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800000011

第11章 新闻的理论色彩刍议(2)

受众需要的多层次性,决定了新闻报道也应当是多层次的。

有些新闻事实,只需报道动态,告诉信息;有的则是要配以形象报道,写出视觉新闻;有的则应深入报道,写出理论色彩,以加深受众的理解。三者巧妙运用,相得益彰,才能使新闻报道真正满足受众的需要。

尤其在当前,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水准的提高,受众也随之对新闻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人们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大都是利用工作之余的空闲时间进行的。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人们一方面需要松弛一下因工作而绷得太紧的神经,一方面又要抓紧充实、丰满自我,发展个性,完善自我价值。这样,人们对新闻报道的需要,就不满足于单纯地获得信息及其外在形象,而更重视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以便从中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高空闲时间的利用价值。比如,要求新闻报道给他们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以引导、启迪,要求从新闻报道中得到鼓舞、信心和智慧等。这也是今天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闻受众的一个显着特点。重视新闻的理论色彩,熔新闻报道的信息性、形象性、理解性于一炉,便是顺应当今的时代需要,顺应当今新闻受众需要的表现。

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写作目的时写道:“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他认为文章之所以有价值,不仅是因为记述了政治的得失,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要求,表彰了好人好事,而且还因为它说明了事物的规律,点明了其道理。新闻报道何尝不是如此。新闻报道由于受其特性所决定,当然得以报道事实为主。但是,这个“为主”,指的是报道的篇幅和材料的比重。问题在于报道新闻事实为了什么?

“如果只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情,谁做了什么,新闻只不过是扔在桌子上的一堆乱七八糟的积木而已”①。“这种新闻没有论断性的能力,难以发挥新闻向公众提供他们据以作出决定的情报作用”②。因此,也难以受到今天受众的欢迎,取得应有的效果。

综观近几年被评为全国好新闻的优秀新闻报道,无一不是既尊重客观事实,敢于反映事实的真相,又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其恰到好处的理论色彩,令人回味,令人精神振奋,耳目一新。请看《人民日报》1979年11月15日的一则新闻:

本报讯 因公差花费过多而被解除职务的丹麦前教育大臣丽特·比耶雷戈夫人,在偿还超支的差旅费后,最近又被提名为新内阁的社会事务大臣。

丽特·比耶雷戈尔夫人去年十月间到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时浪费公款,因而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被解除职务。在这以后,她向政府偿还了五千三百丹麦克朗(约合一千美元)。这笔钱是在她出差时花费的私人开支,其中包括雇佣一辆小汽车和司机的费用、电话费和邮费。

本来,西方一位政府官员的职务变迁,对我们的新闻传播媒介来说,是没有多大的新闻价值的。但是,这条新闻由于揭示了这位官员职务升降的原因,其价值就非同一般了。读罢新闻,不能不叫人感慨,让人深思:一位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级官员,浪费了约一千美元的公款,尚且受到处分;而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一些恃权凌法者是否都能受到应有的处理?难道能听任他们随意挥霍人民的血汗而不予以惩罚吗?同时,这条新闻还告诉人们,对于犯了错误的人应该有正确的态度,犯了错误改了就好,应该照样给予信任。资本主义国家尚且能做到这样,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更应做得好。由于新闻显示了深沉的理论色彩,新闻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受众的“新闻欲”也从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见,新闻作品中有没有理论色彩,其效果是不大一样的。

注重社会效果,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区别于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新闻的社会效益,指的是新闻的社会作用和客观效果,也就是新闻对受众、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新闻报道是直接同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着的,它不像文学作品那样靠艺术力量去感染读者,而主要是靠事实和思想去影响人、感化人,以实现其社会效益。因此,强调新闻的理论色彩,使新闻报道既以新人新事感人,又以思想服人、影响人,这不但是新闻受众所需要的,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业的社会效益所刻意追求的。

新闻的理论色彩既受制于新闻写作原则,又有着自身的特定的表现形式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一大原则和基本手法。新闻的理论色彩的表现,当然也必须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新闻的理论色彩,并不是要求在新闻报道中讲述多少理论,靠长篇议论来呈现,而是要受到新闻事实的制约,有着自己的特定的表现形式。

融“理论”于新闻事实的叙述之中,是新闻理论色彩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通过叙述事实来发表某种“意见”,用客观事实本身及其逻辑的力量去感染、影响受众。

记者的立场、观点、倾向、感情等,在新闻报道中不是直接陈述、抒发的,而是渗透对事实的挑选、安排和叙述中。“学会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①。我们往常都会发表有形的意见;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是客观地、忠实地、朴实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蕴含着一定的观点、意见,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些叙述中的观点与意见。不少优秀记者都是精于此道的。比如,新闻名篇《上海严寒》(新华社1957年2月12日上海电)中写道:这几天,上海“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80多年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而1947年2月气温比这要高,却是“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现在竟“没有发现冻死的人”。记者在这里并没有发一句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的议论,但是,社会主义的新社会比旧社会好,却成了每个读到这条新闻的人的共同结论。新闻理论色彩的这种表现形式,符合人们一般易于相信客观事实,而不愿意轻信他人空洞说教的心理状态,因此,也易为受众所接受,是值得写新闻报道所提倡的。

运用新闻理论色彩的这一表现形式,要求记者十分注意精心选择事实。新闻报道中的事实,应该是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完美统一,它既为人们所普遍关注,又有着鲜明的倾向性,有利于阐明某种观点和思想。同时,还要求记者对事实的叙述和表达要“工于心计”,要按照事实本身的逻辑,以及事实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组织和安排,从中体现出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哲理性。这样,受众在接受新闻报道所提供的新鲜事实的同时,也就难免要受到隐藏其间的无形意见的影响。

新闻理论色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对新闻事实的解释和分析,来显示一定的“意见”。有些新闻事实比较复杂,光靠记者选择、安排事实的倾向性,还不足以表现其理论色彩,这就得要求记者对所报道的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与相关事物的联系,加以必要的说明和介绍,以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的内在意义。

解释和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提供新闻背景。新闻背景的含义是多方面的,凡是有助于人们理解新闻事实的各种材料和知识等,都应该看作是背景材料。借背景材料的交代,以显示新闻的理论色彩,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一着。毛泽东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这条新闻,便是运用这一表现形式的典范。此稿导语是:“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部于4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导语之后,紧接着写道:“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的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这一段由古及今的背景材料,说明了南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蒋介石又着意经营,企图阻遏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但最近,“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放弃南阳。这就从大的背景上,把蒋军弃城南逃的原因,以及我军解放南阳的重大意义揭示出来了;新闻报道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也由此得以完成。

在新闻报道的实践中,运用解释、分析显现新闻的理论色彩时,既要注意背景材料的交代,应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又要注意背景材料穿插、安排得得当和贴切,使之与新闻事实纵横交织,浑然一体,切忌两者脱节,以致出现“各走各的道,各吹各的号”的现象,让人不得要领。

通过对新闻事实作必要的议论、评价,直截了当地表达某种“意见”,是新闻理论色彩的再一种表现形式。有些新闻,通过事实的叙述和解释,可以达到“说话”之目的;而有些新闻却无法达到,或者说是显示不出应有的理论色彩。在这种情况下,借议论和评价,把“话”说明,帮助受众正确理解新闻事实,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新闻报道中的议论和评价,既可以是直接披露的,即由记者直接发议论、讲道理,表明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也可以是间接披露的,即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或他人之口,对所报道的事物进行评议。比如,被评为1982年全国好新闻的《共产主义因素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都是共产主义的实践者》这则报道,在导语中,记者针对天津色织三厂青年工人陈志强的前后不同认识,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是他积极参加了全厂‘宣扬身边的共产主义因素,让共产主义思想在心灵中扎根’的群众活动之后的思想变化。”这便是直接的议论和评价。而报道的主体部分,记者在叙述了这个厂一系列具有共产主义因素的生动事迹后,写道:

“面对这些活生生的大量事实,许多职工的思想豁然开朗了。

青年女工孙玉芬说:‘是呀,这些同志的行为不是共产主义思想又是什么呢?看来,在我们身边确实每天都在生长着共产主义因素。’”这便是借报道对象之口的间接的议论和评价。这些议论和评价,不但使新闻生辉,而且道理昭然,以致报道一发表,便犹如投石击水一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应。

新闻的理论色彩不同于写理论文章,它不能用原理去搞演绎推理。因此,新闻报道中要十分注意叙述事实和议论、评价事实的自然融洽、水乳交融,不露痕迹。议论和评价一定要是从具体事实中引申出来的,而不是离开了事实的空洞说教。此外,还要注意,议论和评价应该是综合、升华新闻事实的精髓之言,是所报道事实的本质表现,必须言简意赅,力求精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胡乔木同志在1983年首都新闻界新春茶话会上提出:“无论写社论、新闻、文章,都应有理论色彩。”新闻要有理论色彩,是今天时代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富有理论色彩的好新闻,一定能在我们的新闻百花园里竞相争艳。

(1986年9月)

同类推荐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杂文集。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观察、分析中国政治体制与官僚制度,评论当前官场风气与时事风气,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热门推荐
  • 晚妆

    晚妆

    才卸晨妆,又复晚妆。一次穿越,一次桂花宴的邂逅,一次情殇。卿暖,乳名晚儿。卿家的三小姐。不知背后阴谋潜伏的她,被迫为奴,入宫侍主。虽说顾太后对卿家不满,但为嘛要害她?萧子初与她,在桂花宴邂逅。缘分?喜欢他吗?哪怕背后深深的城府?他真的只是一个使臣吗?------柳星暗,南陵族的少主,妖冶绝色的容颜与喜怒无常的性子之下到底是怎样的落寞和千疮百孔?宫中的相遇乃至相知,是否只是人生中的过客?-------卫邵说,“别太靠近他,你会受伤。”萧子初说,“你愿意一生都与我一起吗?”柳星暗冷冷地说,“我不需要感情,那样会成为我的拖累。”--------感情这东西,还真是藏得很深。她到底,是谁的良人?◇◆◇◆◇◆◇◆◇◆◇◆◇◆小圆子大叫,眼睛贼亮,“啊,桂花姐姐!”我怎么摊上这个小祖宗?-----------------------“在下萧子初,姑娘呢?”他抬头,抿唇笑道。“呵呵~”我掩面而笑,“我的名字叫伊莲。”-----------------------“你爱上他,会后悔。”卫邵负手而立,“你不适合把日子耗在阴谋里。”------------------------我叹了叹,“忍无可忍,换口气再忍。”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此文略有小白,所以我把它定义为“轻喜剧”〓〓来来,咱狗腿一把,中国多伟大,党多么光辉!〓〓〓〓作者:梨云清朗(双双)
  • 血颜纱

    血颜纱

    华舞倾世,一染血尘堕情轮。一声琴音起,二声人憔悴,三步断魂曲,四步催下泪。永坠爱恨轮回相思劫,难道违背天命会天各一边?原谅我为情,愿此生此世,不知何为,向天屈命!
  • 重生之商霸天下

    重生之商霸天下

    商场,无硝烟的战场,残酷无情!在这里,没有退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这里,要么身价亿万,风光无限,要么死于万丈深渊,妻离子散!王安,农民的孩子,重生于二流大学的毕业前的一个月,面临着一年之内必须赚四十多万的父亲的医疗费用,和处理不一样的爱情!他会怎么做了?
  • 元极圣尊

    元极圣尊

    【2016热血玄幻,你值得拥有!】一次意外铸就一段横贯三界的传奇!重生在元极大陆之上的张子林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浩瀚的武道世界!失落的神秘古族,莫测的强大血脉!黑暗的族群拉响万族争鸣,被邪恶侵蚀的万兽齐出南荒,一场腥风血雨浸染东泽大地!少年当自强,提刀斩乾坤!武道通天途,破极成圣尊!
  • 八方云界

    八方云界

    明初之时,朱洪武为剪灭威胁天下安定的因素确保大明江山万年,集合举国之力,断绝天下九州龙脉,设八方断灵生灭大阵(又名八方云界)阻隔天地灵桥。从此之后天的能量逐渐消散,修炼界再不复之前盛况,直至如今天地有迎来一次变革,是机遇还是毁灭,随八方云界看天地转变。
  • 苍天之主

    苍天之主

    “天若亡我,我便逆天”“世不容我,我便灭世”这是一个乱世欺天,血肉横飞的时代,这是一个企图用力量去追赶命运的世界。没有白头偕老的爱情传说,没有悲天悯人的可笑情怀;有的只是历经千劫的不屈铁骨,有的只是行尸走肉般的奋力向前。当生存成了唯一希望,梦想,底线又该如何存在!当发现世界与你背道而驰,你是否还会一如当年!
  • 妄天曲谱:帝妃传

    妄天曲谱:帝妃传

    传说太古之初。天地间曾降下过至宝。得之便可主宰苍茫大地。于是乎,万千部族之间展开了争夺。万年后,一位转世重生的女子,带着至宝而来,人们又说,得之,可得天下。那么,她是谁?有人说,她是落霞山的大妖。也有人说,她是杀伐果断的仙子。然而——我只是一个追寻仙道的普通人。一个为了爱情的普通女子。——【帝妃语录】
  • 月亮三部曲之月光美人

    月亮三部曲之月光美人

    通过侗族鼓楼这一承载侗民族忧患与沧桑的厚重载体,以及侗族反抗封建压迫青年款首——王崇武的传奇人生命运和不懈追求,着意渲染与弘扬中国侗族鼓楼文化的精髓,启动侗民族灵魂深处的族群记忆,运用魔幻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艺术手法,描写世代生活在吊脚楼下的侗族群体的生命意识及生活百态,藉此揭示侗民族纯朴古拙的生命哲学,解构侗民族的生命密码及生存意义,探寻侗民族走向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 御龙在天系统

    御龙在天系统

    【开创第一国战玄幻!御龙怒吼踏云端!我掀风云我是王!】携御龙在天系统,穿越成蜀国后主刘禅。看他如何以王者手段,改变阿斗昏庸之名,复兴蜀国,一统天下!征战诸天,笑傲万界,朕乃大汉天子!朕看上的女人,统统是朕的!朕想杀的人,统统秒杀!天命所归!舍我其谁!
  • 唯我不在你身边

    唯我不在你身边

    冉忻云,神魔胎体,六界之孽,一出生便被众神封印在九层云里塔中,被诅咒得到爱情便会灰飞烟灭。慕容熙,四大家族之首的空族嫡长子,为救兄弟性命,上云里塔夺取天悦地莲,救出冉忻云。寒刃派墨痕朗为爱倾尽所有,最终轮为普通人,却心甘情愿换取冉忻云的一线生机。且看他们如何虐心,如何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