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有补充关系的零售业聚集。所谓补充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商店经营商品互为补充,以满足消费者的连带需求为目的。如家电产品与家电配件商品的聚集即形成相互补充关系。互为补充的几种零售业态也可以在共同的商业区内布店,如百货商店周围聚集的服装专卖店、饰品专卖店、鞋帽专卖店、快餐店等。它们提供了互相补充的、更加全面的商品种类,能共同吸引客流,这在我国大城市的传统中心商业街中是普遍的。
④多功能聚集。零售业与饮食业、服务业、娱乐业以及邮电、银行的聚集,这是一种多功能型的聚集,有利于产生放大的聚集效应,从而有效地扩大该地区的购物与服务商圈。
(2)竞争店铺分析。商店周围的竞争情况对商店经营的成败有巨大影响,因此在区位选择时,必须要认真分析竞争对手,对所选位置周边的直接和间接的竞争者悉数掌握。一般来说,如果本店的经营内容与竞争店铺相同或相近,则应尽量远离竞争店铺开店,但如果该店经营独具特色,将会吸引大量的客流,促进销售、独树形象,否则将难以生存和发展。是否远离竞争对手,主要取决于本店的经营特色。这就需要与竞争对手作出分析和对比。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主要包括:①距离的远近、其位置上的优劣;②销售规模、目标定位,目标顾客层次及特点;③商品结构和经营特色;④资金实力和管理水平。
6.地形特色及位置布局新商店通常应设在能见度高的地方。所谓能见度是指一个店铺能被往来行人和乘车者所看到的程度。能见度越高,越容易吸引顾客来店,因此,商店应尽量临街而设,并尽可能选在两面或三面临街的路口、公共场所的迎面处等,来增强能见度,并且还可以通过尽量扩充橱窗面积,增开出入口等方法来提高可见度。位置布局是指商店在商业区或购物中心内的相对位置。一般来说,拐角的位置是比较理想的,它位于两条街道或两条人行通道的交叉处,可以产生“拐角效应”。此外,还应考虑店铺具体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否有空间弹性,路面是否平坦,及光照条件等。
二、选择区位的无形因素
除以上因素外,在企业区位选择时,还有另外一些影响因素更难衡量和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来说是难以捕捉和控制的。
1.周围环境(安全等)
店址周围的环境将对零售的经营成败产生巨大影响。任何一家新建商店,都必须对店址周围环境如建筑、治安、卫生等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如地点附近存在许多空建筑,会令人感到颓废衰落而不愿涉足;如果位于客户感觉不安全的地方将不会兴隆,这类地区包括高犯罪率的地区或没有很好地开垦或教化的地区,哪怕是传闻治安状况不佳,无论是否属实,都会妨碍顾客前来;另外其他如会发出不良气味、噪音、灰尘多的环境,都会降低开店的价值。而在有充足的灯光、到处都有人群购物的建筑内和停车点,购物者感觉最为安全。
2.便利性
顾客常常因为便利选择一家商店而不是另外一家。这里的便利并不单纯是指交通上的便利,它应当包含更多,比如交通的便利、购物的便利、位置上的便利等等。有时经营者考虑的便利与消费者所选择的便利并不一致,所以在区位选择时,零售商店应尽量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便利性,至少是绝大部分目标顾客的角度。
3.城市发展
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会对商店将来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所以在选择店铺的具体位置时,还要考虑城市建设规划。有的地点从短期来看是最佳的位置,但随着城市的改造和发展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而不适合开店;相反,有些地点从短期来看不是理想的位置,但从规划前景来看会成为有发展前途的店址,并且如果在某些地段区位尚未扩展之前能够准确了解预测到该地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可以以较低的费用获得较好的区位,因此,零售商必须从长期考虑,在了解交通、街道、市政、绿化、公共设施、住宅建设等规划的前提下做出最佳地点的选择。
三、零售区位理论简介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社会科学家即开始探索零售区位的选择理论,从那时起,出现了许多理论来解释消费者为什么选择某个特定的商店,当然,有很多理论是从商圈的划定或测量来说明的,因为商圈的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1.零售引力法则
1929年,美国学者威廉·雷利(W.J.Reilly)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也叫“雷利法则”,该法则认为,城市人口越多、规模越大、商业越发达,对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大。雷利法则的基本内容是:在两个城市之间存在着一个中介点,两个城市对处于该中介点上的顾客的吸引力是相同的,在此中介点上的顾客可能前往任何一个城市购物,但是该中介点距离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却是不同的。这一中介点到两城市(商店)的距离即是两城市(商店)吸引顾客的地理区域,这一中介点就是两个城市各自商圈的边界。
结果表明,A城市的商圈边界是15公里,即A、B两城市商圈分界点在距离A城15公里,B城5公里处,中介点往A城这边的居民主要在A城购物,中介点往B城这边的居民主要在B城购物。雷利法则说明:城市人口多意味着零售店铺也比较多,商品供应也相对丰富,商业设施发达,从而为顾客提供的选择机会也就越多,因此,对顾客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同时城市人口多也意味着城市的综合功能比较健全,顾客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其他方面的服务,这也是吸引顾客购物的重要因素。所以,雷利法则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大城市的零售引力要大于小城市的零售引力,或者说大城市的商圈范围要大于小城市的商圈范围。
雷利法则既可以用于不同城市商业区之间的定量分析,也可以用于同一城市内不同商业区之间,不同店铺之间的定量分析,只需要将人口数范围缩小即可。利用雷利法则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特别是在资料不全时尤为适用。但它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雷利法则只考虑到两城的里程距离,而未考虑需要花费的行程距离,如果道路拥挤,或设施不全,行走困难,即使里程距离较近,也会使人产生遥远的感觉。而且它只适用于出售日常用品的商店,不适用于出售挑选性强的高档消费品商店。此外,若存在广告的影响,或顾客对某特定商店的忠诚和某些商店有特殊吸引力的,会削弱该法则的有效性。
2.零售饱和理论
零售饱和理论是通过计算零售饱和指数来判断某个地区商业竞争激烈程度的一个指标,通过计算或测定某类商品销售的饱和指数,可以了解某个地区同行业是过多还是不足,以决定是否选择在此开店。其计算公式为
IRS=C×RE/RF
式中:IRS为某地区某类商品零售饱和指数;C为某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数;RE为某地区每一顾客平均购买数;RF为某地区经营同类商品的店铺营业总面积。
例如:假设有A、B、C三个地区,每个地区购买某类商品的潜在顾客数,每一顾客平均购买数,经营同类商品的店铺营业总面积为已知。那么,根据公式,可以计算出上述三个地区某类商品的零售饱和指数。
结果说明,A地区的零售饱和指数最低,为320,即该地区经营某类商品的店铺每平方米营业面积可实现320元的销售额;C地区的零售饱和指数最高,为400,即该地区经营某类商品的店铺每平方米可实现400元的销售额。零售饱和指数越高,意味着店铺的商圈范围越大,从而意味着零售经营机会和成功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零售饱和指数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新设店铺的重要候选地。但是,指数低的地区也不一定没有发展潜力。零售饱和指数低,可能是因为该地区的现有的零售店铺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力,导致顾客大量向其他地区流失。如果是这样,零售饱和指数低的地区也可能是理想的候选地。
零售饱和指数只是从定量角度考虑了某一地区经营某类商品同业竞争程度,而没有考虑原有商店,尤其是信誉好、知名度高的老字号商店对新的竞争对手的影响,且计算资料不易准确收集,所以,新设商店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零售饱和指数只能作为确定商圈和店铺选址的参考,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3.赫夫模型赫夫模型是美国零售学者戴伟·赫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测定店铺商圈的计量模型。赫夫法则是从不同商业区的商店经营面积、顾客从住所到该商业区或商店所花的时间及不同类型顾客对路途时间不同的重视程度这三个方面出发,来对一个商业区或商店的商圈进行分析。赫夫认为,一个商店的商圈取决于它对顾客的吸引力,而商店在一个地区以及其他商店在这个地区对顾客的吸引力是可以测量的。赫夫认为,一个商店对顾客的吸引力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店铺的规模和店铺与顾客的距离。商店的规模可以根据营业面积计算,距离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大商店比小商店有较大的吸引力,近距离商店比远距离店更有吸引力。
赫夫认为,顾客在诸多商店中选择特定商店购物,取决于该商店对顾客的吸引力。他认为,顾客到特定商店购物的可能性(概率)等于该商店对顾客的吸引力与该地区所有同类商店对顾客吸引力总和的比率。
赫夫模型对预测新设商店的销售非常有意义,零售商在进行新店址策划时,可以借助该模型计算顾客来店购物的可能性及该店的潜在销售额,据此来进行所选店址决策。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选定若干顾客区域;
②确认各区域内所有商店(包括即将开设的)规模;
③确认各区域中心位置(顾客集中区域顾客购物出发点)到各商店的距离或所需时间;
④对各区域的居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潜在顾客的购买频率、购买习惯;
⑤计算顾客到各商店购物的概率;
⑥计算新开商店在各区域内的可能销售量或销售额;新开商店在各区域的可能销售额=顾客来店购物的概率×潜在顾客人数×每一顾客平均购买额
⑦据计算结果、比较、决定新店铺的开设位置与规模。
零售区位的选择
一、零售区位的类型
在对各种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作出分析之后,零售商还需要对该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商业区或购物区的规模、形状和特点进行分析,从而决定在一个地区内选择什么样的商业区或购物区作为商店选址区位,即要确定新的商店应处于何种环境中,需要对商店位置的类型进行分析。因为不同的区位类型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零售商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商店的区位类型。一个地区的零售区位类型大体有以下几种。
1.商业区
一个商业区的形成和发展往往是无计划的,是未经规划自然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一个选择零售商、商品和服务的特定组合的有组织的过程。这种自然形成的商业区可以分为中心商业区、次级商业区、街道商业区和商业街四种类型。
(1)中心商业区。中心商业区是一个城市的零售中心,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城市的闹市区。它聚集了许多零售店、饮食店、银行、酒店及其他服务机构,是一个城市的购物、商住、旅游集中地。而且不仅零售店数多,类型也多,可提供丰富的商品和多种服务,顾客到中心商业区购物,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得到多样化的服务。在此开店,可以借商业群体效应吸引较多较远的顾客群,因此,中心商业区是一个地区最有零售吸引力的区位。其优缺点如下:优点是交通方便,设施齐全,客流量大,可以借助商业群体效应扩大商圈,成功率较高。缺点是停车位紧张,人群拥挤,货物运输不便,地价昂贵,新店址难以寻找,扩展潜力小,且闹市区存在较高的潜在犯罪活动的可能性。
(2)次级商业区。次级商业区是一个城市的二级商业区。一个城市一般有多个次级商业区,分散在城市的繁华程度较低的购物区域,通常位于两条主要街道的交叉路口,至少有一家百货商店或大卖场和多家专卖店和专业店,此外周围还聚集许多小商店。这一商业区主要面向城市的某一区域消费者,以销售家庭用品和日常用品为主。在这里设店,交通比较便利,人群不太拥挤,店址相对也好找,但供应的商品和服务不均衡,难以吸引较远的顾客。
(3)街道商业小区。这种类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客地周边商业小区,如车站、体育场、大学等附近的小型商业街;一种是居民区附近的商业小区。两种小区的商店类型及经营商品不太相同,集客地周边的商业小区主要以经营与集客地的活动相关的商品,如车站附近的商业小区主要经营方便食品、快餐、旅游商品为主,主要是一些小型专业店;而居民区附近的商业小区则主要经营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便利品,商店类型则以中小型超市、便利店为主。在这类小区设店竞争程度低,最接近顾客,停车方便,但商圈小。
(4)专业一条街。专业一条街是由若干经营类似商品的商店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一条商业街。在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往往会自发形成一条条特色商品街,这是城市发展积淀下来的商业文化,由于其形成历史较长,有些商品街甚至享誉国内外,如北京著名的古玩一条街等。在这里开店,可以与同类商店一起分享“商业聚集效应”带来的大范围商圈,是小型专业店重要的位置选择之一,缺点是竞争程度高,能见度低。
2.购物中心
这是经过仔细规划并集中管理的商店群,通常由房产开发商事先规划设计、建设完成后把各铺面出租或出售给零售商。购物中心很强调中心内各类商店的均衡配置。所谓均衡配置就是购物中心内的各类商店和数量是根据购物中心的目标定位来配置的。
为了保持这种均衡,一个购物中心往往规定了各类零售商店的营业面积、经营品种及在购物中心内的具体位置,通过这种配置、规划的购物中心的商店在提供的商品的质量和品种上相互补充、商店类型和数量紧密结合,以满足周围人口的全面需要,一个典型的购物中心往往要有一家或一家以上的核心商店,及各种各样的较小的商店,商店的类型或业态形式主要有百货店、专业店和超市,因此,零售商在购物中心设店,要考虑自身特点是否符合购物中心的要求。
购物中心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居民区购物中心,主要经营食品、杂货,并提供洗衣、修理、美容美发等服务;二是社区购物中心,主要经营便利商品、服装、家具等选购品;三是地区性购物中心,主要经营选购品,同时也经营部分便利商品,规模大、服务内容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