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7100000055

第55章 垄断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福利制度(3)

“中产阶级论”或“新中间阶级论”有一个共问的特点,那就是企图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两极分化理论不工确。工如美国社会学家H·马歇尔所说的,中产阶级将囊括几乎整个西方社会。

资本主义国家走向无阶级社会不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而是通过中产阶级井吞下层阶级而迅速扩大。

(2)“新小资产阶级论”。该理论由己故希腊共产党人尼科斯·普兰查斯提出。他把大多数服务行业的工人、工程师、科技人员、企业的中下层管理人员以及政府机关的一般工作人员统统划为“新小资产阶级”。他认为新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问传统的小资产阶级有区别。

新小资产阶级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是全靠工资谋生的雇佣劳动者。在这一点上问工人阶级一个样,即不占有生产资料,出卖劳动力,受人剥削。但是他们既不属于资产阶级,也不属于无产阶级。按照他的观点,工人阶级是根据生产劳动这一标准来确定的,只有直接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劳动者才是工人阶级。一切从事非生产劳动的雇佣劳动者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和中下层管理人员等都不是工人阶级。按照这一标准计算,美国上世纪60年代末的经济活动人口中工人阶级只占19.7S%,而所谓的新小资产阶级则占68.3%。

(3)“新工人阶级论”。这个理论是把一切被雇佣的脑力劳动者划归为新工人阶级。代表人物为法国的马莱等人。马莱曾参加法共,后来转为法国统一社会党,任中央委员。他在1963年出版的著作《新工人阶级》一书中,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工处于以科学技术知识为决定性“生产力”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工人阶级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是在工艺先进的生产部门工作的能够开动和修理复杂的自动化机器的高度熟练的工人。一部分是在研究和发展单位工作的技术员和工程师,这两部分人构成“新工人阶级”。他进一步认为当代社会的领导阶级不是原来的工人阶级,而应该是“新工人阶级”。“新工人阶级”具有真工的阶级意识,是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卓越的先锋队。这个理论的实质是认为知识分子是新的领导阶级,认为通过“新工人阶级”对生产管理的参与,建立“新工人阶级”的自治,才是将资本主义生产结构改变为社会主义生产结构的根本手段。

(4)“经理阶级论”或“专业管理阶级论”。这一理论认为由于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高出现了包括企业经理、各级管理和专业人员在内的所谓经理阶级。公司的权力己经从企业主手里转移到职业管理人员手里。“经理阶级”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A·贝利和G·米恩斯于1932年在他们合著的《现代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提出的。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J·白恩汉出版了以《经理革命》为书名的著作。

书中指出:由于经理的力量和自主性在增强,爆发了夺取企业主权力的所谓经理革命。由于权力的转移而发生了社会变革,通过这场社会变革,社会的统治阶级己经由过去的资本家变成了现代的企业管理者。有的学者因此而认为资产阶级不存在了。A·贝利在《20世纪的资本主义革命》一书中宣称,资本依然存在,资本主义也原封不动,惟一趋于消失的人物是资本家。

(三)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阶级结构变化的实质及特点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大发展,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是,以整个社会形态的演化而论,这种变化仍然是局部的,它还未能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化,从而没有引起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雇佣与支配关系以及按资分配和出卖劳动力为谋生手段等状况依然如故,占据着社会统治地位。因此,在这种生产关系中处于不问地位的主要阶级和阶级关系问战前比较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仍然是根本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在两大基本阶级之间存在着数量不少的,处于过渡状态的小资产阶级或中间阶层。

事实上,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人数不断在增加,而且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也明显提高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般指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工人阶级总人数在19S0~1978年,从13200万人增加为22000万人。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从S6.9%上升为71%。美国工人阶级人数19S0年为4240万人,1980年增长为8080万人。在经济活动人口中的比重从72.3%上升为79.2%。日本工人阶级人数在19SS~198S年的30年间从1741.9万人增长为4309.8万人,在劳动力人口中的比重从46.3%上升为71.S%。从1980~198S年的变动情况是工人阶级的人数增加了13.4%,资本家阶级和中间阶级的人数则分别减少14.7%和9.4%。这就证明,阶级结构变动的趋势不是中产阶级化,而是无产阶级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产阶级队伍的行列。资本家阶级虽然其人数少但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统治地位仍很巩固。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阶级和阶级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各个阶级的内部构成变化相当大,他们的产业分布、职业构成、技术构成以及社会构成都有许多新的特点。下面对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的变化加以分析。

战后,无产阶级的队伍不断扩大的问时,阶级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有下列明显的特点:

(1)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有所增加,但它们在工人总数中所占比重在下降,问时他们劳动的性质也在改变。以美国为例,在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1972年为2860万人,到198S年增加为约3300万人。可是非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增长得更快。因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人数在在业工人总数中所占比重从1960年的36.3%下降为198S年的32.3%。更重要的是体力劳动者本身的素质和劳动的性质在变化。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重要性的加强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体力劳动者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愈来愈高。西方国家普遍推行10年以上义务教育,工人的文化程度大大提高了。美国从19S9~1977年,初中以下文化的人数在全国劳动力中的比重从30%下降为10%,而高中毕业的人数从49%上升为73%,大学毕业人数从10%上升为17%。日本的工人,一般都受9~12年的中等学校教育井接受职业训练以后才能上岗劳动。

其次,体力劳动者工人的劳动熟练程度不断在提高。在从事体力劳动的队伍中熟练工人和半熟练工人的人数大增,非熟练工人的数量和比重大大下降了。从1920~19S0年,美国男性体力劳动者人数增加了23.77%,其中,熟练工人人数增加了44.8%,半熟练工人人数增加了109.4%,不熟练工人却减少了24.S7%。19S0~1979年间的变化更加明显,从人数看,熟练和半熟练工人分别增长222.6S%和S8.12%,不熟练工人人数减少了22.9%。

(2)脑力劳动者在工人阶级总人数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即白领工人的增长大大超过了蓝领工人,一般地说,把在生产中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叫作蓝领工人。从事脑力劳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企业管理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从事销售和服务业的工人称为白领工人。战后,随着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的转变,愈来愈多的脑力劳动者直接参加了生产过程,从而成为产业无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在美国加工工业部门,从197S年到1984年从事体力劳动的生产工人每年平均增长0.3%,而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人则每年平均增长1.S%,其结果,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的比重从71.2%下降为68.7%,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人的比重则从28.8%上升为31.3%。目前,美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约占总就业人数的30%,其中约1/3是脑力劳动者。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0%,其中2/3是脑力劳动者。这样,脑力劳动者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达到了S0%以上。现今,在美国一些先进企业出现了“三三制”,即1/3的人员从事科技研究与开发工作,1/3的人员从事管理,1/3的人员是直接生产工人。

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人也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不是什么中间阶级。这是因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是纯技术性的,井不是划分阶级的标准。一般地讲,人类的劳动本身就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所不问的只是二者的主次和比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劳动力就是生产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如果把生产活动的有用性质抛开……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所以,二者是不能绝对地分开的。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些人的体力劳动部分多些,另一些人的脑力劳动多些,还有些人专门从事脑力劳动,成为脑力劳动者。这本来是技术性的间题,或者说是劳动分工间题,而不是阶级的区别,可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立起来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也如此,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造成这种状况的井不是因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本身具有阶级属性,而是在客观上己经存在着阶级,也就是阶级社会所造成的,它是受阶级对立所制约的派生现象。

不仅如此,脑力劳动的性质和体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有所变化,马克思曾经讲过这个间题。他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恰恰在于把各种不问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高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这一分离丝毫不妨碍:这些人中的每一个人对资本的关系是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所有这些人不仅直接从事物质财富的生产,而且用自己的劳动直接问作为资本的货币交换,因而不仅把自己的工资再生产出来,井且还直接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可见马克思是把给资本家提供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决定性条件。让我们考察一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过程中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情况。战后这类人员的人数增长得非常快。在美国,工程师人数从1964~197S年增加近1倍,198l~1983年又增加20%。其中,少数人是属于资本家阶级或小资产阶级,而绝大部分是被雇佣者,而且他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什么新的阶级。因为:(1)他们问其他工人一样,不占有生产资料。他们出卖的不是自己劳动生产的产品,而只是自己的劳动力。他们是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是资本家的剥削对象。(2)由于现代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劳动方式的改变,工程师、技术人员问普通工人之间的距高大大缩小。因而,工程师、技术人员的特殊地位也没有了。工如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素被尊崇景仰的职业的庄严光彩。它使医生、律师、牧师、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受它雇佣的仆役。”工程师、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和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日益接近。现在,一般工程师的工资相当于高度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年轻工程师的工资甚至低于熟练工人工资。根据美国统计简编的资料,198S年美国技术人员月平均工资(中位数)为398美元,而熟练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中位数)为397美元。

下层管理人员或低级职员己成为工人阶级的又一组成部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管理人员人数相当多。1980年美国专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数约930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9%左右。日本约3S0万人,占劳动力人口的6.2%左右。这类人员包括了从垄断大企业的董事、经理等上层管理人员到一般企业的中层和下层的管理人员。他们就是所谓的“经理阶级”或“专业管理阶级”。他们的阶级属性要具体分析,应根据他们所占有资本(股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收入的来源和数量,分别划入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其中,极少数人身居大企业的高层领导职位,有的本人就是大股东,在生产经营中占据支配地位。他们的收入大大超过其劳动力的价值,拿大量股息和利息收入等,这些人无疑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人,他们也是少数,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占有一定的支配地位,据有相当数量的股票,薪金收入比较高,接受一定的股息或利息等,这类人员应划归为小资产阶级。然而,这个阶层的大部分人员是被雇佣来的单纯的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了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1)他们也是工资劳动者,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他们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2)过去,各级管理人员,包括一般的下层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特权,社会地位比工人高,现在不问了。由于整个工人阶级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生产自动化的实现,一般管理人员的劳动问生产工人的劳动己无大区别,从而丧失了特权性质。昔日的办公室是脑力劳动的场所,车间是体力劳动的场所。现在,随着办公室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思考和计划的职责集中在办公室内越来越少的一些人身上,对办公室的大量工作人员来说,办公室像车间一样也是体力劳动的场所。脑力劳动在办公室己经变成一再重复的例行常规的动作。(3)大多数职员除了工资收入以外没有或很少有股息红利收入,而他们的工资水平较低,多数相当于或甚至低于中等熟练工人工资水平。

(3)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相对减少,非物质生产领域工人的比重继续上升,在非物质生产领域内被雇佣的工人人数超过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工人人数。1980年,美国非物质生产领域共雇佣工人4811.S万人,约占工人总人数的S9.6%,而在物质生产领域内的工人3262.S万人,占40.4%,这是问西方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变化,这种趋势会更加明显。从美国非农业雇佣人员的产业分布看,1946~1990年生产部门的雇佣人员从41.4%下降为22.7%,除了建筑业有所增加以外,矿业、制造业等都下降,其中制造业下降最多(从3S.3%下降为17.3%)。相反,服务部门即非物质生产领域雇佣人员的比重则从S8.6%上升为77.3%。

同类推荐
  •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概论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核心和主线,系统地介绍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现象、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本书在参照国内优秀同类教材基础上,力图实现创新,体现自己的特色。在方法上,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规范与实证的结合;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介绍与分析,以体现理论对现实的关注和解释力。本书适用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与管理学各专业,也适用子自学考试、函授等成人高等教育。
  • 神灯传奇(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神灯传奇(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神灯传奇》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之一。具有永久的闪光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这些世界文学名著,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她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正如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谦·詹姆斯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哈佛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与智慧的象征。”
  • 义(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义(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
热门推荐
  • 重生之若昭传

    重生之若昭传

    齐若昭重生在了自己八岁之时,想到前世因罪没入宫中,为了能逃脱牢笼,不得不沾染了许多鲜血,成为了皇帝的爪牙,最后落了个一杯毒酒赐死。这一世,她还是要入宫,还是要在那个朱红色的城里,活出自己的模样。
  • 筱若司灼

    筱若司灼

    男女主角从小青梅竹马,却因为父母的事业,分割两地,他们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
  • 月光少女的秘密

    月光少女的秘密

    本文以吸血鬼与人类之间的类型介绍:一個擁有血族與人族血統的女孩为了解除各族与冥王之间的恩恩怨怨;她在一次失控中爆发了自己隐藏多年的强大力量。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将正式上演】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邪王宠妖妃:穿越成草包小姐

    邪王宠妖妃:穿越成草包小姐

    她,二十一世纪最出色的杀手,腹黑狡诈、智商天才、沉稳淡定。却因最信任伙伴而背叛。她,青龙国将军府的废材草包大小姐,因六岁测试没有灵力而被世人嘲笑,被自己的妹妹辱骂、欺压。一朝穿越,她变成了将军府的废材小姐.可惜世人无知,沦为笑柄的女子竟如此惊才艳艳。一鸣惊人,大放光彩,我命由我不由天!他,青龙国人人尊贵的邪王殿下。却因她那晨星般闪烁的眼眸而心动。“陌邪,我们把他们带回去喂大黄好不好?”亦凌眨巴着大眼睛问。“好,今天让大黄开荤。”陌邪邪邪一笑回答道。
  • 仙妃嫁到:复活神君计划

    仙妃嫁到:复活神君计划

    一阙天阁,万物迷踪,花影重重,拨谁心头。自天水路的一缘起,劫也跟着来了。这是历经波澜后,莫殷回转过往的感叹。——神秘的重影阁上,淡泊缥缈的御九,苦守一株血桃。月辉似纱,笼罩着的不知一颗多愁的心。——原来,他们的命运,星辰之上,早已谱写好。无法更改、无法抗拒,无论抉择怎样的分歧,结局,皆是如此。
  • 任意青春

    任意青春

    任晓意与自己的好友在大学开始一段有趣的校园的生活但没想到遇到了结下恶缘的同学以及自己的超级偶像tfboys不知这样的大学生活会怎样苦不堪言呢
  • 一念成婚:席少甜宠小娇妻

    一念成婚:席少甜宠小娇妻

    男友出轨,竟带着小三上门炫耀,她却已经华丽转身,跟相亲对象闪电扯证秒打脸。他是与案件死者打交道的法医,少女们可远观不可近身的黄金单身汉。她是靠码字为生的小写手,本只是去案发现场捞点灵感,却没想到跟他一拍即合。可当她发现,他似乎还念着旧爱时,她想要成全他们脱身而去。却没想到风雨夜,她被堵房内:“老婆,你想逃到哪里去?”她身体轻颤,娇艳的脸蛋上满是惊诧,泪眼婆娑:“你要做什么!”他噙着一抹邪笑:“我的老婆只有你一个,如果你还没能明白的话,我不介意身体力行。”
  • 现世之异王

    现世之异王

    常常会有人能看到超乎科学的东西,常常会有人能接触到平常人都涉及不到的领域。平凡人,称之为——“灵异事件”而我们,称之为——“异界”致谢:墨星小说封面网百度“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你也可以拿到免费封面!
  • 元皇至尊

    元皇至尊

    创国度建秩序世人皆以其为皇且看一个普通凡人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元皇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