄翠云遇上股市寒流,因为一句气话跟男友分手,醉酒的她被路人古东误以为女鬼,阴差阳错被警察游宇打伤。噩梦般的生活并没有打到她,她发誓要在互联网的世界打一场胜仗赢回自己,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
  •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靡靡之音系列)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靡靡之音系列)

    [花雨授权]这么优质的好男人,当然要拐回去留着当老公!可是,眼光好的女人不止她一个,怎么可以让他落入别的女人手中?组织起四重声大合唱,天天对着他唱——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那要采什么?当然是她这朵公司里的“家花”咯!
  • 天之竭

    天之竭

    陈一天,身份成谜,处于小河村长年的书生惊动了妖魔两届的至尊,从此踏上了一条无法想象的道路,面对所有正道的质疑,他又该如何找回自己的本心,面对同时旧爱和杀父仇人的她又该如何选择。千年守陵族的秘密究竟是什么,生死与大道,又该如何选择,敬请关注《天之竭》,带你走进不一样的传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心有阳光便有希望

    心有阳光便有希望

    什么是人生什么才叫有意义?也许这就是吧!忙中偷闲做些喜欢的事让文字代替一切让一切从心出发能力有限请大家多多指教,码字不易请大家多多支持。感谢您在这段旅程从不缺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