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72

第72章 附录三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必读报刊:

《读书》月刊

《中华读书报》

《文汇读书周报》

一、新闻理论

1.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原着合集:

《马克思恩格斯论新闻》,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列宁论报刊与新闻写作》,杨春华、星华编译,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斯大林论报刊》,李清芳编,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编,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邓小平论新闻宣传》,新华社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社科院新闻所编,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或任何一本中共历史上的新闻工作文件汇编。

《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着》,陈力丹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专题词典: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词典》,陈力丹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研究着作: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着,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2002年再版。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世界传统着作《论出版自由》,〔英〕约翰·密尔顿着,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一般新闻理论中国历史开篇:

《新闻学》,徐宝璜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或见《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国内新闻理论教材代表作:

《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作为历史了解)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作为现在的新闻理论结构了解)

外国新闻理论代表作:

《当代新闻学》,〔法〕瓦耶纳着,新华出版社1986年中文版。

MediaDebates:IssuesinMassCommunication,byDennis,E.&Merrill,J.;Longman,1991.《新闻学概论》,〔苏〕普罗霍洛夫着,新华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作为历史了解)

《新闻学概论》,〔日〕和田洋一主编,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中文版。

新闻理论研究专题:

《新闻失实论》,蒋亚平、官建文、林荣强着,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版。

《主体与喉舌》,童兵着,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新闻事实论》,杨保军着,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新闻价值论》,杨保军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二、新闻传播史

1.中国新闻史

中国历史开篇:

《中国报学史》,戈公振着,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附有校正200条);或其他各种版本。

着作和教材: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99年版。

《中国当代新闻史》(1949-1988),方汉奇、陈业劭编着,新华出版社。

《媒体中国》,刘勇着,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闻史)

《中国现代广播简史》,赵玉明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年版,2001年修订版。

《中国电视史》,郭镇之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世界新闻传播史: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着,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

《人类传播史》,韦尔伯·施拉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

AHistoryofNews,byStephens,M.Har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1997.《当代新闻事业》,李良荣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新闻传播史专题研究:

《华夏传播论》,孙旭培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无形的网络》,吴予敏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中国古代传播思想史论)

《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李良荣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胡太春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二十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徐培汀着,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法》,〔美〕罗杰斯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三、传播学

1.一般论述:

《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着,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着,新华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着,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中文版。

2.经典着作选读: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加〕麦克卢汉着,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文版。

《媒介事件》,〔美〕戴扬、卡茨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作为话语的新闻》,〔荷〕凡迪克着,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3.批判学派选读:

《哈贝马斯论交往》,陈学明、吴松、远东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美〕丹尼尔·贝尔着,三联书店1989年中文版。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法〕罗兰·巴特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4.专题传播学着作选读:

《跨文化传通》,〔美〕萨瓦姆等着,三联书店1987年中文版。

《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美〕迈克尔·罗洛夫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人与人相遇——人际传播论》,王怡红着,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组织传播》,〔美〕凯瑟琳·米勒着,华夏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电视与社会》,〔英〕阿伯克龙比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英〕斯特里纳蒂着,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美〕利文森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无声的语言》,〔美〕爱得华·霍尔着,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年中文版。

《非语言传播学概论》,宋昭勋着,(四川)天地出版社1999年版。

5.国内综合性传播学代表作:

《传播学简介》,社科院新闻所世界室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作为历史了解)

《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戴元光等三人着,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作为历史了解)

《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之谜》,沙莲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传播学引论》,李彬着,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2003年增补版。

《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网络传播研究:

《未来之路》,〔美〕盖茨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着,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JournalismintheInformationAge:AGuidetoComputersforReportersandEditors,byBrooks,B.AllnyandBacom,1997.《信息崇拜》,〔美〕罗斯扎克着,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中文版。

《网络为王》,胡泳、范海燕着,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得乐园失乐园》,李河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数字传媒概要》,闵大洪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四、新闻法及新闻道德《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论表达自由》,甄树青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暗访与偷拍——记者就在你身边》,徐迅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版。

《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人民日报出版社1981年版。

《各国新闻出版法选辑》(续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新闻法规政策须知》,中宣部新闻局等编,学习出版社1994年版。

《新闻道德评价》,〔美〕罗恩·史密斯着,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五、新闻业务(以下根据留下较好的印象提示)

太多,采访、写作、编辑、摄影等,任选一两种即可,大同小异。

艾丰的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版)

郑兴东的《不要这样写……》(人大版)

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新闻写作教程》(新华版)

黎信、蓝鸿文主编的《外国新闻通讯评选》上下册(长征版)

杰克·海敦的《怎样当好新闻记者》(新华版)

威廉·梅茨的《怎样写新闻从导语到结尾》(新华版)

麦尔文·曼切尔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广播版)

沃尔特·福克斯的《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新华版)

林永年的《新闻写作百例谈》(福建人民版)

刘文波的《新闻写作笔法百例》(中国新闻版)

安德鲁·博伊德的《广播电视新闻教程》(新华2000年版)

特德·怀特的《广播电视写作与报道》(新华2000年版)

最近的一本较全的:

《新闻写作思考与训练》,黄晓钟着,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六、现实研究

《新闻学新论》,孙旭培着,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新闻改革文集)

《媒介·人·现代化》,陈崇山、孙五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大众传播与市场经济》,陈韬文、朱立、潘忠党编,香港炉峰学会1997年版。(文集)

《中国传媒新论》,何舟、陈怀林着,太平洋世纪出版社1998年版。(文集)

《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唐绪军着,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学海泛舟二十年——对新闻学与编辑学的探索》,姚福申着,香港语丝出版社2001年版。

《解析传媒变局》,喻国明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传媒经营论述文集)

《中国社会转型的守望者》,展江主编,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年版。(舆论监督研究文集)

七、交叉研究

1.比较研究

《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宣传学

《说服学——攻心的学问》,龚文庠着,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3.舆论学

《公众舆论》,〔美〕李普曼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陈力丹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4.传播心理学

《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郑兴东着,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大众传播心理研究》,刘晓红、卜卫着,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5.符号学

《人与故事》,高小康着,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符号学原理》,〔法〕罗兰·巴尔特着,三联书店1999年版。

6.未来学

《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着,三联书店1983年中文版。

《权力的转移》,〔美〕阿尔温·托夫勒着,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大趋势》,〔美〕奈斯比特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7.公共关系

选任何一本浏览一下。

八、相关学科知识

1.综合

《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附80篇英文原着的阅读光盘),汪丁丁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方法论

《社会研究方法》,〔美〕艾尔·巴比着,李银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文版。

《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卜卫等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经济学

“大众经济学丛书”,三联书店2000年和2002年陆续出版四种。

《宏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梁小民)、《钱说——货币金融学》(陈彩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王跃生)。

4.西方文论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胡经之、张首映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盛宁着,三联书店1997年版。

5.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

《现代社会学》(上下册),〔日〕北川隆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文版。

《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语言学

《语言论》,〔美〕萨丕尔着,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文第二版。

《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明等三人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修辞理据探索》,张炼强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研究》,徐友渔等着,三联书店1996年版。

7.法学和政治学

《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着,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自由民主与政治学》,〔美〕詹姆斯·西瑟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文版。

8.思维学

《思维发生学》,张浩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信息与思维》,田运着,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思维形态》,吾淳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逻辑学

《逻辑学》,宋文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日〕绫部恒雄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中文版。

11.中国古代着作和文论《古文观止》(白话对照),吴兆基编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古代文论名篇详注》,霍松林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历代笔记选注》,周续赓、马啸风、卢今编,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九、其他

《硕士论文写作》,陈力丹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同类推荐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反校园暴力101招

    反校园暴力101招

    本书作者以多年从教的经验,详尽分析校园暴力的定义、性质、起因和行为特点,分别针对受害者、施暴者、家庭和学校,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

    《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绝不是一本简单的关于网络的书,它借用网络的思维方式评判着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很少人有勇气或者不屑来写这样的一《边界的瓦解与重构:网络语境下的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因为这是对一个冷冰冰的网络及其相互关联的经济与文化进行线性描述的同时,还要用大量的非线性知识结构来进行佐证的论著。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本字字珠玑的书,但是,埋藏在书本深处的一些绝对属于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和那些压抑不住的理论激情,或许会给那些研究网络的学者们一些启发。
  •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热门推荐
  • 船长传说

    船长传说

    我有幸成为一名水手,大海就是我的家,我自由自在地遨游于浩瀚的海洋之中,如果谁敢惹怒我,我就让他尝尝溺水的滋味--因为海神的宠儿不容挑衅。
  • 成功的人与你想的不一样

    成功的人与你想的不一样

    为什么他/她总是那么优秀,做事屡屡成功,从未失败过?为什么他/她总是众人的焦点,而我就是个黑点呢?为什么他/她的成绩总是那么优秀,而我付出多少努力都是一场空呢?
  • 我要独孤求败

    我要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求败不败。地球平凡少年独孤凡,机缘得逆命武典穿越异界。这里文化荟萃,美人如玉,武学发展更是如火纯青。高手飞檐走壁开山裂石如家常便饭,千里取人首级不过温酒之间;看赢弱少年如何剑碎山河,上演一段异世“独孤求败”的剑道神话。
  • 绝色女鬼赖上我

    绝色女鬼赖上我

    冷艳总裁女鬼?收了!清纯校花女鬼?收了!性感老师女鬼?收了!温柔医生女鬼?收了!热辣警花女鬼?收了!绝色女鬼纷纷投怀送抱,纠葛缠绵……
  • 全能明星主播

    全能明星主播

    大学毕业,刚刚迈入社会不久的张毅觉得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他不甘心就这样碌碌无为一生,张毅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让全世界的人都记住他的名字。机缘巧合下,他偶得直播系统,开始了直播之旅。从此以后,网络上纷纷流传下来,某个主播,不仅开辟了极限运动的直播项目,连唱歌,跳舞,游戏,都出类拔萃。“什么,这主播还会做饭?而且巨好吃?”“好吧,我敢打赌,他绝对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全能明星主播。“
  • 痕隙

    痕隙

    世界分化——形成四个不同的灵界:幻之天界、凡之原界、虚之冥界、罪之魔界。权利、欲望,弥漫在人心之中,世界开始晦暗不堪,而他们,有着谜一般的身世,开始书写了一场充满硝烟的爱恨诗史,正当一切结束之时,却发现那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他们开始去往世界的根源,揭露了世界的巅峰的罪行,最后,只不过是一切归零的根基罢了,旷世之战,一场为了世界与荣耀的战役,终将展开。
  • 朝暮朝黎

    朝暮朝黎

    主角尘冥,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因为一次巧合在饭店捡到一枚戒指,触动契约被强行穿越到异界;从此开始了他的修炼之旅。
  • 心战天下

    心战天下

    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群雄逐鹿,烽烟四起,天下大乱。传国玉玺失踪,人鱼现世,青龙重生,神州大地,一片腥风血雨。吕洞宾、铁拐李、陈抟、张三丰、徐福等奇人异士,斗智斗法。石重贵、刘知远、郭威、徐知诰、赵匡胤等英雄豪杰,争锋争霸。然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却是一少年。
  • 天王盛宠舞飞九天

    天王盛宠舞飞九天

    人间女孩被天界的天王看中,天王很喜欢她,想得到她的心,然后宠她爱她,后来的种种事情已经说明女孩的命运不该平凡
  • 修仙修魔修人

    修仙修魔修人

    因为爱进了儒,因为恨修了道,因为情入了魔,因为仇他放下了所有,如果一切都能从来,他宁愿什么都不要,只做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命运就像是湍急的河水,陷入其中只能被动的前进,无论怎样的挣扎和努力,到头来换来只是一身的淤青和满心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