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6400000028

第28章 张汶详刺马案(2)

张之万到了江宁,他很清楚,这个案子不管怎样审,怎样结,都是两头不落人。审不出主使人,马家不愿意,朝廷更不满意;审出主使人,这些人也可能把自己“做掉”,岂不更悲?于是他与将军魁玉和当时江苏的布政使梅启照密谋,最后他们彼此通过一番言谈,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一致,这就是往下拖。因为这个时候他们已经知道,曾国藩要重回两江,他是湘军首领,不管怎么审,都比他们审要好得多。

张之万采取拖延战术,在江宁连审数日,并没用刑。马新贻的亲信、参与会审的孙依言、袁保庆十分不满。袁保庆时任营务处总办,平日抓散兵游勇,颇为严厉,是马新贻的亲信之人。那孙依言与马新贻也处得不错,马新贻对其有知遇之恩。两人对马新贻之死耿耿于怀,不追出主使的人来,决不罢休,于是极力主张张之万对张汶祥严刑讯究。张之万不软不硬地说:“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偿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就这样张之万一边慢慢地审理,一边耐心等待调补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的到来。

对这样一种情况,朝廷也早有所顾及,所以早在张之万在路上的时候,朝廷就再次下旨给魁玉,明确告之魁玉,在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当中,一定要抓紧时间,绝不能够心存由大化小的心态,更不能够因为借口等待张之万而稍有迟缓。

到了十月月十二日,张之万才送出第一道奏章:“该犯张汶详自知身罹重解,凶狡异常,连讯连日,坚不吐实,刑讯则甘求速死,熬审则无一言。既其子女罗跪于前,受刑于侧,亦复闭目不视,且时复有矫强不逊之词,任意污蔑之语,尤堪令人发指。臣又添派道府大员,并遴选长于听断之牧令,昼夜熬审,务期究出真情,以成信谳。”同时与魁玉联衔报告,质讯中军副将喻吉三,以及武巡捕候补都司叶化龙等,追究防护失职之责。

由于张之万、魁玉拖延太久,朝廷震怒,下谕旨责问张之万和魁玉,怎么还没有结果?而且案子拖延不结,招致了更多的传闻物议。那么朝中的一些所谓的严官,如给事中等也都纷纷上折,认为朝廷指派的这两个人太不尽责了,张之万、魁玉一时成了众矢之的。

迫于压力,到了这一年的闰十月二十日,也就是距案发差不多有四个月之久,张之万和魁玉两个人联名上奏,向朝廷写了一道这个案件奏结的奏折。奏折中称:“凶犯张汶详曾参加了太平军,效力于侍王李世贤帐前。在离家从军期间,他的妻子被当地一个姓吴的人霸占为妻。战乱平息之后,张文祥回到家中看见妻子别嫁,到县衙投诉。县官将妻子判回给他,但是被一同占有的家财难再取回。当时,马新贻正在做浙江的巡抚,张文祥前去告状。马新贻并未受理此案,那位霸占他妻子的吴姓人借机讽刺挖苦,张文祥从此对马新贻怀恨在心。后又因为生意往来,张文祥认识了一些在浙江沿海抢劫财物的做海盗的朋友。而马新贻曾经数次出兵剿灭海盗,张文祥的朋友不免牵涉其中,这使得张文祥对马新贻又结新仇。因此张汶祥于‘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从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张之万和魁玉认为,马新贻之所以行刺总督大人,完全是因为上述这种个人的冤仇所致。

张之万、魁玉的奏结看来还算顺理成章,但在最后却露出了破绽。人命关天的法律文书,行文时竟用“尚属可信”四字,不知是何用心。对这样四个字,朝廷看到之后,就更加的不满。说如此的一个行刺总督的重案,如此一个受到皇帝朝廷,几次三番关注的这样的一个所谓的诏命的钦定案件,怎么能够用“尚属可信”四个字就决定呢?朝廷一气之下,又发了一道谕旨:“令曾国藩于抵任后会同严讯,务得确情。着再派郑敦谨驰驿前往江宁,会通曾国藩将全案人证详细研鞠,究出实在情形,从严惩办,以伸国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慈禧太后应该已经得知了幕后有人捣鬼,但是她应该还没有疑心到曾国藩的身上,所以在上谕上虽然有所松动,但是还是比较严厉的。这回除了要曾国藩速回江宁外,又另委派了刑部尚书郑敦谨作为钦差大臣携随员赴江宁复审。不仅主审大员撤换,就连司员也全部更换,既显示出朝廷处理此案的决心,也反映出对前审案人员的不满和失望。

曾国藩、郑敦谨再审

八月朝廷曾下旨,要调任曾国藩重新出任两江总督,然而曾国藩却请辞。他在给朝廷回复的奏折里说了两点原因:一是,因为他百病缠身,他说自己年岁大了,而且眼疾很重,一只眼睛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了;二是,他这个时候在天津处理教案。慈禧哪里会放过他,一面给这个“中兴名臣”戴了顶高帽子,一面坚决不让他辞官。下懿旨道:“两江事务殷繁,职任綦重,曾国藩老成宿望,前在江南多年,情形熟悉,措置咸宜,现虽目疾未痊,但得该督坐镇其间,诸事自可就理,该督所请另简贤能之处,著毋庸再议。”言外之意是让曾国藩必须去。

曾国藩请辞江督未能如愿,已经交出了直隶总督的关防,正预备入京请训,就在他出京之前,张之万和魁玉会衔的奏折到了,说张文祥挟仇“乘间刺害总督大员,并无主使之人”,同时定拟罪名,凌迟处死。消息一传,舆论大哗。不但舆论不满,两宫太后及朝中大臣,亦无不觉得封疆大吏死得不明不白,不但有伤国体,而且此风一开,中外大员心存顾忌,会不敢放手办事,否则就可能成为马新贻第二。于是两宫太后召见军机,仔细商量的结果,决定兼筹并顾。一方面尊重曾国藩的地位,一方面另派大员到江宁,重新开审。同时为昭大公起见,决定明发上谕,于是就有了上述的要郑敦谨会同曾国藩再审张汶祥的谕旨。

时任刑部尚书的郑敦谨,字小山,是湖南长沙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因他作中下级地方官的时间长,与百姓打交道的机会也多,凭着他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性子,得了一个“郑青天”的名声。同治六年(1867年),捻军渡河进入山西,山西巡抚赵长龄防剿不力,带兵的藩司陈湜,是曾国荃的姻亲,本人性喜渔色,部下纪律极坏,被捻军连连挫败。捻军在山西攻城夺镇,所向披靡。慈禧太后得报震怒,大年三十派郑敦谨出京查办。结果按查属实,赵长龄和陈湜得了革职充军的处分,而郑敦谨其铁面无私,雷厉风行的名声,立时传于朝野。

此次,上谕发抄,舆论都表示满意,期待着郑敦谨也像那次到山西查办事件一样,将这桩刺马疑案办得水落石出,河清见鱼。郑敦谨却是心情沉重,因为他是湖南人,而江宁是湘军的天下,但他又不愿借词规避。

再说这个曾国藩,他请辞两江总督未被获准,这之后他就采取拖的办法。他磨磨蹭蹭,就是不启程,似乎对回任两江毫无兴趣,其实他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江宁的事态发展。张之万与魁玉但求自保,对刺马案是一拖再拖,招致朝廷震怒。

清廷为了不激起兵变,稳固国本,一再催促曾国藩回莅湘军集团腹地坐镇,督审此案。一月二日曾国藩抵达江宁,十四日,接印视事。从清廷调他任两江总督,到他正式上任,历时三个多月。

曾国藩到江宁后,张之万急急忙忙交接完案件,就匆匆跑回清江浦去了。曾国藩很沉得住气,一直到郑敦谨抵江宁,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从未主持过审理案件。只在郑敦谨来到的前一天,他才调阅案卷,记下有关案犯的名字。

郑敦谨到江宁的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到了同治十年(1871年)。他此次赶赴江宁,随行带了两个得力助手,也就是刑部的两个郎中,满郎中伊勒通阿、汉郎中颜士璋。郑敦谨只歇了两天,在正月初二,他就招呼曾国藩这一应人等,开始会审张汶详一案。

等坐了堂把张汶祥带了上来,郑敦谨看他一脸既凶且狡的神色,心里便有警惕,所以问话极其谨慎,而张汶祥其滑无比,遇到紧要关头,总是闪避不答。那两名司员因为已经得到指示,也是采取敷衍的态度,一句来一句去,问是问得很热闹,却非问在要害上面。

按照郑敦谨当初的打算,他背负着“铁面无私”这样的一种社会上的清誉,他认为他一定要把这个结果审出来。可是据史料当中说,他连审了十四天,张汶祥一味狡赖,毫无确供。与郑敦谨并坐正堂的曾国藩,一直默默地听着很少发问,最后冷冷地对郑敦谨说了一句话:“将来只好仍照魁、张二公原奏之法奏结。”此时郑敦谨一切都明白了,原来他们早已设计好了。他心里凉了半截,原来这案子是不能深究的。

三月十九日,郑、曾联衔上奏,奏结比张之万、魁玉原来的定拟叙述更加详细,取供、采证、行文更加缜密,但基本内容不出前者。所不同的是:

第一,特别强调张汶详“听受海盗指使并挟私怨行刺”,“实无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谋之人”;

同类推荐
  • 重战三国

    重战三国

    本是毕业博士,可为救一个小男孩,而出车祸,导致穿越到了这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太平要术。发现了太平要术中的秘密。切看他如何创造出属于他的三国时代。
  • 锵锵三人南北行
  • 挹娄之鹰图腾

    挹娄之鹰图腾

    挹娄(yilou),听说过吗?就是史籍中反复提到的满族的先祖。他们立族的年代相当于汉末至南北朝,纵跨三百多年,比他们后代子孙在中原立国的清朝,存续的时间都长。他们驰骋于:东到日本海,西至呼兰河一线,南至珲春至汪清附近,北至鄂霍次克海的广大区域。他们笃奉七星大神,以鹰为图腾生活在原始与封建社会的“交叉口”,由肃慎族而来,在汉族和夫余、沃沮、高句丽夹缝中诞生、成长、壮大,振臂一呼,举起猎猎七星大旗。他们的开国皇帝叫挹娄,以皇名为族名。皇城在七星河上游,现今的友谊风林……他们哪,他们……我的满族兄弟!我的东北兄弟!——波澜壮阔,可歌可泣。
  •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我国宋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即辽、金和西夏。这三个政权称雄边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辽也称辽国、契丹,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中国北部。金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西夏原名大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长达190年,最后亡于蒙古。
  • 诛佞记

    诛佞记

    明洪武十四年春。明太祖朱元璋将爱女安庆公主下嫁于壬戌年殿试二甲第一名进士——欧阳伦。欧阳伦小人得志,遂将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表妹弃遗。致授业母舅吐血身死,舅母自缢身亡,表妹悲愤交加、失心癫狂。洪武二十三年正月,欧阳伦置大明律条于不顾,公然对抗朝廷“盐茶国有,私人不得染指营运”的禁令,勾结湖广、陕西等地方官大肆运销。茶马互市、牟取暴利,且收受贿赂、侵吞赋税,阴买死士、杀人灭口。自洪武十六年始,欧阳伦即分别收受湖广史近山、云南邱汝昌等贪官的巨额贿赂。致洪武二十一年秋,云南曲源府大旱之年官府无钱粮赈灾,使曲源一地饿殍遍野,百姓聚众骚乱。
热门推荐
  • 我的懵懂少年

    我的懵懂少年

    缘分已尽,又何必留恋?不是爱你,又何必死皮赖脸?
  • 绝世天战

    绝世天战

    邪恶的虚,入侵天战世界,这里有不一样的精彩,各种奇异的天术翻飞,一名奇异的少年破浪,修得惊世天术,崛起于危难之间,杀虚立不世之功,因守护世人而得“天战守护神”之称。
  • 不是不相信爱情只是遇不到

    不是不相信爱情只是遇不到

    一个海归学子回国后在自己家的公司里当起了小小的员工,每天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在这里他能否找到自己的真爱?当有一天同事们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后会出现什么戏剧性的一幕呢?
  • 报君以琼玖

    报君以琼玖

    君赠我瑶佩,报之以琼玖。男主篇:如果没有步步为营的权术谋略,即墨不会这么痛苦。可是若非如此,怎能护得她,一世安宁?女主篇:即便天下人皆待我以炎凉,我亦不惧,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某日,玖宁指着某物说:“这只小狐狸洁白无瑕,玉雪可爱,与厚颜无耻的公子您在一起,甚为不和谐啊!”即墨:“其实吧......这是只,狼狗。”小虐怡情,大虐伤心。本文轻松,男女主从一而终。
  • 流年已逝时间匆匆

    流年已逝时间匆匆

    他是人间一方的帝王沈一泽,她是神界索仙族的紫银公主白宛灵。一场意外,让她与他相遇,相识,相知,相爱。但因为但因为她的表妹、好友、闺蜜雅欢对他的爱慕之心,她唯一在世的亲人母后索圣仙的阻拦。一场误会,一声令下,欢儿被削去神籍,剥去仙骨,打入了命运的轮回而来到了人间。她则被打入仙牢,却意外得知一切只是一场误会。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她却为逃避过去痛苦自责的全部而封印了自己的全部记忆跳下云端下界来到人间去找他。没想到却转首再次遇见了他与雅欢的转世。在机缘巧合下,她因为一部魔幻剧而得知了魔法的存在并恢复了自己的记忆。前序:认识你是我莫大的幸福,你的快乐与烦恼都想为你分担,每时每秒都想与你在一起。你说爱需要空间,也许是我错了,但不管怎样我知道我爱你我对你的爱不分离永远永远,都要记得,流年里感谢有你的一路陪伴,还要记得,碧宁儿与合欢儿,蓝氧儿,兰雅儿,心儿,可心儿、乐儿与浓朱儿,都是好闺蜜,好死党,而他,妖孽儿,永永远远都将是她一生中最美的珍藏及她认定的夫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诅咒恐怖来袭

    诅咒恐怖来袭

    未知的荒村,黑暗的来袭,神秘的死亡,恐怖的死亡录像,李元香为全体的生存而重返恐怖源头,荒村如何,生死如何,神秘诅咒浮出水面,如何终止?
  • 黑心

    黑心

    故事以一次矿难为背景,刑警支队长海小安牵头破案,通过对一具无头尸源的寻找,意外遇上了潜逃多年的人贩子宋雅杰,被杀的郭德学正是她的男人,她还借卵给海小安的继母生了一个女孩。鬼脸砬子煤矿卐井透水事故发生,黑心矿主为掩盖矿难真相策划了炸井……刘宝库替真正的矿主幕后老板当矿长,直到最后老板才走到前台来……本书表现了人民警察伟大的品质,和为正义做出个人牺牲的精神。
  • 埃博拉之战

    埃博拉之战

    环境的破坏,自然灾害的频发,加之埃博拉病毒的侵袭,人类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近三年间,一次又一次的变异,让这种威胁猛增,足以达到毁灭的程度。幸存下来的人如何利用现有的科技及资源,依靠智慧在这末法时期生存下去,延续文明。他们的命运究竟如何?人类又将何去何从?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