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300000026

第26章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程序之二——京师案件审理程序(6)

(一)依刑部定拟判决之裁决京师案件经刑部初审,大理寺复审(或复核)平允后,大理寺奏闻皇帝裁决,奉旨钦依(即依刑部拟之判决),该京师案件始为结案。其中死罪案件,刑部即可依一定程序执行死刑。

(二)命法司再拟或再问之裁决皇帝如认案件拟罪不合律,得命法司再行定拟判决意见。皇帝如认案情未明,得命法司再行审问人犯。

1命法司再拟之裁决皇帝命法司再拟,多系命刑部再拟,兹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正统三年(1438)各十月丁丑,“行在兵部主事章文昭有罪,坐纹。

初文昭怒妻侄□约生通其妾,杀约生,佯言为贼所害,令义男天禄告官,遂推罪天禄。文昭嘱刑部主事徐禄锻炼成狱。事觉,法司拟文昭赎罪复职,上不从,(刑部)乃更拟绞”。

例二:嘉靖三十四年(1555)闰十一月庚辰,山东道御史曾佩有罪,上命锦衣卫执付镇抚司严讯。“镇抚司以佩不谙宪典复,下法司拟罪。坐佩违例,宜黜为民。上以所拟太轻,应从重别议。于是(刑部)改议谪戌边卫。诏可,仍杖而遣之”。

2命法司再问之裁决皇帝命法司再问,有系命刑部再问,有系命都察院再问,有系命大理寺再问。兹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宣德六年(1431)六月丁未,“行在刑部奏:‘钱成孙党与王忠相殴,忠妻郭氏从旁救之,误坠所抱婴儿,伤脑死。忠诬成孙踢杀,论以绞罪。’大理审允具奏。上以为狱有疑,命再鞫之,具得实状,成孙得免死”(本案系送大理寺再问)。

例二:宣德六年(1431)六月庚子,“初,直隶定兴县民王林子锁定虚实输草实收,事觉,行在刑部逮林,当斩罪,以瞽得赎,大理寺审允以闻。上曰:

‘瞽者能输草乎?更详审之,勿使辜受杜,奸慝幸免。’命刑部再问。”(本案系送刑部再问)

(三)命多官会审之裁决皇帝命多官会审时,其会审官1组成方式不一。其方式多种多样,兹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弘治元年(1488)十一月甲申,京师妖僧继晓有罪案发,“至是,刑部拟罪死,妻子流二千里,以犯在赦前,请发原籍为民。大理寺审允。有旨:

‘令科道官看详。’”例二:弘治五年(1492)四月癸卯,陕西巡抚都御史韩文奏陕西巡按御史李兴“陵侮方面,不朝亲王,酷刑致死人命诸事。命锦衣卫民往械兴至京下狱……上以兴酷暴过期,命拟罪以闻。刑部拟兴赎杖为民。上以为未当,命法司会官廷鞫之。”(本案系由皇帝直接命刑部拟罪,故本案未经大理寺复审)

例三:正德元年(1506)十月甲戌,“天寿山守备太监贾性所为多不法,淫刑致死无罪者六人,为东厂所发,下锦衣卫镇抚司逮问。狱具,送刑部拟徒,(大理寺审允,)诏以所拟未当,令部察院会锦衣卫堂上官及科道官于阙下会审,改拟斩。”

(四)另为处置之裁决关于皇帝另为处置之裁决,兹举例说明如下:

1加重其刑之裁决例一:宣德四年(1429)八月庚寅,“浙江道监察御史宋准奉命盘粮至金华,娶妾又索官白金及私通民妇。事觉,妄奏求免。行在刑部以所犯在赦前,但坐奏事不以实,应徒。上曰:‘8佐已劾此人贪淫无耻,其追所受赃,杖之,发戍辽东。’”

例二:天顺七年(1463)闰七月庚午,锦衣卫鞫问浙江宁波府知府陆阜侵盗粮米等事,“刑部论罪赎斩为民。上曰:‘陆阜贪婪虐民如此,不可以常例处,赎罪毕,发广西南丹卫充军。’”

例三:嘉靖三十五年(1556)二月戊午,吏部尚书李默与大学士严嵩颇为异同,严嵩义子赵文华告讦李默谤讪,“上览疏大恕,诏礼部三法司及该科参看,复称默偏执自用,失大臣礼,至其策问引汉唐事尤非所宜言。……刑部尚书何鳌遂坐默比拟子骂父者律纹。上曰:‘律不着臣骂君父,谓必无也。

今有之,其加等处斩,锢于狱。’……默竟瘐死狱中。”

2减轻其刑之裁决

案例:成化二十年(1484)六月壬申,监察御史许潜及监察御史戴仁有罪案发,“命下潜、仁锦衣卫狱问状。刑部拟潜故勘平人至死罪斩;仁嘱托且诬告人罪徒。狱上,有旨:‘潜减死,发口外卫分充军;仁免赎,发原籍为民。’”

3赦免之裁决

例一:永乐二年(1404)秋七月甲寅,刑部尚书郑赐等劾奏:“太子太师曹国公李景隆包藏祸心,不守臣节,隐匿凶命蒋阿演等二十八人。”又景隆常语其家人杨思美曰:“善养此辈,后将得用。”夫春秋无将,将则必诛。乞置景隆于法。”上曰:“勿问。”令送所匿于官。

例二:天顺二年(1458)八月甲戌,都督枉忠有罪案发,“下锦衣卫狱,复究得忠尝诬良民李清喜谋反,赂尚书陈汝言不下千金。狱具,太监曹吉祥为之祈恩,上特宥之。”

例三:嘉靖四年(1525)十二月庚戌,给事中陈洗凌雪乡人,为9家奏诸不法事,上遣官鞫问之,“具列罪状以闻。法司复审无异,坐洗以大辟,上特宥洗死,发回原籍为民。”(陈洗上疏辩言,因抗议大礼,以致群奸侧目,上动之)

皇帝对于京师案件加减其刑或赦免其罪,基本上是对三法司的司法审判(依律问罪拟刑)有所干扰。对于皇帝的干扰,明代的官1偶亦上疏谏言。

正统八年(1443),翰林院侍讲刘球上疏言:“迩者法司上狱状,有奉敕旨减重为轻,加轻为重者,法司既不能执奏,及讯他囚,又因有所观望以轻重之,岂得无冤。臣以为既任法司,刑狱宜从其所拟。其或徇私不当,则加以罪。”

又万历二十四年(1596)二月戊寅,大学士赵志皋等亦曾上疏:“朝廷所守者,祖宗之法度,刑官所据者,钦定之律令,近日刑部问拟囚犯,据律定罪,而明旨每有加重,司官且被严谴,此虽皇上惩奸锄恶之意,而使执法之臣无所措手,似亦可暂而不可久,夫法不可纵,亦不可枉。”对于官1的上疏谏言,明代的皇帝大多采取不理会的态度。此外,皇帝对于京师案件亦得以内批裁决之。所谓“内批”是指未经内阁票拟而由皇帝(或皇帝授权的司礼监太监)直接裁决的批示。关于内批之弊,万历初年,内阁大学士高拱疏言:

国朝设内阁之官,看详章奏拟旨,盖所以议处也。今后伏望皇上将一应章奏俱发内阁看详拟票上进,若不当上意;仍发内阁再详拟上。若或有未经发拟,自内批者,容臣等执奏明白,方可施行,庶事得停当,而亦可免假借之弊。其推升庶官,及各项陈乞,与凡一应杂本,近年以来,司礼监径行批出,以其不费处分,而可径行也。

关于京师案件,皇帝内批之案例,兹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正德九年(1514)正月戊子,先是,陕西镇守太监廖堂劾奏前后任陕西巡按监察御史刘天和及王延相,“诏遣官校械系二人至京,送镇抚司拷讯,狱久未释,诸多求之,乃付法司拟罪,当赎杖还职,内批特降之。”是日,降监察御史刘天和为金坛县丞,王延相为赣榆县丞。

例二:嘉靖二年(1523)十月癸未,内批特降,“命贷重犯王钦、王锦、王铨死,各发边卫永6充军,仍免追赃。”(按王钦等原已奉钦依处决,左右有为之营脱者)

(第四节)都察院初审程序(附大理寺复审或复核程序)

一都察院初审程序

明代中央的司法审判采行“平行的两组司法审判系统”。就京师案件而言,绝大多数京师案件系由刑部初审,大理寺复审。但亦有少数京师案件系由都察院初审,大理寺复审。明代中央“平行的两组司法审判系统”最初定制于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谕法司曰:“布政、按察司所拟刑名,其间人命重狱,具奏转达刑部、都察院参考,大理寺详拟。着为令。”洪武末年制定《诸司职掌》时,确立“平行的两组司法审判系统”。

明代中央三法司中,都察院是仅次于刑剖的司法审判机关。大理寺虽系中央的复审或复核机关,但其司法审判权小于刑部与都察院。有明一代,刑部与都察院并称“二法司”,都察院司法审判权之重可见一斑。据笔者考察,明代成化以前,都察院奉旨审理京师案件之情形较多。弘治以后,此种情形逐渐减少,刑部奉旨审理京师案件之情形更为增加,而三法司会审或多官会审亦逐渐增多。但无论如何,迄至明末,都察院仍可单独进行京师案件的司法审判,“平行的两组司法审判系统”基本上仍维持不变。

明代都察院有关京师案件的司法审判,系以奉旨审理的情节重大案件为主,这些情节重大案件如职官案件及谋反、谋叛、谋大逆案件等。大体言之,都察院审理京师案件,系以职官案件为主,民人案件次之。反之,刑部审理京师案件,则系以民人案件为主,职官案件为辅。

正德以后,都察院有关京师案件的司法审判权逐渐缩小,这可从都察院所属衙门司狱司的设官情形得到印证。《大明会典》载,明代司狱司“旧六1,嘉靖八年,革三1。万历九年,革一1,又住补一1。”故《大明会典》定曰:“司狱司,司狱一1。”有明一代,都察院的监狱始终设置着,但狱官的人数,在嘉靖八年(1529)时,由六人删为三人,在万历九年(1581)时,由三人删为一人。狱官人数的急遽删减,代表着都察院监狱囚犯人数的减少,也代表着都察院审理京师案件数量的减少。

京师案件发文到院时,由都察院十三道代管,所有发交到院的京师案件,系由都察院十三道轮流签分。都察院十三道系各自分别直接审理京师案件,原则上,都察院某道应自始至终审理签分到道之某一特定案件。遇有特殊情况(如皇帝谕令调问,或依典制应调问者等情形),已签分到道之某一特定案件,亦可能调问至他道,亦即由甲道调至乙道问拟。例如正统五年(1440)年,都察院审理某京师案件,即由山西道审理后,再移贵州道审理。

关于都察院审理京师刑名案件的基本原则,洪武末年编定的《诸司职掌》已有规定。《诸司职掌》定曰:

凡鼓下或通政司发下告人,连状到院,责令供状明白,保管听候。

照出状内被告人数、入流官1,具呈本院,奏闻提取。其军民人等,给批差人提取。对理招供明白,取讫服辩,无招干连,随即保管听候。有罪人数,牢固监候,追徵所招赃仗完足,责令库子收贮。议拟罪名,开写原发事由,问拟招罪,照行事理。

徒流迁徙死罪充军人数,具写奏本。笞杖以下,止具牒文,佥押完备,连囚赴堂,备说所犯情节罪名,审无异词,然后入递。将囚押送大理寺审录,候平允回报。若罪名不当,驳回再问。仍将所驳招罪,参详明白,再拟改正。或有番异,则监收听候,调别衙门再问。

其余审允人数,除笞杖徒流徙罪准工囚人,备开年甲工址,略节招罪,工役限期,呈堂编发工役。的决笞杖人数书写断单,开具合得罪名,会请刑部等官公同断决。取完佥批单入卷。其充军囚人,具手本,送编军御史处,照地方编发,取收管附卷。绞斩死罪,仍令司狱司转送重囚监,牢固枷收听候。大理寺依时复奏回报,具手本会请刑部等官,公同处决,仍取决讫月日批单附卷。无招放,并笞杖的决,还职着役宁家人数。

另具公文,差人管送各该衙门,给凭发回,取批收附卷,原收赃仗,候季终通类具呈本院,出给长单,差委御史,解赴内府该库交纳足备,取获库收附卷。如有追无见赃囚人,责供明白,类行原籍追徵。及照出合问人数,随即呈提。

前项审过囚人,设有病故,请官相视明白,取获批单附卷。若干系重囚,牒报大理寺知会。候本宗事完通具结5由,呈堂照验(余与刑部同)。

《大明会典》所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例之文字与《诸司职掌》所定都察院初审程序之文字,完全相同,兹不赘引。《诸司职掌》所定都察院初审程序,基本上沿用至明末。

都察院十三道审讯京师案件时,其审讯原则有三:1依告状鞫狱;2依法拷讯;3狱囚取服辩。至于都察院十三道官1审理京师案件时,应依《大明律》及《问刑条例》审理。都察院定拟判决时,应注意下列四项定拟判决原则:

(一)断罪依新领律。

(二)引律比附,议定奏闻。

(三)断罪不得听从上司主使。

(四)断罪引律令。

上述四项定拟判决原则之详细内容,请参照本书第三章(第二节)三,兹不赘述。

都察院十三道审理京师刑名案件完结后,应定拟判决呈堂官(都御史及副都御史)核阅。都察院十三道审理京师刑名案件完结后,可以有下列两种处理方式:

(一)徒流迁徙死罪充军人数,具写奏本,奏闻皇帝,将囚押送大理寺审录。

(二)笞杖以下,止具牒文,将囚押送大理寺审录。

上述第一种处理方式,即由都察院具本,奏闻皇帝,发大理寺复审。上述第二种处理方式,仅限于笞杖轻罪,都察院得止具牒文,移送大理寺复审,而无须奏闻皇帝,两种处理方式均须将人犯移送大理寺复审。

《诸司职掌》所称“鼓下”,指“登闻鼓下”,军民赴登闻鼓下所呈之状,称为“鼓状”。至于军民赴通政司所呈之状,称为“通状”。鼓状须由值鼓给事中奏闻皇帝,发交都察院或刑部审理。通状须由通政使司奏闻皇帝,发交都察院或刑部审理。此外,内外衙门劾奏违法官1时,皇帝常将此类案件发交都察院审理。兹将皇帝交审之鼓状案件及其他案件举例说明如下:

(一)鼓状案件例一:宣德元年(1426)夏四月癸酉,京师民毛氏诬其夫阎群儿等九人强劫校尉陈贵家。“监察御史悉论强劫罪当斩,宣等家人击登闻鼓诉冤……给事中李庸以闻。……命行在都察院与之辨。”

例二:宣德二年(1427)五月戊寅,富峪卫指挥使张晦死,嫡子张璿与母王氏为优给事诉之官,“事下行在刑部、晦妹夫高佑琼,强辩饰诈,刑部官信之,反坐王罪。王击登闻鼓诉之。下行在都察院,遂明其诬。”

例三:宣德四年(1429)十二月辛巳,济阳卫卒李玖之女击登闻鼓诉冤,又武清县民刘全之妻亦击鼓申诉,给事中以闻。“上曰:‘此二狱皆可疑。

……此二狱令都察院、刑部堂上官同与之辨。’”

(二)其他案件例一:景泰四年(1453)六月癸巳,“辽江戌李福惠、妖僧王海等潜于旋蜂塘聚谋为乱。福惠称唐太宗后,伪号大清国……械送京师,命都察院鞫之。”

例二:天顺四年(1460)六月庚戌,“彭城伯张瑾初收其妻朱民从嫁婢为妾。婢死,自称次妻,上章乞祭祀,礼部以无例格之。至是,为校尉所觉,六科十三道劾举其罪,下都察院,狱具当徒。”

二大理寺复审或复核程序明代弘治以前,大理寺复审京师案件的程序,洪武末年编定的《诸司职掌》定曰:

凡刑部十二部、都察院十二道、五军都督府断事官五司,问拟一应囚人,犯该死罪徒流者,具写奏本发审。笞杖罪名者,行移公文发审。

俱由通政司挂号,另行入递。预先差人连案同囚,送发到寺。照依该管地方,先从左右寺审录。若审得囚无冤枉者,取讫各囚服辩在官,案呈本寺,连囚引领赴堂2审无异。取据原衙门司狱司印信收管入卷。将囚连案责付原押人收领回监,听候发落。候递到各项奏本公文到寺,将奏本抄白立案,务要仔细参详情犯罪名,比照律条。

如罪名合律者,准拟。本寺依式具本,同将原来奏本缴送该科给事中,编号收掌。然后印押平允,仍由通政司回报原衙门,如拟施行。如罪名不合律者,依律照驳。亦依式具本,将原来奏本缴送该科收编,驳回原衙门再拟。如二次改拟不当,仍前驳回议拟。但三次改拟不当,照例将当该官吏,具奏送问。或中间招情有未明者,必须驳回再问。若公文不必抄白,就即立案。其参详罪名,准拟合律,照驳不合律,及送问等项,并如前行。

若审得囚人告诉冤枉,果有明白证佐,取责所诉词状,案呈本寺。

连囚引领赴堂2审相同,将囚连案依前发回原问衙门,听候发落。待奏本公文到寺,将原来奏本,依式具本,如前缴送该科。公文止当本寺立案,然后仰令左右寺抄案,备开囚人供词,行移隔别衙门再问。若二次番异者,再取本囚供状在官,照例具奏。会同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等衙门堂上官2审回奏施行。

同类推荐
  • 公民常用法律大全

    公民常用法律大全

    《最新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大全》分为五编共二十六章,襄括民事法律知识、刑事法律知识、行政法律知识、经济法律知识和怎样打官司等五大方面法律基本知识,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从法律基本知识、民事法律为、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对最常用的法律知识作了简约明了的阐述。
  • 个人合伙与纠纷处理

    个人合伙与纠纷处理

    本书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问题为出发点,有机结合《民法》《合伙企业法》等与相关条例和司法解释,采取了“宣讲要点”“典型案例”“专家评析”和“法条指引”的结构编写而成。既可以让读者了解一般的案件审判知识,又可以了解有一定深度的相关法理,内容层次循序渐进,易于理解和掌握。
  • 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

    城市社区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研究

    全书由城市社区体制改革;城市社区法制建设和城市社区立法研究三个部分组成。作者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着手,深入探讨了社会结构转型与城市社区体制重组的必然性,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研究的现状、思路和方法,阐述了加快城市社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城市社区法制建设体系构建等设想。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这部法律,是在总结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施行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而制定的,对于进一步规范出境入境管理,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爱我,求你

    爱我,求你

    这个呢,其实就是一本耽美文,校园的耽美文,希望大家喜欢
  • 正能量修真

    正能量修真

    少年张太乙意外穿越至法宝内,脱困后带着收集“正能量”的使命而游历四方。在这过程中,却是认识了形形色色之人,见识了诸多修真者在修仙的道路上的喜怒哀乐。长生路上多坎坷,逆天也好,无为也罢,都与我无关。我只求随心,随意。
  • 带我离开好不好

    带我离开好不好

    你告诉我,要学会好好爱自己,这样才懂得爱别人。我不懂。后来,经历了那么多,我懂了。其实恨别人,也是在伤害自己。只是,不再想去面对这些了,弥补过了,不恨了,累了倦了。所以带我离开吧。
  • 明伦汇编家范典卷家范总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卷家范总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道归来

    魔道归来

    茅山道士易清林,师傅竹风道长被神秘人暗算至失踪,易清林踏上了寻师之路,一路上遇到的各类鬼怪(千年古画邪灵、鬼王铁面生、红衣小女孩、鬼域至尊七老妖、九头魔尸、五行尸灵以及猫脸法师等)每一件事情都压迫着易青林的每一根神经,为了正义,易清林不得不与之抗衡,这个世界,当你看透了一切后,你就会明白一切了……
  • 初夏未满

    初夏未满

    没有玛丽苏,也没有霸道总裁没有穿越,也没有一女多男从青涩到成熟,每个人都在饱受洗礼她是豪门的千金,始终专情和她没有血缘的哥哥她是高干世家的小姐,一路追逐自由,却不得不嫁给大她十三岁的丈夫而她是平凡人家的女孩,却渴望着不平凡,去改变命运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 异世大皇朝

    异世大皇朝

    御天亦站在那绝世凶地的黑山之上,看着自己慢慢溃散的身体,脸上面无表情,“我御天亦历经生死磨难,达到凡仙之境,只为能与自己爱人一生相守,如今只有我达到真仙之境,才能破去她体内的诅咒之力,难道这有错吗?为什么有情人,不能相守终老?为什么......”“既然这天地无情,我便要打破这天地,即便消失于天地之间......”御天亦怒吼,为了心中的挚爱,他必须逆行而上......
  • 狂影天下

    狂影天下

    她,21纪博士后;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她,奇德大陆最尊贵的人;却背负废物之名,受尽侮辱。当二者为一的她,狂傲无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伤寒论注

    伤寒论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