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4000000009

第9章 权利与金钱

1979年春,全国第四次高等教育会议在北京西苑召开,各新闻和文艺单位派代表列席参加。我作为北影厂代表,参加了华南大组学习讨论。会议最初几天,讨论内容是肃清“******”极“左”教育路线的流毒,发言踊跃热烈。

“工农兵学员”——这建国30年来“高教”大树上结下的“异果”,令每一位代表当时都难以为它说半句好话。而每一位发言者,无论从什么角度什么命题开始,最终都归结到对“工农兵学员”的评价方面。不,似乎不存在评价问题——它处于被缺席审判的地位。如果当时有另外一个“工农兵学员”在场的话,他或她也许会逃走,再没有勇气进入会议室。

我有意在每次开会前先于别人进入会议室,坐在更准确说是隐蔽在一排长沙发后不易被人发现的角落。我负有向北影编辑部传达会议情况和信息的使命,我必须记录代表们的发言。

我是多么后悔我接受了这样一个使命啊!然而我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领导改换他人参加会议。第三天下午,还有半个钟点散会,讨论气氛沉闷了。几乎每个人都至少发过两次言了。主持讨论者时间观念很强,不想提前宣布散会,也不想让半个钟点在沉闷中流逝。他用目光扫视着大家,企图鼓励什么人做短暂发言。

他的目光扫视到了我,我偏偏在那时偶然拾起了头。于是我品质中卑俗的部分,一瞬间笼罩了心灵,促使我扮演了一次可鄙而可怜的角色。

“你怎么不发言啊?也谈谈嘛!”主持者目光牢牢盯住我。多数人仿佛此刻才注意到我的存在,纷纷向我投来猜测的目光。大家的目光使我很尴尬。

坐在我前面的人,都转过身瞧着我,分明都没想到沙发后隐藏着我这么个人。我讷讷地说:“我……我不是工农兵学员……”几乎是不由自主地这么说了。这是我以列席代表身份参加讨论三天来说的第一句话,当着许多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们说的第一句话,当着华南大组全体代表说的第一句话。

谎话,是语言的恶性裂变现象。说一颗纽扣是一颗钻石,并欲使众人相信,就得编出一个专门经营此种“钻石”的珠宝店的牌号,就得进一步编出珠宝店所在的街道和老板或经理的姓名……

我说,我是电影学院导演系“****”前的毕业生。我说,某某著名电影导演曾是我的老师。我说,如果不发生“十年****”,我也许拍出至少两部影片了……为了使代表们不怀疑,我给自己长了五岁。散会后,许多人对我点头微笑。“****”前的毕业生,无论毕业于文、理、工学院,还是毕业于什么艺术院校,代表们都认为是他们的学生。

会议主持者在会议室门外等我,和我并肩走入餐厅。边走边说,希望我明天谈谈“******”所推行的极“左”教育路线,对艺术院校教育方针教育方向的干扰破坏。

我只好极其“谦虚”地拒绝。

我不是一个没有说过谎的人。但是,跨出复旦校门那一天,我在日记上曾写下过这样的话:“这些年,我认清了那么多虚伪的人,见过那么多虚伪的事,听过那么多谎话,自己也违心地说过那么多谎话,从此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我这“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的人,在许多高等教育者面前,撒了一次弥天大谎!

那的确是我离开大学后第一次说谎,不,第二次。第一次是——我打了“潘冬子”一记耳光而说是“跟他闹着玩”。我第二次说谎,像一个谎话连篇的人一样,说得那么逼真,那么周正。

我内心感觉羞耻到了极点。一个毕业于名牌大学的青年,仅仅由于在某一个不正常的时期迈入了这所大学的校门,便如同私生子隐瞒自己的身世,在许多高等教育者面前隐瞒自己的“庐山真面目”,真是历史的悲哀!

就个人心理来说,这是十分可鄙的。

但这绝非我自己一个“工农兵学员”的心理。这种心理,像不可见的溃疡,在我自己心中,也在不少“工农兵学员”心中繁殖着有害的菌类。对于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又多么可悲!宛如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倒出了“山楂丸”。

我的谎话,当晚就被戳穿——我们编辑部的某位领导来西苑看望在华南组的一位老同事……我不晓得。第二天,我迟到了十分钟。在二楼楼口,被一位老者拦住。他对我说:“你先不要进会议室。”我迷惑地望着他。他又说:“大家已经知道了。”我问:“知道什么了?”“知道你是一个‘工农兵学员’。”他那深沉的目光,严肃地注视着我。我呆住了。他低声说:“大家很气愤,正议论你。你为什么要扯谎呢?为什么要欺骗大家呢?”他摇摇头,声音更低地说:“这多不好,这真不好!有的代表要求向大会简报组汇报这件事啊!”不但不好,而且很糟!在全国“高教”会上,在粉碎“******”后,谎言和虚伪正开始从崇高的教育法典中被肃清,一位列席代表,一位“工农兵学员”,却大言不惭地自称是“****”前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毕业生,这的确是太令人生气了。

我垂下了头,脸红得发烧。我羞惭地对那老者说:“您替我讲几句好话吧,千万别使我的名字上简报啊!”他说:“我已经这样做了。”他的目光那么平和。平和的目光,在某些时刻,也是最使人难以承受的目光。我觉得他那目光是穿透到我心里了。

他说:“我们到楼外走走好吗?”

我默默地点了一下头。

我们在楼外走着,他向我讲了许多应该怎样看待自己是一个“工农兵学员”的道理。当他陪着我走回到会议室门前,我还是缺乏足够的勇气进入。

他说:“世上没有一个人敢声明自己从未说过谎,进去吧!”挽着我的手臂,和我一起进入了会议室。那一天我才知道,这位令我感激不尽的老者,原来是老教育家吴伯萧。吴老是我到北京后,第一个引起我发自内心的无比尊敬的人。“高教”会结束后,他给我留下了他家的地址,表示欢迎我到家中去玩。那时他家住沙滩,我到他家去过两次。第一次他赠我散文集《北极星》。第二次他赠我散文集《布衣集》,并赠一枚石印,上刻“布衣可钦”四字,他亲自替我刻的。两次去,都逢他正伏案写作。一见我,他立刻放下笔,沏茶,找烟,面对面与我相坐,与我交谈。他是那么平易近人,简直使我怀疑他是个丝毫没有脾气的人。他脸上的表情总是那么安详。与我说话时,眼睛注视着我。听我说话时,微微向我俯着身子。他听力不佳。我最难忘的是他那种目光,那么坦诚,那么亲切,那么真挚。注视着我时,我便觉心中的烦愁减少了许多许多。

那时他家的居住条件很不好。因附近正在施工,院落已不存在。他家仅有两间厢房。每次接待我的那一间,有十三四平方米左右,中间以木条为骨,裱着大白纸,作为间壁。里边一半可能是他的卧室,外边一半是他的写作间。一张桌子,就占去了外间的大部分面积。我们两人落座,第三个人就几乎无处安身了。房檐下,生着小煤炉,两次去他家都见房檐下炊烟袅袅,地上贴着几排新做的煤饼子。

我问他为什么居住条件这样差?他笑笑,说:“这不是蛮好吗?有睡觉的地方,有写作的地方,可以了。”告辞时,他都一直将我送到公共汽车站。

我向他倾诉了许多做人和处世的烦恼,他循循善诱地开导了我许多做人和处世的道理。

他这样对我说过:多一分真诚,多一个朋友;少一份真诚,少一个朋友。没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赤贫者。谁想寻找到完全没有缺点的朋友,那么就连他自己都不可能成为他的朋友。一个人有许多长处,却不正直,这样的人不能引为朋友。一个人有许多缺点,但是正直,这样的人应该与之交往。正直与否,这是一个人品质中最重要的一点。他的朋友们是你的镜子。你交往一些什么样的朋友,能衡量出你自己的品质来。我们常常是通过与朋友的品质的对比,认清了我们自己实际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北影的一位同志,从前曾在吴老领导下工作过。他敬称吴老为自己的“老师”——他已经是四十五六岁了。

我常于晚上看见他在厂院内散步,却从未说过话。

有次我们又相遇,他主动说:“吴老要我代问你好。”

我们便交谈起来,主要话题是谈的吴老。

他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当年他与六个年轻人在吴老直接领导之下工作,某天其中一人丢了200元钱,向吴老汇报了。吴老嘱他不要声张,说一定能找到。过了几天,6个年轻人都在场的情况下,吴老将200元钱交给失主,说:“你的钱找到了。不知是哪位同志找到后放到我抽屉里了。”失主自然非常高兴。当天,又有200元钱出现在吴老抽屉里。原来他交给失主的那200元钱,是他自己的。但对这件事,他再也没追究过。6个年轻人先后离开他时,都恋恋不舍,有的甚至哭了……

“因为吴老当时很信任我,只对我一个人讲过这件事。”我那位北影的同事说,“吴老认为,究竟谁偷了那200元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6个年轻人中,有一个犯了一次错误,但自己纠正了。这使人感到高兴啊!”

听了这件事以后,我心中对吴老愈加尊敬。他使我联想到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

对年轻人宽宏若此,真不愧老教育家风范。

因吴老身体不好,业余时间又在写作,我怕去看望他的次数多了,反而打扰他,再未去过他家。

我最初几篇稚嫩的小说发表,将刊物寄给他。

他回信大大鼓励了我一番,而且称我“晓声文弟”,希望我也对他的作品提出艺术意见,使我愧怍之极。

信是用毛笔写的,至今我仍保存。

半年后,我出差在外地,偶从报纸上看到吴老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将自己关在招待所房间里,失声恸哭一场……

《北极星》和《布衣集》,我都非常喜爱。我们中学时期语文课本中一篇《延安的纺车》,便收在《北极星》中。但相比之下,我更喜爱《布衣集》。

我将《布衣集》放在我书架的最上一档,与许多我喜爱的书并列。

吴老,吴老,您生前,我未当面对您说过这句话,如今您已身在九泉之下,我要对您说——您是我在北京特尊敬的人。不仅仅因为当年您使我的姓名免于羞耻地出现在全国第四次“高教”会的简报上,不仅仅因为您后来对我的引导和教诲,还因为您的《布衣集》。虽然它是那么薄的一本小集子,远不能与那些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或什么全集、选集之类相比,虽然它没有获得过什么文学奖。您真挚地召唤却在思想上、情操上实践着“布衣精神”。这种精神目前似乎被某些人认为已经过时了,似乎已经不那么光荣了,似乎已经是知识分子的“迂腐”之论了。

您在给我的信中却这样写道:“我所谓的‘布衣精神’,便是不为权、不为钱、不为利、不为名、不为贪图个人一切好处而思想、而行为、而努力工作的精神。知识分子有了这种情况,才会有知识方面的贡献。共产党人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有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方面的贡献。因而‘布衣精神’不但应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尤其应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吴老,您是知识分子,您亦是老共产党员。从这两方面,我都敬您。您是将“布衣精神”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品格原则的,也是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品格原则的。您对这种精神,怀着一种儿童般的执著锲而不舍。但愿我到了您那样的年纪,能有资格毫不惭愧地对自己说:“我不为权、不为钱、不为利、不为名,清清白白地写作,清清白白地做了一辈子人,没损害过侵占过或变相侵占过老百姓一丁点儿利益!”

如今穿布衣的知识分子少了,穿布衣的共产党人少了,穿布衣的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少了。因为有了的确良、的卡、混纺、其他什么什么的。共产党如果成了布衣党,在今天未免滑稽可笑。但共产党如果成了失掉“布衣精神”的党,那则不滑稽也不可笑了,而令人心中产生别的一番滋味了!

你正是在身后留下“布衣精神”的一息微叹,召唤着一种党风,召唤着一种党的干部之风啊!

现实真真有愧于您生前那儿童般执著的信念和寓言般朴素的思想啊!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因民族心理的积淀和种种历史渊源所致,一向是崇尚权力的。而封建王权便是以这种崇尚为其社会基础的。这是我们民族愚昧的一面。人类不应受王权的统治,而只应受知识的统治。这叫人类文明,或日“精神文明”。有一个时期我们的社会似乎有一股崇尚知识的良好风气开始发端,但很快又被对金钱的崇拜所涤荡了。

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中国。中国的一切财富,巨细无遗,都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任何侵吞、挥霍、浪费人民财产的行为,都不应是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们的行为,都是丑行,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希望是这样。如今人民对党也只有希望而已。希望“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不变;希望党风彻底好转;希望党内有几位“包龙图”,铲除邪恶,辅佐“朝纲”;希望改革之举成绩更大,弯路更少。而最大的希望则是——党内损公肥己、以权谋私者们不再继续下去。人民是既痛恨他们,又拿他们没办法。因为人民已将权力交给了他们,就像李尔王将王杖交给了对自己始而恭顺继而飞扬跋扈的女儿、女婿们一样。

老百姓有句话——“再一再二不可再三”。这也是希望。中国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仁义最厚道的老百姓。哪个国家的老百姓比中国的老百姓更仁义更厚道呢?哪个国家的老百姓比中国的老百姓更善于忍耐。更善于在忍耐之中仍怀抱着不泯的希望呢?以权谋私者,一心只想自己先富起来、全不将人民利益放在心上者,是应该感到羞愧的。

同类推荐
  •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

    《思行予政》主要收编了庞波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事厅(省编办)党组书记、厅长,省人社厅厅长以来,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文章,以履职尽责、为民服务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在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建立“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推动全省人力资源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童年的秘密(精典教育)

    本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论述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特点和表现。作者蒙台梭利揭示了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教育理念。敏感期是指儿童在智力、运动、工作、节奏、行走、秩序感等方面的发展都有敏感期。
  • 明代宗族研究

    明代宗族研究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一梦千年醉

    一梦千年醉

    她是楚笑笑,一个平凡的农村孩子;她亦是南凌玥,九黎南家无关紧要的一员,只为家族间的联姻而存在;她还是暗十一,暗堂最神秘的杀手,世上没有她完不成的任务。他,是她生命中的一缕曙光,亦是她要除去的人,当一颗名为爱的种子在心里种下,慢慢生根发芽,她,该何去何从······“我是来杀你的,你的存在妨碍了某些人。”“···”“为何救我?”“飞鱼大叔,你要是现在死了,我不是亏大了吗?敢抢我的生意,也要看看有没有那个命!”“···”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中国古代美女很多,但配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的只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这四位。本书围绕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四位绝世女子的坎坷命运展开,重点记述了她们的情感纠结和爱情生活。
  • 花千骨之画骨

    花千骨之画骨

    孤星流百花残梦醒千年瑶池相约长留情纠缠心米乱三生石旁奈何桥头我可曾见过你?三生石旁可曾见落花时节又逢君问苍天是劫还是缘?
  • 湛泱恋秋时光错

    湛泱恋秋时光错

    “裴裴,我们不能这样,我可以陪着你照顾你,但是我不能给你任何承诺。”“你们是兄妹,你应该知道这件事传出去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裴裴,忘了他,他能给你的我也能给你,他不能给你的我照样可以给你,留在我身边好不好?”“裴湛,我要你记住,他纪秋戈是我沐泱泱的男人!是能和他相守一辈子的女人!”“我裴湛发誓,总有一天我会凯旋,光鲜亮丽的站在最高处,看着你们所有人为我而臣服!”凄美的爱情角逐,六年前的伤痛,六年后的荣耀回归,谁是谁的曾经,谁又是谁的未来。“对不起,我们之间是命运的捉弄,我不能给你任何回应。”“如果我不是你妹妹你会爱上我么?”“会。”
  • 公主的男人

    公主的男人

    分开那天她问,你有没有爱过我顾辰凌:没有她凄然的笑了笑也对,你这么讨厌我,我怎么会奢求你爱上我。…………顾辰凌,暮氏集团的总经理。五年前,他从美国最好的大学毕业,拒绝所有公司的邀请,却甘愿来到暮氏集团从最底层做起。这几年里,他从一个小职员爬到了总经理的位置,并成为公司董事长的得力助手。爱上这样的男人或许只需要几秒,或者一个契机。总裁办公室,她红着脸向他告白,他却讥笑的看着她: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不要脸的女子,在办公室就敢公然挑逗男人。你以为,这样不自爱的人我会要?…………如他所愿,她远远的逃开了,可是他却步步紧逼。雨夜,她被他逼到墙边,失控的喊道:“顾辰凌,当初说不爱的人是你,你现在又在干什么,犯贱吗?”他把头埋在她颈窝,喃喃道:“你为什么会是我的妹妹?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还是忍不住爱你。”
  • 为卿倾之天下

    为卿倾之天下

    只愿他们被世界温柔以待,因为生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资格去决定谁该不该存在。
  • 绝世神医:逆天大小姐

    绝世神医:逆天大小姐

    她是二十四世纪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夕穿越,成为王府人人喊打的大小姐。没有戒灵、骄横无能,身为王府嫡脉却被未婚夫带着新欢欺上门来?本是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放肆!银针在手,天下我有!绝世神医叫你知道什么是打脸,什么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天玄地宝尽在她手,绝世功法信手拈来。辱我者死,信我者永生!九色戒灵教你们做人!神医到处,魂断九霄。不曾想,却救起了一只跟屁虫。他绝色妖异,手段狠辣,却对这个偶然救他一命的小家伙,情有独钟。“我们不熟。”某神医横眉冷对。他作势脱衣,无赖道:“莫非穿了衣服就不认得了?要不我脱了衣服,你看还熟吗?
  • 群婴记

    群婴记

    乾朝末年,皇室式微,七阀分权,正是乱世之象。这天,皇城里四个婴儿的命运由于一场剧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是生?还是灭?是活?还是死?灭由生而起,活在死中求。十年后,一个少年一人一枪,在这刀与剑、血与火的世界里披荆斩棘、狂歌而行。人生而为武徒,奋力开脉,以入修行。自古分下、中、上三境。开十二脉为武士,奇经八脉登武师,通百窍而入先天。引灵入体至武灵,凝气成元步武宗,化元为液号武尊。问道天地称武王,寻道人间封武皇,证道自身趋武圣。狸猫太子两相误,阴差阳错最糊涂。常观霓裳翩跹舞,怎知黎民兴亡苦?
  • 萌妻乖乖:BOSS,求轻点儿

    萌妻乖乖:BOSS,求轻点儿

    为了逃离养父母家,那个深夜,她卖掉了自己,本以为只是一场交易,谁知四年后,那男人竟找上门来!齐小洛一脸懵逼,“儿子?谁的儿子?”“我的,和你的。”A.X集团最年轻的总裁,冷若冰霜的望着她,“女人,别想跟我耍花样。”后来,她每天早晨酸着腰爬不起床来,忍不住怒骂,什么传闻中不近女色的欧氏少主,全都是扯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