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小皇帝成年,为皇帝选妃
年复一年,三年的守孝之期已经过去了,小皇帝也已经成年了,今日1025年三月六号小皇帝也已经满了十五岁,按照古人的规矩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长长的红地毯上,一位身高六尺,穿着龙袍的少年,由册封官给他理发,然后他再走上长长的红毯,清秀的脸,俊朗的模样,给人一种如沐春光的感觉,他微笑着向前走着,走到顶上站立着等待他的刘太后,走到刘太后身前,皇帝向她行礼跪拜,刘太后拿起大大的皇冠戴在皇帝的头上,伸手扶起了他,“皇帝,今日你就成年了,不再是小孩,该做的,不该做的你都要记住。”
“儿子谨遵皇额娘的话。”皇帝站起来,向后帅气的转身,缓慢而周正,一道阳光照在他的身上,头上戴的金冠发出了耀眼的金光。
坐下的文武百官都纷纷跪拜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长长的号角声也吹响起来。浩大而响亮。
宫里的扶掖亭文武百官皇帝刘太后以及各位皇亲国戚,还有先帝的嫔妃们,都聚集在这里,歌舞升平,欢颜笑语,亭内众人都喝着美酒,吃着美食,为皇帝的成年礼庆祝着。
先帝的嫔妃皇太妃(即淑贵妃)身着粉色的长裙,头戴珠宝翡翠,她的身份也是十分贵重,皇帝小的时候就是她在照顾他,今天的成人礼她当然要来,向身后的丫鬟吩咐“把我给皇上准备的礼物拿来。”
皇太妃高兴的看着皇帝“皇帝,今日你的成人礼,你小娘娘我还给你准备了礼物。”
赵祯高兴的接过宫女递过来的礼物,想要打开,皇太妃立刻制止到,“先不忙打开,小娘娘给你装备的礼物你一定会喜欢的。”
赵祯看着皇太妃说到“小娘娘你还要给儿臣一个惊喜呀,那儿臣就等会儿再打开,不过小娘娘你到底给儿臣装备的是什么,能否透露一点。”
皇太妃示意的看了刘太后一眼“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赵祯看着桌上的盒子,心里面也猜想着皇太妃送给自己的礼物是什么“那儿臣就多谢小娘娘了。”
看着说话的俩人刘太后说到“皇上你也太不懂规矩了,小时候就叫皇太妃为小娘娘,以前还叫你皇额娘我为大娘娘,现在还该不了口,也不怕别人听了笑话。”
皇太妃笑着到“太后姐姐,皇上小的时候就和我一起,我可是看着他长大的,从小到大,皇帝都叫我小娘娘,这又有何妨,既然如此就由着他吧。”
刘太后也不再说什么,举起就杯“今日是皇帝的成人日,大家举杯同庆”
在坐的众人都举杯庆贺着喝酒。
“母后儿臣,有些醉了,就先行离去了。”
刘太后看着脸色有些发红的皇帝,说道“皇帝你怎么喝了这么多酒喝酒伤身,那你就先离去吧,好好醒醒酒,阿福照顾好皇帝。”
“是”阿福上前去扶着皇帝,皇帝向刘皇后行礼道“母后,哪儿臣就先告退了,小娘娘再见。”皇太妃向他示意的点着头,然后宫人们就扶着皇帝悄然
离去,亭里的人们还在欣赏着歌舞,浑然不知已经离去的皇帝。
皇帝酒醉的靠在阿福身上,迷糊不清的向身后的宫人们招手道“你们都下去,我要一个人走走。”
“是,皇上。”
待宫人们走后,皇帝一下子清醒的站了起来,裂嘴笑着,脸上还泛着红晕许是刚才喝了酒的缘故。
看着清醒的皇帝阿福说道“皇上您,没醉呀。”
皇帝道“福子,你去,我一个人去走走。”说完拿起皇太妃送给自己的贺礼。
阿福有些担忧的说到“皇上,还是让奴才陪着你吧。”
皇帝伸手向他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转身就向院中离去。
净出池边,皇帝打开皇太妃送给自己的礼物,开心的拿起一管长笛,“小娘娘还真有心,知道自己喜欢这个,还特意的送了最难得的湘妃竹,这雕工也是请上等的工匠雕刻的。”皇帝欢喜的抚摸着,皇帝走到池边,拿起长笛吹奏着靡靡之音,似柳中月清冽悠长,一曲笛歌直上云霄听的人都醉了。
净出池旁一个小身影正用心的听着,那优美的笛声,随着笛声找了过来,看着眼前的树叶,前面有一个身影,想要看的真切,是谁在宫里演奏着这靡靡之音,听的自己心都醉了,身后的小女孩一下着抓住她的手“姐姐,你这是在干什么,我们快离开吧,快走,不要被人发现了。”
那小身影恋恋不舍的转头看着身后那隐隐的身影,离开了。
扶掖亭内,皇太妃对刘太后说到“皇帝现在都已经成年了,也是时候给皇帝选妃了。”
刘太后应允的点了点头回答道“是啊,皇帝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是时候给皇帝选妃了,该找个能照顾他的人了。”
“那就召百官的适龄女子入宫来给皇帝选妃。”
“嗯,那就传哀家旨意,凡是适合的百官女子就在七日后入宫选妃。”
在坐的文武百官听到刘太后的旨都纷纷行礼叩拜。
延庆殿
“皇上,太后已经下旨要在七日之后给您选妃。”
“母后为何要给我选妃。”
“回禀皇上,是太后说您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所以要给您选妃。”
慈宁殿
“儿臣参见母后。”
“这么晚了,皇上来哀家宫中何事。”
皇帝起身,不满的说着“今日母后为何要给儿臣选妃,儿臣还不想要娶妻。”
刘太后回答道“皇帝,你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自是要选妃的,而且你是皇上,给你选妃是何等大事,母后也已经和皇太妃商议了,自是要给你做主,凡是适龄的百官之女都可以参加。”
“可是,母后,儿臣不想要那么早就娶妻,您还是收回旨意吧,儿臣求您了。”
刘太后道“皇儿,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后也已经下了旨意,要给你选妃,是不可以收回的,你就准备好七日后和哀家一起选妃吧。”
皇帝立刻回答道“母后,儿臣不要...”
刘太后立刻说道“好了,哀家的旨意是不会收回的,这么晚了你就回去休息吧。”说完刘太后便起身有宫人们搀扶着进入寝殿。
皇帝站在那儿急急地喊道”母后,母后...”刘太后没有回答他。
太监福子走过来“皇上,您还是回宫去吧。”
随后皇帝失落的回到了宫里,管他母后给他选的妃是何样自己都不会喜欢,就等着做一辈子有名无实的皇后吧,哼....。
七日之后
百官家适龄的女子都被招了进来,个个都打扮的花姿招展的,家里的官职较出众的,自是与众不同,谁都希望自己今日能够入得了皇上和太后的眼,那么自己就成了皇后了,那可是无限尊荣。
“太后驾到”刘太后在一群人的拥簇下出来,坐在座位上。
众女子们都纷纷下跪行礼“臣女参见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刘太后看着众女“都起来吧,今日也是哀家第一日见你们,都不要太拘谨。”
“谢太后。”
太后身边的王敬挽立刻拿出簿册念道“平卢军节度使郭崇孙女,其父郭允恭官至崇仪副使之女郭氏,年十三。”
“臣女拜见太后,太后娘娘吉祥。”
太后看着她“抬起头来哀家看看”
郭氏立刻娇羞的抬起头来,此女年龄尚小长得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刘太后一看就觉得不错,满意的点了点头“长得也不错,家世也不错,可会什么?”
郭氏立刻回答道“臣女从小就会弹琴,诗赋也大约懂一些。”
听闻此刘太后更加的喜爱“皇帝就需要这样的,不懂或太懂都不好,过来,来哀家这儿。”郭氏立刻的走到皇太后身旁。
太监王敬挽又立刻念道“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张美的曾孙女张氏年十四。”
“臣女拜见皇太后,愿皇太后吉祥。”
刘太后说道“抬起头来。”
张氏镇定自若的抬起头来,只是微笑着。
刘太后看到,好美的一张脸,此女也是众女中出色的,但是刘太后又觉得她长得太过妖媚,将来对皇帝无益问道“你可会些什么?”
张氏回答道“臣女约读过书,会认得几个字。”
“嗯”皇太后点头道“你也过来哀家这儿。”
“是,太后”张氏也走到皇太后身旁,郭氏看见张氏不屑的看了她一眼,比家世她比得过自己吗,瞧她长的一张红颜祸水的样子,以后自已可得要小心些,别把皇上勾了去.张氏也只是抬眼瞧了瞧她。
随后王敬挽又继续念着.....
刘太后问着身后的宫女“皇帝怎么还没有到,你去瞧瞧。”
宫女向刘太后行了行礼就去了皇帝的延庆殿。
延庆殿
李嬷嬷真急忙的叫着皇上“皇上您快起来吧,太后娘娘都已经到扶掖亭里了,各官的女子们都已经到了,都这个时辰了您快起来吧。”
皇帝不耐烦的转过身去,用被子握住头“就让母后去选吧,我不想要去,嬷嬷你就让我再睡会儿。”
“皇上这可不行,今日是要给您选妃您是一定要去,您快起来吧,不然太后会责罚奴婢的。”
皇帝不想要他们因为自己受罚,再不情愿也只好起来了。李嬷嬷立刻使唤宫女为皇帝上装梳头。
刘太后身边的宫女来到延庆殿见皇上已经起来了正在梳洗,走上前去,“皇上太后叫奴婢来请您去扶掖亭。”
宫女们最后把他腰上的扣着扣上,皇帝不赖烦的走了出去,身后的宫女们也跟着出去。
扶掖亭
“儿臣给皇上请安。”
“臣女给皇上请安。”跪在一旁的郭氏悄悄的抬头看了皇上一眼,又羞着脸低了下去。
皇帝起身向身后的人说着“都起来吧。”
刘太后说“皇帝,今日来的众人哀家都已经看过了,好的哀家都给你挑了出来,你看看。”早被刘太后挑出来站在一旁的臣女一路队的走到皇帝身前,皇帝板着个脸,眼睛一个个的扫视了一遍皇帝随意的指了指站在中间的张氏,郭氏还以为皇帝看上了她,脸上的红晕都快要烧伤她了。
郭氏正要上前去,身旁的张氏比她先前一步,脸上的笑容一下子阴了下去。
“臣女掺加皇上。”
皇帝对刘太后说“母后不是要给儿臣选妃吗,就让她当我的皇后吧。”
刘太后立刻板着脸不悦的说道“皇帝如果喜欢,母后可以让你接纳她,但绝对不可以成为皇后。”
皇帝也不满的说“母后不是要让儿臣选吗,怎么又不要儿臣选的女子当皇后。”
刘皇后道“要当皇后的人,家世是必须重要的,还要有才得,郭氏就不错,你快上前来让皇上看看。”
郭氏福了福身,走到皇帝身前,皇帝看都没有看她一眼,气愤的说到“要
娶就让母后去娶,儿臣不要,儿臣就先告退了。”说完皇帝就离开了。
刘太后生气的起身说到“哀家已经决定了,郭氏你是一定要娶的,传哀家旨意平卢军节度使郭崇孙女,其父郭允恭官至崇仪副使之女郭氏,三个月之后和皇上大婚。”
郭氏高兴的俯身行礼到“谢太后。”
众女也祝贺道“恭喜,皇后娘娘。”
再不愿意皇帝也抵挡不住刘太后,眼瞧着三个月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