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昭下了车,按照纸条上所写的,孤身一人、单刀赴会,一路沿着御街,出了南城门之后就出了外城,往城南而来。
今日的天气有些沉闷,赵德昭估摸着今日晌午过后便要变天了,可是对方不知打得什么算盘,让赵德昭不得不前去会面。
若是不去,恐怕会让对方看不起;若是去了,不知对方会对自己如何?
到了郊外,这一条道路全部都是土夯制而成,经过烈日暴晒以及风吹,便起了漫天的风尘,这不过来了一辆驴车,车上的那个车夫一见一个小孩子在路上走着,他问道:“小哥儿要坐车么?”
赵德昭一直低着头走路,就拒绝了对方的好意,他道:“多谢大叔,不必了,我这离得不远。”
“真是个怪孩子……”那城内的人嘟哝一句,便驾着车子往远处而去,只剩下车后面的灰尘将赵德昭给吹个灰头土脸的。
“呸,这条路,日后我有钱了一定要修一条水泥路。”赵德昭心中决计着,等到了大宋时候,他一定要下令整修天下的道路。
赵德昭还继续在路上走着,而此刻烈日当头,空气十分闷热,连赵德昭都觉得再走下去就要中暑了。
只是……
他不得不那么做,万一……
谁知道会怎样呢?
他的心中还是有些捉摸不定,他不断地猜想,又不断地提醒自己万事小心,可出了南门之后,一路之上都是田地,都种着庄稼。
所幸路途不远,不远处就是城南小树林了。
在烈日下,走了许久时辰的路,赵德昭背后的衣衫已经全部湿透了,他脱下最外面的那件短衫,然后将里面的长衫也脱了,露出最里面的一件背坎,可绕是如此,他还是感觉很热。
对面的那片小树林已经越来越近了,此刻正如冰山上的雪水那样让赵德昭期盼,赵德昭快要追上了,适才他才觉得那一片是人间的净土了。
……
此去城南小树林的道有许多条,他与赵德昭走的并不是同一条道。
那边万松陪同杨濛,驾着马车,从城北南下,一路上杨濛有些忐忑不安,都是思考着见面之时,应该怎么说话,况且他打算亲自出马,观察一下,赵德昭的品行。
万松看着自己的义父一脸紧张的神色,他从未见到过义父这么紧张过,于是劝慰道:“义父,为何如此担心,待会儿见了面不就知道了。”
“是我多心了……就听松儿的。”杨濛一脸苦笑,他觉得自己也多想了,待会儿见了面就该知道好坏了。
车子尚在路上行进着,杨濛时不时就从拉起车窗布帘,望着车外这条道,只是未曾见到一人。杨濛的心中有些落寞,或许对方就是个胆子很小之人。
他忽然间想到了黄石公和张良之典故,面上一笑,有了主意。
城南树林密集,现如今五月下旬,天气十分炎热,而且闷热,仿佛随时都要下雨一般。
赵德昭因为一路步行,所以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但是他却没办法,马上就要到达那个地方了,他心中还是很惶恐不安的,乱世之中,谁人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赵德昭望着密集的树林,一阵头大,到了树林的面前,他忽然间发现这里他竟然不熟悉。
该死的,怎么选了这么一个地方。赵德昭有些想骂娘的冲动了,可是……自己今日已经答应了对方请求,前去会面,因为害怕而要返回,这个确实不是自己的作风,而且他赵德昭从未怕过一人,即使今日遇难了,不过就是再次穿越罢了。
一路之上,杨濛心思多变,所坐之马车已经到了城南小树林。他随即让万松拿来一套布衣,改换一番装扮,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的小老头子,接着自己一个人步行至约定的地点,让万松暂时在破庙中等候。
而杨濛就坐在信上所说的前方岔路口,然后假装崴了脚的样子,等了片刻之后,就有一个小孩子搓手急眉的样子往自己这边走来,而且杨濛一见到那个孩子就想起那日刚到开封街头的情形。
赵德昭正匆匆赶来,一头雾水,用小手擦着汗水,这里的路他不是很熟悉,正巧在路边看见一个老人家,随即上前问道:“老人家,这里是否是城南树林王家庄户?”
“这个小哥儿,我也不清楚,我不过是路过的,这里方圆一里之内,人烟稀少,我正打算问路,可是方才脚一不小心扭了,现在走路都走不来了,老天爷真是……”杨濛一身布衣,此刻正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他右手用衣摆当成扇子,扇着热火,他见到赵德昭,虽然以前见到过,可是他惊喜的目光转瞬即逝,又恢复平常一样,好似第一次见面一样。
赵德昭听说老人家的脚崴了,就问道:“老人家,你脚如何?要不我扶你回城,先去我那里,我府上有跌打酒。”
“我这个不碍事的,休息一下子就好了。”杨濛接着抬起头,看着赵德昭道,“哦,对了小哥儿,你一个人么?怎么会来到这里?”
赵德昭摇摇头,苦皱着眉头道:“我今日有事,所以才来这里,只是找不到约定的地点,如今怕是要耽误约定了。”
“看样子小哥是个守信之人!”杨濛一想,这孩子还真是信守承诺,虽然赵德昭未曾见过纸条纸上所说之人,但是他还是来了,还是独自一人,这等勇气还是可嘉的,然后他说道,“小哥儿,我看你一身都是汗水,莫非是走路来的?”
“是啊,我答应了别人就只能走路过来了。”
“哦?小哥儿是开封人士吗,从城中走过了可是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啊!”
“是。”赵德昭道,“答应了别人就要做到,这就是我行事的风格!”
杨濛故意调侃道:“你这个小哥儿真是怎么说你才好。”
“是啊,所以才来问老伯你啊。”
杨濛忽又道:“小哥儿,我先在这里坐一会儿,等会儿我的家人一定会找到我的,要不到时候就随我一同回京城,不劳烦小哥儿了。”
赵德昭道:“老人家,这怎么成?我答应了别人要在这里等人,若是现在回去不就是违背了我的诺言,这让小子日后如何立身。”
赵德昭心里非常纠结,没找到见面地点,这里有一个崴了脚的老人家,他难以抉择。
赵德昭来的时候天气还是晴朗闷热的,可是正在这个时候,忽然间电闪雷鸣,偌大的风像是要把整个树林都刮了起来。
赵德昭见势不妙,而约定的人尚未到来,他心中十分焦急,不知道该如何,就对面前的老翁说道:“老人家,这里有躲雨之地么?”
杨濛一指到远处,就说道:“小哥儿,方才经过那里见到一间破庙。”
赵德昭就挽起杨濛的手,然后说道:“老人家,你脚还好吧,我们一起去那处躲雨。”
杨濛道:“小哥儿仗义,老头儿的脚还行。”
赵德昭扶着杨濛一步步沿着小道,去破庙的路上,刹那间,豆大的雨落了下来,砸在二人身上。
在雨中,赵德昭依旧扶着杨濛,两人身上都被淋了个透,如果换做他人,为了自身,估计此时要一个人跑去破庙躲雨了,而赵德昭不是。
杨濛觉得自己的眼光是对的,面前的赵德昭不管是何人,都会出手相助,只不过此时他打算把戏演完,先去破庙躲雨,然后再观察一下。
此刻杨濛也顾不得身上的湿漉漉的,就让赵德昭扶着自己,一步一步朝着破庙出发。
面前矗立着一座庙宇,已经年久失修,墙体倾颓,荒草杂生,但依旧能从它,看到以往的兴盛。
两人浑身都被雨淋湿了,此刻破庙外,夏季大雨倾盆,赵德昭扶着杨濛坐在了一个台阶上,然后说道:“老人家,您先在此处坐着,我去找找看附近有没有甚么柴火,好烤个火,去去风寒。”
杨濛十分感激,抱拳道:“方才幸亏小哥儿的仗义,老朽我不知道该如何感激,不如等我回家之后,再亲自出面道谢。”
赵德昭摇摇头,说道:“老人家,客气了,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区区小事,何足挂齿,你先坐着,我去拾柴禾。”
杨濛忽然间一片暖意,自己不过是一个陌路人,可是从赵德昭的言谈中,他体会到了温暖,从自己出生之后,自己过得一直都是勾心斗角的生活,在吴国时候,自己从高高在上的王爷沦落“死亡”,人生的大起大落,他看了很多,体会了更多。
今日从赵德昭的身上他读懂了更多,更加崇高的东西,那就是仁爱。
他刚要开口,见到藏在石像后面的万松,那边万松正要出面,杨濛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让他暂时不要现身。
万松也只好听从义父的吩咐,一直都藏身石像背后。
这边赵德昭找了许久,终于扛着一大把的柴禾过来了,他脱掉外面的衣衫,然后朝着台阶上的杨濛走了过来,然后他把柴禾架在台阶最上面的平台上,从口袋中掏出火折子。
幸好大雨未淋湿,他抽出火折子,耐心地点燃柴火。
赵德昭见大火已经生起,又在旁边随便搭了一个烤衣服的架子,然后说道:“老人家,你先烤干衣服罢。”
杨濛抬起头,然后脱下最外层的衣服,架在架子上,郑重其事道:“小哥儿,你我不过是萍水相逢之人,你能帮助老朽,老朽已经感激不尽了,还是让我自己来罢。”
赵德昭让杨濛坐下,他则拿着柴禾在烧,“老人家,你坐着罢,还是让我来好了。”
杨濛无话可说,虽然身上已然湿透,可是心中已经感到阵阵温暖。
那边万松见到义父身上都是湿透的样子,心中于心不忍,可是义父让自己一直都呆在石像背后,自己也不该忤逆义父的决定。他伸出头,看见赵德昭这边已经生起了一堆火,也就放心了。
“阿嚏—”赵德昭冷不防的打了个喷嚏。
“小哥儿,你还好罢?”
“不要紧。”
杨濛心中一个疙瘩,他一直都在思考着如何找一个品行可靠,又有能力承担责任之人,现如今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这么一个。
论能力,赵德昭小小年纪就经商有道,开了酒楼,又联合了其他酒楼,成了了个甚么广味集团;论人品,他帮助灾民看病,又让他们有住的地方,吃的东西,除此之外,又提供他们谋生的物品,虽然这些只是小事情,可是杨濛还是认为赵德昭的能力品行俱佳,这样一个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在这个五代十国乱世之中,杨濛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覆灭,从皇子王爷到了被追杀,最后让世人皆以为都死了,如今岁月催人老,五十而知天命,自己操劳了二十多年,还真不想把自己的一番事业尽托付给不放心之人。
除了赵德昭,还有谁能有陶朱公的商业才能,又有谁保证老百姓的利益,这种挽救苍生的气概。
方才见到自己孤身一人,又崴了脚,彼此不过陌生,却能扶着自己从风雨之间走过,来到了破庙之中,又生火烤火的,一个小孩子从小就这么有礼节,却又有生活的经验。
杨濛觉得自己捡到了一个宝贝。
赵德昭还在烤火,帮杨濛烘干那件衣物。
而杨濛眼神也有些动容,心内也有一股不安,这样子反倒让对方有些难堪,此刻他觉得事情已经差不多了,于是乎就从台阶上起身,从容地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