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000000024

第24章 发展市场闯新路(1)

20世纪80年代,上海,这座计划经济的重镇,在全国,特别是沿海城市的市场取向改革加速启动的挤压下,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上海的经济体制改革总体上处于全国的“后卫”位置。

计划管制使上海原料、能源短缺加剧,而工业产出品价格则被控制,使上海经济增长率低于全国的平均速度。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探索并开辟了一条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新路。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上海视察时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邓小平关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功能的重要指示,指出了上海80年代改革、发展艰难的原因,也为上海率先赶超,加速市场化进程指明了方向。在邓小平的指导下,上海摒弃了以往依靠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传统模式,逐步建立起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配置生产要素的新机制,一个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沟通世界的大市场在上海开始形成。

(第一节)探索市场经济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全会通过的《公报》提出了“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的要求。会后,党中央又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市场取向的政策。

随后,我们党开始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认识。相对于排斥市场调节的完全计划经济观念而言,确认市场调节的作用,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对于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经济这样的本质性问题,邓小平作了大量的探索。

1979年,邓小平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谈市场经济。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兼总裁弗兰克·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人时,首次阐述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尽管这次谈话仍然强调了“计划经济为主”,在考虑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时还没有把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考虑在内,但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层中对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问题进行的最早也是最深刻的论述,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

从邓小平的新思路到全党的认识,毕竟还有一个实践的印证和理论的成熟过程。

同年7月,邓小平带着家人离开北京,开始了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次南方视察。他先是来到安徽,兴致勃勃地登上了黄山。游完黄山后,邓小平给当地负责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旅游经济课,并指示:“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这一年,邓小平75岁。

从黄山下来后,7月16日至25日,邓小平到上海视察工作,住进了“414”的一号楼。这个招待所历来只接待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每天清晨,邓小平都要早起,在花园里散步。鸟儿啁啾地鸣叫,让邓小平感到身心舒坦。

一天,邓小平在散步时,把市委招待处处长叫过来,亮出了这几天来的想法。他用手指画了一个大圈,指了指“414”的院子,说:“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大的花园,管理它要花多少钱哟!

专门为我们几个大老爷,……一年又能住几天?!”

邓小平又说:“这是一块美景如画的黄金宝地,我看应该对外开放,让外国人来住,收取外汇,支援四化建设……”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邓小平与中共上海市委的几位负责人有一次小范围的谈话。其间,邓小平说:“我这次来‘414’住了十来天,天天都在谈生意经。这么大的花园别墅,给外国人住,可以收外汇嘛!”

最后,邓小平明确地指示:“我给你们半年时间准备。半年以后,‘414’就对外开放。”

上海市委负责同志领会到了邓小平解放思想、打破衙门作风,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市委作了专题研究,成立了修建“414”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亲自挂帅,担任组长。

邓小平打开“414”大门的消息很快传到北京,传到全国,引起了连锁反应。不久,各地类似的花园别墅也先后对外开放。

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1980年“414”正式挂牌“西郊宾馆”对外开放。

“414”开放以后,先后接待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日本天皇等国家元首和其他一些外宾,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14”开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效益,最重要的,它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

后来,邓小平来上海,要求西郊宾馆尽可能地讲求经济效益。

邓小平将“414”大门打开,让其走进市场,发挥经济效益,这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的要求。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又多次反复论述了“计划和市场”的问题。

1980年1月,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在讲到寻求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发展经济的道路时,提出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提法在党的领导人中也是第一次使用,邓小平使用的两个“调节”,其意蕴是很深刻的。可惜的是,1983年编辑《邓小平文选》(1975-1982)时,这句话却成了当时规范化了的提法:“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直到1994年《邓小平文选》第2卷再版时,这句话才又恢复了原貌。

1982年7月26日,在同国家计委的负责同志谈长远规划时,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得不好,就会糟。”

1983年春节前夕,为了实地考察和了解本世纪能不能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邓小平到了江苏、浙江。在古城苏州,他对那里的社队工业的崛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江苏省领导同志向他汇报说,苏州社队工业的成长和发展,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实行的是以市场引导生产,从原材料的获得,资金的来源,到产品的销售,完全靠市场。因此可以说,是市场哺育了社队工业。

听到这里,邓小平深邃的目光显得格外明亮。市场问题是他思考已久的问题。他认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此时,他又听到了一番关于市场经济的议论。而且,苏州的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市场,生产力获得了解放,生产得到了发展。“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邓小平不容置疑地给市场经济下了一个精辟的结论。

一个孕育已久的关于“市场经济”的思想在邓小平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

对于上海来说,上海在发展商品经济方面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但经过几十年计划经济单一模式的发展,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传统工业基地、中央财政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后30年,上海全市财政总收入近3000亿元,占全国财政的18%,净上缴中央2000亿元。上海担负着供应全国工业消费品的重任,又是中国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大城市。如果开始就让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那么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上海的改革、上海的市场经济走向,不能不成为邓小平和党中央慎重考虑的问题。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最初的两年,上海始终处于中国改革的“后卫”。同时,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一些讲话和党中央为此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也为上海市场的孕育、萌芽和人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逐步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遵照邓小平的有关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上海的市场改革首先在农村兴起。上海郊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市农副产品大幅度增长,农贸自由市场悄悄出现进而快速发展,遍布全市。其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大大加快,改变统购包销的流通体制改革和调整放开价格的价格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特别是那些改革步子较大、市场调节作用发挥充分的领域——农贸市场、日用消费品市场、个体和集体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等,呈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

1983年2月18日,邓小平视察江苏、浙江后,返京路过上海,在上海作了些停留。江苏、浙江经济的大发展感染了他。他想看看上海的市场、看看上海人民的生活。

21日上午,邓小平在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胡立教、市长汪道涵、副市长杨堤的陪同下,视察了位于市中心的静安区胶州路农贸市场。

静安区胶州路农贸市场建于1979年10月15日,地处静安寺闹市区附近。市场全长150米,场地使用面积达545.92平方米,设有摊位50至60个。市场两边是居民,还有3个国营和集体单位。在这种环境中,农贸市场采取见缝插针,分类设摊,做到整齐清洁,使市场管理不断完善,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好评。

对于城市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个体经济、集市贸易,世界各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兴趣,纷纷前来参观和访问。胶州路市场,从1980年起,先后接待了美国教育旅游团、日本民社党代表团等,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瑞典的记者。

邓小平下车后,首先到市场门口的水果摊看了看,并且问随行人员一些问题,随行人员解释后,邓小平随即走向待业青年办的知青合作社。

邓小平问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你们是属于什么性质的?”

工作人员回答:“我们属于街道办的知青合作商店。”

之后,邓小平又来到个体户的摊位前,询问摊主鲫鱼、冬笋、乌贼鱼的价格。

视察完胶州路市场,邓小平前往曲阳新村视察。

曲阳新村是70年代末期,市政府筹划建造的13个新村小区中的一个,其规模仅次于浦东的潍坊新村。当时曲阳新村的建设速度最快,至1982年底,曲阳新村的西南小区已经建成,小区配套设施齐全。

9时50分,两辆乳白色的面包车驶进了新村,在新村的菜市场门口停下。邓小平从第二辆车里走了出来。他身着一套深灰色的中山装,迈着稳健的步子,脸上带着微笑,神采奕奕。

他首先走进了曲阳菜场。这时早市已过,一些柜台仍在营业。

“是国营的吗?”邓小平走上前去问道。

“这是知青办的合作菜场。”虹口区委书记沈敏康回答说。

邓小平高兴地朝青年营业员们点点头,说:“知青办的好嘛!”

在蔬菜柜台前,邓小平问两个营业员:“你们在这里做好不好?”

两个营业员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在猪肉柜台前,邓小平又问一个青年女营业员:“你斩肉斩得动吗?”

“还可以。”营业员点点头。

邓小平等一行接着来到了新建的百货商场。这也是一家知青办的合作企业。邓小平仔细地观看了橱窗里和货架上陈列的商品,关切地询问:“居民需要的东西都有得卖吗?”

当听到回答说“居民日常生活用品都有供应”以后,他开心地笑了。

邓小平又来到曲阳酒家视察。曲阳酒家的营业员,早就站在大门口迎候,盼望邓小平能到店里坐坐。在群众的簇拥下,邓小平走进了曲阳酒家。杨堤告诉邓小平:“这里是川扬帮的菜。”

“川扬菜好嘛!”邓小平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发出了一阵欢快的笑声。

1983年2月21日,邓小平在上海曲阳酒家。

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挤出人群,操着四川口音,激动地说:

“楼上还有,请邓副主席到楼上看看。”

“这两位是知青酒家聘请来的老师傅。”酒家的经理向邓小平介绍说。

邓小平一边健步登上二楼,一边兴致勃勃地操着家乡的口音同两位四川籍师傅交谈,称赞这个酒家办得不错,并鼓励青年们好好干。

2月26日,邓小平离开上海返京。

回到北京之后,3月2日,邓小平约请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说:“这次,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的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

邓小平对上海农贸市场、百货商场的视察和肯定,促进了上海的商贸改革,一批特色市场先后建立。此后,上海兴建了永安路黄鳝交易市场、三官塘桥禽蛋市场等一批市场,“小黄鳝游进大上海”、“百万雄鸡下江南”,形象地说明了上海一些特色市场的繁荣和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的枢纽地位。

市场促进了生产,市场改善了人民生活,市场带来了经济繁荣。随着全党对市场认识的深化,80年代上海在改革的过程中,市场也不断发育、成长。根据人民生活需要,日用消费品市场首先繁荣起来,农产品实行了合同定购和市场自由购销相结合的制度,日用工业品采取计划收购、协商收购、自由选购、企业自销等多种购销方式。同时,打破“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传统观念,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促进了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随后,技术成果也开始进入市场,相继建立了从事技术商品经营、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专门机构。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央各部和外省市施工队伍、勘探设计单位通过委托承包或投标等方式来上海承接建设项目,促进了上海建筑市场的形成。随着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也开始合理流动,上海出现了有形的劳务市场。随着股票的发行和转让,上海出现了证券市场。

虽然这些要素市场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但是,对于上海人的经营观、创业观、竞争观、就业观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然而,南方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作用,以及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经验,使上海人对改革开放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市场经济的作用有了更新的认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邓小平,仍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关注着市场改革,关注着上海。

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强调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并再次谈到了计划和市场问题:

“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一个多月后,他去了上海。在上海视察时他又一次指出: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2年初,邓小平在上海指出,上海“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快一点”,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就在这一年的2月18日,邓小平视察了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由于公务缠身,邓小平已有几十年没有上过商店游览购物。

同类推荐
  •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对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纳赛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18年1月15日 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平静的中下层平民居住区。他的父亲是一个邮局职员 母亲则属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北方人。据说.纳赛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赛义迪血统的天性.身材高大、皮肤黝黑、性情高傲 还易于激动。由于父亲的职业原因 纳赛尔一家经常搬家。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 我的编辑生涯

    我的编辑生涯

    我很幸运,当我刚刚迈入社会,加入编辑队伍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又一个好老师。黄伊就是其中的一个。我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时候,被分配到第二编辑室也就是文学编辑室学习怎样做编缉。当时肖也牧是编辑室主任,是我的领导。黄伊则负责手把手地教我编辑的基本工,是我的第一个名符其实的老师。
热门推荐
  • 道士的传奇

    道士的传奇

    一个年轻的道士为了生存的奋斗之路~!一个生在旧社会道士的奇异伏鬼降魔的生活~!一段充满离奇诡谲的日子,一次次被迫的险中求胜~!一次次南疆北陲的涉水拔山,为的只是一个道士的天职~!他是道士刘,只是一个平凡的正一派道士,但他有过一段传奇的日子......
  • 驭夫有术:兽王,悠着点

    驭夫有术:兽王,悠着点

    【各路萌物和软萌包子出没】【双男主】这是个野蛮、原始和残忍的兽族主宰的世界。而那两只居高临下,冰冷邪漠的兽皇却不管旁人阻挡,无视人类地位卑贱,强行要宠她爱她和谐她。作为一个兢兢业业前世还过劳死的小医生,陆宁雅表示对这万人艳羡的独宠,相当惶恐,并且毫不犹豫就落荒而逃。被逮回来,她欲哭无泪:“那个,我们要不先做朋友?”一只舔舔双唇,一只眼神冰冷。“想都别想。”“不可能。”
  • 教科书般的拯救世界

    教科书般的拯救世界

    【世界可以恢弘,也可以渺小。】拯救世界,这是个需要中二的使命。入行这么久,岑涵涵怎么说也从菜鸡变成了大师。没有什么事不是一个救世主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太好了。“早不想干了,凭什么只有我一个员工?”-------------------算是变身,大体轻松,也会有跌宕和感概。本书群:563640668,欢迎各位想要拯救世界的骚年骚女加入。新书群里可以知道~
  • 佛说普达王经

    佛说普达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二星座:绚烂星空

    十二星座:绚烂星空

    十二星座,十二个青春故事,十二种不同的性格,每个故事都让我们热泪盈眶,回想起青春时年少轻狂的自己……
  • 嘴贫到底

    嘴贫到底

    他是她的父亲?是?不是?这么混乱?一次异国之旅,她意外知道,自己被亲母当作养女养了十六年。伤心出走,却无意被困陌生人的车里。哪个无良的,竟然趁火打劫,在她落魄之时。做他三天情人?好啊!想占她便宜,还没那么容易!正好没落脚地,借他的地方待待,看看谁占谁便宜……始魂池丢失十六年的今天,为寻始魂池,她以始魂的身份,开始了星际学院的能量修行。进入学院的第一天,就被学生整哭,恰好又被他看去。驱赶?这么不识相?好歹也让人哭完啊!既然这样,那就受她一整。竭尽所能地占她便宜,是他的宗旨,对他耍小聪明,是她的特权。在耍与被耍之间,他们感受着,不一样的生活际遇……
  • 随文字

    随文字

    有的时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来的突然,去的匆匆,随心所欲。
  • 火影之最强顾问

    火影之最强顾问

    你问我什么是宇智波,我告诉你,那是因恨生爱,或...因爱生恨
  • 总裁太花心前妻太娇贵

    总裁太花心前妻太娇贵

    她是父母兄弟捧在手里的小公主,娇蛮、跋扈自恣、可却很善良,为了心中少年她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如愿和他走上婚姻殿堂,当天“什么新郎呢?"“没来”丢下她一人面对百万嘉宾。她忍着眼泪跑出去。从他兄弟得知他在酒吧连婚纱都没换发现他手里抱着一个妖媚女人——噩耗传来家族破产,爸爸妈妈出车祸,哥哥因破产而逃出国外。她痛苦选择离开这座城市,最后哥哥归来在他手上无奈回来从此恶魔生活再次开启。合约到期一心想远离他。【跑】发现还有俩个球。他以为是她玩物没想到却爱死了她【追】。“回头什么都没变唯一变的是那颗爱他的心以冷了”
  • 月落剑

    月落剑

    我们都在努力的找寻自己,那么什么才是我们要找的自己呢?奉献与自私、奋斗与淡漠、爱与恨?那看看自己是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