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无论你讲的主题多么严肃,偶尔的微笑,而不是咧嘴大笑,总能帮助你赢得更多的支持。用眼睛不时有意地环视会场上的每个人,就好像你在对某个人发表演说—样,即使这种环视只不过是飞瞥—两次。你不要回避或鄙视那些诋毁者的眼光,让他们也抬着头看你,这样可以显示你的自信和坦然,甚至可化干戈为玉帛。千万不要摆出双手紧握或双臂交叉胸前的防卫姿势,这些动作只能说明你比较保守。
至于声音,会议发言时,要尽量压低声音,给人以稳重感。语音语调同样不能忽视。女性—般声线较细,声频偏高,这样的声调显得纤细、敏感、不够持重,所以,在整个发言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低沉而有节奏的语调,这样的声音才有说服力。
参加会议不同于家庭聚餐,大家随便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这样很放松的状态。在参加会议时,一定要坐在你该坐的位置,说话大方得体,如果失礼,不但给众人留下坏印象,还会直接影响你所代表的团队的声誉,如果你对参会的注意事项尚不熟悉,上面列出的这些,可以帮你在会议场合做个会说话、懂礼仪的人。
投其所好,让每份礼都收到回报
送礼的对象多种多样,由于每个人的阅历、爱好不同,所以对物品的喜欢也不尽相同。因此,送礼若想博得对方的“欢心”,就需要了解对方的爱好,“投其所好”,选送给对方钟爱的物品。
例如,给书法爱好者送一套文房四宝——纸、墨、笔、砚或一方名砚;给酷爱垂钓者送一副渔具或一根钓竿;给乒乓球爱好者送一件运动衣或一对乒乓球拍;给喜欢“吞云吐雾”的烟民送一条好烟或一个精制的打火机……
送礼应讲究针对性,因人而异。而在当代,学会送礼物,更是社交达人的“必修课”了。在一个重人情的社会中,很多事情靠公事公办往往办不成。因此,沟通就成了办事的必要环节。要想有个良好的沟通,就应该有所行动,而送礼就是这种行动的最佳表现。如果能投其所好,那就是“攻无不克”了。
清代巨商胡雪岩既善于经商,也善于经营自己的关系网,他的精明之处在于他善于抓住不同人的特点,投其所好。
在胡雪岩的那个时代,要经营势力,离不开银子的作用。胡雪岩深谙此道,自然也从不吝惜银子,甚至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比如时任浙江藩司的麟桂调署江宁藩司,临走时在浙江亏空的两万多两银子需要填补,又一时筹不到这笔款项,便找到胡雪岩请他帮助代垫,胡雪岩二话没说便爽快地应承下来,以致麟桂派去和胡雪岩相商的亲信也“感动”不已,称胡雪岩实在是“有肝胆”、“够朋友”,要他一定不要客气,趁麟桂此时还没有卸任,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他一定肯帮忙。胡雪岩做的却也实在“漂亮”,他没有提出任何索取回报的具体要求,只是希望麟桂到任之后,如有江宁方面与浙江方面的公款往来,能够指定由他的阜康票号代理。这一点点要求,对于掌管一方财政的藩司来说,自然是不费吹灰之力。事实证明,胡雪岩的投资是有眼光的,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益。
胡雪岩为了与闽浙总督拉上关系,也颇费了一番心思。胡雪岩初次拜见左宗棠时,左宗棠因为听到一些关于胡雪岩与太平军关系的谣言,对他颇有戒备,甚至都不给他让座,很是“凉”了他一把。而胡雪岩最终还是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甚至被引为知己,左宗棠由此成为胡雪岩在官场比王有龄更有力量的靠山。后来也就是因为左宗棠的大力举荐,胡雪岩才得到朝廷特赐的红顶子。
在人际交往中要取得他人的信任是很不容易的。胡雪岩取得左宗棠的信任,其实只做了两件事:
第一,献米献钱。胡雪岩回杭州,带到杭州去的有1万石大米和10万两银子。本来这1万石大米有一个名目,那就是当初杭州被围时,胡雪岩与王有龄商量,由胡雪岩冒死出城到上海采购大米以救杭州粮绝之急。胡雪岩购得大米1万石运往杭州,但无法进城,只得将米转道宁波。现在杭州收复,胡雪岩将这1万石大米又运至杭州,且将当初购米款两万银子面交左宗棠,等于是他既回复了公事,以此证明自己并非携款逃命,而又另外无偿献给左宗棠1万石大米。那10万两银子则是胡雪岩为了敦促攻下杭州的官军自我约束,不扰民,而自愿捐赠的犒军饷银。清军打仗,为鼓励士气,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攻城部队只要攻下一座城池,3日之内只要不破坏军规,就能获得奖赏。胡雪岩献出10万两银子,是要换个秋毫无犯。
第二,主动承担筹饷重担。左宗棠几十万兵马东征镇压太平军,每月需要的饷银达25万之巨。当时朝廷财政支出,用兵打仗采取的是“协饷”的办法,也就是由各省拿出钱来做军队粮饷之用,实际上是各支部队自己想办法筹饷。胡雪岩听到左宗棠谈起筹饷的事,毫不犹豫就表示自己愿意为此尽一份心力,而且当即就为筹集军饷想出了几条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胡雪岩做的这两件事,的确做到了抓住送礼的关键所在,因而也是一下子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谓抓住了关键,是因为粮食、军饷都是左宗棠此时最着急也最难办的事。杭州刚刚收复,善后是一件大事,而善后工作要取得成效,第一位的是要有粮食。另外,当时镇压太平军,实际是左宗棠与李鸿章协同进行。太平军败局已定,左宗棠当然想争头功,这个时候,粮草军饷也是当务之急,没有粮饷就无法进一步展开攻势。而且,一旦“闹饷”,部队无法约束,也就势成“乌合之众”,还会酿出乱子。
胡雪岩的到来,使这两件让左宗棠头痛的事情一下子就迎刃而解,哪里还有不得他赏识的道理。用左宗棠的话说,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不但杭州得救,肃清浙江全境他也有把握了。难怪胡雪岩去拜见他,开始时连座都不让,后来听说运来了粮食,不仅让座而且是升炕,而到了谈及筹饷时,他马上吩咐留饭了。
送礼送到心坎里,说到底也就是对症下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投其所好。正如送礼,要送得合适,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方喜欢。而要让对方喜欢,常常也就是送给对方急需的,又一时没有的。比如左宗棠求事功,胡雪岩正好给他送去能使他成就事功所必需的东西。一送之下,也就送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胡雪岩说:“送礼总要送人家求之不得的东西。”可见他是深谙此道的。
当然,这里说的送礼物,不是提倡去行贿,只要送的礼物恰当、轻重合适,是不会触犯法律的。送礼物时投其所好,馈赠者也就会“心想事成”了。
礼可轻,但要让对方感到情意重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奇珍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拔下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相信这个典故很多人都听说过,也能感受到“千里送鹅毛”的情意之重。的确是这样,送礼贵在情真意切。价格昂贵的物品不一定就是最合适、令人满意的礼品。何况,送礼者往往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切不可“打肿脸充胖子”。送礼应量力而行,尽可能选择新颖、别致、稀奇的礼品,不落俗套,而不必一味追求贵重的礼品。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日本时,有一项访问NHK广播电台的安排。当时NHK派出的接待人是该公司的常务董事野村中夫。野村接到这个重大任务后,便收集有关女王的一切资料加以仔细研究,以便在初次见面时能引起女王的注意而给女王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绞尽脑汁,也没想到好主意,偶然间,他发现女王的爱犬是一种毛狗,于是灵感随之而来。他跑到服装店特制了一件绣有女王爱犬图样的领带。在迎接女王那天,他打上了这条领带。果然,女王一眼便注意到了这条领带,微笑着走过来和他握手。
其实,在商场和人情中“千锤百炼”的职场人,或多或少对礼物都有一种本能的警惕。其实,“礼轻情意重”是送礼的关键:用心准备的礼品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而且还能加深彼此的感情。相反,如果给别人送的礼品太贵重,对方会有“欠债”的感觉,而且还可能会落人口实。一般来说,花点心思为对方准备一份价格不超过200元的礼物就足以表达心意了。
某外企主管安德鲁向记者表示,他不是很喜欢别人送贵重的礼物,甚至对此心怀戒备,收了觉得受人贿赂,所以对于送上的贵重礼物,他一律不收。倒是有些很有心意的小礼物会给他带来惊喜,比如一位员工新年时送他一幅年历,图片都是他在公司出席各种场合的照片,而且每月都有贴心的祝福,这让他觉得很感动。
对于爱美的女士,送的礼物则一定要贴心。在公关公司工作的朱小姐去年为上司准备的圣诞节礼物是一张健身卡。提起这礼物,朱小姐颇为得意。花了500元办的卡,既送了健康也送了美丽。而且,上司注意到卡上指定的健身中心就在自己家附近这一细节时,更为朱小姐的细心而感动。
如果受赠方酷爱藏书,一个别致的书签会让他体会到你的细心;如果她是一个热衷于烹饪的人,别致漂亮的厨房用具会给她带来惊喜。工作之余,如果对方爱打高尔夫球,送他编好号码的高尔夫球就很不错;如果是个热衷慈善事业的人,一张以他名义的慈善捐款单也许会让他高兴。此外,送电影院、歌剧院门票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些礼物可以给他送去轻松欢乐。
小小的礼品中隐藏着大大的学问,只要花心思去琢磨,注意对方的性别、年龄、喜好等,送去贴心的小礼品,对方是会感受到其中的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