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300000040

第40章 重新崛起(1)

§§§第一节 金诺克和史密斯的努力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工党着手探索走出泥潭、重新崛起的道路。然而这一过程是曲折的、艰难的,经过了三代领导人的努力和两次大选失败的痛苦。

1983年大选惨败后,富特辞去领袖职务。属于左派的尼尔·金诺克当选为新领袖。金诺克是矿工的儿子,早年受过阶级斗争学说的熏陶,在工会中做过多年教育工作,当过13年工党议员和4年工党影子内阁教育大臣,是一个深为工会喜爱的左派议员。他受过大学教育,当过讲师,为人灵活机敏,能言善辩,总是给人以朝气蓬勃、春风满面的印象。他任工党领袖时年仅41岁,被认为是一位哈罗德·威尔逊式的强势领袖。金诺克任领袖后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全党团结起来。他为此做了许多努力,比如支持持中右立场的罗伊·哈特斯利任党的副领袖,两人同心协力团结党内左右派,尽可能平息党内多年的内讧,取得一定效果,到了1985年的年会上,左右派都一致抨击撒切尔政府的高失业率,而不是互相攻击。然而,到1987年大选失败以前,金诺克仍是站在左派的立场上,右派的牵制仍然存在。在处理党内关系上,他的方针是力图同党内右派修好,同时压制极左派。在1985年的年会上,他狠批了党内极左派,受到年会大多数代表的热烈欢迎。

1987年6月英国大选,工党从保守党那里夺回了一定数量的选票和席位。工党得了1000多万张选票(占总票数的30.8%)和229个席位(占总席位数的35.2%),保守党则得了近1400万张选票(占42.3%)和376个席位(占58%)。大选结果表明,工党的状况同1983年时相比已大为改善,但是与保守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保守党仍以102席的绝对多数蝉联执政地位。

大选失败使金诺克认识到了工党坚持左派的政策没有出路,但是向右转又违背他的初衷,于是他采取了向中间摆动的策略,并开始了工党的重建工作。用金诺克自己的说法是建立工党的“新模式”。在政策方面,他逐渐摈弃难以为大多数选民接受的左派的政策,并同左派进行了坚决斗争。在1987年10月的工党年会上,他呼吁全面审查党的政策。国有化是工党左右翼分歧最大的问题,左派历来坚持国有化方针。然而国有化方针已声名狼藉,“国营”与“亏损”几乎成为同义语,1987年年会的决议承认了国有化企业缺乏进取性和首创精神,并且表示工党如果再度执政,它将实行一种公私合股的“社会所有制”。1988年2月,他发表了题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价值》的声明,直接表明了工党的政策变化。声明中提出党的宗旨是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社会”,这就等于放弃了原来党纲中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的提法。声明还放弃了国有化的方针,承认和肯定了私菅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在1988年的年会上,经过各派激烈较量,在妥协的基础上,金诺克再度当选为工党的领袖。他对工党的政策又做了进一步调整。在国有化方针问题上,他明确表示放弃过去的政策,实行混合经济模式。这次年会以压倒多数否决了煤矿工会领导人提出的把撒切尔夫人实行了私有化的企业再重新国有化的提案。

在外交政策上,金诺克也放弃了他早年的激进立场,开始严厉地谴责苏联的极权专制制度,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和实现欧共体的一体化。工党左翼历来主张退出欧洲共同体。在1988年的年会上,金诺克明确表示英国应留在欧共体中,工党要制定政策以迎接90年代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的挑战。

在防务政策上,工党左翼所坚持的单方面放弃英国核威慑力量的政策已为多数英国人难以接受,但由于左翼力量仍很强大,金诺克采取折中的办法,一方面呼吁争取消除英国的核武器,另一方面又不对单方面核裁军承担义务,而把政策重点放在支持和争取实现国际裁军上面。

在组织方面,他逐步排挤党内左派,尽力吸收中间派和右派进入影子内阁,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削弱左派的势力。此外,他还采取一些措施加强了领袖和议会党团的权力,扩大个人党员的权利和作用,进而消弱了工会的影响和作用。经过几年的努力,工党在完成了政策转变的同时,也基本上实现了党的团结。1992年4月大选,工党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又一次败北,但所获席位有明显增加。工党获271席,比保守党少65席(1987年工党比保守党少147)。而在大选前的民意测验中,工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迫使保守党领袖梅杰将原定大选时间推迟。这表明工党的地位和力量有了明显恢复。但是大选结果同时也表明工党在选民中的威信还没有完全恢复起来,工党的改革还远未完成。

1992年大选结束后两天,金诺克引咎辞职。经过3个多月的磋商协调后,在7月18日的党的特别会议上,选举出了新领袖——约翰·史密斯。史密斯任领袖时53岁。他是工党资历最深的党员之一,16岁就加入工党, 60年代开始进入政界,从70年代起一直是下院议员。在1975——1979年的威尔逊——卡拉汉政府内曾任能源和财政大臣。他在党内享有很高的威望,被选为领袖时得到91%的选票。史密斯任领袖后力图“改错、变革”,弃旧图新。一方面他试图改掉过去工党内部派系林立的状态,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合作的领导集团。另一方面,他提出要进行党的自身变革,彻底改变工党的形象。

史密斯的改革继承了金诺克时期的改革成果。他继续调整党的政策,向中间阶级靠拢,同时消弱工会在党内的权力。史密斯最成功的一个举措就是取消了工会在选举工党领袖和议员候选人中的集团投票制,实行一人一票制。工会的集团投票制是工党与生俱来的,就是工会在投票时以某个工会集体为单位,若赞成则全部赞成,若反对则全反对。这种制度有很大的弊端。由于绝大多数工会内部都缺乏民主机制,所以投票实际上为工会领袖所操纵,这就为工会领袖左右工党内部事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1993年的年会上,史密斯提出要实行一人一票制。针对这个问题,党内以布莱尔、布朗为代表的现代派在史密斯的支持下同以大工会领袖为主的传统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后,史密斯的提议以47.5%对44.4%的微弱多数票获得通过。同时还决定,工会政治基金的交纳者(即工党的集体党员)只有在成为个人党员之后才有在选区工党参加投票的资格。但是这些人在成为个人党员时,可以按折扣费(每人3镑)交纳党费,而标准费为15镑。

在这次年会上,史密斯还实现了将党领袖选举团中3部分的票数比例改为各占1/3。托尼·布莱尔就是按新的票数比例和一人一票制选出的第一位工党领袖。

同金诺克的改革所不同的是,史密斯注意拉开工党同工会间的距离。他认为工会在选民中的形象和声誉不好,同工会保持过密的关系会影响选民对工党的支持。在史密斯的领导下,工党已更加团结,更加有活力,因此才在1994年5月的地方选举中取得重大胜利。5月5日, 英国举行全国地方议会选举,结果大大出乎保守党人的预料。在改选的总共198个地方议会的5,071个议席中, 保守党只赢得888个席位, 得票率仅占27%,控制的区议会仅为13个, 比原先减少了17个; 而主要反对党工党则得到2769席, 得票率为41%, 控制的区议会增加到89个; 就连自由民主党也远远超前, 得票率为28%,控制的区议会增加到18个。保守党的战绩不仅同其老对手工党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还被自由民主党甩到的后面,屈居第三位,这在最近50年中尚属首次,据此,有的媒体称保守党成了英国第三大党。保守党不仅失去了对17个地方议会的控制权, 而且丢失了包括被保守党控制了100多年的伦敦南部克罗伊登区议会在内的几个很重要的根据地。在苏格兰,保守党所得议席甚至被挤到了第四位,排在工党、苏格兰民族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之后。选举前,舆论界和保守党自己都认为,保守党在地方选举中肯定表现不佳,然而,损失如此之惨重却出乎人们的意料。舆论界称这是保守党地方议会选举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

可是,正当工党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史密斯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使工党失去了一位深孚重望的领袖。很多观察家都曾认为史密斯会成为英国下届首相。英国首相梅杰说:他对史密斯的突然逝世感到“极为震惊和悲痛”,“史密斯的逝世,不仅使我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对手,而且使我失去了一位我所喜爱和尊敬的人。”撒切尔夫人说,史密斯的逝世是英国的一个巨大损失。工党对史密斯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党总部的办公大楼命名为“史密斯大楼”。

经过金诺克和史密斯两代领导人的努力,工党的形象已大为改观,团结状况也大有改善。但是如果要完全走出泥潭,真正复兴,在同保守党的竞争中不再处于劣势,它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走向“现代化”。

§§§第二节 走向“现代化”

布莱尔上台后,首先调整了工党的重要领导机构---全国执委会,然后便开始对工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出建设“新工党”的口号。

建设“新工党”,最关键、最困难的一项改革就是修改党章。工党的章程写于1917年,于次年的代表大会上通过。其中第四条第四款集中体现了工党的宗旨(条款内容见第七章)。这一条款被英国媒介和政界简称为“公有制条款”或“第四条”。它成为工党实行“社会主义”的同义语,也是工党推行国有化和福利政策的理论基础。1959年,盖茨克尔曾提议修改该条款,由于反对派的抵制没能成功。1994年2月,还在史密斯任领袖时,工党前任领袖金诺克就在一次电视讲话中敦促工党放弃党章第四条。当时史密斯担心引起党的分裂拒绝了这一提议,虽然史密斯从心里赞成金诺克的提议,并暗示过修改的意向。7月布莱尔当选为工党领袖后,他曾宣称将不优先考虑修改党章第四条问题,因为当时他的当务之急是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10月的年会上,布莱尔在打出“新工党,新英国”旗号的同时,提出了 修改第四条的动议。这一举动使多数与会者为之震惊,当然也立即遭到党内左派的反对。左派首领托尼·本说:“我只想改动第四条中的一个字,就是把‘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的工人’这句话中的‘或’字换成‘和’字。每个人劳动时都要同时用到体力和脑力。托尼·布莱尔用他的手写作,而矿工们劳动时要用脑。”

来自格拉斯哥的代表米·摩恩斯在发言中疾呼:他以“社会主义”为荣,以工党为荣,以第四条为荣。工党就是要搞“社会主义”,让我们高举鲜红的旗帜,让红旗继续在这里飘扬。

10月6日,在经过激烈辩论后就是否修改第四条进行表决时,布莱尔的提案以41.9%对50.9%的票数被否决。不过布莱尔不但毫未气馁,反而从不太大的票数差距中看到了获胜的希望,修改党章的决心更加坚定,而且认为现在已不是能否修改的问题,而是如何修改的问题。

11月下旬,布莱尔和工党副领袖约翰·普雷斯特起草了一份修改第四条的文件,文件中将第四条第四款改为:“本党赞成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管理的强大而来源丰富的公共服务,这种服务的存在既是公正社会也是有生命力的成功经济的重要基础;本党既需要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适当控制的私有因素,也需要奠定在效率和公正基础上的公有制。”为了推动第四条的修改,赞成修改的人组成了党内派别组织“新第四条运动”。党内左派与之针锋相对,组织了“保卫第四条运动”,并于1994年12月份专门召开会议,成立了有关组织机构,向工党党员寄发了5万多份信件,声称要在1995年4月29日的特别会议上与布莱尔决战。1995年1月9日,有32名工党欧洲议会议员在修改第四条问题上公开向布莱尔挑战。左派甚至还声称:即使布莱尔达到了目的,由修改第四条而带来的后遗症将会在本世纪余下的时间里一直困扰着工党。托尼·本还指责布莱尔意在创建一个目的是只想上台执政的全新的党,“根本忽视了工会和社会主义传统”。势力强大的工党左派如此顽强地捍卫党章第四条,使英国舆论界都感到吃惊。《泰晤士报》评论道:“工党是所有政党中最保守的。”确切地说工党左派是最保守的。曾向布莱尔提出挑战的欧洲议员之一斯坦·尼文就以工党在1945年时的政绩作为自己的根据。

以布莱尔为首的现代派为修改第四条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1995年初的头6个星期内,布莱尔向3万多名党员进行了25场演讲。同时,他还利用各种机会阐明修改第四条的必要性。在接见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时,他说:“工党党章中无选择地主张实行国有化是很愚蠢的。事实上,工党已不再相信它,况且10年来也未曾承诺要真正的扩大国有化。”布莱尔还把修改第四条与未来的大选直接挂起钩来,多次警告,如果工党要结束自1979年以来连续4次在大选中失败的局面,就必须放弃其已近80年历史,放弃实行大规模国有化的承诺。他认为,除非工党放弃其过时的意识形态,否则选民们不会把权力交给工党。第四条容易被公众错误地理解,也容易被保守党人利用。

同类推荐
  •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纵横捭阖:苏秦

    纵横捭阖:苏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 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管宝超编著的《纵横捭阖(苏秦)》为丛书之一,介绍了苏秦传奇的一 生。 《纵横捭阖(苏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 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 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 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千古留名:王昭君

    千古留名:王昭君

    王昭君如花似玉,勇敢善良,虽生就了落雁之容,却因画师作祟,在入宫后三年未得见龙颜。她毅然出塞和番,惊艳汉宫,元帝懊恼,单于欢欣,从此,汉匈和如一家,人民安居乐业,再不见那烽烟呼号,美丽的“宁胡阏氏”成为草原的和平使者,在塞外广阔的苍穹中,开始享受她带来的幸福与和谐。
  •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胡乔木自1941年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到1981年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做出对毛泽东历史功过的评价,与毛泽东直接渊源有40年。他最初是毛泽东的学徒,后成为其得力助手,并且是可以诗词唱和的文友。胡乔木也是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得力助手。在1975—1982年这个历史转折年代,胡乔木大力协助邓小平做了许多工作。
  •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

    她说自己的生命如同内部爬满虱子的华丽袍子,她也曾为了一个男人低到尘埃里去,开出花来。 她是被定格在民国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里,她永远处在那个响着百乐门舞厅的靡靡之音,流过倒映白渡桥与夕阳影子的黄浦江的旧上海,穿着艳丽的旗袍,抬起下颚,用冷静而疏离的目光看向人群。 她是繁华外一缕青灰的月色,她是物欲与情感撞击之后的残骸,她是堪称传奇的民国女作家,她是独一无二的——张爱玲。 这本《风华是一指流砂:张爱玲文传》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热门推荐
  • 大明江湖奇女子

    大明江湖奇女子

    大明朝一位奇怪的少女,出身侯门,行走江湖,涉政朝堂,名扬天下,历经奇险,闯关度关!!带你走入这位少女新奇的江湖世界!!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华严经谈玄抉择

    华严经谈玄抉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变的意志

    不变的意志

    此小说是为了纪念我党诞辰89周年所写,深刻阐明我们现在党员在那个年代也会向我们先烈一样的誓死保护我党的声誉。
  • 通天仙路

    通天仙路

    这是一个群仙纷争,天才辈出的时代!大道争锋、法宝、丹药、灵兽、杰出的修士、广阔的修真画卷在魏无伤的面前徐徐展开。通天仙路就在眼前,她唯一能做的,便是一步一步地在这修真路上,坚定地走下去,直到君临北方,脚踏万仙!
  • 超能战线

    超能战线

    这是一场‘瘟疫’,什么狗屁的进化,什么狗屁的神灵!老子只信奉自己!
  • 冷血阎罗:恶魔的致命情人

    冷血阎罗:恶魔的致命情人

    紫心璃,一名美丽到极致,冷的像冰魄,身怀绝技的杀手。在所有人眼中她是他的贴身保镖,另一个身份却是他的地下情人,一个不为人知的地下情人……雷熙曜,阎罗门少主,冷心魔君,“帝国财阀”雷氏的总裁,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业首领。为了惩罚她,他竟然把她想送给他的死对手修罗门的少主夜朔。从那刻起,她心死了,不再会流血。然而,即便死了,他会放过她吗?
  • 战惑

    战惑

    重生,复仇,厌战,世仇,诡谲的宗族,莫名的传说,险恶的江湖,凄美的爱情。只因生在特殊的时代,一切为谜,又紧紧桎梏着每个人,挣脱或屈从,牺牲还是抗争?誓不为奴,翻身为将,天赋异禀,智计百出,憨厚的外表下藏着不屈的狂野。
  • 克妻总裁的小小新娘

    克妻总裁的小小新娘

    他31岁,盛世集团总裁。他克父母克妻子,没准也克兄弟,奶奶是他唯一的亲人。她21岁,社会新鲜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妈一张嘴。他说:“我已经克死两个妻子了,我爸妈也是被我克死的,我不想害你。”她说:“没事儿,我命硬,看看咱俩谁克谁?”
  • BIGBANG你们准备好了吗

    BIGBANG你们准备好了吗

    “权志龙,我想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了,我们这样纠缠着没有意思的”米雪儿说完,便要转身离开,谁料,权志龙一把抓过米雪儿,在米雪儿的嘴唇上深深一吻。。。。。。
  • 傲娇萌妃:魔帝,别乱来!

    傲娇萌妃:魔帝,别乱来!

    【开头无能,勿喷】一场阴谋,让她从21世纪穿越到一个以武为尊的时空。穿越成什么不好,偏偏穿成一个废柴小姐?!对此,慕容倾月表示很无奈。穿越大神你出来,我要跟你谈谈人生!从此,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身后还跟着一票美男。嗯?皇子求娶?你看我这样的人他配得上?什么?神兽小弟求包养?跟他说它娘叫它回家吃饭…不过话说,一直跟着她撒娇卖萌的这个美男魔帝又是什么鬼?“放开!你特么是不是想死?!”“不放不放就不放!”“……”妈的,这个对着她撒娇卖萌的真的是那个冷酷嗜血的魔帝?…他说:慕容倾月,如果你不答应做我的帝妃,我就把这幽冥大陆给拆了!…她说:你拆吧。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