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则故事,我们一定会发笑。它不像“请君入瓮”的故事那样给人一种冷峻的感觉,它给人带来的是轻松——你看,小厮没有及时擦鞋,伏尔泰并没有严惩他,而是在他要食橱上的钥匙的时候,用以谬制谬的方法,揭示了小厮推理上的荒谬,因此导致了幽默。这时,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请君入瓮”的中不包含幽默的因素了。因为它不含有荒谬的成分,完全是一出正剧,“严肃”占很大比重,说的是恶人有恶报,展示了恶人自食其果的可耻下场,与“伏尔泰的鞋”这则幽默故事不同。从心理学上讲,在当众讲话时候以谬制谬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心理过程,它通过有效的诱导和转换,使人在不知不觉中突然面对荒谬,产生忍俊不禁的情景效果。
丘浚一次到杭州寺庙里去拜访一个和尚。这和尚猜度他不像个有钱又有势的人物,爱理不理的,对他很傲慢。就在这时,庙门前响起了一阵吆喝声,有个将军的子弟带了一班仆人,前呼后拥,前来拜佛。这和尚马上换了一副面孔,亲自走下台阶,躬身合掌,上前恭迎。
丘浚看了很不满,等到将军的子弟一走,就问和尚:“你对我这样怠慢,对那些人却又为什么这般殷勤呢?”
和尚狡辩说:“阿弥陀佛,施主,你误会了?你不知佛经上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刚才我是‘接是不接,不接是接’啊!”
丘浚听了火冒三丈,从和尚手里夺过禅杖,狠狠将他打了几下,说:“和尚莫怪,如此说来,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这则对话的巧妙之处,在于和尚“接是不接,不接是接”的论断的荒谬,丘浚的“打是不打、不打是打”的论断同样荒谬,但他是用和尚推论方法,以谬制谬,使自己获得心态平衡。
摆脱困局之装聋作哑
在当众讲话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个听众的提问都必须你全心力的去回应。当对方的问题与你讲话的主旨无关,或者会转移你当前的话题,甚至对你表达的意思有所抵触的时候,不妨装聋作哑。以不回应为最好的回应,巧妙的绕过去。
这是一个“钝”的战术。在当众讲话过程中,对论敌的辩词,自己明明十分清楚,但是,却不值得反驳或不便反驳,这时,不妨把自己装扮成“聋哑人”,对化敌的辩词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令其无可奈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甘当英国傀儡的希腊,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英国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准备严惩土耳其。于是,纠集法、意、美、日、俄、希腊等国各派代表,与土耳其代表在洛桑谈判,企图胁迫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
英国的代表刻遵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是名震世界的外交家;而土耳其的代表伊斯美,不仅身材矮小,耳朵还有些聋,在国际、国内毫无名气可言。在谈判桌上,刻遵非常轻视伊斯美,态度十分傲慢、嚣张,其他代表也是盛气凌人。
但是,伊斯美态度从容,情绪镇定,毫无惧色。特别是他的聋耳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对土耳其有利的发言,他全听到了,不利的话,他全没听到。当伊斯美提出维护土耳其权益的条件时,英国外相刻遵大发雷霆,挥拳吼叫,咆哮如雷,恫吓、威胁不断向伊斯美劈头盖脸压下来。
各国列强的代表也气势汹汹,包围了伊斯美。但伊斯美大装其聋,坐在那里若无其事,等刻遵等人声嘶力竭地叫嚷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伸开右手,靠在耳边,将身子移向刻遵,十分温和地说:“您说什么?我还没听明白呢?”气得刻遵等人直翻白眼,反倒说不出话来。
当众讲话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感情不能过于冲动,要服从理智的需要,不能走上极端,凡事皆忍耐,要坚持“该忍则忍,该驳则驳”的原则。最好的方法是先忍后驳,忍可能引起论敌的烦躁,从而在论辩中出现漏洞,然后再见缝插针,及时出击。
1953年6月,年已79岁的英国首脑丘吉尔,到百慕大参加英、美、法三国会谈。他利用年事已高的借口,时常装聋,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法国外长皮杜尔在一系列问题上讨价还价,使大家颇感头痛。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装聋成为这位首脑的一种防卫武器。”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相在波茨坦举行会谈,在一次会谈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斯大林说:“美国研制出一种威力非常大的炸弹。”
暗示美国正拥有原子弹,对斯大林进行心理挑战。在杜鲁门讲话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两眼盯着斯大林面孔,观察反映,斯大林像没听见一样,未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后来许多回忆说,斯大林好像有点聋,没有听清楚。其实,斯大林不仅听清楚了这句话,而且听懂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说:“应该加快我们的工作进度。”两年后,前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使西方社会大吃一惊。
在当众讲话的时候,装聋作哑是一种“软”的策略,不露声色,大智若愚,待机反驳,后发制人,是装聋作哑法的主要特点。
摆脱困局之以假当真
当众讲话的时候遇到困境并非就要一直深陷其中,我们可以借助那些明知不可为的因素来为自己间接的辩护,从反面来论证自己的正确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以假当真。
假戏真做,并表演得非常真实,几乎可以乱真,从而得以得心应手地处理某些棘手事件。哲人说,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划去。哲人的思考,总是对事物做出真理性的认识。而在当众讲话中有时却要与真理性的认识暂时分道扬镳。以假当真,就是明知其是假,偏偏当成真,以此来推理,来判断,造成事理的逻辑关系松弛,甚至完全瓦解,起因与结果不相干或不相称。以假当真法可以用来搪塞、推理,从而为自己开脱。
8个士兵请了一天假到城里去玩,可是到第二天早上出操时还没回来。中尉十分恼火。
7点钟以后,第一个士兵回来了。
“非常抱歉,长官。”他向中尉解释道,“我的表慢了,没有赶上火车,就租了一辆汽车往回赶。可是半路上汽车也坏了,我只好到村子里买了一匹马,谁想到马又死了,我跑了10多里路才赶回来。”
中尉对他说的话十分怀疑。紧接着又陆续回来了6个士兵,全都是那一套误了火车、租汽车、买马的借口。中尉正要发作最后一个士兵到了。
“我误了火车,就租了辆汽车……”
“住嘴!”中尉抓住他咆哮道,“你要再说汽车坏了吗?”
“不!长官。”士兵喘了口气,“汽车没坏,但路上有那么多坏了的汽车和死马,汽车过不来呀!
士兵们贪恋城里的景致,因此都回来晚了。他们都很爱面子,想编点理由蒙骗过去。可是他们的谎话编得太蹩脚,一下就让中尉给识破了天机。当前7个士兵败下阵来后,最后一个士兵回来了。能够编的理由都让别人说尽了,他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了,真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这个士兵灵机一动,干脆以假当真。说不定还能扭转乾坤呢。前7个士兵都是平铺直叙地编谎话,引不起中尉注意力的震动,逗不起兴奋,况且士兵晚归,他正在气头上呢。最后回来的这个士兵编的谎话,前半截似在中尉预料之中,后半截则既在中尉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是把这几个士兵的假话当真,所以在路上才被那么多坏车、死马挡住。
摆脱困局之故作歪解
或许你在当众发言的时候不经意间产生了失误,或许你的对手抓住某一漏洞对你攻击,但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别急着纠正和反驳。不妨将这些失误和别人的攻击适度的扭曲,故作歪解,使他们偏转原来的意思,以减轻这些不利因素给你带来的压力。
歪中有正,“解”得有据,才见出机智;歪得有“理”,才见出幽默。故作歪解法是明知正确语义而故意另作阐释,有意制造幽默的方法之一。故作歪解当然是不合逻辑的,但在歪中有正,才见出机智。它是幽默设计者故意从歧义上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使概念所指与概念所解分离,造成幽默效果。
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竞选时,演讲刚到一半,有个捣乱分子高声打断他:“狗屎!垃圾!”显然这人的意思是“少说空话”或“别胡说八道”。可威尔森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报之一笑,安抚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捣乱者一下子语塞,哑然。
这里运用了词语的多义性来制造幽默。“狗屎、垃圾”用以比喻“空话、废话”,也可以借指“脏乱问题”,威尔森根据自己当时正在进行竞选演讲的特定环境,对“狗屎、垃圾”作了别解,使对方的攻击扑了空。幽默具有含蓄性,过度地剑拔弩张,就不会产生幽默。捣乱分子的一句话,真是火药味十足,如果和他“交上火”,展开刀光剑影的拼搏,“战火”就要烧掉幽默,而轻意“动武”,则是智慧不足的表现。幽默蕴含着睿智,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威尔森别解词语,幽默制胜,为在竞选中获胜,下了一着高棋。故作歪解,不单单在语义的多义性上打圈子,有时还可以利用类比的方式来巧解。
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演员上台演唱,曲毕谢幕,可没走两步,就被麦克风的电线绊倒,娇美的身材与当时的狼狈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们有笑有叹有哄。这位女演员急中生智,站起身来,拿起话筒说道:“我真正为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顿时,噪声变成了笑声和掌声。
像这样“出丑”的偶发事件,谁都可能遇到。因为它是“节外生枝”,很难事先预料,容易使当事人难堪。这时,临难不慌,从容镇定,当为第一要素,否则,全盘皆乱。尽管这样,“丑”还是出了,怎么样挽回面子呢?这就要现添一个“美”来补偿。这“美”是什么呢?就是出人意料地另作诠释带来的语言幽默之美。女演员以“美”补“丑”,值得借鉴。
故作歪解,需“解”得有据,特别是在公开的场合,要让听众觉得你歪得有理,从中要看出几分机会,不是浅薄的耍贫嘴。
四、巧妙反击应对挑战
当众讲话中,我们面对危机,在以镇定度过了最初的慌乱,在摆脱了困局之后,就应该对那些不怀好意的挑拨者给予语言上的有效反击。反击的方式固然多种多样,但都要以反击的有效性作为前提,同时注意反击语言的准确性。当然,反击也不要无休无止,适度即可。
把握反击的有效性
正如没有人总是喜欢被动挨打一样,当我们在当众讲话的过程中,面对别人在语言上不怀好意的攻击,一味的招架只能使自己疲于应付,也会给其他的听众留下软弱的影象。在言语上有效的反击对方,是当众讲话中必备的要素。
在当众讲话产生的冲突中,我们反击的目的是调节和改善自己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是为解决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这是反击有效性的重要标志。良好的口才是战胜受气的一大法宝,但良枪在手,用不好也会走火,伤人害己。因此,利用语言进行反击,必须把握反击的有效性。
掌握语言反击的度是反击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度,就是界限性。根据不受气的第一大准则,利用语言反击时,应按照自己对环境的敏锐判断,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确把握该说什么、怎样说、说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应根据对语言出口后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准确预测,确定自己的语言界限。否则,语言不准确或不到位,则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掌握语言反击的度,首先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不要扩大打击面。在反击时,要抓住主要矛盾,丁就是丁,卯就是卯,而不应四面树敌,把本来可以争取的中间力量甚至朋友统统都推到与自己对立的阵营中去,使自己陷于孤立、被动地位。
在北京,乘坐公共汽车时,行李超过规定标准应额外买票已是众所周知,但外地人却未必了解这一规定。
一位肩扛大包的外地人上车后,因购买行李票同乘务员争执起来。他似乎也挺有道理,责问乘务员道:“我坐火车走了几千里都没因行李多交费,单就你这公共汽车就该多交费?啥子道理!”一句话一下子把乘务员已到了嘴边的话给噎了回去,不知如何反驳。
过了半天,她似乎自言自语道:“就这帮没素质的外地人把北京给搞乱了。”谁知,这趟从北京站开出的公共汽车上,乘客中三分之二是外地人。她这一句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乘客们纷纷质问乘务员:“我们这些外地人难道都没买票?难道都不讲道理?这位老乡初来北京,是他不了解北京的规矩还是他故意蛮横无理?”
这位乘务员依照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本没有什么过错,开始时她完全受大家支持,但她因反击时语言的度没有把握好,才使自己一步跨入了困境当中。这是我们在进行语言反击时应吸取的教训。所以,语言反击应三思而后行,话语出口之前先掂量。否则,话语出口如覆水难收,自己会更加受气。
其次,应控制打击的力度,不要一棍子把人打死,一句话把人噎死。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击时应为对方留一点余地,掌握打击的分寸。因为大多数人都爱面子,给对方留有余地,实质上是为缓和彼此间的冲突留下了回旋的空间,也为自己留了一步台阶。否则,你把他逼进了死胡同,他别无选择只能与你对垒。结果,双方剑拔弩张,到头来两败俱伤,还是没有改变你受气的境地。这并不是我们反击的目的。然而,在生活中许多人并不能深刻理解这一道理,似乎反击得越狠越好,实际并非如此。所以说,语言反击是一门斗争艺术。
阿伟暗恋上了佳佳,但佳佳心有他属,并不为他所动。终于到了佳佳的生日了,阿伟决定在生日party上“火”一把。在摇曳的生日烛光里,阿伟动情地唱起了“爱,爱,爱不完……”
佳佳感觉阿伟在大庭广众之中令自己很难堪,但她只淡淡笑了笑,以舒缓的语调说:“看不出阿伟平时不声不响,原来歌喉如此优美。我们该为将来那位有幸拥有他深情歌声的小姐祝福。”
一句话,似是赞美,又似表白,于无声处给了阿伟当头一棒。但不知情者不会有任何觉察。既给阿伟留足了面子,又使自己轻松战胜了受气。
以上这两个方面,可概括为一句话:只有把握语言反击的广度和深度,才能保证语言反击的力度,有效地达到反击的目的,使自己避免受气。
针锋相对积极反击
在公众场合言语上的交锋中,面对不同的挑战者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对方性格柔弱,那么在你的反击下可能很快就知难而退;如果对方比较好强,但为人比较正直,和他讲道理可以说服对方;但如果你遇见那些不讲理,喜欢蛮缠的人,那就要采取积极的反击措施了。
有时候,我们讲话中会遇到一些得理不让人的人。你忍耐,给他留面子,他不会懂得,也不会领情,反而会变本加厉,得寸进尺。对这种人,只能采取“堵”的方法,进行积极反击。
有些人一看到“针锋相对”就会想到双方指着鼻子对骂的那种类似于斗鸡的情形。其实,这是口才反击的下下策。他不仁,你也不义,在对骂中对方撕破了脸皮,你也不过半斤八两。这种方式实不可取。上上策应以“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气概,抓住对方的逻辑错误,在心平气和中显示你的千钧之力,令对方无地自容。可见,语言反击的分量不在于个别具有杀伤力的词汇,更不在于浊词污语,关键在于运用逻辑推理,以理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