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的间隙间,好多战士不知怎么欢庆初战的胜利,欢呼跳跃、拥抱、摔跤。
施琅身边的年轻卫士说:“我到这里一点也不感觉陌生,好像就在我的家一样。”
施琅笑笑说:“傻小子,你有所不知,这里古时候和你家,也就是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呀!”
“呵,这块陆地一分开,可给我们后人找了不少麻烦!”
“你说的倒是个理。”施琅深深地思索这个年轻人质朴的表达,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真没想到,刘国轩这样不堪一击,大人还常说他是海战第一人呢!”
“兵之胜败,本在于政。”施琅道。“郑家军横征暴敛,分裂国土已失去了民心,谁愿意再为他打仗啊!‘众若时雨,寡若飘风’。”
“报告大人,敌舰向我靠近!”舰上瞭望塔上值更警卫报告敌情。
“传我令,灯火管制,准备打击来犯敌人,进入战备!”
又一个新的黎明来到了澎湖,这里的血战仍在进行着,刘国轩渐次不支,他昨天已损失各类船舰一百五十多只,折损将领47人,兵员伤亡12000多人,刘国轩见大势已去,跪在指挥舰上对天祈祝:“国轩奉命守卫澎湖,战败至此,想从吼门逃一条生路。如寿数将尽,立触礁线,登时沉没!如存后福,乞皇天假我潮水,使国轩东归台湾。”
吼门狭窄,暗礁壁立,从无行船敢通过这里,刘国轩把这视为他今天的求生之路,也算皇天照应他,一闯竟顺利通过了,待到施琅的前锋追到这里,已经退潮了,只好眼睁睁地望着刘国轩逃走。
“澎湖光复了!”清军在岛上高呼着口号庆贺他们的胜利。
施琅颁布安民告示,驻军纪律,安顿居民,抚恤降众。
刘国轩屁滚尿流地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台湾岛,作为军人他知道,他失败了。他对冯锡范说:“三军可夺帅,而不可夺志,清军固然攻势凌厉,但我军厌战、怕死、投降,也是澎湖之役受挫的致命之处。”
冯锡范在谋算着,台湾面临的危险,该怎么办?他准备逃往吕宋,可他没有把话说出来。
刘国轩说:“仗是绝对不能打了。如果现在投清,或许还能寻一条生路。”
“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冯锡范吼道:“你我二人同受藩主寄托重任,投降清廷,天理难容。”
“这,我可不勉强你,”他一挥手,道:“来人,先委屈他一下。”
兵士进来七手八脚把冯锡范捆得结结实实。
郑克塽很快知道刘国轩领兵哗变,马上召刘国轩入内,他吓得结结巴巴地说:“本藩年幼,未谙军旅,所有一切全凭将军做主!”
七月三十一日,刘国轩派曾蜚、朱绍熙去澎湖拜见施琅,宣称郑氏集团愿意驻台湾和永为藩属这两个条件下削发称臣。
施琅冷笑一声,把刘国轩的致书摔在一边,说:“这两项条件如在战争未始之前,本军门自当至成,但时至今日,我已拿下澎湖,台湾指日可下,郑氏已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和余地了。”
两个代表回到台湾,立即向刘国轩传达施琅的话:“他只给一条路,誓师决战!”
不久,刘国轩接到施琅的战表,说:“我已作为恢复台湾的军事准备,郑军何去何从,请慎而思之。”
刘国轩感到业已山穷水尽了,他说:“守,我们没有能力,战,我们更无力,赶快起草降表吧!”
九月一日,总兵官冯锡圭、工官陈梦炜、刘国轩胞弟刘国昌奉命出鹿耳门降清。他们到达澎湖后吓出一头汗,因为此时距清军总攻只差一个时辰了。
十六日,施琅派侍卫吴启爵、笔帖式常在随冯锡圭带告示前往台湾宣谕,遵旨剃发,收缴印敕。
接着,施琅派吴启爵、常在持具降本一道,延平王册一副、印一颗,辅政公郑聪印一颗,武平侯刘国轩印一颗、忠诚伯冯锡范印一颗,左武卫将军何佑印一颗,以及台湾地图乘大船离开了澎湖,取路京城。人们围着施琅的告示在读:
……示制,各兵民主即削发,本提督即日亲临安插,军纪素严,秋毫无犯。今
既革心归诚,官则不失爵,秩之界,民则皆获绥辑之安。兵丁入伍归农,听从其便;
各自安生乐业,无事彷徨惊心!谕旨下颁,新恩遍及。本提督言出金石,决不负尔。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八月十三日,这一天在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上,也许同其他往日一样并无特殊意义,然而作为中华民族这一天是载入史册的。这一天,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带领四百多艘大小船舰,缓缓地进入鹿耳门港靠岸,登陆台湾。
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原郑氏集团的首领人物率文武百官,打着大清龙旗迎接施琅。
施琅检阅了欢迎他的仪仗队,然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郑克塽再次向施琅跪拜,以谢不杀之恩。
施琅上前扶起他,道:“足下远居岛屿,原与三王不同。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都是国家的叛臣,罪在不赦。足下三世仗义于海滨,亦人之所难也。今日归清朝廷,使海宇廓清,朝廷必有格外殊恩,当不失爵禄也。”
“将军惠及宗社,敢不唯命是听!”郑克塽激动得流下眼泪。
施琅选定一个吉日:八日十八日,给郑氏文武百官削发,逐一发给清朝官员的朝服、袍、帽、外套、靴。
施琅望着这一切,他的眼里也噙着泪花,他在心里喃喃道:“二十三年了,台湾,我回来了……我的父亲,我的兄弟,我的全家七十二口人……你们看到了吗!你们可以睁开眼睛看看了……”第二天,施琅领着众将官和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到东宁城东安坊郑成功庙,对这位民族英雄进行拜谒。
施琅捧着一个大花篮,缓缓地走进肃穆的庙堂,轻轻地将花篮放在郑成功塑像的脚下。众人伏地,施琅捧着祭文念到:
自安南侯入台,台地始有居民,逮赐姓(指郑成功)启土,世为岩疆,莫可谁何!今琅赖天子威灵,将帅之力,克有兹土。不辞灭之诛,所以忠朝廷而报父兄之职也。但琅起卒伍,于赐姓有鱼水之欢。中间微嫌,酿成大戾。琅于赐姓,剪为仇敌,情犹臣主。芦中穷士,义所不为,公义私恩,如是而已!
施琅在郑成功塑像前行跪拜礼,三揖九叩首。然后只见他立在塑像前默哀片刻,他在想什么呢?他在想他临行时皇上在赐宴中对他说的话:“收复台湾,乃是社稷,为国家的大事,非为私家复仇。”这样,他的心平静下来了,他与郑家的三代恩仇,也就这样画上句号了。
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大清水师抵鹿耳门,登上台湾岛,结束了郑氏祖孙三代偏安统治,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
统一台湾的喜讯很快传到北京,年轻的皇帝兴奋无比,他多年统一国家的愿望实现了,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他欣然命笔,写下了《中秋日闻海上捷音》诗:
万里扶桑早挂弓,
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
柔远殊非默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
羽技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
耕凿从今九壤同。
不久,施琅派出的吴启爵、常在带着郑氏归诚的印册、台湾海图面奏皇帝一行人,抵达了京城。
吴启爵跪在丹墀下面,双手捧着捷报,高声唱道:“圣上,施将军让臣给皇上报捷来了!”
对于郑氏归诚人员,皇上十分关注,亲自谕旨,诏书不久便递到台湾,施琅立刻召集郑克塽、冯锡范等各部要员,率府县官员及各镇主将到郑成功庙,他们跪伏在地,只听施琅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国运昌隆,四海承平。台湾诸郑,求归朝廷,此大义之举甚合朕意。为表彰诸郑顾大局,识大体,不搞民族分裂,不破坏国家统一,今封郑克塽为汉军旗一等公爵,继续统领台湾。封冯锡范、刘国轩为伯爵,仍在郑公治下。其余诸郑,另行封赏。望尔等一如既往,继续为国家保卫台湾,建设台湾,为郑成功重修庙宇,以示表彰,勿失朕意。钦此。
康熙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皇上乾清宫听政,大学士们折本请旨,福建提督施琅请于台湾设总兵官一员,副将一员,黄将二员,兵八千;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镇守其地。
——1684年,清政府下令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于其南路设置凤山县,北路设置诸罗县,府治设置台湾县,澎湖归台湾府管辖。皇帝任命原泉州知府,汉军镶白旗人蒋毓英为第一任台湾知府。康熙皇帝任命正黄旗参领杨文魁为第一任福建台湾总兵官。
——1696年施琅病逝于任上,终年76岁,消息传来,康熙皇帝伤悼不已,一代将臣的英名与台湾永远联在一起。
阿廖莎的风情
在福佑寺寂寥、寂静、寂寞的日子里,玄烨在这里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除了学习,主要是听苏麻喇姑讲故事。说是故事,其实讲的却是先朝先祖打江山、保社稷创业历史。所以,他熟悉曾祖父努尔哈赤25岁时为报杀祖父之仇,以“十三副盔甲”含恨起兵,统一建州女真,在费阿拉“称王”,统一海西女真,破哈达、灭辉发,“砍伐”乌拉,鲸吞叶赫,并附“野人”女真,征抚蒙古、创建八旗、制定满文、建立后金政权以及萨尔浒大战、进兵辽沈、宁远之败……还有吴三桂降清的故事。
可是,玄烨不知道,苏麻喇姑也不十分清楚的事,就在努尔哈赤起兵创业的前一年,即1582年,从欧洲国家蹿过来一伙烧杀掠夺的无耻强盗——罗刹。他们越过乌拉尔山以西,向东入侵,在叶尼塞河中游建立据点——叶尼塞斯克,然后步步为营继续向东推进,在明崇祯五年的时候,在勒拿河上建立雅库次克。后来这两个地方成了俄国人侵入黑龙江流域的两个据点。明崇祯九年(1636年),也就是中国对黑龙江流域已经行使有效的主权将近一千年之后,俄国人才惊叹地知道世界上有一条肥得流油、远非荒漠的黑龙江。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对黑龙江垂涎已久的俄国侵略者以雅库次克督军彼得·戈洛文为首,组织了以瓦西里·波雅克夫为首的远征军,开始对我黑龙江流域的侵犯。
在边境问题日益严重起来的时候,游牧于石勒喀河和因果达河一带,我国的索伦部,清政府早已封他的部族头目根特木儿他为四品官,并将他所部编为三个佐领,这支生长在大山莽林中的将校兵丁,从小善于骑射,穿林过涧,如履平地,各个身体健壮勇猛。顺治十一年,罗刹第一次强占尼布楚时,根特木儿接受朝廷的命令率领部族内迁到根河和海拉尔河一带,在呼玛的抗俄之役中,他冲杀在前,英勇非凡,他的马鞍上、腰间挂满了进犯者的人头,手中还提着三个。“这个根特木儿,如同战神一般!”逃回大本营的罗刹,心有余悸地说:“根特木儿太可怕了!”
尼布总管面对着屡屡战败的沉重打击,除了组织、集结武力准备继续闯入黑龙江流域的中国国土,同时认真研究了清朝的边务情况以及清朝戍边的将领情况,开始在头人根特木儿身上做文章。
一天,根特木儿的门子笑嘻嘻地送上一把名贵的俄国战刀。
根特木儿作为一个部落的酋长,他从小就武功出众,被他射、刺、砍杀的老虎、豹、熊、獐、狼、鹿无数,这个弓箭、刀枪不离身的人,对于“武器”他是十分珍爱的。
这是一把锋利的战刀,刀柄上用紫铜镂刻着云花饰,从刀鞘抽出,只觉一阵风吹来,刀锋白光凛凛,似有寒意。
“你是从哪弄来的?”根特木儿上前一把揪住门子的衣领,惊问道。
“左领大人,你坐下,我给你献茶,听我慢慢说。”门子被根木特儿的突然举动吓出一身冷汗,以为他观察出了什么,但马上意识到他什么也没看出来,只是意外的惊叹。
这个门子是干什么的?侍茶捧衣,他的服务还与开门、关门、守门有责。这在皇帝天下,算是一个贱役。但是,你可不能小看这个贱役的职位,他的能量有时大着呢。因为他每天都侍候有官阶的主子,随从左右,官老爷不论什么事,不分公私、大小、巨细都要使唤他使用他。这样,实际上他成了官老爷的臂膀、耳目、手脚,官老爷一天的事情很多、很忙,有时自己忙不开,便把一些看来不甚重要的交给门子说:“你去办一下吧!”由于门子大都会钻营,会讨主子喜欢,好多大事情也由他处理了。这样,你办事先要经过门子,有好多事要经过他处理,就是经主子处理,也要让他替说好话,渐渐中国社会有了“走门子”这个词儿,而且生命力怪长的,种子从唐时绵绵延延至今不绝。
门子看得出来根特木儿十分喜欢这把军刀,爱不释手,就对他说:“我是从偷偷越过额尔古纳河的罗刹女贩阿廖莎手中借来的。”
“我们已经出示朝廷的告示,不准私自越边,进行贸易吗?”
“两边小商小贩的活动,怎么能禁得了。”
“她在哪?”
“在河边的帐篷里。她说要见老爷……说如果老爷喜欢这把刀,她可以无偿献上呢!”
“罗刹女商贩……我怎么没见过?”
“她其实见过老爷,知道老爷八面威风,骑着马,搭着弓,挥着大刀,在追杀俄军的阵势,她看见过你腰间血淋淋的人头,她很害怕。”门子说。看来他对这个阿廖莎是很熟悉的。
“你想见吗?”
“我是堂堂的朝廷四品命官,见一个犯边的罗刹的小商贩?”
“又不是两国政事,”门子说:“只不过是我们看中了她的刀。”
根特木儿一听也是这种道理。
门子一看主子心动,但又碍于人们的眼睛,正在踌躇怎么办时,他说:“我来安排,在我那个羌子里偷偷会面。她不但会做生意,还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妞儿,会跳舞……咱们全索伦部的姑娘,哪一个都比不了她。”
“是嘛!”根特木儿用心的听着。
“高挑的大个,一对水灵灵的蓝眼睛像两颗宝石,细嫩的皮肤向江宁的绸缎那样光滑,”门子这时用两只手放在胸前,扭起身子,走了两步,说:“那两对大奶子,高高的,挺挺的,柔柔的……我没法说了。”
这是一个月黑天,伸手不见五指,除了哨卡闪着昏黄如豆的一丝光亮,整个森林和海拉尔河好像全睡去了。在此之前,门子打着根特木儿的旗令,把阿廖莎从河边的军黄帐篷中提走。
阿廖莎叫着,“你要带我到哪去?”
门子只说:“走!”
“要赶我回到河那边去吗?”阿廖莎望了一下黑糊糊的夜空,“我会迷路的,碰见老虎,会和我接吻的。”
其实,阿廖莎这是在演戏,她知道不是要押她出境,而是给她安排一个舞台,要她作精彩的演出,把她的看客拉到自己的怀抱。
当门子把阿廖莎带到他的羌子时,两个人急速忙乎起来,拿出崭新的虎皮铺在炕上,茶几上放上根特木儿喜欢喝的烈酒,还有整块的狍子肉、鹿肉、鹿血、鹿鞭。点上了朝廷赏赐的珍贵的红烛,等待着高大的、雄壮的、一身虎气的索伦族大酋长。
阿廖莎又等了一个时辰,三星已经偏西了,忽听一阵马蹄声传来,门子十分熟悉,这是他主子的马。
门子甩甩袖子,拂了一下衣袍,干咳一声,赶快出羌门迎接。
根特木儿下得马来,把缰绳交给了门子,他径直地走进羌子。
“幸运之神总是降临在我的身边!”阿廖莎像见着久别的亲人一样,迎上前去。
门子说:“这是阿廖莎,主子请吧!”
“大酋长,您好!”羌门被拉开了,阿廖莎用温情的话语迎上前去,向根特木儿行俯地跪拜礼。
根特木儿被眼前橘红的烛光和烛光下的女人弄得惊呆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美貌、气质优雅的女人。她的一头金发,多么像山涧的瀑布,她的一双清澈、明亮含情脉脉的大蓝眼睛,多么像额尔古纳河的流水,她的身材窈窕,文静而美好,给人一种让你去亲近、抚摸、拥抱,她性感、湿润的嘴唇,像是招你去吻她。根特木儿看到这里心想,这那里是小商贩呀,这不是天女下凡吗?哪个男人能抵御这种魅力的诱惑呢!
她招待他,好像在自家招待贵客。
根特木儿进得羌子来,一直傻傻地望着阿廖莎,从头看到脚,从下看到上,最后眼球直直盯在阿廖莎高耸的胸脯上,盯着盯着只见那里轻轻地颤抖一下。这时他的涎水情不自禁地从嘴角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