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4800000024

第24章 在素质教育的动力结构中把握审美教育的独特本质(4)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审美教育肯定是教育范畴下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作为“教育”这个大范畴下的审美教育必然遵循教育的一般性规律。任何教育首先要具备教育的学科性质、目的、方式、方法、手段和其自身的规律,必然要在教育目的的统帅下有计划、有组织地选用教材和实施教学,也就是在教学目的的统帅下进行教学活动,这些都是由理性指导的而非纯情感的;审美教育是以认知教育为基础的,因为任何教育都是以传授知识或技能为核心,只不过存在的区别在于传授的知识、技能的内容、特点、性质的不同,同样,审美教育也是以认知教育为起点,以知识传授为基本途径,我们先要告知受教育者什么是美、什么不是美以及有关的审美知识,“知”与“不知”是认知教育的范畴,只有知道了什么是美,然后才能使受教育者感受美并从中体悟到身心的愉悦,进而培养对美的认知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把审美教育定位于“情感教育”也是不够严谨的。现代情绪心理学的实验和研究证明,人的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情感心理至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感体验,诸如喜、怒、哀、乐等,二是情感表现,譬如人的面部表情、体态反应等。一方面,情感心理是其生理基础,也就是情感的生理机制;另一方面,情感还与生活环境、认知和行为密切相关,情感的内涵非常丰富。可见,情感在构成人的主体心理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生物学基础,同时,我们把情感视作一个概念进行讨论时,必须充分重视情感的社会性特征,因为,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人,拥有强大的理性认知功能和丰富的意义判别能力以及价值的选择认同机制。简言之,情感既有生物生理的基础机制,同时还具有社会性的理智层面,当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沟通性。

美国学者K.T.斯托曼在对近几十年的情绪心理学研究基础上说:“在论述情绪的文献中出现了大量的术语,它们没有明确的定义,用法也不尽一致。例如,‘情绪’一词就是一例。另外一些联系密切但又表示得很不明确的词有:‘情感’、‘感情’和‘情绪性’。这种不严谨的现象也表现在有关具体情绪的术语中,如嫉妒、惧怕、爱、愤怒(尤其是焦虑)。”他认为各种情绪力量常常把注意力集中于情绪的某一方面,没有哪种理论包括所有的方面,由于各种观点互不统一,因此对情绪尚且无法做出明确的定义。从这个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心理学界对“情感”

(关于情绪与情感的关系下面详述)一词的厘定存在分歧,笼统地将美育认定为“情感教育”显然不妥;退一步说,即使假定今天对“情感”的含义已经有了初步的界定,那么,我们分析一下,美育究竟培养了什么样的情感,是情感的全部还是其中的哪一个部分。1984年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心理学词典》曾试图区分感情心理学中的情感和情绪这两个范畴:“现代心理学把与有机体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称为情绪,如由于防御反射、性反射、食物反射等复杂的无条件反射引起的恐惧、愤怒以及性欲和食欲等的体验。这是较低级的情感,是动物与人所共有的……把人的复杂的社会性情感称为高级情感,并划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情绪和情感的划分是相对的。具有稳定形式表现为一种情绪;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有时也可能由赋予它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内容的高级情感,有时可能以鲜明勃发的形式。”我国已有的教科书中较具普遍性的解释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与现实的态度的体验”,“一个人对于自己所认识的或所操作的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情感是一个人对他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对他所认识或所作的事情的内部态度的不同形式的体验”。通过对上述概念的理解,我们认识到两个问题:一是强调情感是对“关系”的反应:“认知活动是对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反映,如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等,而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个体主观之间的某种关系。”二是情感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情绪中含有的理智成分少,具有情景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更具有先天生理的机制,就像《礼记》所言的“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通过审美教育就能产生。再来看看情感中的高级部分,即情感,它是由情绪长期稳定的发展,经过社会化的规范而培养出来的稳固的、习惯的表达方式,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在这其中,道德感和理智感均与认知相关联,前者要通过道德教育来培养,后者则离不开理智教育,由此可见,即使在高级的情感中,属于审美教育的成分只有美感,而其他的都不属于美育范畴。

再者,科学美显然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它简单地归为“情感教育”似乎难以服人。科学美的教育,首先要以对自然科学的规律的认识为基点,发现这些公式、定理、定律所表现出的和谐、对称、简洁,体会到其中所蕴涵的一种美感,这个教育过程是以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活动为基础的,并不能像进行艺术教育那样直接接受到艺术的美的形式。因此,如果将审美教育定义为“情感教育”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科学美排除到美育的范围之外。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理由,将美育看做“情感教育”不太合适。

借鉴以上各种学说的合理成分,尤其是“情感教育”观点,我们认为,审美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审美活动是在人们摆脱直接实用功利的束缚,对审美对象采取审美关照态度的前提下产生的,是感知、情感、想像、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心理活动,审美活动的结果是审美情感,这种情感既不是由生理感官和本能欲望而产生的快感,也不同于因伦理道德和理想追求的实现而产生的精神愉悦;既不是纯感性的,也不是纯理性的,是生理快感的升华和伦理快感的超越,是理性化了的感性和感性化了的理性,审美教育培养的审美情感既不同于认识情感,也与道德伦理情感相区别,是沟通二者的桥梁,它是基于人与现实建立起来的对象性关系中的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主动性和受动性的双重转化,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是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一言以蔽之,审美教育是一种以情感为中介,将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情感与意志、主体与客体统一于一身的自由教育,自由,是审美教育的本质。

二、审美教育从外生变量向内在变量转化的逻辑行程

要解释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结构中如何从外生变量向内在变量转化的逻辑行程,我们不妨先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索教育在人类发展历史中所具有的机制和承担的角色。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阐释了作为人的劳动器官的手的进化,但是,他仅仅看到生物上的进化,忽视了工具在人类进步中的积极而巨大的作用。作为哲学家的黑格尔则认识到工具对于人来讲意味着什么,他认为:“理性的机巧……表现在一种利用工具的活动里。这种理性的活动一方面让事物按照他们自己的本性,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消弱,而它自己并不直接干预其过程,但同时却正好实现了它自己的目的。”这里,黑格尔揭示出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借助自然物之间的相互抗衡、相互削弱来实现人类自己的目的性,动物只是依靠自己的身体器官同大自然抗争,而人类却能凭借理性驾驭工具。恩格斯强调人之能够借助自然物与自然物实现自身目的的论断的价值在于,把人的“手”与所使用的工具视为一体,实际上就把自然发展史与人类发展史统一起来,从而揭示出一个被生物学家忽视的问题:人类劳动器官“手”的出现,说明人类已经发展出了超生物肢体———借助自然物延长自己的肢体,这是质的飞跃。因此,马克思唯物史观突破了生物进化论的局限,认识到人类实践中的那些外在的生产工具及其物质技术结构是人的超生物肢体,对这些超生物肢体的驾驭以及如何驾驭则是人类特有的生理、心理机能。与此相伴随,人类的超生物经验也逐步产生并不断积累起来。所谓的超生物经验是与生物经验相对应的范畴,生物经验是指高等动物从自身运用自己的肢体活动引起自然界的相应改变以实现自身本能的需求的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身肢体活动与满足自身本能之间因果联系的条件反射,但这种生物经验非常稀少、简单,而且局限于狭小的肢体活动范围内;当工具以人手与自然界的中介身份出现时,情况将会变得日趋复杂:从工具的角度讲,工具的种类越来越多,使用工具的方法越来越复杂;从主体的角度看,工具这一超生物肢体的出现必将导致主体的一系列的巨变,因为对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即主体不仅要了解工具的特性、所要改造的自然界客体的属性与状况,更重要的是还要正确把握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的主客体对应因果关系。现代科学研究成果显示,当因果关系中的因素增加时,信息量将会巨增,因此,如果只是依靠过去那种建立在生物本能与肢体活动之间的条件反射是不可能认识如此复杂、高级的经验,我们把这种经验称作“超生物经验”。超生物经验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人类实践活动不断认识客观规律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实现主体自身的目的的过程。这个过程又推动了人类大脑、神经系统和精神世界的逐渐发展、完善和健全,同时,主体自身的发展、完善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将这种超生物经验推向更高层次,两者就在这双向建构的关系中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然而,这种超生物经验的积累必须经过许多代人、甚至世世代代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绝非一代人所能完成的使命。因此,在一代又一代的超生物经验的传授过程中就产生了教育。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人类自身的生产绝不仅限于“种的繁衍”和人口的数量的增减,还应包括通过教育形成完全意义上的人,并不断提高人的素质。虽然说刚出生的婴儿已经具备了人的生理机制并且拥有了前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也就是说,人类特有的生理结果能够通过生物遗传而传递给下一代,作为超生物肢体的工具和人化自然也能直接提供给下一代享有,但是那些超生物经验,如工具的运用方法、人类实践经验和技能、人类社会生活习俗和各种行为准则等,难以通过生物遗传转移给下一代,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就是人类特有的超生物遗传方式和交往方式,是人类自身的社会化和文明化的过程。

我们所讲的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包括种族的繁衍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种族的繁衍是生物学上的意义,是指人类将生理结构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这使人类得以世代延续;但本能的、自然的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经过一定的教育,使他们具备在人类社会中独立生存的各种能力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意义上的人。这种教育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运用工具的能力。也就是使人们掌握运用社会生活、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工具系统,以形成“超生物肢体”(工具作为人体的延伸,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超生物肢体”),社会中的工具系统可以完整地转移给下一代,但使用工具的经验和技能却无法通过生物遗传和物质传递留给后代,因此,教育便承担了造就人和生产出社会人之“超生物肢体”的使命。

第二,运用符号的能力。也就是使人们掌握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各种符号系统,包括语言、文字和数学逻辑运算等符号,这是社会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思维和交际工具。

第三,遵循社会规则的能力。也就是使人们了解并遵循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行为规范。马克思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分析的总和,是指人的存在是作为社会关系性的存在,因此,作为社会存在的人,而非生物的人,其行为不能仅靠本能和个人的需求、欲望来支配,还必须遵循人类社会长期形成的一整套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引导人们遵守各种行为规范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文明教育。

第四,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世界。也就是使人们具备现代人丰富而和谐的情感。情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结晶,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情感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既与人的理智相伴随,情感作为美好行为的内化和升华又与人的伦理道德意识相依存,康德就把人的意识分作知、情、意三个方面,情是沟通知和意的桥梁,健康、和谐、丰富的情感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和灵感,因此,培养人的全面、完整的情感世界无论是对个体的人成长还是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都具有双重意义,而审美教育对培养和谐的情感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以将人的认识情感与道德伦理情感和谐地统一起来。

个体的人进入社会后,人类的再生产并未停止,此阶段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表现为人类不断向更高的文明层次发展。从人类自身主体的角度讲,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人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发展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知识的更新和各种能力的提高都依赖于教育;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正是教育将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过程中取得的新成果、获得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在社会成员中迅速传播和推广,提高了劳动者主体的素质,进而转化为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发展自我的能力。这两个方面的双向建构共同使个体的人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快的加速度。

同类推荐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对联似飞鸿般飘逸而优美,不竭的智慧藏于其内,恣意劲爽蕴含其中。帝王将相喜爱它,女人雅士推崇它,于是,便有多少乐趣横生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的妙联真味,值得追寻……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女行长的贴身掌眼

    女行长的贴身掌眼

    少爷的伙计,误打误撞进了蒙达达银行,俩表兄弟同时爱上了他们的美女主管......何杰成为地下古玩字画鉴定专家,邵叶逐步升为银行专项信贷经理;一个为了美女甘愿默默无闻奉献,一个穷追猛打不择手段;一个挣钱却不收钱,一个不挣却会花钱......伙计自始至终一直跟着少爷,因为是他们从小养成的习惯,但美女的芳心却让他们改变了格局......何杰成为银行小掌眼,涉及上亿古玩字画业务由他说了算,因为他成了总行专项贷款审批人......
  • 魑魅魍魉之四鬼

    魑魅魍魉之四鬼

    她奉命来到人类的世界将叛乱的小妖们逮捕,却遇见了身为人类的他。身为领导,她必须遵守妖界的规则。她不允许自己与人类谈恋爱,但偏偏她的心却对那个人类有所心动了……和她的初次见面是在他自己的教室,他看见的是妖怪,但他的内心是不害怕的。或许在他心中她的出现令他心动了……一场妖怪少女与人类少年的爱情故事在拯救世界中默默的上演了。
  • tfboys还在一起永不分离

    tfboys还在一起永不分离

    这个是我写的第一本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如果有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啊!今天这本小说呢,就是穿越形的小说哦,大家凑合着看看吧,不好的,还请海涵啊!
  • 一夜秋霜似白头

    一夜秋霜似白头

    他说,他与你一样都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他说,他不想杀你……他说,若是有来生,不会和我相遇,不过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一夜秋霜似白头
  • 透视神瞳

    透视神瞳

    穷苦小子林阳,惨被女友分手,误打误撞下得到一双透视眼。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一双透视神瞳,看遍三界六道,直指天下!
  • 腹黑神探,求撩

    腹黑神探,求撩

    这是一个小灰狼征服大白兔的漫漫长路的故事………
  • 新神石记

    新神石记

    传说远古,天地初开,阴阳割晓,万物始先竞放。巨人有百丈身高,身蕴各种灵脉,或水行,或土行。可轻易操控九天玄雷,亦可挥手泼洒出整条江河。树有万丈,遮天蔽日,口吐人言。海洋有灵,龙腾其间,行云布雨,呼啸成浪。......群山巍峨耸立之间,天地灵力甚是浓郁,万物寿与天齐!山川之灵秀,共聚人间繁华。.......
  • 王俊凯之我的十五度微笑

    王俊凯之我的十五度微笑

    一个校花一个校草会发生什么爆笑故事呢,敬请期待吧!!!
  • 老公大人,情深入骨

    老公大人,情深入骨

    暖男总裁撒下情网,只为将她困在身边。当她以为自己身处天堂,他却化身渣男,将她伤得遍体鳞伤。五年后,她以全新的姿态回来复仇,没料到,他故技重施,手段用尽,索取她的身与心……为了不再被渣男伤害,她守住自己的身却守不住自己的心,在她决定放下过往和他重修旧好,却发现两人之间隔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 他和她,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他和她,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13岁那年,晓月和志明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很快,他们互相因为各自的问题而慢慢的越离越远,仿佛有一条他们无法靠近的鸿沟阻碍着他与她。时光荏苒,两人竟没有再次相见,尽管想在彼此的人海之中寻觅着他/她的身影,但只是徒劳。很快,长大后的两人有了各自的生活,只是偶尔还会回想到13岁的时候的事情,才发觉那份感情直到至今,在心中仍然处于最为珍贵的地方,无可替代。(本书由4个故事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