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1100000025

第25章 欲望的满足(1)

诸位,在此有必要再次提及我们的研究经过。我们正要运用分析疗法时,便遇到了梦的伪装,我们决定暂且搁置这一问题而去研究儿童的梦,希望对梦的一般性特点能有所了解。在儿童的梦的研究已有结果后,再来研究梦的伪装,但愿我们对梦的伪装的研究已经渐有把握。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这两个方面所得的结果还没有融合连贯,因此,我们此时的工作就是将其结果融会贯通。

上述两种研究都很显著地表示了,梦的基本性质乃是将思想转换为幻觉的经验。而如何完成这个过程,则是令人惊奇的。对于这样普通心理学的问题,我们不必在此多说。通过研究儿童的梦,我们了解梦的工作的目的就是获得某种欲望的满足,排除刺激对睡眠的干扰。至于梦的伪装作用,在尚未获知如何说明之前,我们自然不能妄下断言,在开始时我们希望把梦的这些观念与儿童的梦的观念相互贯通起来。如果我知道一切梦其实就是儿童的梦,都利用了幼稚的“原料”,并且梦的特点也与儿童的心理本能冲动和心理机制相同,则我们的愿望就能达成。现在我们如果对梦的伪装作用已经有了解了,我们就要进一步追问:“梦是欲望的满足”的观念是否也可解为伪装了的梦?

之前我们已经分析了众多的梦,却没有讨论过“欲望的满足”这个问题。我想我们前面分析梦的时候,你们必然多次察觉到了这个问题:“梦的工作目标既然是满足欲望,那么这些梦是否已有欲望地满足了呢?”这一问题很重要,它就是那些外行的批评家经常提到的。你们知道,人类生而就对新知与创见有嫌恶的情感,其表达方式之一就是把任何的新理论无限缩小直到再无减少的范围,如有可能,还要加上一个符号。“欲望的满足”就成为了这样一个符号,用以概括我们关于梦的新理论。他们但凡听到“梦是欲望的满足”,就要问:“梦里如何形成了欲望的满足呢?”他们的这一提问可算是推翻了这个观念。立刻他们便会想到自己的很多的梦,大多都感觉不愉快,甚至有时感到恐惧;由此觉得精神分析梦的学说好像不可信。其实这个疑问不难解决;伪装了的梦并不公开表现欲望满足,而要我们去寻求,因此便要等到经过分析得到梦的解释以后,才能证明它。我们也了解到,潜藏在梦的伪装背后的欲望皆为检查作用所排斥,正由于这些欲望才构成了梦的伪装作用及检查作用的动机。然而,要使外行的批评家明白这一点很难:即在梦未经解析前,我们一定不要去问梦究竟是满足了哪种欲望;他们总把这一点忘记。实际上,他们之所以不愿意接受满足欲望的观念也正是受梦的检查作用的影响,由于梦的检查作用才使得他们以质问代替真正的思想,因而否认被检查了的梦的欲望。

对我们自己而言,自然有必要解释为什么有很多内容不愉快的梦,并且我们更希望了解为什么会有“焦虑的梦”。我们在此第一次谈到了梦的情感;这一问题非常值得去研究,然而遗憾的是,现在我们不能加以讨论。假如梦是欲望的满足,不愉快的情绪自然没有可能侵入:关于这一点那些外行的批评家似乎正确。而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其原因是他们忽视了三个方面。

第一,有时候梦的工作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欲望满足的局面。所以,梦的显意中会有隐意中的部分不愉快情感。经分析可知,这些隐意的不愉快情感远比由这些隐意形成的梦更为强烈。这一点可从任一实例中得到证明。因此,我们承认这时候梦的工作已无法实现目标,正如口渴者梦见喝水并不能解渴那样。做梦者依然口渴,因此会起来找水喝。这些梦依然留有梦的特征,不失为适当的梦。我们不得不说“尽管力量有限,仍不失为欲望满足”。不管怎样,明晰可辨的意向使之仍然值得赞美。梦的工作失败的例子也不在少数;而失败的原因在于,其一梦的工作较长于事实的改造,而苦于产生满足需求的情感转换;情感常常是非常倔强的。因此,梦的工作运行时不愉快的隐意内容转化为欲望的满足,而不愉快的情感依然不变。于是情感与内容不相协调,批评家抓住时机指责梦根本不能满足欲望,并且无害的内容却常伴随着不愉快。关于这些并不明智的批评,我们说正是这样的梦里,其满足欲望的意向才最显而易见。正是在这样的梦里这种倾向才呈现为分离的状态。他们的批评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神经病患者,认为内容和情感的关系要比实际存在的关系还要密切;因此他们无法理解内容发生了改变,而伴随的情感竟然始终如一。

第二,这一点尤为重要,却同样被一般人所忽视。欲望的满足本可心生愉悦,然而我们要问:“究竟什么样的人心生愉悦?”当然是有此欲望的人感到快乐。我们却了解到做梦者对于其欲望的态度极其特殊:排斥、指责这些欲望,更有甚者不愿意有这些欲望。因此,这些欲望的满足反而使其不快。由经验可知这样的不快尽管有待于分析说明,但却是焦虑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其欲望观之,做梦者就像由于某些共同的要点拼在一起的两个人。我不愿意继续引申这一问题,只想告诉你们一个很有名的神话故事。你们在故事里便能发现所讲的这些关系。一个心怀慈悲的神仙答应一位穷人和他的妻子,满足其前三个愿望。他们非常高兴,选择愿望时极其谨慎。闻到邻居烧烤腊肠的妻子愿有两根腊肠,心念一动,腊肠出现面前,第一个愿望得到了满足。丈夫不以为然很生气,于是他愿这两根腊肠挂在妻子的鼻子上,第二个愿望也满足了,腊肠就挂在妻子的鼻子上无法移动;然而对于丈夫的愿望妻子却非常痛苦。故事的结局你们可想而知,毕竟他们是夫妻,那么他们的第三个欲望就使腊肠离开妻子的鼻子。也许我们会用这则神话来比喻别的事情;在此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即一个人欲望的满足,可使另一个人很不高兴,除非两个人心意完全相同。

如此对于“焦虑的梦”我们就较容易解释得更为圆满了。此外仍要顾及一点,之后方可采用被许多观念所拥护的假说。那就是——焦虑的梦其内容常常少有伪装;似乎躲开了检查作用的注意。这些梦往往表露出赤裸裸的欲望的满足,然而做梦者却不承认这个欲望,他已是完全排斥它了;因此焦虑就乘虚而入,对检查作用取而代之。儿童的梦是欲望的公开满足且为做梦者所承认,一般的伪装的梦是被压抑的欲望的隐形满足,而焦虑的梦的方程式则为压抑的欲望的公开满足。因此,焦虑表明了被压抑的欲望力量何其大,梦的检查作用已无法制服,虽有检查作用的干扰,仍然求得了或几乎求得了欲望的满足。我们以检查者的立场来看,知道了被压抑欲望的满足会使做梦者的情绪发生不愉快,进而激起抵抗。因此,在梦里表现为焦虑,这是由当时不能抑制欲望的力量所引发的。这个抵抗成为焦虑的原因,仅由对梦的研究,我们是不能完全获悉的,很明显,我们也要从其他方面进行讨论。

没有伪装的焦虑的梦所适用的假说,也可用来分析那些只经过少许伪装的梦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快或焦虑相当的梦。大致上说,我们常被焦虑的梦所惊醒;在梦的背后被压抑的欲望不能克服检查作用以获得完全满足前,我们常常就惊醒了。关于这些梦,尽管其原有的目标并未实现,却不因此而改变它的主要性质。曾经我们把梦视为睡眠的保护者,其目的是保护其免受干扰。这个保护者的能力显然不足够独自抵御干扰或危险,因此不得不和梦一样唤醒睡眠的人;然而有的时候,我们尽管在梦里深感不安、焦虑,却依然酣睡。我们会在睡眠里自我安慰:“这只是一个梦而已。”所以就由它去,从而再次入眠。

或许你们会问,梦的欲望什么时候才可以克服检查作用。这要依据欲望大小和检查作用两者而定;欲望的力量可因某些理由而变得非常强大;而据我们的印象可知,两者在势均力敌时,检查作用的态度往往是发生变化的原因。我们已经了解检查作用的严厉态度不尽相同,而根据不同的梦的成分随时改变强度;我们现在再加上一句,检查作用的一般行为很不确定,对于同一成分其严厉的程度也常有不同。假如检查作用突然力不从心难与一种欲望抗争,它将抛开伪装,而采用最后的办法,即激起做梦者的焦虑使其惊醒。

为什么这些邪恶的、被排斥的欲望偏偏要在夜间骚扰我们安睡呢?尽管我们对此很奇怪,却还不能解释它。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只能利用另外一种基于睡眠的性质上的假说。白天,检查作用的强大力量抑制了这些欲望,使其不可能侵入到意识之内。然而,夜间的检查作用或许因睡眠而松懈,或者至少是力量大大削弱了,正如精神生活的其他作用一样。既然检查作用松懈下来了,而被压制的欲望伺机而动。一些有失眠症的神经病患者认为其最初的失眠是自动的;也就是他们因为担心做梦而不敢入睡,即他们对检查作用松懈导致的结果感到恐惧。你们很容易了解,检查作用的减弱本无大碍,睡眠就降低了各项活动的机能;因此邪恶的念头即使此时伺机而动,至多也只能形成梦,事实上无丝毫的妨碍。正因为如此,做梦者才可以在夜晚安慰自己:“这只是个梦罢了。”且由它吧,继续入睡。

第三,你们该记得做梦者驳斥自己的欲望时,就如两个不同的人由于密切的关系而拼凑到一起;于是你们就明白还有一种情况可使欲望的满足同时引发不愉快的事情:那就是惩罚。我们再借用上次说的那则神话故事来解释这个问题。前面盘子里的腊肠是第一个人即妻子的欲望的直接满足;鼻子上挂着的腊肠乃是第二个人即丈夫的欲望的满足,同时这也是对妻子的愚蠢欲望的惩罚。在神经病的病例中,我们也会发现与这则神话里第三个欲望类似的欲望。在人类的精神生活中,这样的惩罚倾向相当多,且都非常强大,被视为某些痛苦的梦的主因。现在你们也许认为对于这些梦而言,所谓“欲望的满足”其实并无满足可讲。但仔细分析,你们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现在,我们暂且把梦视为什么内容的各种可能性放到以后再作讨论比较,那么欲望的满足、焦虑的满足及惩罚的满足等,这些说法其意义当然是非常狭隘的。但是,原本焦虑就是欲望的反面,反面与正面又极易于形成联想,我们已知二者在潜意识之内为同一物,并且惩罚本身就可看做一种欲望的满足,不过它满足的乃是检查作用的欲望而已。

同类推荐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处事能力》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本书校正了认知科学中的这种褊狭,它为人类经验的自发和反思的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妙的理解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认为:只有在科学的心智与经验的心智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认知 为了创造这种共识,他们在认知科学与佛教心理学之间开展了一场对话,并把这个对话置于同现象学和心理分析等其他传统的关系中。
  •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认知和情绪加工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网络成瘾者的外显和内隐认知加工机制;成瘾者对情绪信息的初级认知评估和加工机制;成瘾者对信息的注意和记忆加工特点等部分。
  • 探索心理的奥秘:心理学及应用

    探索心理的奥秘:心理学及应用

    本书为浙江大学通识教材,重点介绍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及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学生学会分析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生活。
  • 心桥

    心桥

    现在,有一种十分时尚的说法:“空间已不再是阻亘心灵的屏障,只有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时间的延滞!”的确,随着空间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地球村”已越来越小,全世界的融合与交流已成大势所趋。面对这种趋势,我们这些“村民”们当然更应敞开心扉,拥抱世界。
热门推荐
  • 青春.彼岸时光

    青春.彼岸时光

    林可琪林氏企业总栽林思毅的小孙女,一个名副其实的胖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与小时候救过他的男孩再次相遇并再次被他所救,在同桌好友的鼓励下向他表明心迹。却不料遭到他的拒绝,因为他的一句不喜欢胖子,便刻苦减肥,当瘦身成功,并且跟他就读于同一所高中的时候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而她的哥哥林可凡和她的同桌好友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种马肇猴

    种马肇猴

    人生的快乐莫过于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将来会比现在好。
  •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这本《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由刘忠生著:现代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和动脉,它的稳定与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次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金融灾难对国家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而金融安全也因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有效率的融资平台,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本身也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资本市场出现为标志,金融交易日益表现出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点,同时仍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运行状况最直接的反映,但其却不断表现出泡沫膨胀和破裂的过程。
  • 僵尸夜行

    僵尸夜行

    僵尸,集天地怨气秽气而生,不老、不死、不灭,被天地人三界摒弃在众生六道之外,浪荡无依、流离失所,在人世间以怨为力、以血为食,用众生鲜血宣泄无尽的孤寂。吸血鬼为何变得如此丑陋?狐狸精为何会变成男人?女神为何对张子轩如此在意?......张子轩本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来着的高中生,至少是他这样认为的,无意间成为了一个僵尸。从此张子轩的人生彻底的改变了。各种怀有不同目的的人,在张子轩的身边悉数登场,张子轩是化身为魔,还是保持那颗本心,完全在他一念之间。
  • 天无门

    天无门

    如果我可以选择,那年我不会和韩小胖回老家。我想像个平凡人一样吹牛吃饭逃课生活,可这是宿命是诅咒。我们被称为神族,我们拥有着最强的能力最高的科技,可笑,其实脆弱的还不如那些每天有喜怒哀乐为生计奔波的芸芸众生。上天为人类关上了一扇门,那我,和我们遍布世界各地的族类,就用我们的鲜血打开这扇门。
  • 油菜花

    油菜花

    油菜花,简单的颜色,简单的花瓣,平凡却又独特。在春天的田里,浪花般绽放。
  • 巫来世

    巫来世

    举世唯一的纯咒语小说,《巫来世》。书中咒语云集,包罗万象,就像天上的流星一样,划破你的眼线……小说《巫来世》是一部很奇趣的小说,它开创了咒语的一种从未有过的境界!
  • 神祗启示录

    神祗启示录

    三万年前,创世九神用生命证明神也可以热爱人类,三万年后一群并行神之路的英雄以阿弗利斯众神之名,照亮了文明前进的道路。一切的故事从启示录展开,从启示录结束
  • 沉沦:少年血

    沉沦:少年血

    从懦弱无能的懦夫,到傲气凌天,欲气吞山河的自信者。经历的太多,得到的太多,失去的也太多……
  • 环冥圣战之孤独的梦

    环冥圣战之孤独的梦

    天空中最后的那一抹斜阳是最后的希望吧,只要天空还在梦幻就在,真正的希望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