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终于在炎炎烈日下走出了呆了四年的大学校园。顶着恶毒的太阳,挤着空气稀薄的公交车,搬进不见天日的出租房,小黑屋啃泡面的剧情似乎马上就要由我当主角。
然而意气风发的我们从来都不在意这些,梦想这个金光闪闪的东西早已占据了我们的大脑。我们笃定地认为爱拼就会赢。青春就是我们最大的筹码。高楼大厦,金碧辉煌,名车名包,踩着高跟鞋,穿着职业装,职场白领,叱咤风云。咖啡只喝星巴克,购物只买国际牌。这样的事被我们想的很理所应当。以为我们就是电影中的杜拉拉。
然后我们明白原来社会不长这样子。从学校搬出来后,出租房里的网络还没有整好,我和圆圆每天晚上都要跑到网吧从各个招聘网站注册账号,投递简历,人手一个笔记本,抄录各个中意公司的联系电话和地址,然后第二天早早坐上公交车,开着手机软件老虎地图满郑州地去面试。因为梦想,我们不觉得辛苦。因为伙伴,我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整整跑了一周的时间,从第一天的自信满满,到最后的委屈求全,我们终于有点明白为什么这个社会要用“混”来形容。街头混混曾经是个贬义的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混”这个字眼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褒义词。现在的我们偶尔同学聚会,对于那些工作不错的人不是总会奉承两句:“哟,你小子混的不错嘛!”而我在某个瞬间大彻大悟,社会真的是只能靠混的。混混的一面就是厚脸皮,擅阿谀奉承,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着野草一般的顽强存活率,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如是也。
华美的梦想看来还需要走过很长一段荆棘路。然而因为身边有伙伴,即便有着不同的梦想,却一起努力拼搏着,这是可以温暖彼此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不畏未来。
合租的日子只持续了一个月光景便结束了。我出乎意料地考进了家乡的事业单位。这条路不是我想走的路,却意外地为我提供了一个可以选择的机会。想着即将年老的爸妈和年迈的奶奶,我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工作。世事的无奈我们终于慢慢懂得。不得不承认,我对于我的家乡似乎从来没有热爱过。也许除了亲切感别无其他。可是我的家人在这里,我便有了无法割舍的牵绊。
离开了郑州,那段合租的日子却永远地存在我的记忆里。一起购置家当,跟小卖铺的老板娘讨价还价,一起组装衣柜,我的食指被戳到筋脉,鲜血满地,你惊慌的表情,满大街找诊所包扎,然后整只手不能沾水,早已忘记我用一只手洗脸洗头洗澡了多久。而你洗衣服的时候把我的也拿去洗掉,而我对于内衣内裤最终还是不好意思交给你,尽管你说了真的没事。经常在傍晚买半拉冰冻西瓜一起啃,吹着破旧空调不怎么凉快的风,看着老掉牙的电视机,里面演着老一套的剧情。最爱那家老爷爷的烤面筋,你说那个找钱的老奶奶总是反应迟钝,我立马迎合的场景。那家我最爱吃的洛阳山野菜杂面条,那家最终我没和你一起吃的唐朝醉仙鸭,那条走了不知多少次的拥挤小夜市街,你我晃悠着一起淘衣服。那栋被我们唏嘘不已的绿地之窗,那个被你念念不忘的未来路职位,那个害我们走的脚痛的冒牌假地址,那个公交车上泪流不止的我和不知怎么安慰我的你。那个等公交等休了的傍晚。那个怂恿我们做洗脚工的公司。那个高傲的小公司,那个色眯眯的糟老头。那个躲在公司厕所马桶上打电话跟你抱怨的我。那两张单人床,那个小房间,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和喜怒哀乐。一起去顶楼天台晒衣服,一起走过的那些平平仄仄的楼梯,一开门便知道有你的亲切感,那是家的温暖。
我们的名字一共有三个圆,环环相圈,在彼此的生命中不休环绕。那是我的宝藏,也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