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34

第34章 关于《光明日报》的两则评报意见(1)

一、《光明日报》首要的问题是选准市场定位

分别写于2001年和2003年。前者主要部分刊登于当年该报读者调查的内部报告中;后者没有以任何方式发表过。

承蒙《光明日报》的同事们还记得我,叫我提一提如何办好报纸的建议。我选看了2001年8月10-16日一个星期的报纸,感到报纸最主要的问题是定位不明确。四个新闻版,其中两个要闻版的内容几乎与《人民日报》相同;剩下的两个版,一个文教,一个经济,选题与《人民日报》也大同小异。其他十几个专刊或专版,几乎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光明日报》虽然传统上被认为是知识分子的报纸,但是原有的传统已经不多了,俨然是一张全国性的综合性报纸。但是,如果与《人民日报》相比,鉴于不是党中央机关报,又无论如何不可能做到《人民日报》的样子,于是,这种不伦不类的定位,造成现在的尴尬样子。只有少数几个专版,还有一些原来《光明日报》传统的影子,而且似乎还呈萎缩的态势。

过去《光明日报》是全国唯一的知识分子的报纸,没有竞争,有相当稳定的读者市场。随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原来报纸所拥有的读者市场被一步一步地分割了,科技知识分子,有《科技日报》和《科学时报》;教育方面的,有《中国教育报》;统战方面的,有《团结报》;文化方面的,有《中国文化报》;科普方面的,有《大众科技报》等等。渐渐地,《光明日报》的原有市场无形中被架空了。而报纸所采取的对应方法,不是找回和巩固原来的市场,而是在原来不属于自己的报道领域不断开辟市场,而这些市场又早已被其他报纸占有,例如军事、法制、网络、经济等等。《光明日报》的这些内容无论如何比不过这方面的专门报纸。这样,《光明日报》的定位就渐渐地变得不伦不类了,报纸上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其他报纸上有的,只有少数是其他报纸没有的。在这种情形下,报纸难以保持较多的稳定读者。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是所内最大的研究室(9人),多年来一直有《光明日报》。只有我偶然翻翻史学版,几个月后又原封不动地装进收废品的麻袋。倒是《人民日报》会简略地翻阅一下(只是因为工作需要,并不是愿意看),因为了解中央的精神,《人民日报》当然要比《光明日报》权威,尽管《光明日报》刊登的与《人民日报》的大同小异。

市场经济在文化方面不可避免地趋向大众化,出现许多面向大众的报纸,这总体上说来是好事,普及了文化。但是,看来《光明日报》也受到了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报纸内容趋向平面化,深度远不如以往。原来的读者不满意,而社会的大众又感到报纸离他们远。就报纸的品位而言,现在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由于《光明日报》不是党中央的正式机关报,但却是全国性的名义上是代表知识分子的报纸,可能由于这个原因,一些非正式的表态,其实并非与报纸涉及的领域有多大关系,却占据了不少版面。这种宣传可能在政治上是需要的,但是若从报纸的经济效益看,这些几乎没有读者的内容,也是报纸难于吸引读者的一个较明显的原因。如果存在这个问题,建议报社领导向上级反映一下意见,这种冷战时期的对外表态性作法,已经没有多大效果,观念上也要与时俱进,改一改了。

不能说《光明日报》这些年没有改革,确实可以看到有许多变化,显然想了不少点子,在技术的圆润化方面下了相当的功夫。目的在于,面对其他报纸对自己传统的报道领域的侵蚀,试图在某一个方面做得更好,高人一筹,赢得市场。但是,现在的报业竞争不是90年代初期了,那时的市场空缺较多,可供一定程度的“跑马圈地”。现在不行了,当市场基本被分割完毕的时候,竞争的主要方面是深度和智力的竞争,传媒竞争之路变成了“减去共有的东西”。尽管档次有差异,就内容而言,综合性报纸太多了,光北京就有六七家,内容重复性,彼此的可替代性很强,即使有少量与众不同处(即所谓技术上的圆润化改进),读者一定要选择订阅这份报纸的购买心理会大大减弱,往往是先声夺人的报纸首先抢占了市场。而《光明日报》,这方面无论如何做不到先声夺人。

这次调查问卷的第12题,问的是“您对‘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的说法是否赞成”,它实际上提出了报纸的定位,这也是传统的《光明日报》在读者心中的位置,但是现在已经较大程度上名不副实了。解决的途径就是,在新的形势下回到《光明日报》原来的位置上。原来的这个位置没有从占有市场的角度考虑过,现在需要根据新的情况从市场角度重新考虑一下。

仔细看看已经被其他报纸占领了的原来《光明日报》的特有报道领域,例如文教、科技、文化等等,由于那些报纸所处地位相对偏于一隅、缺乏连贯的学术传统,以及囿于专业的眼光等等,同样的话题下能够说出深度,即使意识到了,也会力有不逮。

而在这方面,只有《光明日报》具有统领“精神家园”的地位和学术传统,只要用心去做,是能够做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的。

《光明日报》还有一个尚未被其他报纸完全抢占的相对广阔的地盘,这就是全国性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许多话题,《光明日报》原则上不该涉入,例如法制新闻,但是法学研究领域却应是报纸积极介入的。这方面的研究性时评,如果上档次,会有相当的读者。当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现代社会对于知识的追求,正是需要我们的传媒有意培养的一种社会风尚。例如,我正在读的《南方周末》8月16日二版头条文章《冒名上学事件引发宪法司法化的第一案》,这样的报道不应该出自《光明日报》吗?它不是简单地追求案例的与众不同,而是通过报道这个案例,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法学问题,既是新闻,又是学术。在新闻与学术之间找寻结合点,是《光明日报》落实自己定位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光明日报》本来就有与社会科学研究者的传统联系,只是现在这种联系变得相对少了和过于实用化了。

我说的“减去共有的东西”,不是简单地减去共同的新闻。

世界就这么大,一定意义上“新闻”的共同性是自然现象。这里说的,除了由于专业视角的差异而减去的若干非专业的新闻外,指的是加上“新闻的意义”。例如,WTO的报道,我们如果只是告知我们快“入世”了,这是各报共同的东西,但是它怎样与人们的生活相联系,这就是媒体的责任了。美国媒体比我们会做新闻,它们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消息,反复报道的是美国商家能获得怎样的商机、个人能有多少就业机会。而我们只是告知谈判成功了,一片情绪性的欢呼报道,与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是一个谁做得深就能赢得读者的报道领域。现在关于申奥成功的消息,存在同样的问题。这种一时热闹的报道,几乎都是相同的东西,大家都花了相当的精力,版面都很花哨,如果调查一下各报的阅读率,恐怕很有限。

《光明日报》两方面的工作都要做,首先要减去与自己的“精神家园”定位关系不大的新闻。例如,8月10日的一版和三版这两个要闻版,一版关于公布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两条朱总理会见外国人的消息,以及正中的照片新闻和“华夏时讯”中的两条,均与报纸的定位无关,可以不登,或变成一句话的简讯。三版的内容,如国务院对“7·17”事故的调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反对台湾参与联合国提案、一个廉政典型人物的发言、中央政法委学习三个代表等等,为什么《光明日报》非得刊登?这些内容与报纸的定位距离甚远。那些与《光明日报》定位距离甚远的专刊,建议坚决去掉,以加强力量办好有一定学术氛围的专刊。在指导思想上,《光明日报》不能办成《人民日报》那样的机关报,要有一定的学术氛围,不能什么政治、经济新闻都登。

在这方面,可以看看《新疆经济报》。它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政府机关报,从全面提供新闻考虑,它也刊登综合性要闻,但是国内新闻,包括江泽民的活动在内,每天只在第三版右侧编排一个竖长条空间,用若干条一句话新闻来综合报道一下;在第四版右侧用同样的方法综合报道国际新闻。这样,便保证了它的主要版面报道自身特有的东西。

与此同时,需要强化那些属于报纸定位的内容。现在很多这样的内容却与其他报纸相同,没有发挥出自身的报道优势。

例如,8月16日关于我国“世界遗产”的报眼新闻,与其他报纸的报道大体相同,而这样的内容明显属于《光明日报》特有的报道范畴,至少应做半个版,甚至整版。可以请专家发表有深度的评论,集中公布全部27处世界遗产的名录,还可以附上许多世界遗产的照片。既要做好,同时时效不能比别人晚,晚一天也不行。对记者要提出新闻资料积累的要求,遇到新闻,必须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所发新闻配上背景材料,把应该做大的新闻及时做大。再如8月13日二版头条关于县级文物保护问题的报道,也属于报纸的定位范围,现在的报道力度还是太小,可以弄上一组讨论发言,加上图片、数字,甚至可以连续组织几次讨论,这些都是《光明日报》分内的事情。现在的问题是,只有这么一篇文章,把问题反映了也就完了。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每天懂点好玩人性学

    了解人性,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人性无法触摸,不被看透。这令许多人陷入迷茫和困境,本书是将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指南书。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热门推荐
  • 美女总裁的保镖

    美女总裁的保镖

    年少的他是体弱多病,13年后他回来了,什么美女总裁,校花,通通的在我手艺吧
  • 萌妻来袭,上校大人请节制

    萌妻来袭,上校大人请节制

    “凌哥哥,他们说我配不上你!”夏锦瑟睁着水汪汪的眼眸无辜而委屈的看着面前俊美如神祗的男子,声音软软的控诉。“谁说的?”“凌哥哥,锦儿真的很差劲吗?”伸手将面前的可人儿紧紧的抱在怀中,力道之重似要把她嵌入骨血一般,轻叹一声,“锦儿,你这小脑袋到底在胡思乱想些什么?难道昨晚的惩罚还不够吗!嗯?”男子故意拉长的尾音让她的小身子狠狠一颤,小脸绯红,水眸瞪着男子,“凌哥哥,你流氓!”“锦儿,我还可以更流氓,要不我们现在就去体验一下!”说完便将怀中人儿打横抱起……她是家世显赫,背景惊人的豪门公主,出生便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烂漫樱花中,惊鸿一瞥,他对她情根深种,从此宠妻无下限!
  • 医女十国行

    医女十国行

    五代十国时期,无家可归的普通民女长曦被天下第一神医司徒安所救,并拜他为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踏上十国之行,见证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故事。她行遍十国的每一个角落,她叹,每一场故事的镜花水月,她叹,每一个人物的悲欢离合。一曲长歌,硝烟徐徐起;一场相守,锦绣难难书……她看见楚国的硝烟弥漫,她看见梁七如那个女子的坚贞与伟大;她看见吴国的雪花飞扬,她看见杨怀绣那个女帝的霸气与无奈……她还会看见什么?一场十国之行即将开始,她以一个少女最为纯澈的目光去见证人世的分分合合。
  • 天堂剑

    天堂剑

    神说:若是你的右眼使你堕落,那便挖了它;他便失去了。神说:若是你的右手使你堕落,那便剁了它;他便失去了。魔鬼说过:若是你的肉体使你堕落,那便杀了它。魔鬼说过:若是你的灵魂使你堕落,那便杀了它。剑居然在滴血。这把剑终将杀向天堂……
  • 淡淡道花香

    淡淡道花香

    刀光剑影非我愿,笑揖清风洗我狂。寻自我,觅真情,修我道,伴我妻,此生愿作比翼鸟,不羡如来不羡仙……(抱歉,本书未签约,暂停更新,现在起点连载一本书http://www.*****.com/?Book/1003381986.aspx)
  • 涅凰剑

    涅凰剑

    师父说:没有什么事情是无法忘记的,只要有时间,无论在怎么刻骨铭心的记忆,都会在曾经这个词语下黯然失色。曾经,当曾经的少年不再年少,当曾经的轻狂变得沉稳的时候,过去,便已经回不去了。
  • 蛊师世界

    蛊师世界

    魔头重生废柴身,九州激荡风云起。绿袍老祖又来了。
  • 莫轻言

    莫轻言

    九天之下,江山无限,万千人为之神往。试缘天中得缘剑,响剑,御剑,融剑······一世修剑,只为锈剑再铸,方得秀剑。仗剑九天,不为封权天下,不为傲世凌天,为情,为义。漫天烽火博红颜一笑,焚城万里诺年少之义。此间无数传奇,某有意道尽其中耳闻,君若心诚,听某细数之。
  • 闯校园:猜猜我是男是女

    闯校园:猜猜我是男是女

    堂堂高高在上的顶级杀手,如今却有了未婚夫?!被人传出去了还怎么见人?但疾病缠身,没有未婚夫和他兄弟的解药是活不下去的,于是,吃一颗丸子变成王牌美男和闺蜜去闯校园,懦雅清秀的学长、受女孩子追捧的篮球王子、喜爱古物的帅气小伙子、爱胡思乱想的阳光少年、双重性格的美男、和各位小美女们体验了不同的生活,好吧,怎么能把冷萌的小正太跟班忘了呢,心累人也累
  • 海上精灵使

    海上精灵使

    精灵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人们说她们妖艳,妩媚,不谙世事,并且妒忌着她们那不老的容颜;但熟不知这只是她们的表面。她们不曾为人所知的,还有她们的执着与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