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吴启爵是乾清宫中的侍卫,施琅任内大臣十余年,深知宫廷内部情况、满汉官员情况、主战主和派人的情况,上三旗与下五旗之间的矛盾,真是错综复杂,一不小心,或是多迈一步可能落入陷阱,少迈一步,可能失去晋升,因此民间有着伴君如伴虎的话,作为投清的汉官,施琅不得不多长一个心眼,那就是他所做的事,要一个皇帝身边关系密切的人看着,以免无故受谄言诽谤,贻误大事。他们临行前,皇帝在瀛台门召见并对他赐宴时,皇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平海之议,唯汝予同,愿努力,无替朕命。尔至地方,当与文武各官同心协力,以靖海疆,海氛一日不靖,则民生一日不宁,尔当相机进取,以付朕委任之意。”
“臣累受皇恩国恩,奉召晋京,即宠擢内臣之制,豢养十余载,今复启用,寸功未效,又承蒙更晋官衔,特赐御膳金榻,亘古未有受君恩如是也。即赴汤蹈火,臣在所不辞!”
康熙高声说道:“征剿台湾,是朕亲定的国策,要你重任福建水师提督,亦是朕亲定的,谁也不可造谣生事。满朝的文武,虽说多有反对武力收复台湾的,可主战的也不仅只有李光地和姚启圣。你施琅是怕朕动摇是不是?告诉你,朕从内心来说,实在是不想打台湾,这仗一打,两岸的生灵便要涂炭,朝廷这几十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坛坛罐罐,便又要给打破了。这仗打的是什么?是银子啊,朕愿意吗?朕不愿意!可是这二十多年过去了,和谈也谈了,步子也让了,可台湾还是要依朝鲜事。说白了,就是要分庭抗礼,要分裂出去。若真是这样,再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我们的子子孙孙来问当年我们的台湾呢?那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台湾到了你康熙手里,如何就丢了呢?台湾人民来问,我们也是炎黄子孙,康熙你怎么就把我们遗弃了呢?到那个时候,成罪人的就不光是康熙朕一个人了,那就是这一朝人,一代人啊!你施琅愿意吗?到朕死了,太祖太宗在九泉之下问朕,玄烨,我交给你的台湾呢?朕无颜回答啊!朕为这打台湾的事,想了二十多年,心中的苦楚你们是不知道。先辈们收复台湾的难处,我是在这个时候才明白的,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先辈的收复,我们今天想要打都师出无名了。每念及此,朕便会想到,要做罪人,朕就一人担了吧,现如今,这台湾挟洋人以自重,让洋人的船、洋人的炮在我们的家门口横行霸道不说,那洋枪洋炮对着的都是我大清的子民啊!不收复台湾,天理难容!大陆的百姓也不会答应!闹分裂都逼到这份上了,这仗能不打吗?不打不行啊!常言说得好,谁人面前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朕亲政近二十年,尚且如此难,你能听得过来吗?台湾大统,以你施琅为帅,不可推辞!有什么朕为你做主!”
“皇上,臣恨不能插上双翅,疾飞到福建视事。”施琅说。
“朕知你一片赤诚,今日要言无不尽。”皇上说。
“奴才只有一项要求,侍卫吴启爵请他随征。”
皇帝思索一下,很快批奏:“吴启爵在京不过一侍卫,有何用处?若发往福建,或亦有益。着依施琅所请行。”
施琅率大军在行进着……
吴启爵说:“你看他们都在拥戴将军,进行欢呼!”
“不,”施琅说:“不是拥戴我,是欢呼皇帝的英明决策。”
“施将军,你看我们要做的事还真不少啊。”吴启爵说。
“重任在肩啊!”施琅说。他回忆起康熙皇帝在朝堂里面对论政王大臣、三部九卿、科道大臣、官员所做的重要旨谕:“……台湾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朕自登基以来,极思解决三藩问题,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如今三藩已经平定了,连跟着裹乱的郑成功的儿子郑经都死了,台湾问题还不解决吗?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解决呀?那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块神圣领土呀,不允许洋人染指,也不允许从朕的大清版图分裂出去!”
现在,施琅、吴启爵一行人马总算从欢送的人群中解脱出来,出城之后,往东南是一片平展的土地,他们的视野开阔起来。施琅与吴启爵信马由缰前行着,欣赏着一望无垠的大平原秋色。
康熙力排众议启用施琅,他不相信他审定的人“不可遣,去必叛”,他认为施琅不去,“台湾断不能定”。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再果断的宣布对施琅的任命,明发上谕,以告各地。
向来海寇窜踞台湾,出没岛屿,窥伺内地,扰害民生。虽屡经剿抚,余孽犹存。沿海地方烽烟时警。迩者滇黔底定,逆贼消平,惟海外一隅,常梗王化。爰以进剿方略,咨询廷议。咸谓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以万全。朕念海氛不靖,则沿海兵民,弗获休息。特简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前往相度机宜,整兵进征。
康熙任用施琅,放手使用,大力支持,地方哪个岂敢怠慢。
施琅向前来迎接的省府道州县官员表示感谢并歉意说:“在这秋荷送爽时期,我有幸取路德州,我在这里非常感谢巡抚、总兵及各位府道县官员,不弃故人,热忱款待,备极优隆,施琅何才何德,只是一孤寒下士,樗栎庸才,乃皇上不弃葑菲,谬加赏拔,牛溲马勃,得入药笼,荣幸何如,琅只有对上感激涕零,愿效驰驱于万一也,力图报称矣。”
施琅行军路上宿在驿馆,人们不断地劝酒,多喝了几杯有点醉意陶然,他躺在德州府招待钦差的卧席中,望着窗外,秋风习习,一轮明月升出,大地一片银光,他兴奋得一时睡不下,回忆着他的一生磨难和所走过的路程……
施琅原为郑芝龙部下,他与郑成功也是很好的密友,郑成功一切军机大事也“悉与谋,两人情同手足,交谊甚笃。”
古人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施琅同郑成功因处罚郑芝鹏而发生怨罅。事情是这样的:1651年清朝大军为了消除郑氏集团对沿海的骚扰,守将郑芝鹏害怕城陷而逃,施琅闻讯率兵救援打退了清军,保卫了这块抗清基地。事后,为了严肃军纪,郑成功一气之下。把他的叔父郑芝鹏给杀了,而施琅却得到花红银二百两,加二级的奖赏。施琅生性狂傲,敢说敢做,又居功自傲,对郑成功“用法严峻,乐于诛杀”十分不满,两个人说着,言词激烈顶撞起来,从此日积月累,矛盾逐渐加深。结果对这个厦门受奖者,郑成功不但不给他镇兵,反而让他再行招募,另组前锋镇,这等于收回他的兵权,后来郑成功移师后埔扎营,施琅不肯相从,郑施矛盾雪上加霜,更加尖锐化。
接着发生了一件事,注定了他们分道扬镳,由友而敌。原来施琅有一个亲兵曾德,冒犯军纪,将予治罪,他知道郑施关系已经恶化,一下子逃到郑成功身边,郑成功不但不把曾德遣送给施琅,反而拔为亲随,加以保护,当然这是有意给施琅看的,施琅愤怒将曾德逮回就地正法。郑成功认为施琅此举是抗命,大怒,令廷将把施琅捕捉,关押在船上,施琅家人借用赐姓令箭将施琅救出,施琅得以逃生,而他的父亲及弟弟却被郑成功杀害了。
人们形容这种由友而敌,由亲而仇,矛盾一触即发,叫逼上梁山,施琅反戈投清,两人从此结下永生不解的仇恨。
1664年,作为大清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率郑氏降将也是海战猛将周全斌、杨富,挥师向台湾进发,遇台风而返。
1665年5月,施琅二次挥师出征台湾,乘风破浪,船师驶抵澎湖,突然又遭遇台风袭击,船舰被打翻、飘散,溃不成军。
这两次征海留给皇帝、大臣和国人们,都是失败的纪录。
皇上——王权的最高统治者,怎么会允许这种出师皆败的将领?论说不只是削职的问题了,而且应遭砍头。可是康熙没有这样做,他从大局出发,不能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郑成功才最希望假皇帝的手杀掉他的仇敌呢!
郑成功得知施琅不但没有被康熙杀掉,而且调京予以闲职“养”起来,不禁脱口而惊:“这个满鞑子,算是个大明白人!”
漫长的清郑和谈开始了。
清廷对谈判寄予很大希望,诚真意切,表示郑经要归顺剃发,可以给高官厚禄,册封为“八闽王”,并将沿海各岛屿交给他管辖。
郑经却不买这个账,郑经说:“王侯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不佞亦何慕于爵号,何贪于疆土,而为此削发之举哉。”
郑经这样的态度,谈判当然不会取得什么决定性的成果。
1669年,朝廷又派刑部尚书明珠、吏部侍郎蔡毓荣入闽,主持与郑氏谈判。郑经表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
朝廷在一些问题上作出了让步,允许郑氏“藩封”世守台湾,但在削发问题上,朝廷认为这是极大的原则问题,不让步。
这样毫无结果的谈判,自康熙亲政实施“招抚”政策,直到郑经逝世,历史等待了十七年,希望他以中华民族大义为重,接受中央政府的号召,为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做出贡献,可是郑经至死不悟,造成对抗,顽固地把握台湾一隅之地,这是民族的不幸。历史把郑成功收复台湾永留青史之上,而把他的儿子郑经扫进历史垃圾堆里,那是永世不可翻身的。
施琅的思绪一下闪过那么多的往事。他慨叹之:“困境、艰辛、严酷,对人并不是没有一点裨益的呀!”
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初六,厦门这座四周碧海环绕,四季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称的迷人城市全城浸入欢庆之中,人们在迎接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一行的到来。这是座古老的历史名城,宋时,这里叫嘉禾屿,是庄稼长得好的意思。1387年周德兴抗御外寇,筑厦门城,才有厦门这个称呼。
在欢呼他的人群中,既有往昔他的亲朋部旧,也有绅商、名耆、世宦和在台经商、在郑军下的家属,他们共同的心愿是,施琅能早日攻复台湾,平息东南沿海几十年的动乱,人们需要一个和平、安宁的日子啊!
施琅无限感慨,一扫路上的征尘,在人山人海的欢呼声中,他好像年轻几十岁,更加勇气勃勃,他不断挥臂向人们致意,有的人高呼皇帝万岁。
施琅刚在厦门落脚不久,就跑来了一个从台湾郑氏集团偷逃出来的人——陈四孩,他原是郑克臧的侍卫,臧被冯锡范派人砍杀,他留下来日后恐有不测,便想方设法逃脱,刚好派他到金门换防,他寻空隙逃向大陆。施琅听到侍卫官的报告后,马上说:“把这个人给我传来!”
陈四孩被带到施琅的府厅中,他战战兢兢,吓得魂不附体,以为要斩他。
施琅仰天哈哈大笑说:“你以为我这作战厅也是杀人场吗?哈哈!”
施琅收起笑容,温和地说:“你请坐,坐在我的这边,不要往旁边移。”施琅说:“今天我要同你这位曾经任过监国侍卫的人促膝而谈。”
“只要我知道的,一定全讲给大人!”
施琅同陈四孩如同老朋友般在聊天,陈四孩说:“郑经死后,郑聪、郑明、郑智、郑柔在冯锡范的指挥下,让蔡添带刀斧手冲入宫中杀死郑克臧,这种长次争位,权臣执政使全岛陷入惶惶不安当中。在这个时候,全岛又传来更大的惊闻——”
“是什么?”
“施公大人出任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
“你说的是真吗?”施琅感到意外,问:“他们怎么知道这样准确、详细?”
陈四孩说:“冯锡范和刘国轩各有各的人马分在大陆收集情报……在京都的朝廷也有他们的人呀!”
“喔——”施琅惊叹道:“这还了得?”
陈四孩说:“皇帝宴请大人,皇帝下达的明谕,那里都知道。就在大人出城赴任的那天,有人从京都溜出,从胶州渡海到台湾,大人还没到厦门呢,冯锡范、刘国轩、董国太这些人便知道了。”
“他们是不是在说,他们手下的一个败将又来了。”
“不,不,”陈四孩挥着手说:“都慌了,都害怕大人,知道你的厉害。”
“现在,冯锡范,刘国轩在干什么?”
“冯锡范现在被封为忠诚伯,握延平府大权,刘国轩为武平侯,他专管征伐的事,现在正调集军队重新布防、换防。”
“喔,他比我们动作快得多啊!”施琅说,然后问:“那么,我请陈先生给我当个参谋,我欲进台湾,该怎么动作?”
“我……”陈四孩有点为难、怯懦,想了一下,他说:“大人对台湾了如指掌,我谈台湾总有在关公面前舞大刀之慨。”
“我还是很想听听公的见解,时下,我得怎样对付?”
陈四孩说:“刘国轩在澎湖经营多年,这里是通往台湾的门户,拿下澎湖就等于切断郑军的通海之路,唇亡而齿寒,户破堂危;有了澎湖,如果郑军仍要负隅顽抗,大人可以以澎湖为基地,或封锁海面,或登陆袭击,进退自如,永远立于有利地位。”
施琅说:“刘国轩已经经营多年,我去澎湖如何能避开郑军的炮火封杀?”
陈四孩说:“大人去过澎湖多次,对那里的情形是了解的,澎湖岛屿分散,地势复杂、高低不平,再加上他的兵力有限,并不像刘国轩所说固若金汤,妈祖庙、东西峙、内外堑设有重兵,但在八罩、花屿、猫屿等地,根本没有什么防务,只是有几只哨船,作为游弋防守,从那里我看极易攻取。”
“我还有问题请教先生,”施琅说:“进取澎湖需候何种风信?”
“以往攻掠澎湖都是候东北风起,但是东北风过于猛烈,来得猛收得快,如果一举不胜,舰队容易被吹散,难以集合再战;而西南风则比较轻柔,特别是在每年夏至前后20余日,是一年中风浪最为平静的时候,可以在大洋中抛泊,寻找破敌机会。”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兵法书。”施琅表示十分感谢。
施琅说:“我对你来厦门,两个字:欢迎。再没有别的。听说你母亲就在城西住,我已经给你准备好马匹和一点银子,马上回去看看老人家。”
陈四孩一下跪倒,哭了起来。“我是大清的罪犯……将军请你给我剃发,我再回家。”
施琅传令:“为陈先生剃发、洗尘!”
施琅已摆好一桌盛宴为陈四孩接风,他像招待老朋友一样,请为上座。
“这怎么好意思!”
“陈先生你我同为乡梓,何必客气,来举起杯!”
宴会之后,施琅叫来侍卫官,对他吩咐,说:“派人护送陈先生回故里,一路多关照,万无一失。”
送走陈四孩,施琅让笔帖式赶快把方才的对话,快速整理出来,抄送总督姚启圣、宁海将军喇哈达处,陆路提督万正色处。
这时,在台湾的侯府刘国轩议事厅,正在召开军事会议,一些著名的将领右武卫林升、左虎卫江胜、宣毅左镇丘辉、戎旗二镇吴潜、征北将军曾瑞、水师副都督右虎卫江钦、将军果毅、中镇杨德、北路总督何逊等人出席会议。
刘国轩(1629年-1693年)字观光,福建长汀人。他出身贫苦,从小苦难多磨,年仅11岁时就由于生活逼迫入山泽中为盗,父亲将他关在空室要打死他,是婶母偷偷解开绳索将他放走。刘国轩无家可归,只得投入清军。他仰郑成功的义德,在1654年10月的漳州战役中,献城归降郑成功。他随郑成功北伐东征,收复台湾。郑经继位,许多老将战死或离去,刘国轩被封为右武卫。1674年郑经应“三藩之乱”打回金夏,刘国轩督兵入思明州(厦门),在连年征战中独当一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1678年,郑经又提拔刘国轩为中提督,总督诸军。这时正是郑军所占七府之地已尽失之时,形势危艰,刘国轩率军出击,忽水忽陆,灵活机动,连战连捷,清军“畏之如虎”,被人称为“刘怪子”。然而当时郑氏集团大势已去,刘国轩纵有旷世之才也无回天之力。1680年郑军大败,他退出厦门,仰天长叹:“数载之功,废于一旦,天实亡我,非战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