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林登·约翰逊在总统选举中赢得了61.05%的普通民众选票和538张选举人票中的486张,这是美国史上最为压倒性的胜利。而在1972年共和党候选人理查德·尼克松也令人吃惊地赢得了类似的压倒性胜利:60.67%的普通选票和520张选举人票。在这其间的8年中,定义我们政治和文化的战线在血与火中得以锤炼。而本书正是解释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何发生了。
作为这8年开端的1965年,人们并未料到血与火将成为美国政治与文化中的一部分。据专家说,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团结和自足。5年后,一位来自费城的年轻女孩——基瓦尼斯俱乐部衣着得体奖的获得者,却因为被控阴谋在1968年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制造混乱而和另外6名美国人一起受审,在法庭上她遭到了如下的盘问:
“你当时在练习M1步枪的射击吗?”检察官问。
“是的,”她答道。
“你也在练空手道,对吧?”
“是的。”
“你这都是在为革命做准备吧?”
“经过芝加哥事件之后,原本是和平主义者的我开始意识到我们必须捍卫自己的权利。非暴力革命不可能成功,尽管我迫切地希望能成功。”
这次庭审的几个月之后,一位普通的芝加哥广告推销员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我真想出去毙了这些家伙,我真他妈的快疯了。他们要毁掉一切——为了自己、妻子和孩子我所努力奋斗的一切。”
这部美国史由四部分组成,分别对应1966、1968、1970和1972年进行的四次选举。政治家善于把握文化潮流,致力于让51%的民众相信他们了解民众的恐惧和希望,能尊重并履行承诺,能保障安全并带领人民实现梦想。研究一位极其成功的政治家在多变的文化环境下如何完成这一任务正是了解民众恐惧和梦想的途径。
这四次选举的关键人物正是尼克松,这位杰出而又烦恼缠身的人努力打造一套公共语言,借此他向民众允诺,20世纪60年代给整个美国造成巨大破坏的新出现的奇怪的愤怒、焦虑和怨恨都将置于掌控之下。尼克松的故事正是整个叙述的引擎。在面对着60年代的混乱时,尼克松本人巨大的愤怒、焦虑和怨恨形成了他复杂的个性,并引起了燃烧。可是他所做的一切没有一点是自然而然并不可避免的,因为通过利用60年代文化混乱所产生的愤怒、焦虑和怨恨,一个人居然可以成为美国总统。事实上尼克松本人也很晚才意识到这一点。通过1966年选举他达成了目标,对别人进行了研究,尤其是重点研究了罗纳德·里根,里根通过给愤怒的情绪提供政治宣泄而赢得了加州州长的位置。要不是由于1966年主张“法律与秩序”的保守分子的突然袭击,约翰逊代表的自由派遭遇了一系列的失败的话,情况可能会截然不同——尼克松的竞选平台可能和约翰逊的自由派相差无几。不过实际上失利的自由派被看作是美国恶棍。
尼克松1968年总统选战只是险胜。在他的第一任总统任期内,他所在的共和党在议会中是少数派。不过他取得险胜的途径似乎为他指明了一条全新的政治结盟的道路,一条不同于从罗斯福时期的大萧条开始就一直坚持的道路。另外,在尼克松的总统任期中,他针对1970年的国会选举做出了如下判断:共和党的多数力量扎根于美国南部和西南部,他们对由于反对越战和反对白人的政治统治地位、反对几乎一切传统文化准则而开展的一系列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运动感到怒火中烧。尼克松原以为这些保守的共和党人能在国会选举中使共和党能压倒民主党而获得多数席位。可是在1970年的国会中期选举中,共和党的候选人遭到了羞辱,大败而回。尼克松谴责了敌人的阴谋,认为他们也是美国的敌人,他便开始正视他们。他摧毁敌人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因为他知道敌人已经决意要毁灭他。
几百万的美国人也以同样的方式意识到了力量的平衡,即美国陷入了光明和黑暗力量的激战中。唯一肯定的是,美国人对于自己分属哪个阵营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到了1972年的时候,将这场激烈的战斗定义为发生在“挺尼克松派”和“贬尼克松派”之间的斗争是最恰当不过了。
时至今日,尼克松去世已经多年,可是这些分歧依旧。我们今天称它们为“红色”和“蓝色”的美国。其中的一方暂时赢得了51%或40%,或60%的选民,这几乎成为每次选举的叙述模式。看来我们的后代也还会遵从这种模式。不过每次的联盟中选民的构成总是变化着的。
这本书中的主角并非理查德·尼克松。事实上本书的主角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他存在于本书的每一页中。1964年正是选民推动着民主党执政,也正是选民,在8年后因为同样的原因推动着共和党人尼克松走向了总统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