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700000021

第21章 电力高等教育由“乱”到“治”走向改革开放(1977—1984年)(4)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早在1980年就设立了教学研究室,聘请30余名教师和干部兼任高教研究员,进行教学思想、内容、方针和规律的研究。1982年该校成立了高教研究室,并创办了《高等教育研究》刊物,1984年3月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对教育工作的指导作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原教学研究室更名为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办公室。聘请了40余名教师及有关干部担任兼职研究员,重点研究高等教育规律的一些重要课题,推动学校高教研究工作的开展。1987年6月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所成立以来,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为学校乃至电力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他电力高校也十分重视教育研究,1981年10月8日,华北电力学院成立了高教研究室,并出版《高教研究》刊物。1982年7月,东北电力学院成立高教研究室。1984年12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会。各校高教学会成立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电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参谋咨询和服务的作用。

十一、贯彻全国科学大会精神,开展科学研究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张瑞瑾、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汪胡桢出席会议。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明确了科学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科学技术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此次会议召开的目的在于“动员全党全国重视科学技术,制定规划,表彰先进,研究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邓小平在讲话中还肯定了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为了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间经济与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必须建设一支“宏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培养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为此,全党上下、各行各业要大力兴办和支持教育事业,重视和奖励教师及其创造性劳动,形成有利于发现、选择和培养杰出人才的新机制。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讲话中则指出,要积极发挥高等学校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使高等学校真正承担起教育和科研双中心的职能。在邓小平领导下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提出并阐述了一些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为科学和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科学与教育战线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1978年5月24日,水电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转发了《全国科学大会受奖单位暨受奖成果目录(水电)》,该目录受奖单位492个,受奖项目242个。部属高校获奖成果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各9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东北电力学院各3项,华北电力学院2项,上海电力专科学校2项。

1978年11月21日,水利电力部下发了《关于在有关院校建立健全水利电力专业研究所(室)的通知》,为加强部属高校科研机构的建设,电力高校相继成立了一批科学研究机构。1979年,经水利电力部批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和电力科学研究所,1984年成立了水利工程和机电排灌两个研究所,1985年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所。到1983年12月,华东水利学院已有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环境水利科学研究所、海岸及海岸工程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室4个研究机构,固定职工123人,其中科技人员107人。1978年华北电力学院和东北电力学院相继成立电力科学研究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成立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电力高校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自1977年起,各校均一年一度地召开科学报告会,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学术报告,交流科研成果。如1980年10月16日在华北电力学院召开的学术报告会上,电力工业部副部长李锐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关于电力工业发展前景”的报告。1980年12月28日,奥地利水资源系统分析专家查诺博士应邀出席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0年科学报告会,并作了题为《美国教学科研动态》的报告。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自1977年以来每年召开科学报告会,坚持不断,并形成惯例。报告会收到的论文数逐渐增加,1977年为146篇,1978年为120篇,1979年为253篇,1980年为178篇,1982年为364篇,1983年为425篇。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从1979年起,科学报告会除大会发言外,分别按专业和学科在各系和教研室举行。为扩大学术交流范围,该院1979年科学报告会还邀请了湖北省教育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中南电力设计院、华中工学院等30多个单位和院校的代表参加。

除召开科学报告会外,电力高校师生还踊跃撰写科研论文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不少教师参加了国际、全国、省、市专业学会,有的还担任这些学术机构的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等职务。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仅1983年一年内,分别向12个国际学术会议提交学术论文15篇,并在7个国际会议上宣读了11篇论文,向国内学术会议提交280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150篇论文。

电力高校还积极承担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以此促进学校科研及管理水平的提高。1983年11月,第二届全国岩土、混凝土断裂和强度学术讨论会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召开,代表来自全国36所高校和科研单位共80余人。会议就岩石断裂力学、混凝土断裂力学、断裂力学理论计算3个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1983年11月,中国机械学会和流体工程学会委托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举办的首届“射流泵及喷射器”学术讨论会在该院举行,来自全国45所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代表65人参加了讨论,大会收到论文46篇,宣读论文25篇。1984年9月,“全国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第二次年会”在华东水利学院召开。

电力高校还办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刊物,作为学术交流的窗口和园地。1973年12月18日,《河北电力学院学报》创刊,1977年5月停办,1981年1月1日改名为《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恢复出版。1978年1月11日,《华东水利学院学报》经江苏省教育局统一作为内部刊物恢复出版,同年9月,向全国公开发行。1979年2月,国家科委批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公开出版发行。1980年11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创刊号出版,不定期出版。1983年4月7日,经吉林省文化厅批准《专利文献通报(高分子化学)》刊物,从1984年第一期改为东北电力学院举办。1983年5月20日,《东北电力学院科技情报》

出版。1983年11月,中国水利经济学会请华东水利学院编辑会刊《水利经济》(季刊),创刊号于1983年11月10日出版。1984年7月16日,中国专利局委托东北电力学院编译、出版、印刷《专利文献通报》。1984年11月7日,华东水利学院管理工程系接办中国水利电力企业管理协会会刊《水利电力企业管理》。

电力高校积极承担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科研工作,如为葛洲坝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和大批电力建设项目解决关键技术等,为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论证和前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还为电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改造作出了大量成果。1978年至1984年,电力高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华东水利学院53项,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2项,武汉水利电力学院70余项。华北电力学院在1985年就有3项科研成果分获水电部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上海电力专科学校6项,其中一项为国家发明奖四等奖。这些获奖成果中不少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些已进入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电力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承担了不少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部分条目、《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研究》等,受到国内学者的好评和国外学术界的关注。

十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在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自1978年以后师资队伍建设便摆上了电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也成为电力高等教育事业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关键措施之一。

1.恢复教师职称评审

早在1977年9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就提出了“应该恢复技术职称,建立考核制度,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的指示。1978年3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恢复和提升职务问题的请示报告》,规定恢复执行1960年《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恢复教师原已确定和提升的教授、副教授、讲师与助教职务;强调要提升在群众中有威望、学术上有成就的教师,允许越级提升少数确有真才实学,在教学、科研方面有重大贡献或重大发明创造的教师;把教授职务审批权下放给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

此后,电力高等学校在纷纷恢复原有教师职称的同时,分期、分批地进行了提升和确定教师职称的工作。到1985年,电力高校已有4858名高等学校教师提升和确定了职称,其中教授68名,副教授377名,讲师2014名,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定期的教师提职工作的开展,电力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2.完善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这一时期,电力高校逐步健全和完善高等学校的师资培训体系,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由于学校教师结构存在严重“老化”问题,所以除了对老教师用其所长,充分发挥他们在业务上的指导作用,为了抢救与继承造诣较深的老教师、老专家们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经验,为其配备助手等工作外,高等学校尤其注重造就学术带头人和培养青年教师。电力高校都把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全力以赴抓好。通过就地岗位培训和脱产、半脱产学习等不同方式帮助他们系统地掌握和提高本专业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

(1)举办多种形式的教师进修班。为充分吸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水平,这几年高等学校的教材内容作了幅度较大的补充与更新。为使广大教师能尽快熟悉教授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各高等学校均相继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教师进修班、讨论班和读书班、暑期讲习讨论班。1978年至1984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为青年教师(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毕业的教师)举办了4期进修班。这期间,学校还举办了工程数学、物理补课班,计算机及算法语言普及班和英语中级班。从1981年起,学校为了适应新的情况,针对广大教师外语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差的状况,还举办了多种类型的英语口语班和日、德、法、俄等语种的业余班。这些班为提高教师的外语阅读能力,为从事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打下了语言基础,为各教研室配备多种外国语种提供了条件。另外,学校受水利电力部的委托为水利电力系统的出国人员举办了7期英语培训班,共培训220余人。1978年3月,吉林电力学院举办了青年教师培训班,为了加强现有青年教师基础理论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两三年内使他们能够单独胜任教学工作,将1966年至1970年和1975年、1976年、1977年毕业留校的青年教师组成培训班,参加学习班共30人,脱产学习1年。同时学院多次举办外语培训班,学院还成为水电部系统出国人员的日语培训基地。1984年华北电力学院经国家批准,举办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发电厂助教进修班,主要为电力高校培养青年教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先后举办外语班15期,电算班5期。华东水利学院1984年9月试办了水利水电工程助教进修班,分设工程结构、工程水利学、水文水资源3个侧重方向,录取12名。上海电力专科学校除举办各种校内进修班之外,还成为水电部系统出国人员英语培训基地之一。

(2)选送骨干教师赴重点高等学校进修。1978年至1993年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派往国内重点大学进修、参加研讨班、听专家讲学的教师达1185人次,委托国内兄弟院校代培、定向培养硕士和博士生24名。华北电力学院于1983年起在全国重点大学中代培和定向培养的研究生达50人。1978年至1984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派去兄弟院校、工地进修的有102人,代培研究生40人。上海电力工业专科学校派往兄弟院校的有23人。

(3)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和聘请外国教师来华讲学。1978年以后,电力高等学校纷纷派遣教师赴国外考察、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短期工作。截至1984年,共有104名高等学校教师到国外进修或短期工作,8名教师参加了国际学术会议,18名教师在国外高等学校任教;电力高等学校也根据实际需要先后聘请了38名外国专家来华短期讲学。

(4)岗位培养。除了各种脱产或半脱产的进修学习外,电力高等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时,尤其着眼于岗位培养,注意充分发挥学有专长的教师在教师培养、提高工作中的作用,通过为他们搭工作班子,配备助手等方式,让老专家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和组织学科梯队,帮助中青年教师的成长。

3.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学校教师考核制度

同类推荐
  • 教你学成语(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教你学成语(下)(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地球美图大观

    地球美图大观

    本书介绍了地球的形成、地球内部构造、地球表层、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旋转、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资源等内容。
  • 社会工作心理学

    社会工作心理学

    本书从理论性与实用性出发,介绍了社会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普通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并介绍服务对象各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以及社会工作者认识自我、调控自我的理论与方法等。
  • 学校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

    学校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

    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本书针对学校如何开展学校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思路、可供实际操作的新方案。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江山策:凰权天下

    江山策:凰权天下

    前世,她是太子的一颗棋子,他承诺,我若为皇,你便为后。她为他谋划江山,不想却是亲手为自己铺就一条黄泉路,弑君谋逆之罪,将她处死。重生一世,她步步为营,只有皇权在手,才能够呼风唤雨,江山在手,试问谁还敢跟她斗?
  • 破法邪神

    破法邪神

    前世黑道太子,今生破法邪神。一场意外穿越到异世界的林凡,却获得了一双妖孽般的破法血瞳。坠入血魔古窟中洗髓伐筋后更是打造一尊无敌金刚身。魔功成,血瞳开,魔眼破尽万法大道。盯法宝,法宝破;盯阵法,阵法开;盯上那边那位美女,喂,你……你别过来!
  • 我化异形游异界

    我化异形游异界

    我叫孙航,我变成异形了,我他么的还穿越了。为毛我身边的妹子没一个是人啊!我还是处男就有女儿了,媳妇别跑,我这就过来!不说了,哄女儿,陪媳妇去了。
  • 沈世佳缘

    沈世佳缘

    经年不见世事乱,人去楼空见荒城,马蹄声声中,往事随风散。
  • 那年最美时光

    那年最美时光

    青春,是一个残酷的词。但又不明白它为何残酷。或许是因为成熟,所以知道残酷。或许是因为成熟,才会慢慢遗忘了青春。偶尔回头看看,却发现自己已偏离了轨道,和现实越走越近了,以至于丢失了那份纯真。摘自——《青春美而残酷》
  • 苍蓝的勇者传说

    苍蓝的勇者传说

    世界之始,某一天神降临于世界,神赐予世界光,水,空气与魔法,神说:吾将赐名与世界利维坦之名。无数年后生命在利维坦世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神再次降临,神说:吾将收回赐予世界的光,水,空气。
  • 放开你的手让风带我走

    放开你的手让风带我走

    一川烟火,一场梅子雨,一段爱情,在我遇见你之后,你便是我的所有,当我失去你,便再无可恋.....
  • 毕业那一年的那些事儿

    毕业那一年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个从肉体到灵魂都异常躁动的时代!毕业那一年,我怀揣着施展才华和改变社会的梦想,兴致冲冲地从大学校园投入到了社会的洪流之中。原本我以为我的加入会给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不一样的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自己却悄无声息地被社会这片汪洋大海淹没着腐蚀着,我开始变得麻木不仁,开始趋利避害随波逐流,曾经的梦想也不知所踪。那一年,我努力过,放弃过,奋斗过,消沉过,争取过,失去过,也积极过,追逐过,堕落过,自残过,笑过,哭过……现在,回首那一年,仿佛那些人那些事儿就发生在昨天一般,他们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迟迟不肯离去。那是我难以忘怀的青春痕迹!有时候会突然发现:青春,真好!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和我一样曾经迷失过自己的小人物们!
  • 初夏情天,三少腹黑女友

    初夏情天,三少腹黑女友

    这部剧情事关于女主的复仇记,复仇时爱上了男主,想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来看吧。这是我第一次写的,写得不好的话,请多多包涵。
  • 凉空夜雨溪

    凉空夜雨溪

    初次见面,他云淡风轻的对着气喘吁吁的她说“谢谢你帮我训练狗狗,下次有骨头就更好了。”她被气的语结。第二次,她尴尬的被逐出校门,他笑着收留了她。“无言,陪我去玩旋转木马好不好嘛?”“不好…”但是旋转木马上还是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她笑的如同孩子一般,而他只是无奈般的浅笑。阳光下,他看书,她却如同猫儿一样卷曲在沙发上,而他只是浅笑着用书为她遮挡刺眼的阳光…然而在雨夜中,她站在雨中哭泣,不住的道歉,他却站在窗户边上,看着她瘦弱的身体,眼底满是心疼,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在相遇,她笑着说“你好。”而他像是早已预料一般,勾起熟悉的浅笑。“你好。”雨中的等待,淡漠无言,在相遇,你是?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