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古奇奥尼开始行动了。他先是从银行贷款,接着亲自动手设计这本新杂志。他先做了一期宣传册,邮寄给许多报纸订户。但是没想到,因为这份名单里有很多女大学生、女职员,还有一些富人们的太太,这些人非常讨厌这么露骨的杂志,所以公开提出了抗议。这件事被当时的媒体炒得火热。
正当古奇奥尼失望的时候,却接到了很多订单。原来,这些抗议活动反而成为他的杂志最好的广告。于是,《阁楼》杂志开始大卖。
业内人士发现,《花花公子》发布的照片一直都是很有分寸的,而《阁楼》却非常开放,甚至到了低俗的地步。《阁楼》以远超《花花公子》的尺度开始在图片上对女人的身体进行裸露,受到了很多男性读者的追捧。
《阁楼》杂志火了以后,古奇奥尼公开向《花花公子》宣战了。在这种情况下,《花花公子》的老板赫夫纳有些着急了,他意识到了对手的威胁,不得不认真对待。他收集了许多《阁楼》杂志,对它们进行研究。就这样《花花公子》和《阁楼》两本杂志展开了对抗。
《阁楼》杂志因其大尺度销量不断增加。赫夫纳开始犹豫了,考虑再三之后,他终于做出决定,在《花花公子》上刊登了一小组明星的裸照。《阁楼》毫不示弱,接着刊登了一组更为露骨的照片。就这样,两家杂志为了争夺读者,打起了拉锯战。
到了后来,两家杂志平分天下,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到了白热化阶段。为了有效打击对方,《阁楼》开始挑战读者的极限,不断刊登一些限制级的照片。
在这种情况下,《花花公子》何去何从呢?赫夫纳决定妥协,他不想再与《阁楼》争下去了,实际上,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战胜对方,因为他不想让《花花公子》变成一本宣扬淫秽内容的刊物。
就这样,《阁楼》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然而就在创办了20年之后,《阁楼》杂志迎来了一次重创。
事情的起因是《阁楼》发表了一位女明星凡妮莎的裸照,结果凡妮莎表示,这些照片的发表根本就没有经过她的同意,而是别人的有意报复,于是将《阁楼》杂志告上了法庭。就这样,《阁楼》卷入了一场官司当中。
这场官司引起了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的关注,他觉得这本杂志简直就是在挑战美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底线,于是命令当时的司法部长米尔斯进行了大范围的整顿行动。就在整顿的那三年里,《阁楼》杂志受到重创,销量锐减,不久就宣告破产。
而《花花公子》由于坚持谨慎和保守的风格,远离了这场风波。接下来,《花花公子》重振旗鼓,渐渐收复了市场,最终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成人杂志。
5.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陈明辉的儿子非常喜欢看小说,即使上了初中,课程十分紧张,还是照看不误。陈明辉说过多次,但是儿子却屡教不改。于是,陈明辉只好断了儿子的零花钱,他想,这样一来,儿子没有了零花钱,就不能买书了,想看也看不到了。
谁知,过了没有几天,他又从儿子的书包里翻出了一本小说。问了才知道,这是儿子用早餐钱买的。于是,陈明辉再也不敢扣儿子的零花钱了。其实他也知道,就算儿子没有钱买小说,他还是有许多其他方法来看的,比如向同学借,或者去书店看,根本没有办法杜绝儿子看小说。
于是,陈明辉决定不再禁止儿子看小说。当然,这也是一种策略。只要儿子不是太过分,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陈明辉想,只要掌握好这个度,看小说是完全不会影响儿子学习成绩的。而且,儿子的写作水平也因为看书有了很大提高。
儿子见父亲不再明确反对,非常高兴,于是每天写完作业之后,他便大胆地抱着小说开始读。
后来,陈明辉决定对儿子实行一种有效的疏导,他开始主动给儿子买书。这样一来,主动权就在他手中了。他买来一些适合中学生读的小说,特意把它们放在儿子书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儿子最开始不太喜欢父亲这样做,也不看父亲买的那些书。他总觉得父亲跟自己有代沟,他买的书一定不好看。有一次,当他实在没有书可读的时候,顺手翻了翻父亲买来的书,结果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看完一本,又想接着看下一本。
隔一段时间,他总是要问一下:“爸,你买新书了吗?上次那本我已经看完了。”
如果陈明辉从包里掏出来一本书,儿子会立刻乐呵呵地扑过去拿书,然后爱不释手地开始看。如果陈明辉一段时间没有买书回来,儿子还会抱怨,催着父亲去买。
陈明辉挑的多是一些教育专家们推荐的经典书刊,不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而且在语言运用上炉火纯青。随着阅读量的加大,阅读质量的提高,儿子的作文水平提高很快,在班里变得出类拔萃。
陈明辉又鼓励儿子向报纸和杂志投稿,儿子便提起笔来进行尝试。没想到他的第一篇稿子就被刊登在一家中学生读物上。
儿子的阅读兴趣更浓了,他也开始有选择地找书看,主动挑一些名家大作阅读。陈明辉再也不用担心儿子的学习问题了,因为通过读书,儿子明白了许多道理,知道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读小说也成为他缓解学习压力的一种方法。
陈明辉常常暗自得意,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制止儿子。他当时的妥协,其实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可以说是“无招胜有招”,让儿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6.妥协并非意味着屈服
玄烨(即康熙)八岁的时候,父亲顺治皇帝就死了,于是,八岁的康熙登基做了皇帝。康熙十岁的时候,母亲又去世了。当时的朝廷动荡不安,这样一个小孩子登上皇位,面对的艰难可想而知。
康熙当上皇帝不久,就有人开始琢磨他的皇位了。这个人就是鳌拜。
当时年幼的康熙没有皇帝的实权,国家大事基本上是由四位辅政大臣来进行决策的。这四位大臣中,索尼居首位,掌管启奏批红等大权,但是由于他年老力衰,势力渐弱。第二位的苏克萨哈虽然有才干,但与其他人不和。第三位的遏必隆为人谨慎,从不与人争锋,起不到什么作用。居第四位的就是鳌拜。
在这四个大臣中,鳌拜手握大权,居心险恶,并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让已经渐渐长大的康熙皇帝很不舒服。
但是,面对鳌拜的强势,康熙只能暂时妥协,装出对鳌拜言听计从的样子。因为现在他的力量还根本不足以与鳌拜抗衡,所以不能轻举妄动。
当然,妥协并非意味着康熙心甘情愿屈从鳌拜的强势,实际上,康熙是在等待时机,铲除鳌拜集团。
鳌拜党羽遍布朝廷内外,康熙知道,自己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引火烧身。于是,康熙决定暗中行动。他亲自挑选了一批身强体壮的少年,在宫内进行布库(类似摔跤的一种游戏)的练习,用于将来对付鳌拜。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龄小,贪玩才这样做,根本没有往心里去。他甚至还暗自高兴,皇帝只知玩乐不理朝政,更方便自己掌握大权。
康熙又把鳌拜的亲信派到全国各地,让他们离开京城,同时让自己的亲信掌管京城的守卫工作。此外,他还联络了孝庄太后共同对抗鳌拜。
擒拿鳌拜当天,康熙在武英殿召见鳌拜。康熙早就把把擒拿鳌拜的计划安排好了:他提前让人把鳌拜坐的椅子的一条腿锯断又简单粘合起来,还将鳌拜的茶杯在开水中煮了两个时辰。地点也是选择好的,因为武英殿不利于逃走。康熙还特意对那些布库少年进行强化训练,让他们只怕皇帝,不怕鳌拜。其实,这群少年根本就不知道鳌拜是谁。
鳌拜终于来了。在门外,索额图让他交出武器。鳌拜心想:就算没有武器他们也奈何不了我,一个小皇帝能把我满洲第一勇士怎么样呢?于是交出了随身佩剑。
等他进屋一落座,边上的少年就送上茶来。茶杯很烫,鳌拜根本就拿不稳,他不敢对着皇帝摔杯子,因为这样显得不敬,所以他只好转身。就在他转身的时候,椅子后面的少年用力一推,鳌拜便随椅子倒在了地上。接着有人喊:“快来扶少保。”
听到这个信号,藏起来的布库少年们一拥而上,将鳌拜生擒活捉。就这样,这位满洲第一勇士,败在了一群毛孩子手上。
鳌拜这才知道,自己当初是被康熙妥协退让的假象迷惑了,后悔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