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6100000015

第15章 隽永的减法——关于活法(4)

“形而上”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最近,因为一切大大小小的事、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世界观的映射。所以能琢磨的时候还是要多琢磨,上面想通了一个点,下面能解决一大片。

首先,还是要先定义死。

由于我没有宗教信仰,目前不知道是否有前生或来世,也不知道是否有魂灵,所以,我只好把这一生看作是仅有的——只活一次,死亡是我主观体验一切的完结。

就像被逼进了一个叫作“人生”的游戏,一进去你的初始级别就被设定,角色形象也无法自定义;全程不能存档、读档和暂停;剧本复杂琐碎,Easy(简单)模式和Hard (复杂)模式的切换很难找规律;几乎所有的道具都收费;还有很多大神级的玩家轻易就可以把你打败。最后,你无法知道什么时候被删号,某一天,“噗”地一下,你被删号, 游戏被终止了。

这就是死亡——在只能玩一次的游戏里, 你被强行删号,在游戏里消失了。

OK,那既然这样,玩的全程,在删号之前,我们究竟能做点儿啥呢?

1.无论遇到的是什么设定和装备,研究它、利用它。

2.熟知自己的角色弱点,避开创伤性交锋。

3.苦练一个必杀技。

4.玩得投入点、丰富点、淋漓点,毕竟只玩一次。

5.如果因为过分投入而痛苦不堪,想想终将到来的删号,再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抽离出来看看这个游戏。

6.就算感觉要玩不下去了,也别自己删号,既然早晚是删号,不如试试到底能玩成啥样。

7.尽情玩,玩够本,这样删号的瞬间也能觉得值了。

我猜,死亡,可能最可怕的是死时的痛苦和死后的未知。痛苦无法避免,不过好歹早晚能过去。死后我灰飞烟灭,但整个游戏还在继续。对我来说,如果能留下点攻略和玩法指南,让看过的人能因此而玩得更尽兴,就可以了。

终极恐惧

张寻的魔咒:您对死亡恐惧吗?您有中年危机感吗?

潇洒姐:死这事放在任何没有信仰的个体上,感受都应该是复杂的,应该没人能真正想通过;有信仰的个体也许会好些,因为能有一套系统答案去遵循,但不排除里面也有很多安慰和说服功能。这点我了解得有限,也没资格多说。

作为我,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对死的恐惧和其他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差不多:死前的痛苦,死后的未知,亲人的悲伤都足够让人恐惧了。作为一个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人,学过宇宙的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我知道这套肉身里的原子、电子、原子核什么的及其能量不会消失。如果我死了,我只是肉身被分解成亿万粒子进入循环世界,正如我是如此被聚合的一样。这样想会好很多,但我的知觉和体验却会永恒消散,进入空与无,就像这个世界上有我之前一样,这依然让人恐惧。所以这恐惧解决不了,只能在肉身被分解成亿万粒子之前用尽可能多的知觉和体验打败它。在有限的时间里,丰富、精彩、活够本,是个主动打败恐惧的方法。你看历史里的人都在寻求肉体长寿和精神不朽,科幻电影也总是表现人类毁灭,可见古今中外所有人对这种恐惧概莫能外,况且你我这种凡人呢,关键时刻被死亡吓尿也是在所难免了。

再说中年危机这事。我的中年危机就是——突然发现这还没干什么呢,怎么就已经开始老了!32岁,我从电梯的镜子里发现我的毛孔、眼袋、脸蛋都不一样了,都隐约出现了老态。当时的感觉是从惊讶到着急,甚至有点儿慌了。这种恐惧其实和对有限生命的恐惧是一种,就是对有限青春的恐惧,所以解药还是一样,丰富、精彩、活够本。为了给自己解药,我还想试很多新东西、新事物,时间太紧迫,我不想现在就要岁月静好,以后有我啥也干不了只能静好的时候。

就先回答这些吧,总之,想过死,面对老,反而会把眼下过得更好。正因为结果都是悲观的,当下才要无比乐观;正因为有死,活着才要永远生机勃勃。

也要现在,也要未来

Jaycee:潇洒姐,您怎么看及时行乐?

潇洒姐:2010年5月,我到四川什邡给一个客户做捐助震后小学重建的建成典礼,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司机,说到“5·12”大地震的情况时,他给我讲了一件事。

他说什邡有一个被埋了十多天被救生还的人,是他的朋友。他这个朋友是个老师,平常生活节俭,持重内敛,人际关系一般,几乎没出过什邡。

地震之后他性情大变,每天都很爽朗开心,去旅游,去买好看的衣服,交了很多新朋友,就像换了一个人。

司机问他朋友,被埋的十多天里,他都经历了什么。他说,就是在计算所有让他舍不得死的事,想象所有他还没吃过看过的好东西,然后告诉自己,如果能活下来,他一定要去做什么,怎么花他存下的钱,他要及时行乐。对,就是这四个字,及时行乐。

在已经出版的《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里,我把及时行乐定义成“活到淋漓”,要去及时做有利于人生体验丰富最大化的事,而不去做有悖于此的事。

比如一种好吃的东西比较贵,但我很想吃,那我就尝尝,但不吃撑。吃撑就可能导致身材很快变形,就不美,不美可不利于人生体验丰富最大化。我希望有一种理想境界,就是好的都要,现在、未来也都要,又让它们不妨碍彼此。

如果是这样,及时行乐也要合理掌握和拿捏,标准下限就是在不损健康、不触犯法律、不断送前程的条件下,让该发生的发生、该发展的发展。

还有,应该再定义一下“乐”字的含义,那就是真正让你兴奋和充满兴趣的事,最贴近你的天性和理想的事。这些事,能今天做,就不要推到明天,能争取,就不要等待。没有人知道对于你来说,那些都是什么,不妨想象一下,今夜就有大地震,屋顶倾翻的那一刻,你脑中闪现的所有遗憾。

不要留白

Joyce:潇洒姐,您的生活那么忙碌,是否经常抽时间自己静静地待着,什么都不做,只是倾听内在的声音?您有没有想过为自己的人生留白?

潇洒姐:我一直觉得,刻意去做“倾听内在的声音”这类事很矫情,是一种典型的文艺腔。有质量的思考不需要刻意找寻时间、地点和仪式。“内在的声音”也是一种含糊的描述,如果是形容“真正的自我诉求”的话,那不用找时间倾听就应该知道,并且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知道。无论是不是静静地停下来听,我们都应该知道我们是谁,我们该去哪儿,现在做的事究竟是有利于这个方向,还是有悖于这个方向。

就算再忙碌,当人群都散去、手机不再响,在一件事与另一件事的间歇里,能够安静的时间并不是那么少。我能够完全不受干扰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集中于洗澡时、堵车时、按摩时、飞机上和临睡前,还有就是写东西的时候。把这些时间加起来,每天至少有两小时我是安静独处的。这并不是一段和几段努力争取来的时间,它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写东西是其中最有质量的部分,因为它一定会引发思考,思考之后还会留痕迹。因此写东西一定强过“什么都不做”,因为教训告诉我们,前思后想之后又飘散掉的点子、思路和决心太多了。记下来的过程对我非常重要,所以我洗澡后、按摩中、堵车中、飞机上、临睡前,经常会猛地找到我的效率手册,记下刚才的思路。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静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

我是真心觉得,人脑很难停止工作,即使不主动思考,潜意识里也在工作。我也有几乎什么都不做都不想完全放空的状态,傻呆呆的,可以叫作留白,但出现的机会不多,几乎都是在一个大项目完成后的短暂圆满里。我很喜欢那样的状态,不过总是维持不了多久,新目标就又开始了,周而复始。

我从没想过主动去留白,因为睡眠就是最大的留白了。比方说,如果中国人口平均寿命为75岁,每天有8小时啥也不干躺在一个垫子上,那一辈子约有22万个小时躺在垫子上啥也不干,这已经够了,还要怎样留白啊?还有就是,死后那真是漫长的、静默的留白。

我的励志导师

April:潇洒姐,记得您曾经说过徐小平告诉几年前的您找个富豪嫁了别创业。您当初也没明白他为什么对那时的您这样说,而今您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相信也再次遇见过徐小平,有问过他当初为什么会建议您嫁人而不是创业吗?

潇洒姐:故事是这样的:

2006年,我在翠宫饭店的咖啡厅第一次见到徐小平老师,向他咨询我的人生方向。那时我读研究生二年级,单身或者说感情失败,试图就能做什么和什么样的人才适合我的问题向外部寻找答案。

徐老师说:“王潇,你现在需要做的是:第一,把你引以为傲的天赋和雕虫小技清零,重新塑造你自己;第二,你这样的个性,怎么能还在中国呢?你早应该走了。去美国,你会获得新的生活,比如男性对女性的方式,比如对个性的认同方式。”

他的意思很明确,一是拿掉自负、重新积累,二是找到更适合我天性的土壤。他没有聊嫁不嫁富豪、创不创业,只说了心态和天性。这两个建议我都非常受用,也启发了我后来的创业。创业即拿掉自负、重新积累,是为自己的天性寻找到一片土壤。

当时我们聊到了女性的尊严与自由问题,徐老师火眼金睛,看到了我的人生根本诉求,因此直接建议我去美国。在这个基础上,他也不可能建议我嫁富豪,因为这很可能和尊严与自由相悖。只能说,在2006年的中国,能实现女性尊严与自由的通路很少,创业也许是一条九死一生之路,徐老师当时也没有提及创业。

再见到徐老师是2013年。7年之后,他对我说:“你是一个很棒的实践女性自由意志的样本!也是前些年我做人生咨询没有说错的人之一。”

徐老师没有说错,我也没有走错,因为人生道路从来都不止一条,没有唯一正确的路,但有那个最适合自己和成为自己的方向。方向对了,条条大路。

一个人的英雄之旅

昂:潇洒姐,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英雄梦,打个比方,就好像渴望有朝一日号令武林、庇荫亲友的那种。我把这种情结,理解为对周围人的责任感和个人价值的追求。可是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并没有都成为英雄。26岁,在有了一点自我了解和评断之后,我又必须准备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最近身边的一些事、一些人让我感慨,越早面对平凡越早成熟。潇洒姐在书中曾讲过决定深造时的经历,我很认同3年改变30年的勇气,可是更好还是更坏?如果没有正确认知自己能力依然做着英雄梦,是坚持还是偏执?

潇洒姐:看到“英雄梦”三个字,我觉得我找到了100期问答中那个有力量而隽永的问题。

我23岁时在人生计划里写下的恢宏目标,在后面几年打开浏览时常常故意将目光快速掠过,因为只要看到就是一次嘲讽。伴随之后的当然还有煎熬和怀疑。最低谷时我打开了人生计划,一行一行地删掉了那些雄心壮志,算是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很清楚删掉的过程就像是和命运妥协的过程,让人难过。

但后来,我又重新把雄心壮志写了上去,一直保留到现在。我就是那个有英雄梦的人,读到热血的故事会沸腾,年过35岁听到武侠歌曲仍然充满画面感;希望燃起又低迷又燃起,经历了很多个这样的回合之后,我遇到了一本书。

这本书,为我的来路和去路解释了一切。在那之前,我所经历的混沌、迷惘、被动出发、困境、选择、背叛、信任、自我怀疑、放弃、启迪和指引全都被贯穿起来,让我有能力俯瞰我的整个人生道路。我的坦然和释怀简直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这本书就是关于英雄梦的,它的名字叫《作家之旅》。

这本书号称是西方编剧界的圣经,从人性和希腊神话故事原型出发,讲述如何写出好看的故事。其实这书并不单单讲写作智慧,讲的根本就是人生哲学。其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世界上的好故事很多。故事有长有短,有男有女,什么内容都有,主人公的命运和好故事的线索有没有共同性?有的。

那么多好看的小说和电影,抽象来说,都是讲述一个人的历险故事。一个人出发了,来到一个新的世界,遇到了一些新人,发生了一些新事,对这个人有启发、有触动。他一个一个地完成任务,最后他要面对一个终极任务,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让他圆满或虚空,见到了自己。

详细来说,就是这本书讲的十二个步骤。

1.正常世界。

2.使命召唤。

3.抗拒召唤。

4.见导师。

5.跨越第一道门。

6.考验。

7.走进洞穴。

8.磨难。

9.死亡。

10.庆祝。

11.复活。

12.回归。

书的要义是告诉人们如何使用编剧、导演,甚至命运之手的视角来审视和撰写人生旅程。但我看的时候最大的震动是,每个人都在各自的“人生之旅”中前行,我以为我经历的那些是多么跌宕和独特,但其实是从希腊神话时期就开始提炼的永恒模式。或者说,只有好看的故事和电影,才具备永恒的模式。

如果对照这个步骤,我们面临的求学、择业、转换行业、巨大挫折,对应的便都是英雄上路后的使命召唤、考验和磨难。对于我自己来说,通过比对我的人生剧本和英雄之路标准剧本,我一个一个地认出了那些人和那些事的剧本意义,并且确认我现在处在6、7、8这三个步骤中,最大的考验还没有来,但我知道,我已经在一个饱满丰富、激动人心的人生大电影里了。

真的,我觉得我是从那一刻起开始变坦荡的,当从大电影的视角来看自己的一生,我第一次觉得煎熬、等待和沮丧时刻全都有了特定意义,它们在电影里那么重要,我也第一次释怀了一路上的嘲讽者、质疑者、背叛者和宿敌,这让旅程中的主人公——我,更像是一个英雄。

我非常确定的是,怀疑和恐惧也是英雄之旅的一部分,我正在经历英雄之旅上所有的步骤,无论我在功利社会是否被认为平凡,我都一直在剧情上前进,接受试炼,与命运选派的一切交锋。

克里斯托弗·沃格勒(Christopher Vogler)的《作家之旅》给了我一个终身受用的巨大启迪。我把这启迪写进这一期问答,也希望能给到你。我希望我们都有能力跳出当下,俯瞰故事中的人与事;我还希望我们有能力解释那些我们(故事中的英雄)生命中出现过的各个时期的迷惘、质疑、觉醒的原因,也解释了每一张面孔的意义,无论他们是导师、伴侣,还是敌人。

我希望你和我一样,合上书以后,会像经典故事中的英雄一样,坦然接受自己的使命和命运,踏上漫漫征程。

同类推荐
  • 人生提醒:心态篇

    人生提醒:心态篇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心态好,运气就好。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来。记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一旦失去他,就跳出去,要学会调整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

    《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揭开了心理学和气场之间的关系,即心理是强化气场的内在源泉,气场是影响心理的无形因素。《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告诉读者,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学会用心理提升自己的气场。《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通俗易懂,经典实用,是读者提升气场的引路者。《每天读一点气场心理学》能够帮助读者摆脱心理负气场,迅速提升正气场!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感悟生活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感悟生活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在很多女人眼里,她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她几乎拥有女人幸福的所有资质:智慧、美貌、气质、机遇。然而,鲜有人知,至今日,每一步,杨澜都走得很不容易。她的成功,她的幸福,靠的是对艰难困苦的战胜,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勤奋,靠的是永不放弃的信念和乐观从容的心态。《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将杨澜的精彩成就与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以及她在不同场合说过的精彩语录,一一呈现给读者,并围绕天下女人所渴望的幸福二字,为每一位女人讲述幸福的必经之旅,教会女性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 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本书详细讲述了投资要把握好进与退的分寸、善于借力才能把生意做巧、打出筹划和算计之牌、不能小看讨价还价的技巧、切忌靠主观相象念生意经等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热门推荐
  • 混元大法师

    混元大法师

    在仙界大陆的长者眼里,只有身强体壮的武侠,才整个世界和社会的栋梁,而巫师---这一种带点小法术,又身体柔弱的小东西,怎么抵挡得住高阶武侠长刀的刺入?所以在仙界大陆的巫师,多半只是国王和贵族身边的大祭祀,并不能掌握什么过多的权利,一直到张奎的出现------聊天群;436499445
  • TFBOYS一生的守候

    TFBOYS一生的守候

    那年她十七岁正是花样年华,却遇上了影响她一生的三个大男孩,她不知如何选择亦无可奈何。与王俊凯的错过,与王源的邂逅,与易烊千玺的磨难。是巧合还是上天的赐予?我是一只四叶草
  • 我为生死簿

    我为生死簿

    阎王叫你三更死,你不死也得死;生辰八字刻于簿,刻了想改也改不了。一本簿子重生为杀手,却为情犯下重罪,篡改生死。
  •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美国期刊理论研究

    本书共分五部分。“基础理论略述”讲述人们对于期刊的理解。“研究方法述评”综述了美国期刊研究的成果、趋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努力的方向。“论文选萃”汇编并评注了十篇美国专家、学者发表的论文,内容涵盖读者群体的构建、期刊的影响、广告、女性杂志等。“名家演讲”编译了美国期刊业内部分权威人士的重要讲话,便于读者准确了解美国期刊业的发展动态及趋势。“名刊精粹”解读美国名刊的成功之道。中国与美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期刊的定位和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不妨碍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学习、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做法,以促进我国期刊产业的发展。
  • 冥灵石

    冥灵石

    坠落人间的天使,和小娇生惯养的凡间王子,是不得已的分手,还是幸福的走到最后
  • 我可能等不到你了

    我可能等不到你了

    在她最好的青春里,遇见了同样同样献给她最好年华的他们。青春,终究是一个巨大的漩涡,风平浪静的开始,毁灭的终点留我们在混乱里迷惘。但还是谢谢你们,与我共一青春年华。
  • 恶魔王子野蛮公主

    恶魔王子野蛮公主

    海归大小姐,改头换面本想低调进入校园,不想遇到极品,想欺负我,那我就拽给你看,本小姐就是拽,你要把我怎样啊?还有那个校草王子,你该不会是看上我了吧,NONONO要是喜欢你,那你太伤我的心了,再说了,你要死了我不就守寡了?
  • 九道书

    九道书

    一个天生魂魄残缺的少年,因体质不适无法修炼,遭家族遗弃,受尽欺凌,因缘际会得到《九道书》,一步一登天,且看他如何对战天下群雄,最终登临绝巅。。。。。。
  • 守护甜心之雨中的梦

    守护甜心之雨中的梦

    时间,使那双琥珀般的眸子积满了冷漠,而那少见的温柔再也不是他的,极度绝望激活了内心狂妄的野兽,得不到,那就毁掉。“边里唯世”她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还以为我是那个任你们揉捏的日奈森亚梦吗?哼,记住,吾名溯千絮。”
  • 传说千年情

    传说千年情

    仙剑一出群魔颤,屠戮妖魔千百万。天下苍生谁相伴,六界人间蜀山捍。...传说在这片大陆有一个地方极为神秘,名为蜀山。里面有仙人的存在,其可以御剑飞行、移山填海、无所不能。若逢人间大难或有妖魔作乱绝不轻易出山。也曾有很多人试图寻找这座仙山,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无从所获。久而久之蜀山的存在很多人都不在相信了。直到一千年前的一场大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