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亮之时,李靖的大军便就开始紧锣密鼓的撤退,而冷无心则带领着被封为将领,带领着三千兵士一起埋伏在丛林之中。
冷无心大致看了所派遣出来的三千人,大多都是罗艺的燕辽大军中的降军,自己心里明白,估计其他人中也有不少明白的,但是却没有办法,违抗军令是死,叛逃也是死,因此只能就此一搏,他们现在只希望自己能在这场战斗中存活下来。
而冷无心也是看清了这些人的嘴脸,但是自己毕竟是降军,所以他们的做法也不算正常,这种炮灰的事情,怎么损失自己的精锐之师。
而对于自己却不一样,冷无心心里盘算着要激起众人心中的愤懑,转愤怒为力量,这样大乱敌营,还有可能让李靖率军援助自己,就是他们没有援助,自己也要活下来,大仇未报,自己没有死的权利。
三千人全部骑着战马,因为要突袭敌军大营,没有马存活的时间就短很多,他们能过拖延更多的时间,可以给大部队留下离开的时间。
虽然李靖对于冷无心一个十九岁的九星武者有些心疼,但是他也没有办法,其他没有人主动请缨,自己又不舍得自己的主将送死,故而也只能如此。
修炼一途,先是九重淬体,然后才能成为一名武者,对于普通人来说,十五岁成为武者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要修炼到武师就需要看自己的天资和能力了,一般修炼到武师,则是又需要十多年的时间,甚至有的人到三十几岁才能达到武师之境。
在军队之中,一般的武将也都是武师之境的存在,而更高层次的武将就需要更高的实力才能担任。
陇西叛军的大营之内不时有斥候前来探查李靖军中的情况,此时李靖军中也特地透出了一些动静,给敌军的斥候探查。
“报~,报告首领,李靖的大军正在拔营欲逃!”
陇西叛军的军营之中,一斥候快速的跑到了将营之中,把敌军要溃逃的消息传给了敌军主将。
主将听到此消息,不由的高兴不已,立刻命令属下的军队集结,前去追击想要逃走的李靖大军。
等待李靖逃走是他梦寐以求的事,他之所以选择在这里集结军队阻击李靖,就是因为得知李靖从陇西小道驰援长安,这样一来他们的辎重和粮食自给没有办法携带太多。
这样一来李靖大军就无法长期对峙,而且自己有十二万大军,李靖才有六万,两倍的差距,是有把握战胜李靖大军的。
之所以没有乘胜追击是因为李靖也是一员名将,而且手下大军皆是精锐,自己手下的人虽然也都是精锐之军,但是人心尚还不齐,而且此举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建成旧部前来投奔自己,自然不想在此战中消耗自己过多的兵力。
而此时李靖大军跑走,陇西叛军自然想要追歼李靖大军,如此便可立下赫赫战名,就可以让更多的叛军来投奔自己。
李靖大军此时也很危机,马上就要粮草殆尽了,所以也并未多做迟疑,前天商定好计策之后,便命令大军在破晓时分开始拔营。
李靖命令冷无心带领的三千兵马按兵不动,潜伏在丛林之中,伺机偷袭陇西叛军的大营,这样就可以牵制住叛军,出来追击的叛军也会回防,如此就可以为自己的大军闪开道路,赢得撤退的时间。
这似乎是一个万全之策,但是凭借着手中的三千人马,要想去偷袭敌军的十二万大军,算不上天方夜谭,也称得上是以卵击石了。
不久之后,陇西叛军便迅速集结,前去追击意图撤退的李靖大军,大军出发,冷无心也不再迟疑,对着属下的人说到:
“弟兄们,我知道此去是九死一生,但是不去就是十死无生,现大量的敌军已经出迎,现在我们趁着敌军没有防备的时候,立刻去偷袭敌营,大家要记得不要顾着杀敌领功,杀尽敌军之中,要四处纵火,迷惑敌人,造成大军破营之势。”
看的众人骑在马上听清了自己的话,便率先冲了出去,属下的人也知道此行的危险,也都觉得冷无心的计策很好,没有其他办法,也只能听命于他,不少人心中也是充盈着战意,扬鞭杀向敌营。
冷无心知道自己这三千人马虽然能托住敌军些许时间,为大部队赢得撤退的时间,那么自己这些人都得丧命在敌营之中,敌军不是傻子,也都是骁勇的战将,己方这些人很快便会被他们摸清底细,围而杀之,如果那样就算全部战死也不一定能够让大部队安全撤离。
冷无心早在昨天就已经了解过了敌军的军营布防,一排严密的军事布防,没有丝毫的散乱松懈,李靖又是对军事布放的行家,听了李靖的讲述,冷无心更是不敢放松。
陇西叛军十几万大军的营寨扎的井井有条,帐篷双双相对,各个篷区之间都有排水沟,不仅如此,在整个大营的外围,还有一个木砌的围墙,围墙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个岗亭,岗亭上都有戍守的斥候在上见识外界的动静,巡逻防卫非常严密。
所以冷无心也都经过严密的设想之后,才能带领所属的三千军士在敌营之中,干出点出乎意料的动静来。
因为想要冷无心带人多拖住些时间,故而也李靖的给冷无心讲了敌军的军事布放情况,让他好有准备。
昨天主动请缨的时候,他心理便生出此计,敌营纵火,而且天色刚刚黎明,可以给敌军造成大军偷袭的假象,冷无心盼着己方可以出色的完成任务,可以让逃走的李靖带兵回援,毕竟陇西叛军的十二万大军,如果降服一些,也可以为驰援长安多填些实力,而敌军的粮草也是李靖大军的紧缺之物。
冷无心不是一时贪功冒进,早在主动请缨之时,他的心中就极为迅速的盘算出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