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7700000029

第29章 国家干预——宏观调控制度(4)

总之,上述经济发展所表现出的特点是与“过剩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正因为是“过剩经济”这一宏观经济条件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特点,也决定了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过剩经济”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态势,其特征是因有效需求不足,以及与此相联系而产生的其他问题导致的经济不景气。因此,要实现经济较快地增长,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怎样来扩大需求,通过什么途径、采用什么方法才能既有效地达到目标,又不会产生大的副作用,这是今后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社会需求的构成来看,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是四大基本内容。所以,如何解决好这四大方面的问题,也就成为国家宏观调控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一是从消费来看,应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拉动消费的出发点,而关键是要在消费领域中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对整个需求的拉动,以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增长中,不能不重视消费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应确立以下几点基本看法。

首先,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拉动需求增长的最基本的动力。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的需要,消费为生产创造了新的动力。从这一点来说,消费对于生产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消费的不断增长也就为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消费不是指盲目的消费,也不是指脱离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超前消费,而是指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切实能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消费增长。指出这一点是为了说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消费观念是滞后的,或者是不太正确的。具体表现是没有把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考虑。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正是体现了在今后经济发展观念上的变化。

其次,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基点,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是拉动消费的关键。要有效地拉动消费,必须在消费领域中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新的消费增长点的形成,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起到带动消费的龙头作用。在近期,应在各方面创造条件,特别是在相关的政策上要形成一个更好环境,使住房和轿车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中教育和旅游产业应作为重点,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又能够较大地推动消费的增长,并且可以迅速地改变人们的消费结构。

再次,为实现消费的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的迅速改变,要形成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特别是农村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消费增长的基础。形成收入水平增长的机制,就是要把经济发展与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使人们解除后顾之忧,把收入更多地用于即期的消费,提高消费倾向,形成对现实需求的拉动。二是从投资来看,应把对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投资作为重点,使投资的增长一方面能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能够对整个社会的需求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必须形成多元的投资主体,使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外商都具有投资的积极性,并形成阶段性的投资热点。

首先,从投资的重点领域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起点,要保证在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持续的高速度,必须在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就决定了在我国目前是具有广阔的投资领域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的,或者说,是具有扩大投资的现实基础的。另一方面,我国当前正处在一个较好的宏观环境下,社会总供给略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指数持续走低,资金相对比较宽裕,这就为扩大投资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我国正处在以结构调整促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调整就不能进步,不调整就不能发展,而对结构进行调整的力度加大,当然也需要有大的投入。所以,这些充分说明了当前我国扩大投资完全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要形成多元的投资主体。社会投资的扩大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除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以外,还必须要形成社会资本投资的良好环境和氛围。这一环境的形成应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和完善规范的资本市场,这对于吸收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二是制定和完善有关的各项投资政策,以鼓励多元投资主体积极参与投资活动,对投资充满信心。

再次,要形成阶段性的投资热点。阶段性投资热点的形成是促成一段时间内投资迅速增长的关键性因素。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要解决的不同的经济问题,在某一个时期,总会在某一领域中形成一个投资热点,并由这一个投资热点来带动相关领域或产业的生产和投资的增长。现阶段,我们应拓宽视野,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来寻找投资热点。目前,从宏观领域来看,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热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投资的热点。从微观领域来看,个人与家庭的投资热点对整个社会的投资增长和经济发展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个人对住房的投资、对教育的投资、对健康的投资等,这些方面的投资将在今后的社会投资中占有日益增大的比重。形成一个投资热点,必定会带动一批社会投资。

三是从政府支出来看,应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今后一段时间中的主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扩大支出来达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由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来实现经济目标有以下的优势。

首先,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够集中一笔足够大的资金去实施一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从而对国民经济形成巨大的带动作用。应该看到,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这实际上对政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政府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要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政府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政府建设债券加大对一些重大建设项目投资力度,为推动整个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次,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财政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的支出,实际上是提高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掌握的财政力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也就意味着政府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调控能力越大。一般说,在经济发展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政府对经济运行的作用,更需要加强对经济调控的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再次,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够有效地扩大社会总需求规模。积极的财政政策,就其实质来说,就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就意味着不是以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为目标。政府增加支出,增发债券,势必要增加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的增加会直接扩大社会总需求的规模。

四是从出口来看,应把扩大出口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通过扩大出口来形成对国内总需求的推动,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中是具有巨大潜力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向型程度提高,以及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提高,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扩大出口的实质是要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从原来由一个市场推动变为由两个市场推动,要把国外对国内的需求作为总需求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是今后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必须加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首先,要采取鼓励企业出口的政策,为企业扩大出口创造更好的条件。随着亚洲和世界经济的逐步恢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出口形势也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就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通过政策导向使企业更多地为国际市场进行生产,以对国际市场的开拓来促进经济发展。应该看到,2000年我国的外贸增长36%,实现历史性的突破,外贸总额达到4743亿美元,这对于整个国民经济GDP的增长率达到8%以上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其次,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就整个宏观环境来说,为扩大出口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但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使企业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我国加入WTO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使我国的经济能够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通过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更充分地发挥作用,更大份额地占有国际市场,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激发起巨大的活力。同时,要加快企业在这方面的观念转变,把发展的目标更多地定在国际市场上,用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能力的要求来加强自身的改革和改造,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其中最迫切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中国的企业在世界市场上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再次,要以国际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加大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能仅局限于国内市场的需求,要更多地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这不仅要对我国传统的具有出口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包括农业、轻工业、家用电器等产业和产品进行结构调整,而且对一些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竞争力,逐步提高这些产品的出口比重。这比较能够使我国的外贸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化,并且可以更快地促进出口的增长。只有使出口的增长同时伴随着出口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才能保证不断提高出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是社会总需求的基本构成内容,拉动总需求增长最终是要落实到这四个方面。因此,要根据这几方面的不同特点,采取有针对的政策和措施,形成拉动总需求增长的合力,并以总需求的增长为基础,进而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其他问题。

(3)加强对“过剩经济”宏观调控的对策研究根据“过剩经济”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提高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率,增强对经济调控的有效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必须加强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和对策研究。

第一,加强对以拉动需求为目标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和对策的研究。面对“过剩经济”这一基本态势,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定位在拉动需求是合乎逻辑的。要使宏观调控能更有效地达到目标,首先要加强有关的理论研究。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围绕着如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并在国家调控经济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看,这些理论中有许多内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但又不能照搬,因为国情和具体的经济条件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研究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调控理论。例如,我国产生需求不足的主要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我国的需求不足有什么特点,实行哪些政策措施能有效地拉动需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贸政策如何配合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如何更好地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等等。

第二,加强对“过剩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所要解决的主要经济问题的研究。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而在“过剩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往往是把失业作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失业问题过去我们是用行政办法,甚至是政治运动的方式来解决的。显然,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行不通的。前一段时间,我们又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来解决失业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也不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采取怎样的宏观调控措施才能较好地解决失业问题,这是世界各国都感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我国在这方面也没有现成的经验,需要对这一问题加以认真地研究。例如,解决失业应实施怎样的宏观经济对策,该实行怎样的就业政策,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失业保障制度,以及把失业率控制在怎样的程度比较合理,在我国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替代关系,等等。

从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来看,是要能够实现“一高二低”,即经济高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尽管在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失业率偏高,但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长期趋势来看,需要解决的并不仅仅只是失业率的问题,经济增长率的问题、通货膨胀率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以,实际上宏观调控所要解决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三个问题。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对策研究,就能为经济发展实现“一高二低”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加强对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副作用及其预防对策的研究。实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拉动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发展带来一些副作用。例如,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扩大财政赤字,引发通货膨胀;实施刺激投资的政策会诱发经济泡沫。因此,对实施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时,将会产生什么副作用,副作用的程度有多大,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和控制等这些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实施宏观调控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研究透了,在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时就会把问题考虑得更加全面,就能够把一种政策的副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就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就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同类推荐
  • 经典品牌故事全集

    经典品牌故事全集

    本书通过200多个生动翔实的品牌故事,将世界名牌的品牌之道呈现在读者面前,帮助读者借鉴成功的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不论是品牌的经营者,还是品牌的使用者,只要一册在手,您一定会受益非浅。
  •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给经理人每天看的经济学

    本书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市场经济学、投资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营销经济学、人才经济学、民生经济学、生活经济学、情感经济学等多个角度介绍了经济学常识。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为相关专业高校教材。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的不断完善。
  •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重庆市“一圈两翼”产业布局研究

    "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是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在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下,结合重庆当前实际,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提出的新时期发展纲略,是在充分总结、吸取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对原区域发展指导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完成胡锦涛总书记“314”重托、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平台。
  •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本书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第一次比较系统、完整地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在分析制度起源问题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在经济活动与制度因素的关系中,提出了价值运动的两个制度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制度问题上,重点分析了产权制度、企业制度、生产总过程运行制度;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对财产公有制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提出了比较研究的新观点。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制度变革的角度揭示制度因素与经济活动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热门推荐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 误入幸福圈

    误入幸福圈

    腹黑大灰狼和娇蛮小狐狸的故事。
  • 柠檬之恋:懵懂的青春

    柠檬之恋:懵懂的青春

    她是我生命中的天使,每天的一切都是我对她最好的证明,可她却慢慢隐匿了,我的初恋。直到我遇见一样可爱的哆啦A梦,我心中的某些阴影好像逐渐被一只哆啦A梦给取代了,但你的出现却像恶魔一样,怂恿我去背叛她,但时间慢慢证明,你就是那位隐匿的天使,如果人真有下辈子,我一定要做一个冷血一点的人不为爱情所动,可是,这辈子我只能认栽。——宫少轩。他曾爱我爱到连自尊都可以不顾,可是我却还是强忍着泪意,一步一步踩着他的自尊走出了他的世界,我的初恋。我一定是在前世修行打了瞌睡,每每到手的幸福总是接不住,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摔落在地上,碎裂成无数块细小的碎片。——欧阳冰彤。关注我的另一部《封魂师:所有爱的执念》哦!
  • 永恒战帝

    永恒战帝

    什么是天才?无论学习任何战技都能完全领悟,只要修炼新的功法就能扫除进阶的壁障。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少年聂风偶得一神物‘灰色桃核’,从此之后修炼一日千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世间还有他达不到的境界吗?
  • 我的神秘邻居

    我的神秘邻居

    王玉琳,能力出众,参加了多个社团,美女副会长还是他的女朋友。聚会,喝醉了,被暗恋他的女生带到了宾馆,然后嘛,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了。心里放心不下,偷偷的做了个检查,被告知得了绝症。想尽办法和女友分了手,却没想到多年之后,他与前女友一家居然成了邻居。而且他还发现他这个绝症还真绝!
  • 因为你是我喜欢的样子

    因为你是我喜欢的样子

    在青涩的高中生活和喜欢的他一起美好度过。
  • 道气永存

    道气永存

    仙,人与山;人,思想、智慧、性格;山,是财、法、地、侣中的地,深点是环境,在引申是自然是“道”是“真”。能使人与自然相合便是“仙”,这个过程便是求道。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为李诚的修道者,依靠着师尊所传道法初篇,自我完善,走出不同于当下的修行路。作为一个老仙侠书虫,一直想写一部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仙侠,希望各位读者支持!谢谢!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与美艳女妖寻欢作乐

    与美艳女妖寻欢作乐

    只因慢了一步,他错过了喜爱的女人。看着他和她走在一起,他心如刀割。柏兰河边,他遇到了妖,那妖带着他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人生。我是林镜,让我们一起享受重口,寻欢作乐吧。
  • 我的极品小尸妹

    我的极品小尸妹

    你见过尸体生孩子吗?尸体生下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的命运?看阴阳先生如何逆袭命运,指点阴阳,玩转都市、抗拒白富美、明星大美女、纯洁小太妹、高冷靓学妹以及乡村、小少妇、纯少女。等等…还有极品小尸妹给我介绍的……看尸育出来的极品小尸妹如何混迹阴阳界,结仙识神,逆袭尸命…师兄,只要你点头,妖娘.魔女.魅影.鬼新娘.怪少妇,师妹都能帮你搞定…嘿嘿,谁叫我是你小尸妹呢!本书合灵异.惊悚、阴阳风水、道门道术、妖魔鬼怪、都市悬疑、激战、生死虐恋、天、地、人三界为一体,自带十个胆、超级侦探的智商、纸巾和眼泪……
  • 回灵绝

    回灵绝

    回灵现,众生乱。回灵隐,世人安。上古时期,一枚回灵玉,引得血染大地,众生哀怨四起。时世艰危之际,又是谁,拯救乱世于水火,惊天一箭之后,回灵玉从此销声匿迹,再无踪迹可寻。被遗忘的历史,本以为世人从此可以安乐平静。奈何,天违人愿,回灵重现,诅咒再起。红尘漫漫,故事,由此开始。“放手”!:“我不要”!“阿鱼,等我回来”。。。一曲悲鸣长啸,她噙泪不止,几近癫狂。:“华千烨,我总感觉,你离我那么近,那么近...近到伸手,便可以触到你”。日月崖边,看着地上她唯一留下的东西,双目通红的他,不断呢喃她的名字:“阿鱼。。阿鱼。。”尔后毅然跳下追寻她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