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企业家有什么高见?”袁玫把话语权转到企业家的手里。
“如果按当时的造价打四折,或者五折,应该会有人来买的!”一家藤铁加工厂的老板说,“现在能卖一家是一家……我们真买过来,内部结构还得进行大的改造……”
“真要这样的话,我也支持政府一下,买一座!”
“我也买一座,但前提至少要半价处理!”
有几个人呼应着。
半价?还帮政府?他们是想得便宜又卖乖啊!袁玫头脑中的数字迅速运转起来。半价,好歹是比当作校舍、当作办公楼强些,好歹可以收回一半的钱来。可真做半价,政府得贴多少钱?政府哪来这么多钱?再说了,物价一直在上涨,不升价已经不错了,还想打五折?
看来,企业家是想让政府帮着买单啊!政府不能做这种赔本买卖!
一定不能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定有什么法子!一定得有什么法子!
怎么让那一堆破铜烂铁变废为宝?
围绕这个问题,袁玫请教了很多人,镇领导、镇干部、村干部,能找的她都找了,依然没有听到更好的意见。有一个人,她却一直不敢去问。方有法!再怎么没有经验,这层利害关系她还是掂量得出的。在他手里没做成的事,她要去做,就有向他发动挑战之嫌。再去问他,不是自讨没趣?能帮你,当年人家还不如帮自己?现在要为钱所困的,是你,袁镇长,而不是他方书记!人家再有胸怀,也不可能拿自己的手掌拍自己的脸——噢,他手里没办成的事,你办成了!
7
政府的一个错误决策很容易生成像眼前一样的垃圾。一座座建成多年却闲置多年的楼房空荡荡的,摆着一张张丑陋的脸,空有一个钢筋水泥的强硬躯壳和围砌起来的一堵堵墙,却没有遮掩地暴露在人的视线中,连一小块遮羞布都找不着。没有人群的活动,也自然就没有生机,缺少活力。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野草长有半人高,粗糙的水泥路面上覆盖着厚厚一层山上冲刷下来的黄土。
怎么会有一股浓烈的臭味?袁玫捂住了鼻子,循着臭味往里走。居然有人在靠内侧的楼房底层养起了猪!整整一排!农贸市场引不来企业倒是引来一群猪啊!
袁玫爬上三层楼高的楼房,俯瞰四周。她把双手别在身后,静静地站着。分管企业的副镇长刘全德离她一步开外,不知她意欲何为也不敢贸然打搅。
“我看,这个地方要搞成农贸市场还真不是那么合适!”袁玫沉思良久,终于不再沉默,“你说呢,刘副镇长?”
“当年他们把地点定在这儿的时候怎么就没人反对?”刘全德愤愤地说,“本来我们这镇就已经是比较偏僻的镇,好不容易建个农贸市场,就应该选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段,竟然给建到这么个道路的细枝末节上来……你看,别说什么集装箱车,就是开个大货车也都进不来!哪家企业敢把厂建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