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300000011

第11章 再论秦可卿出身(1)

我在《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一文(载《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2辑)中,已初步论证了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八回末尾关于秦可卿出身的交代,是鉴于删去了“淫丧天香楼”一节的四五叶(四五个双页)后,不得不打的一个“补丁”。

下面再提出十二个有关秦可卿的问题。倘若抱定秦可卿确实出身于一个小小营缮郎的家庭,且非亲生并是从育婴堂抱养的,那么,这些问题便全然不能解答;倘若把所谓“营缮郎抱养于育婴堂”只当作一道烟幕,而设想秦可卿实际上有着类似“义忠亲王老千岁”那样的家庭背景和血统,那么,这些问题便几乎全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不信请看:

1.第七回写周瑞家的遵薛姨妈之命,往各处送宫花,薛姨妈让她给迎、探、惜三春各送一对,给林黛玉两枝、给凤姐四枝,总计十二枝;送至凤姐处后,凤姐让平儿拿出两枝,叫彩明吩咐道:“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去。”这本来倒也不稀奇,奇的是甲戌本有回前诗:“题曰: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蒙府、戚序本亦有此诗,只个别字略异。试问:秦可卿怎么会“家住江南”呢?书中从未交代营缮郎秦业来自江南,而且,秦可卿乃营缮郎秦业从京中育婴堂抱养,既是弃婴,又怎能知其“家住江南”?难道那弃婴的父母,是千里迢迢从江南专程来将她送入育婴堂的么?倘是纯然出于贫困而不得不弃,有那从江南跑到北京的盘缠,又怎会养不活她呢?将她弃在江南就近处的育婴堂不就结了么?再有十二枝宫花的其他得主,怎见得就都不是“惜花人”呢?除惜春戏言“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哪里呢?”以及林黛玉嫌“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外,凤姐、迎春、探春怎么就不惜花呢?更值得推敲的是“相逢”二字,此花为宫花,从宫里或相当于宫里出来的人得到此花,才可称“相逢”,因此,那后两句不等于明说秦可卿最有资格佩戴宫花吗?但以往人们都不注意这第七回回前诗,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2月北京第一版的《红楼梦》,也将此回前诗摒于正文之外。

2.第十回写璜大奶奶跑到宁国府去,原想为寡嫂金荣的母亲胡氏抱打不平,要当面“向秦钟他姐姐说说,叫他评评这个理”,谁知真见到尤氏后,“也未敢气高,殷殷勤勤叙过寒温,说了些闲话”,便问“今日怎么没见蓉大奶奶?”谁知这就牵出了尤氏一大篇怜爱秦氏的话来,其中说到她嘱咐贾蓉,对待秦可卿要“不许累掯她,不许招她生气,叫她静静地养养”,而且,尤氏还作出终极判断说:倘或秦可卿有个好和歹,贾蓉“要再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这话听着,总让人觉得生疑,秦可卿就是模样、性情再好,那小小营缮郎的家庭背景,育婴堂抱养的卑贱血统,怎么会就达到“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的高不可攀的程度呢?就在《红楼梦》一书中,我们便看到了许多模样儿、性情儿都相当不错的贵族女子,只要辈分合适,都不难选出与贾蓉等公子匹配;怎么一个秦氏有病,尤氏便“焦得了不得”,“心里倒像针扎似的”,她除了在为一个儿媳妇的健康担忧外,究竟心里头还在为一种与秦氏性命相关联的什么东西在焦虑?

同类推荐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随想录

    随想录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本书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书中痛苦回忆;他在书中深刻反思;他在书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书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汶川地震诗歌漫谈

    本书既有对汶川地震诗歌的总体描述,又有针对诗人诗作进行的具体分析,还有国内出版的汶川地震诗集(含CD)名录与部分报刊汶川地震诗歌评论(含访谈)篇目索引、序言、后记。
  •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快乐心灵的名家散文

    本书是从《文汇》杂志的征文活动中选拔出来的优秀篇目,故事精彩,寓意深刻;文章被划分为若干类别,读来赏心悦目,令人心情舒畅。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3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热门推荐
  • 一直,在你身旁

    一直,在你身旁

    悬崖上,墨色的浓云挤压着天空,沉沉的仿佛要坠下来,压抑得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悄悄的。不时的还有血红的光芒在里面跳动,狂躁的风凌厉地地穿梭着,悬崖底下的河水像是被吵醒的狮子一般,咆哮着自己的不满。“不要,茹梦不要!不要过去啊!我求求你,求求你啊!!”男子的颈部青筋曝现,因为那是他强行从喉咙里蹦出来的声音,身子趴躺在地不停的在抖,像是被什么东西禁锢了一下,一直想要强行突破她的封印,看着她越走越前,心急如焚,紧皱的眉头怕是可以把眼珠挤出去。“噼嚓”血红的闪电从乌云中跑出,在漆黑的环境下显得那样夺目,“不要,不要,不要,你走啊!”男子的神情更加慌张了,靠着已经突破封印的手匍匐前进,“噼嚓!”“不!!!!”
  • 独霸帝王心

    独霸帝王心

    她遇人不淑爱上渣男,迫于无奈之下只好入宫成为宫女躲避纠缠。却不料入宫之后反而千里姻缘一线牵,看一介卑微宫女,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坚持,临朝听政,成为皇后!
  • 剑皇朝

    剑皇朝

    大唐国中,有异人可以身生剑骨,削骨为剑,养剑若女,剑若成型,人自成功。剑心、剑灵、剑元、剑魂、剑圣……这是一个剑的世界,一个纯粹的剑皇朝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凰妃涅槃,逆天御妖师

    凰妃涅槃,逆天御妖师

    她是废物九小姐,没有丝毫御妖天赋,来自异世的灵魂注入,从此开启一个崭新的人生,身怀强大的御火能力,身后万千妖兽臣服,却独独只有那个妖孽一般的万兽之王跟她叫板,打不过跑不掉,那就收了你好了……
  • 執琴的男孩子,再笑給我看吧

    執琴的男孩子,再笑給我看吧

    【他的威风凛凛的魔界四大护法之首,他是温润如玉的魔界至尊的儿子,辗转缠绵,又将写出一番什么滋味呢......】终极一班续
  • 饮风独夜醉无眠

    饮风独夜醉无眠

    明朝末年,东厂意图吞并武林,掌手天下.饮风阁,江湖中最为庞大神秘的组织,亦是东厂遇到的最大阻力,对于武林人来说它是一个谜,没有人知道它在何处,却又仿佛无处不在.离歌,孤鸣----两把旷世奇剑,为何神秘悄逝?剑的主人又何去何从?十八年后,箫子妍,一个手握"离歌"的女子踏至江湖,她的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她的出现又将带来什么样的恩怨情仇?那乱世中的执着与背叛;那段禁忌的爱恨情仇;那数不清道不尽的恩恩怨怨;面对她的将是如何的江湖路......山高水长,风霜,一身凄凉;天涯海角,情愁,生死相随.题记:《虞美人》--纳兰容若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叫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 问题女儿都来自异世界

    问题女儿都来自异世界

    这是一个得到系统,然后被这个系统要求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技能,就只为在最后可以得到萌妹子,但是发现那些萌妹子都称呼自己为……的故事。
  • 六十年笔记

    六十年笔记

    中华民族盛世,处处充满生机与希望。祖国太伟大了,家乡太可爱了。尤其多年在外地工作的本村村民,回到出生的这片沃土,谁都会产生一种流连忘返的眷恋。不把过去悠悠岁月,当今的蓬勃灿烂记载下来,有负于历史责任感。只有把这段历史记载下来,才会在百年后,到另一个世界不会留下遗憾。
  • 武道会

    武道会

    武术的碰撞,产生激烈的火花。属于热血之人的武术,为了自己的武术执着不休。不一样的大学生活,不一样的学生时代。(PS:最恨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