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13

第13章 谈谈新闻真实性的问题(3)

(1)首先,在观念上要避免先入为主,一定要有一种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的愿望,否则,带着观点找例子,很可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新闻失实。这就要求记者采访时多面了解情况,不能只听一面说;不能只报道有利于“我”的一面或自己感兴趣的一面;报道方法也不能过于简单。当年关于步鑫生的报道,就是由于记者只报道他的创新精神的一面,而对他的独断专行一面,明明知道也予以回避,结果最后步氏栽倒,媒介也很尴尬,其实这与媒介一味只说好不说坏也有关系。如果采访时与自己原来的观念发生冲突,一定要坚决服从事实。即使是为了宣传什么,既然事实不是那样,宁可不写,也不要硬扭角度而造成失实。

(2)消息来源要可靠,养成检验消息来源的习惯。消息来源最好是当事人,以及与主要的目击者,两者不能偏一。特别是采访先进经验,不能只听当权人物讲,还要专门听听对立面的意见。有一位记者采访某厂厂长,开了座谈会,听到的确实是一片赞扬厂长的声音;他不满足,专门问有没有对厂长有意见的人,结果又找到有意见的五位同志座谈,意见是有,但均为具体细节问题。他心里有底了,大胆地正面报道了这位厂长,效果很好,对厂长有意见的同志对报道本身也没什么意见。新华社驻湖南的两位记者有一年报道了天外落下陨冰的消息,成为着名的失实新闻。他们总结经验时讲到,当时就是相信了省内新闻媒体的报道,尽管亲自到场,还测量了冰的大小,采访了不少人目击者,但是就是没有找专家,人云亦云,结果一块人造冰被说成了天外来客。

还有,如果消息来源与被报道人有利益关系,更要谨慎,尽可能多听几面的意见。去年《羊城体育》报道足球教练陆俊指使踢假球一事,有消息来源,但是这个来源与陆氏多少是有利益关系的,结果报道后引来了新闻官司,至今还没结案。

(3)不要轻易相信现成材料。我们的记者到了基层,往往会得到一堆人家事先准备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作为参考,但千万不要以此作为事实依据,有要尽可能到实地考察一下,因为这方面出的差错相当多。这类单位写好的材料大多带有公关性质,谁也不会在里面说自己不好。即使是客观性的材料,如设计方案、地图,也最好到实地看看。毛主席纪念堂的设计方案上写着北大厅有吊灯125盏,结果《人民日报》记者柏生数了数,是110盏,具体施工时改了。地图要看是哪个年代出版的,因为现在建设速度很快。

新华社有个关于搜集材料的内部要求,其中有几点值得介绍。其一,材料的作者是谁,是否内行人。其二,何时写的。其三,是草稿、初稿、修正稿,还是定稿。其四,是第一手材料还是间接材料。其五,资料是在何种背景下、由于何种原因产生的。

这些都是检验材料可靠性的方法,经过检验后再通盘衡量其参考价值。

现在国内关于外国的奇闻,相当多的内容是假的,但是流传很广。直接原因便是作者对于材料没有鉴别。典型的例子是去年4月《北京青年报》在“前沿新知”专版头条报道的换头术新闻。后来被《作家文摘》转载,接着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的活页科技文选上,另一位作者也写了同样内容的文章。这个报道实在骗人不浅。报道说瑞士有一对年轻夫妇遇车祸死亡,男的头部完好但身体到处是伤,女的头部是伤但身体完好。于是医生将男的头接到了女的身上,活了。这项技术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从前苏联那买来的,10年前他们就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了云云。活过来的人最后由于无法适应性别,忧郁而死。报道相当生动,富有人情味,但这是“愚人节”新闻。

(4)“怀疑是真实之母”,即使是直接采访、看到的情况,也要多方验证,要经过自己理性的头脑思考。如关于特异功能的报道,我们已有不少这样的教训。当年《人民日报》记者金凤采访过一位大队支书,他说他记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尤其对列宁的《反杜林论》印象深刻。从这点她就有所怀疑,因为这位支书连《反杜林论》是谁写的都搞错了。所以,接着要求看看他的读书笔记,结果全是抄的《红旗》杂志文章。于是本来准备写的人物通讯就此罢笔。

在采访结束时,要问问自己是否还有疑问,决不能带着疑问离开。要知道,观察也是有局限的,可能会出差错。60年代一位联合国主要负责人到刚果调停内战事宜,记者们在警戒线外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的黄头发男子下了飞机,于是相互对了一下笔记,就纷纷发稿,说这位官员到达刚果。其实,这位联合国官员就在记者发稿时,其飞机坠毁在十几公里外;记者们在机场看到的下飞机的人是一位英国外交官。

(5)提防“媒介事件”、“假事件”。这两个概念是指有些单位为了引起媒介的注意而故意制造新闻吸引记者来采访,或者对采访现场造假以欺骗记者。这种情况我们经常遇到,例如某公司凭白送给某明星一套高级住宅或一件非常昂贵的首饰。这叫新闻陷阱,这样的事实不是自然发生的,但是发生在显着人物身上的事实通常又有新闻价值,于是会逗引记者通过报道,扩大公司的名声。再如获知领导人来视察,制造表现工作成绩的假现场,甚至我们的高级领导人也多次受骗。在这方面,一位美国新闻学者写道:“消息来源学会了设计事件,这些事件被设计得像自发的一样。事实上,它受消息来源控制的程度,不亚于有准备的演说和专为报刊发布的消息,……它并不反映情况的内在的真实性”。

(6)写作中防止失实要注意的若干问题。第一,要有“宁可不用,不可不知”的工作态度,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自己对事实没有理解以前不能动笔。

第二,要在事实大体清楚的前提下抢新闻。抢来一条及时的新闻能给媒介和记者带来荣誉,但抢来的假新闻也会带来耻辱。美国“挑战者”号飞船发射失事,美国《底特律新闻》抢先印出了关于飞船成功发射消息的报纸,结果成为人们的笑料。我国有一年的全运会开幕因故推迟,可是街头却出现了整版报道开幕盛况的报纸,同样成为笑话。以此为戒,不要轻易提前写预计发生的新闻,写了也要反复核实真正发生的事实与写的内容是否有差异。

第三,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一定要核对重要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要查对正式的材料。要养成通过认真计算,检验数字的习惯,因为有些报道中使用“千百次”之类的词句太随意了。例如前面谈到的通讯《九米拼搏》,随手写到该司机通过铁路交叉路口“万千次”,一算就会感到是不真实的。这位司机开了10年车,10年3600天,就算天天开车,也够不着万次,何况也不会天天过铁道。

如果就记忆与笔记相比,还是要提倡勤记。好记忆不如烂笔头,用笔记下的东西要比记忆相对牢靠。

第四,用词要准确,不要想当然,不要替被采访人代言。中国的词汇很丰富,选择用词很重要,一般描述事实宜采用较为温和、中性的词汇,没有把握不要使用表述极端的词汇。例如首次、世界第一或中国第一、最×等等,这些用词使用时要非常谨慎。还有形容词、副词使用也要谨慎,例如“严肃处理”、“纷纷前往”、“极大地增强了……的信心”、“广泛开展”、“深入……”、“认真……”,这些已经成了套话的词汇,往往给人不真实的感觉,能够一般地做到“处理”、“前往”、“开展”就不错了。

另外,不要为了情节生动而歪曲或片面报道事实。例如,报道上海一位女工陈燕飞怀孕了还在苏州河里救人,明明她是慢慢走下河救的人,却要用“跳”字形容下河;知道她原来当过游泳救生员,却没有一家媒介提及这个背景。因为这样写来,人物的英雄事迹就显得不够突出和生动感人了。再如报道哈尔滨七青年“英勇”捕熊,其实从动物园跑出来熊是只有30斤重的小熊,一下就抓住了,但特写中通篇是扶危救难的描写,充满了惊险气氛。这是不真实的。

还有的报道中常出现“大家说”、“他们一致认为”,后面还是冒号和引号。这类报道多数是没有确切事实根据的,是记者在替大家说。这类的写作指导思想本身就是不真实的,还能写出真实的新闻吗?

第五,客观报道,少由记者下结论。特别是消息,本身就不允许记者直接表态,可是现在的来稿中常常是在报道事实中或最后,记者随意发议论,这件事对于什么问题有什么意义,或者这件事如何令人气愤,需要批评。遇到分歧较大的事实,这种记者的干预会造成新闻失实。

第六,千万不要“合理想象”。除了心理活动不能替当事人想象外,一些细节也不要想当然,例如,一谈到飞机,就想都不想地在前面加上“银灰色”,其实,现在飞机的颜色已经多样化了。

这里试对比一下流传中的一则关于郑板桥和他老师看到桥下河中漂着一具女尸后写的诗,其老师写的是: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的诗是: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

显然,郑板桥的诗是一则客观报道;而其老师的诗就属于文学性质的想象了。

第七,必须要考察新闻源的背景。

十二、故意造假问题

这方面的失实是很严重的,从道理上没什么可说的,属于职业道德问题,严重的可能触犯法律。其主要原因无非是“利益驱动”、“见报第一”这两类。其他次要原因中,最多的是迫于各种压力,违心报道。这方面的具体情况较为复杂,不属于新闻业务技术问题,这里就不多讲了。

同类推荐
  •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青春会散场,时间会变成流水,流水会带走记忆。即使无法牵手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却很庆幸,我们曾经拥有同一段青春。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

    《电视节目编辑》总结了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强调后期编辑意识前置处理的方式方法,以电视编辑敏锐准确的眼光剖析电视节目。电视媒体无疑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传播媒介,能够加入电视媒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无数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电视又是一个发迅速的媒体,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电视媒体自身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表现在电视语汇的迅速发展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电视观念的迅速更新。
  • 盗梦工厂

    盗梦工厂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热门推荐
  • 冥荒

    冥荒

    这是他的传奇的一生,为了种族崛起,为了在这个强者林立大陆上生存!他有着钢铁一般的信念!没有理由,他必须变强!他将过去的悲伤深深埋藏在心底最不容易找到的地方,以阳光的笑脸去面对一切!虽然是天生属暗的体质..这也正是自己种族的标志..或许是福,或许是祸,但他终究要将种族的冤屈公布于世,让那些曾经蔑视自己和种族的人大吃一惊!"我不是弱者!",这就是他,一个背负着自己种族命运的男人!一个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男人--冥帝!
  • The Arrow of Gold

    The Arrow of Go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诗:魔界众生

    史诗:魔界众生

    史诗:魔界众生相。看魔王风魔十三如何王者归来。
  • 我家有只会做菜的猫

    我家有只会做菜的猫

    当一阵风吹来,风筝飞上天空。。。。。。。
  • 系统之只因为你

    系统之只因为你

    只因为是你,所以我创造了世界,只因为是你,所以我创造了系统,只因为想你来到我的身边,所以我给予了你我的一切……
  • 青轴

    青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入职场的高材生程序员叶宇腾恋上实习生周依琳,却得知对方将要出国工作,伤心之际却遭到上司刁难下属捅刀,把他派到日本执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背着沉重任务的叶宇腾飞往日本,等着他的又是怎样的奇遇。叶宇腾能否化险为夷逃出生天,他与周依琳的恋情能否修成正果?
  • 炼狱洪荒

    炼狱洪荒

    相传,上古神话时代,一位通天大能以“通天塔”祭炼了十八层炼狱,分别关押着上古大凶,十八层炼狱自成一界,十八层炼狱也就形成了十八域........天地悠悠,虚空上九条天龙守护着一具青铜古棺。在古棺上一个青铜色的三足古鼎悬浮,蒙蒙清辉缠绕,似乎镇压着青铜古棺。青铜古棺里究竟有什么秘密?为何需要九条天龙看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影视世界休闲行

    影视世界休闲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个现代青年回到过去从新谱写新的人生。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修行《神话》《生化危机》《太极》《功夫》《大唐双龙》留下的李云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