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11300000036

第36章 陷入泥潭(1)

§§§第一节 内争不已

工党自1951年下台后,度过了13年漫长的在野历史,以后在60-70年代虽然赢过4次大选,但执政时间累计才有11年时间,而且政绩平平。在与保守党的竞争中,工党明显处于劣势,尤其是自1979年起,竟连续4次输了大选,持续18年在野。工党如此不顺,究其原因,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改变纲领政策固然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激烈的党内斗争自耗了党的力量并转移的党的注意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同保守党相比,工党的党内斗争要激烈得多,党内派系,尤其是左派与右派之间的界限要明确得多。有的专家认为,英国阶级力量对比不是通过保、工两党的斗争,而是通过工党内部左、右两派之间的斗争体现出来的。工党的党内斗争曾对工党的发展产生过非常深刻的影响,制约工党的革新和壮大,至今这种党内斗争仍使人们对工党的执政能力产生怀疑。

工党的党内斗争尖锐激烈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党内的许多矛盾都是先天就有的。

早在二战以前,工党就已发生过三次分裂。

工党成立的第二年,社会民主联盟便宣布退党,原因是党拒绝了它提出的工党应以社会主义和阶级斗争为指导原则的主张。这是工党的第一次分裂。当时费边社和独立工党也有矛盾。1931年,麦克唐纳领导的工党政府下台之后,麦克唐纳在自由党和保守党的支持下,竟甩开工党,独自与自由党和保守党组成联合政府,他本人任首相。领袖的背叛激怒了工党的多数党员,于是工党将自己的领袖开除出党。麦克唐纳便和一些因参加联合政府而与他同时被工党开除的人另外组织了一个国民工党,与工党相对抗。这是工党的第二次分裂。麦克唐纳所推行政策和分裂活动,遭到独立工党的反对,于是成了它脱离工党的理由,1931年它便单独参加竞选,1932年宣布正式退出工党。工党第三次分裂。总的来讲,二战前工党的几次分裂对工党的打击只是暂时的,由于当时英国的经济、政治形势以及工人运动状况对工党的发展很有利,工党的力量还是发展很快,不断壮大,逐渐取代了自由党的第二大党的地位。

工党内部的派别经过不断重新组合、演变,到战后形成右派和左派以及极左派和中间派等派别和其它一些派别组织,其中右派和左派势力最大,而且它们之间的斗争最为激烈,给党的影响最为严重。战后以来,直到80年代初,贯穿工党党内斗争的一条主要线索就是左派反抗把持领导权的右派的斗争,并不断发展状大,最后夺取领导权。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和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1946--1957年,斗争焦点是工党政府的对外政策;第二个高潮是1959--1964年,斗争焦点是修改党章第四条,同时交织着在工党防务政策上的斗争;第三个高潮是1966--1981年,斗争的焦点是争夺党的领导权,这段时间,左派力量不断发展并最后夺取党的领导权,进而引发党的分裂。

从工党成立到80年代初,工党的领导权基本上都由右派把持。战后第一届工党政府的主要成员都是右派,如首相艾德礼,财政大臣道尔顿,外交大臣贝文,枢密大臣莫里逊等。这届政府也容纳了左派人物,如左派的代表人物比万任卫生兼住房大臣。在对内的主要政策上,如实现公用事业和基本工业的国有化、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制度,党内左右两翼基本是一致的。但随着冷战的爆发,东西方关系的紧张,党内左右翼在对外政策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以外交大臣贝文为首的工党右派制定了一个联美反苏的外交政策。这个政策遭到以比万为代表的左翼的激烈反对。

艾德礼工党政府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由贝文一手制定和实施的,至少是贝文起了主要作用。1945年7月,工党掌权时,艾德礼选定了贝文作外交大臣。贝文是一位强有力的工会领袖,并且有独立的思想。选定贝文当外交大臣出乎人们的意料,因为贝文并没有搞外交工作的经验和志向。艾德礼最初要求贝文任外交大臣时,贝文并未答应,他说他愿意管理财政和税务。后来艾德礼还是决定让贝文到外交部。贝文曾对艾德礼说:“如果你有一条好狗,你自己就不要再吠了。”艾德礼认为贝文是一条“好狗”,他把外交大权交给贝文,目的是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国内事务上,放在政府的广泛的立法上。所以贝文独揽了工党政府的外交大权,可以说工党政府的外交政策就是贝文的外交政策。贝文出身贫寒,是英格兰西部一个女仆的私生子,不知道父亲是什么人。他念了几年书,就去做卡车司机,开始了作为一个劳工领袖的生涯,随后又成为劳工运动的最高领导人。贝文并非一个天生的反苏分子,最初他和大多数工党人士一样是对苏联友好的,在英国参加干涉苏俄革命时,贝文曾在1920年鼓动伦敦码头工人带头行动拒绝为运军用品的船装货,对政府造成很大压力。对这段历史,贝文自己也觉着值得称道,1947年12月,他在同当时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谈话中说:“当我们的政府正试图去扑灭你们的革命时,是谁阻止了它呢?是我,欧内斯特·贝文,我命令工人罢工,让他们拒绝装船。我要你们按照你们自己的方式没有外来干涉地进行你们的革命。”1944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干涉希腊内政时,贝文和其他许多工党人士一样反对保守党的政策,他在议会中几次愤怒地打断丘吉尔的讲话,他认为希腊内部的冲突是希腊人民群众与一小撮名誉扫地的保皇派和卖国贼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向丘吉尔所认为的那样是俄国人挑起的共产主义扩张活动。甚至到了他当上外交大臣时,他仍把稳定世界秩序的主要希望放在了继续保持大三角——苏、美、英之间的战时同盟上。贝文当时的口号是“左派理解左派”,这表明了贝文要坚持传统的亲苏政策,要推进同苏联的密切合作。

然而贝文的这些充满信心的希望不久就被迅速恶化的国际形势粉碎了。大战结束以后苏联的一些行为和英苏关系的变化使贝文很快就开始改变对苏联的态度。贝文认为,二战结束后,英国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来自世界头号陆军强国——苏联,因此他采取了联美反苏、重整军备的方针,积极推动美国插手欧洲事务,促成了西欧各国接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发起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致使冷战全面展开。而工党左派认为,这种对外政策没有一点社会主义的味道,完全是保守党外交政策的继续。左派活动家纷纷写文章抨击贝文的外交政策。1946年,工党左派议员组织了一个名为“保持向左”的集团,并于次年出版了名为《保持向左》的小册子。他们反对英国加入北约和重整军备,攻击接受马歇尔计划将使英国丧失自由和民主。1946年工党年会上,左派提出动议,要求修改英国的对外政策,对苏联采取较为和解的方针,被右派领导拒绝。以后左派又多次提出类似的提案,均被否决。尤其是发生了1948年的捷克事件和封锁西柏林通道的事件后,更使右派得到了反击左派的武器,左派连遭失败。

1949年,根据北约重振军备的要求,财政大臣盖茨克尔提出了一个增加军事费用的预算案。这时正逢英镑宣告贬值,英国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所以在预算案中又提出削减全国疗养费用。比万认为这破坏了他制定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一怒之下辞去了他在内阁中的职务,以示抗议。另两位左派大臣——贸易大臣哈罗德·威尔逊和供应大臣约翰·弗里曼---因同情比万也一同辞职。左派还反对政府支持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和重新武装西德的政策。以比万为首的70多个工党左翼议员在工党议会党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反对派,即比万派。他们得到一些选区工党的支持,并利用比万主编的《论坛》周刊作舆论工具。这时,比万派约占工党议员总数的1/4,党内形成了两派公开对立的局面。1951年工党在大选中失败,党内斗争激烈、在选民中信誉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

工党下台后,左派不但不吸取教训,反而觉得不再需要照顾党的执政地位了。他们在一些左翼工会的支持下对右派领导的外交政策进行更猛烈的批评,并在许多问题上在议会中与右派作对。1954年2月,工党议会党团就重新武装西德问题进行讨论表决时,左派坚决反对,右派的提案仅以微弱多数获通过。比万为了表示抗议,退出影子内阁。左派的多次造反激怒了右派领导,1955年,右派领导决定把比万开除出工党议会党团。

安奈林·比万出生于矿工家庭,母亲是一个铁匠的女儿。比万年幼时家时里生活十分贫苦,父母亲共生育了10个孩子,只有7个幸存下来,比万排行第6。为了维持生计,比万小学毕业后便开始在煤矿做工。因此,他对英国工人阶级的苦难和要求有着深切的体会,很早就积极投入当地的工人运动。他19岁便当选为南威尔士矿工联合会一个分会的主席,1919年加入工党,1929年当选为下院议员。在议会讲坛上,他很快崭露头角,他的雄辩才能被认为仅次于温斯顿·丘吉尔。在艾德礼工党政府中,他先后出任卫生与住房大臣和劳工大臣等职,亲自主持制定了英国第一个“国民医疗保健法”,建立起了被誉为“20世纪的杰出成就之一”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他也因此被作是“建设英国福利国家的总工程师”。 比万是工党激进的政治领袖,他不仅猛烈抨击保守党,而且还常常直言不讳地批评工党右翼的政策,多次与工党右翼发生公开冲突,终于被开除工党议会党团。

内耗使得工党在1955年大选中再次败北。而且,保守党在议会中的多数还有所增加,由1951年的17席增加到58席。这是差不多一个世纪以来第一次一个政府能设法作到在大选中增加它的多数。这次大选,保守党得344个席位,而工党只得270个席位,自由党还是6席,新芬党得2席。工党的得票率从48.8%降到46.4%,比保守党少3%以上。从工党转向保守党的票数大约占1.8%。

这年年底,艾德礼辞去了领袖职务,由比他更右的盖茨克尔接替。盖茨克尔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在工人启蒙学校执教,因而在工人运动中有些名气;战时曾在贸易部和经济部工作,还在伦敦大学讲授政治经济学;在艾德礼工党政府中担任过燃料和动力大臣、财政大臣。他当选为工党领袖,使党内右翼力量有所增长。不过很快就被增长更快的左翼力量抵消。1956年,比万在左翼的支持下担任了党的司库这一重要职务,一些工会也落入左派之手,特别是一向被右翼控制的英国最大、最有影响的运输和普通工人工会的领导权转入左翼的手里。但是这时,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两派斗争缓和下来。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同年6月波兰发生了波兹南事件,10月又发生了波兰人民反对苏联干涉的十月事件,同一月又发生匈牙利事件,苏军坦克开进布达佩斯,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一系列事件对英国国内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工党左派代表人物比万改变了自己的立场,由反对英国拥有核武器变为支持英国拥有自己的核武器。他认为,英国应当以本国的核武器为本钱,去参加美苏关于禁止试验核武器的谈判。与此同时,右派也作出和解的姿态,盖茨克尔任命比万为影子内阁的外交大臣。比万与右派合好,比万派失去领袖,进而解体。持续10年多的两派在外交政策上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斗争结果是左派改变立场,双方妥协,但这期间,工党却两度在大选中败北,内部不团结是原因之一,尽管还不是最主要原因。

工党在与保守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没能根据英国社会形势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纲领政策。

从1951年保守党上台执政以来,英国经济出现日益繁荣的局面,保守党的声誉不断上升,麦克米伦抓住有利时机于1959年提前举行大选,又一次击败工党。保守党得365席,工党得258席,自由党还是6席,独立派人士1席。保守党在下院中的多数席位又大为增加,由58席增加到100席,这对于一个执政已8年之久的政党来说是很难得。工党所得的选票比率由46.4%下降到43.8%。自由党的席位虽未增加,但所得选票却增加了一倍多。工党仅在有一些失业现象的地区,如苏格兰、兰开夏,获得了比1955年更好的成绩。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华人十大科学家:竺可桢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竺可桢》由张清平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竺可桢》记述了竺可桢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传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最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最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第一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本书综合大量曾国藩遗留的著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及实践经历,以及他同他所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政治观点、治军方略、学问之道、文学创作、教育思想、外交思想等诸多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剖析曾国藩其人,探讨分析了他对中国近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在最后附录了130年来人们对曾国藩的研究评述,力图让世人对曾国藩有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萌神逆仙途

    萌神逆仙途

    染指六大仙君,她成了是仙神界‘深恶痛绝’的罪过。虽然定了婚,但手未拉、唇未碰、身子更是清白寡淡。可未婚夫们相继倒血霉,这死活也不能赖在她头上;五界最至尊的仙尊对她宠溺,她表示绝对没有狐媚勾引。莫非是太纯情惹得祸?不如弃仙途,修魔道,来个华丽变身,寻求那一生一世合欢美好!
  • 兴趣使然的旅途

    兴趣使然的旅途

    只是一个偶然路过的戴戒指的魔法师的故事。仔细想了想,再加上假面骑士的旅程,这个介绍怎么样?。
  • 外国神话故事

    外国神话故事

    神话产生于上古时期,所以又称为上古神话,距今大约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神话在开始时只是以故事的形式在人民口头上流传,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其中一部分才被用文字记录、保存下来。因此,归纳起来说,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口头创作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编著的《外国神话故事》主要编选了希伯来、印度、巴比伦、古希腊罗马等古文明比较发达地域的神话故事,也部分涉及了其他民族的神话内容。《外国神话故事》根据不同的内容,这些神话一般可以分为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三种类型。
  • 穿越星际之殿下想罢工

    穿越星际之殿下想罢工

    前世的弃子,今生的传奇。闻人琦上一世为工作所累,为亲情所伤。重来一世,她要随心所欲,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活着。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殿下,校长找你。”“殿下,元帅找你。”“殿下.......”别喊了,本殿下要罢工!PS:本文爱情线较弱,主玄幻女强,不喜勿进。
  • 捡漏王

    捡漏王

    慈禧西行归来,为搜集八国联军入侵时京城流失的皇宫中宝物,在琉璃厂秘密开店,调督窑官蔡守信担任掌柜。冯招财等掌柜不知道他有宫中背景,多次刁难,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鉴宝、争宝、捡漏的故事……慈禧去世后,万宝堂沦为民坊,更名一宝斋,掌柜蔡守信遭到聚鑫斋冯招财的打击报复。冯招财带日本兵抢劫一宝斋,挟迫蔡守信打开密室。蔡守信要求放掉家人后,领日军中佐与冯招财进入密室,引爆炸药……日本兵挖开一宝斋密室,发现并无宝物,便四处捉拿蔡守信家人,但音信皆无,从此,一宝斋的大量宝贝成为了迷。多年以后,有个老太太领着一对中年夫妇来到了琉璃厂……
  • 踏天寻武

    踏天寻武

    玄幻的武侠世界,精彩纷呈的人物,故事,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
  • 修真狂少

    修真狂少

    修真世家大少爷项杰,双亲失踪,家境败落,受尽歧视,又遭人陷害;落魄的他走投无路却得到绝世功法,一块神奇的龙魂玉,带着他的信念,掀起层层谜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经过腥风血雨最终被推向修真巅峰。他立志要成为一个强者,不再受任何人的歧视,要掌控自己的命运!一条逆天而为的修真之路。
  • 乱斗江侠

    乱斗江侠

    强者回归,谁与我敌?世间已乱,就由我,荡平天下!(读者群:558965625)
  • 娇妻归来

    娇妻归来

    将门千金沐青青不就是在太子的新婚之夜去太子东宫替新娘走一遭,怎么就被卷入了一场异世情缘之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