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决策”古已有之。如,针对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方案;朱元璋采纳“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建议,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大明王朝。而“隆中对”,“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等则属于有远见的战略性决策。李冰父子设计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系等,既有工程设计,又有决策运筹于其中。
自古就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它既指出了决策对“成败”的至关重要性,又意味着做决策就免不了每时每刻都要在“正确”与“错误”之间作出选择。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决策呢?
第一,要有一个既定的经营管理目标,没有目标就无从决策。
第二,决策时必须有两种以上的方案供选择,一个方案无从选择,没有选择便无从优化。
第三,决策的目的是要在确定的条件下寻找优化目标和最优化地达到目标的途径,决策是为了追求优化。
第四,决策是为了付诸实施的,并应准备在实施中依据条件的新变化进行修正,不准备实施的决策也是没有意义的。
第五,要有决断的能力。如果你想发展你的决断能力,那你就必须有勇气,还得有真才实学。你必须善于研究和分析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你必须对当时的形势做出迅速而准确的评价,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做出正确、明智、及时的决策来。
第六,要学会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当你知道什么工作可以由别人来做的时候,你就可以把它们分配出去,不要再去费心考虑它们。对于那些剩下来的必须由你本人亲自处理的事情,你也得分出主次和先后。
美国著名管理大师赫伯·西蒙认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一系列决策过程。”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事实真相的准确把握,而不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上耽误工夫。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特·凯金说:“糊里糊涂地决策,只能糊里糊涂地完蛋!”
所以,做决策一定要正确。
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与存亡、成败与发展。
5.管理本质就是决策
韩非讲过这样一句话,“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可者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这是韩非在两千年前所说的很有思辨性也很令人玩味的一句话,韩非此话来自这样一个故事:
魏国的君臣们在共商魏国应采取的对外方针。张仪主张魏国应与秦国、韩国联合进攻齐、楚两国;而惠施则主张魏应与齐、楚国团结起来,两位臣子为此事争论不休。群臣都倾向于前种意见替张仪说话,认为联秦、韩攻齐、楚有利,没有人支持惠施的意见。最后,魏王采纳了张仪的建议,攻打齐、楚的事便这样定了下来。惠施则坚持自己的意见,他进宫面谏魏王,魏王说:“先生不必说了,攻打齐、楚国是件有利之事,全国都是这样认识的。”惠施说:“攻打齐、楚国如果真有利,全国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点,难道国中聪明的人竟这样多吗?如果攻打齐、楚的事不利,全国的人都认为有利,为什么愚蠢的人这样多呢?凡谋划中的事,都是有半可半不可两种可能性。现在全国的人都说联秦韩而攻齐、楚有利这只是事物的一半,但不应该固执偏见而看不到另一半可能性”。
上面韩非所讲的故事,实际上就是魏王面临了两种选择,一是听从张仪的主张,实行魏与秦、韩国联合一起出兵攻打齐、楚国;一是采纳惠施的建议,实行魏与齐、楚的联合。魏王必须在二者间做出决策。
这里涉及的实际上是个决策问题。
美国学者马文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向一些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出如下3个问题,每天花费时间最多的是哪些方面?每天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在履行职责时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两个字:决策。
然而,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因此,决策并不是一件简单或者说一蹴而就的事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个科学的决策过程到底必须做哪些事。
决策的直接依据是研究的最后结论。
研究结论的直接依据是调查所得的真实状态和数据。
调查的直接依据是调查提纲。
调查提纲的直接依据是该项目的充分必要条件。
认定该项目的充分必要条件的直接依据是对构成该项目各要素现状的分析。
从这些必须做的事情上看,如果决策过程是科学的,那么决策者就必须具备调查研究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决策魄力。换句话认为,老板的决策能力是由以上这三种能力构成的。
让我们再分析一下这三种能力的构成:
调查研究能力的核心是求实态度。
分析判断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
决策魄力的核心是体现决策者综合实力的自信。
应该认为这三个核心都非常重要,但是前两个核心最后都要凝结在第三个核心--自信上。因为前二者为自信提供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上的支撑,使得我们层层剥开的这个核心的核心立足在科学的基础上。
正如美国兰德公司所说的,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所以说,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决策决定企业发展。
管理的本质就是决策,决策决定企业发展。
6.精心谋略,果断决策
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也就是说,战争之所以是国家的大事,是因为军队之间的生死搏斗直接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因此,对待可能遭到的邻国侵略,务必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如果要远征他地,一定要在兵力、物力、财力上进行精密的筹划,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一方面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因此在用兵之前,一定要认真考虑研究,决不可以草率用兵。中国古代谋略家非常注重决策。战国时期,齐威王同田忌赛马赌胜。由于田忌决策不当,屡赛屡败。后来,精通兵法的孙膑充当田忌的参谋,结果使田忌反败为胜,传为千古佳话。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竞争需要领导企业的决策者将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来考虑、研究,要慎重地确定经营的方式和手段,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决策方法是否科学,它不仅影响决策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决策能否顺利实施,所以决策方法对于决策行动至关重要。我们要对所干的事精心研究,制定决策。
决策就是决定,战略决策是对事关全局的工作目标做出决定,然后围绕工作目标提出若干行动方案,最后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战略决策是先于事实的科学预见,它必须全面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正确把握现在的情况,才能科学地预见事物未来的发展。
战略决策是商战的本质和灵魂,是商战胜利或失败的关键,商战中的战略决策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根据市场竞争的主观与客观条件,提出需要解决的主题问题,确定奋斗的工作目标。
第二阶段:围绕工作目标,全面深入地收集有关商战的信息和情况。
第三阶段:认真研究和分析商战的信息和情况,拟定出各种准备加以选择的行动方案。
第四阶段:对各个准备选择的行动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并详细比较各自的优点、缺点,论证其利弊得失,最后从中确定一个最优的行动方案。
第五阶段:在商战中贯彻执行最优的行动方案也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主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随时对方案相应地加以修改和订正。
决策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决策法则,此外,在决策中还必须精心谋略,果断决策。
7.管子的决策七法
管子十分注重谋略的研究。谋略的运用必然涉及决策。管子认为决策过程有法可依,决策者必须遵循一定的决策法则。他提出了决策中必须掌握的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等七项具体方法。
什么叫“则”呢?管子说:“本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甚多,皆有均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他的意思是:基于宇宙万物的本原,寒暑的变化,水土的性能而产生人类、鸟兽、草木。物类虽然很多,但它们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法则,这就叫做则。简言之,就是要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
什么叫“象”呢?管子说:“义也,名也,时也,似也,类也,比也,谓之象”。意思是:仪式,名号,季节,类似,种类,比喻,状态,这就叫做象。换言之,就是要了解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各种具体状况。
什么叫“法”呢?管子说:“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或者说,法就是指尺寸、绳墨、规矩、秤石、斗斛、平量之器。意思是说要懂得行为的规范。
什么叫“化”呢?管子说:“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也就是说,渐进、顺应、观摩、薰陶、服从、习惯,这就叫做化。也就是要懂得教化的作用。
什么叫“决塞”呢?管子说:“予夺也,险易也,利害也,难易也,开闭也,杀生也,谓之决塞。”换言之,或予或夺,或险或夷,或利或害,或难或易,或开或闭,或杀或生,这就叫做决塞。所以决塞就是要懂得控制的方法。
什么叫“心术”呢?管子说:“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也就是说,信实、忠诚、宽厚、施舍、气度、宽恕,这就叫做心术。心术就是要懂得处事的手段。
什么叫“计数”呢?管子说:“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换句话说,是刚是柔,是轻是重,是大是小,是实是虚,是远是近,是多是少,这叫做计数。计数,就是要懂得举大事的谋略。
决策方法是否科学,它不仅影响决策质量,而且也影响到决策能否顺利实施,所以决策方法对于决策行动至关重要。
关于“则”的作用,管子说:“错仪画制,不知则不可。”也就是说,制定规划体制,不能不知道事物的法则。不懂得事物的法则,而要发号施令,这如同用不稳定的陶轮来测定东西方向,摇动竹竿而想使竹梢不动一样。即所谓“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檐竿而欲定其末。”
关于“象”的作用,管子说:“论材审用,不知象不可”。换句话说,就是量才用人,不能不知道具体情况。不了解具体情况,而要量才用人,这如同长材短用,短材长用一样。即所谓“不明于象,而欲论材审用,犹绝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
关于“法”的作用,管子说:“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这就是说,治理百姓和统一民众的行动,不能不知道行为的规范。不懂得行为的规范,而要统治百姓和统一民众的行动,这如同用左手作书而闲着右手一样。即所谓“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众,犹左书而右息之。”
关于“化”的作用,管子说:“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这就是说,移风易俗,不能不知道教化的作用。不懂得教化的作用,而要移风易俗,这如同早晨才制造车轮,而晚上就想乘车一样。即所谓:“不明于化,而欲变俗易教,犹朝揉轮而夕欲乘车。”
关于“决塞”的作用,管子说:“驱众移民,不知决塞不可。”其意是驱使和调动民众,不能不知道开放和封闭的方法(即松和紧的方法)。不懂得开放和封闭的方法,而要驱使和调动民众,这如同“使水逆流”。
关于“心术”的作用,管子说:“布令必行,不知心术不可。这就是说,要使法令保证贯彻,不能不掌握统治百姓的手段。懂得统治百姓的手段,而要百姓贯彻法令,这如同背着箭把射箭,而定要射中目标一样。即所谓”不明心术,而欲行令于人,犹倍招而必拘之。”
关于”计数“的作用,管子说:“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换句话说,要想事业保证成功,不能不知道谋略的重要。不懂得谋略的重要,而要成就大业,这如同没有船只,而要渡过水险一样困难,即所谓“不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水险也。”
管子提到的决策方法内容十分广泛,许多仍可为今天管理者经营决策提供借鉴。
管子认为决策“七法”中的任何一项,都含有它自身的特殊的功能,都涉及决策的行动。
8.领导要有果断的决策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