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一声门被打开了,一个游侠装扮的少年风尘仆仆地走进了房间里。他额头饱满,一条带着金色边纹的深蓝色头巾缠在额头上额外显眼。
“公瑾,我回来了。”那游侠放下手里的剑,看见桌上有酒,也不多客套便倒了一杯饮了起来。“哦,兰陵酒……”他转了转酒杯,猜测道。
“子敬,你打探到什么消息了么?”周瑜下了窗沿,来到圆桌边坐下,也倒了一杯兰陵。
“那伙黄巾余党的确辗转到这里了。这个小镇人少,没有朝廷驻守的官员和维护的兵力,所以被他们那伙强盗盯上了。”游侠用左手拿筷子,似乎饿极,放下酒杯便吃将起来。那风卷残云之势,令周瑜呵呵地笑了起来。
“那你有何打算?”周瑜不觉得很饿,只是拿了个馒头,咬了一口问道。
“啊嘿嘿——”游侠不怀好意地看了看周瑜,眼睛突然眯成一条线。
“怎,么,了?”
“今晚,我们去……”游侠凑近周瑜耳朵边细声说道。
“啊,盗墓——”周瑜感到对方的手突然捂住了自己的嘴巴,才知道自己的失态,一时惊讶喊得大声了点,看着对方将食指放在嘴上‘嘘!’地一声,周瑜压低声音道:“这,不好吧。如果我们那么干,不是和黄巾贼一样了么?”
游侠放下左手的筷子,拿起个馒头咬了一口,耸耸肩无奈地笑了笑,似乎觉得周瑜还是很天真的样子。他摸了摸额头上深蓝色的头巾,深呼了一口气,却笑笑不再开口。
“这家伙……”周瑜在心里嘀咕了一下。
……
眼前的游侠名叫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周瑜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鲁肃时,是在淮江书院的大门外。那次的邂逅令周瑜印象深刻,书院里很多师兄至今都不明白周瑜为什么会和鲁肃这样的江湖‘混混’混在了一起。却不知孟尝君尚且礼贤下士鸡鸣狗盗之辈,何况周瑜这样落拓不羁的人,他才不会因为门户之见或是流言蜚语之类的烂原因而去否定一个人。况且,鲁肃并非鸡鸣狗盗之类,他比书院里那些只会死读书或是爱卖弄的纨绔子弟可强上太多了。
在淮江书院外有一片竹林,阳光穿透掩映的林木时,碎了一地。而风吹过时,地上的碎片跟着移动,整个场景会变得很清新很梦幻。周瑜很喜欢那片竹林带给他的感觉,于是每天的清晨必定会在那里晨读。
那是周瑜进入淮江书院第二年的一个甜美的清晨。
正在晨读的周瑜看到一个比他高大点的少年被淮江书院里的门仆‘客气’地请了出来。
那少年摸了摸额头上深蓝色的头巾,深呼了一口气,朝着正门吐了吐舌头做出一脸不屑的样子。
“快走吧。”门仆教养极好,只是叮嘱了一句。
“哼!淮江书院也不过如此嘛。净以貌取人……”少年左手拿起掉在地上的剑,背在身上就要离去,末了,又回头道:“就算你现在恳求我,我也不来了,哼!”
门仆笑笑不理,径自回书院里去了。
“等等……”周瑜跑过来喊了一声,好奇地看看对方,好像比自己大两岁的模样,额头被一条带金色边纹的深蓝色的头巾围了起来,天庭饱满很有魄力的样子。
“哦,娃,老子可没惹你喔。”少年看了看周瑜,知道他是淮江书院里的学生,于是‘哼’了一声故意别过脸不看他。
“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他们要赶你出来?”周瑜听对方叫了自己一声娃,觉得好笑,随即又客气地问道。
“问别人名字时,自己不先说出自己的名字,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喔。”少年回过头眯起眼看着周瑜说。
“呵呵,我叫周瑜,字公瑾。”周瑜不卑不亢一拱手道。
“咦,你就是周瑜。”这次却是那少年吃了一惊。
“恩?”周瑜见对方瞳孔放大了五倍看着他,觉得不解。
“唔……我叫鲁肃,字子敬。”少年的态度突然变得认真起来。
“子敬,恩恩,幸会幸会……”不知道为什么,周瑜竟然很机械地客套起来。
“幸什么会啊。我可是特地来结交你的。”鲁肃开门见山地说。
“啊……这……”这次却是周瑜愣怔了。
“我嘛……”鲁肃显得有点拘谨地说,似乎为刚才的冒犯过意不去。“喜欢结交天下有志之士,你周瑜远近驰名,听说你在淮江论战时,言辞犀利老辣,嬉笑怒骂皆成经典,这点对我的味,所以不远万里跑来见见你。感动吧……”
“呵呵……谢谢夸奖。不过,你为什么被他们赶出来了。”
“唉,那个颜老夫子评价我说,生性放荡不羁,一句话便让人打发我出来了。我就不明白了,放荡不羁怎么了,他们不还评价你落拓不羁呢。都是不羁,差别有那么大么?”
“哈哈哈,是有差别的。”周瑜忍不住偷笑了起来。
“哦……什么差别啊?”鲁肃眯起眼睛看着周瑜。
“呐,落拓不羁呢,是性情洒脱豪放。那种醉酒之后还能吟诗作对的人,就是落拓不羁哦。”周瑜伸出食指揶揄道:“而放荡不羁呢,则是放纵自我不受约束的样子。那种醉酒后喜欢寻事挑衅的小混混,就是放荡不羁呢。”
“啊,原来如此……”鲁肃恍然大悟的样子,完全不理周瑜笑开了的表情。
“算了,本来我还打算进入淮江书院成为一名学子,然后再慢慢找机会接近你……不过,现在看来嘛,老天的安排倒是很妥当的。”
“呵呵。”周瑜清澈的双瞳里倒映着鲁肃兴奋的表情,只见对方伸出了右手握拳。
“周瑜,成为我的朋友吧。”
“恩!”周瑜也伸出右手握拳,拳拳相撞。
两个人相视而笑。
……
周瑜又咬了一口馒头,眼睛却一动不动地看着还在风卷残云的鲁肃,心里百感交集。自从那一次后,周瑜和鲁肃成为了好朋友。在不断的接触中,周瑜知道,鲁肃未出生时父亲便去世了,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娘亲因为生病也撒手而去。鲁肃是由他的祖母拉扯长大的。由于他家里很富有,从小又没人管束,所以造成了鲁肃放荡不羁的性格。
鲁肃的家族不是那种宦官世家,只是一般的富商家族,所以喜欢云游四海扶危济贫的鲁肃,有了富裕的家产供他挥霍,造成了鲁肃乐观而又自负的性格。
不过鲁肃因为没有正规老师的教导,又喜欢在民间各处游走,所以他的知识构成除了少数来自于书本外,大多来自于对民间生活的感悟。他遇事时想问题和处理事情时的方法极为不正规。可是接触多了,周瑜感觉鲁肃很多的想法和做法其实都是最有效的,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和鲁肃成为好朋友的原因。
(子敬既然说到盗墓,自有他的理由,我应该相信他才是。)
周瑜知道自己书读多了,书生味很重,遇事过于偏激单纯,从不知道变通。那次他在淮江书院里苦闷异常,要不是鲁肃将他解救出来,他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了。
(呵呵,结果却是放荡不羁的鲁肃帮助了洒脱不羁的周瑜呢。鲁肃说得对,我不该再迷茫了。)
他索性不再多问,也突然变得豪迈起来,跟着鲁肃一起风卷残云起眼前的饭菜,这倒让鲁肃吃了一惊摸着头巾愣怔了好一会。
周瑜在等待,等待自己的挣扎,去迎接那破茧而出之后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