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世时,魔对佛说,等到你末法时期,我令我的徒子徒孙披上袈裟,主持道场,用邪说破坏佛法。佛闻之流泪无语,说了一句话:譬如师子虫,还吃师子肉。
佛在世时曾多次宣讲此经,佛灭后已三千多年,正知正见之人逐渐凋零,妖魔鬼怪现形扰乱佛法,如楞严经所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魔王为什么扰乱佛法?因为他有贪嗔痴慢,希望所有众生不出三界,皆归他管制。唯有佛法能令人超越三界,佛在世时,魔对佛说,等到你末法时期,我令我的徒子徒孙披上袈裟,主持道场,用邪说破坏佛法。佛闻之流泪无语,说了一句话:譬如师子虫,还吃师子肉。法灭尽经中说,在灭法时,楞严经先灭。如楞严不灭,众生可以辨别佛魔。所以当来之世,经道灭尽,佛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可知本经是纯正经典,一直到了佛法灭尽,它还存在世间一百年。此经乃纯中之纯,正中之正,如能依之而行,决不会有差错。凡夫总会有些疑虑,以为佛虽如此说,是否真能得度。此种心态即障碍了自己的信心与修持。果真如理如法,依经修行,一定会得到经中所说的利益。所怕的就是心行与经上所说不相应,结果必不会如愿。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
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
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破言为笑。
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
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前有个书生,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未婚妻却嫁给了别人。书生受此打击,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这时,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从怀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看一眼,摇摇头,走了……又路过一人,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走了……再路过一人,过去,挖个坑,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画面切换。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间……
书生不明所以。
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