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4000000019

第19章 深谋远虑选干部(2)

邓小平指出,在粉碎“四人帮”以后,老同志先后都恢复了工作,但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了,精力不够,又多数有病,并不能真正顶班。有的即使现在能顶班,再过5年也不行了。因此,现在要有意识地选拔一些比较年轻的人进领导班子,这是党的战略任务、根本任务。他还要求老同志要有意识地培养、帮助并大公无私地选拔年轻力壮的人,要任人唯贤,选真正好的,不能论资排辈。讲解放思想,这是最大的解放思想。

这次讲话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思考的一件根本大事,就是要解决组织路线问题,选拔好接班人。这次邓小平在上海发表的讲话仅仅是他在这个问题上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开始。此后,邓小平在山东、天津视察时,又多次谈到,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这是涉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党和国家的重要岗位能否掌握在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的干部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对于上海市委领导班子的组成,邓小平提出:市委常委这么多人就不太好,最好7个左右。

当时,上海市委共有19个常委。后来,邓小平在山东、天津的讲话中也都提到上海市委的常委太多了、太老了的问题。

彭冲说,7个人少了。

邓小平接着说,7个人少了,那就9个人吧。如果能比现在的班子年轻一点就好。另外,把市政府建立起来,副市长、副省长必须能干工作,厅局长一定要是壮丁。

他还向在座的上海市委领导同志特别提出,要善于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和培养人才,这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当然,这不仅仅是对上海,也是对全国其他地区提出的要求。

邓小平的这番话使上海的市委领导陷入了沉思。全国其他地区培养选拔接班人的工作已经起步,上海在这个方面决不能落后,这是关系着上海今后发展的一件大事啊。

根据邓小平的讲话精神,市委、市人事安排小组和中央工作组通过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发现人才,请老干部、老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举荐人才等各种方式,从与“四人帮”斗争坚决的干部群众中和其他先进人物中选拔人才,到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和科研单位物色人才,经过认真的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比较,提出了由吴邦国、黄菊等18名年轻干部组成的名单。邓小平还特地请回了上海的老领导、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丕显来指导上海领导班子的组建工作。

1983年2月22日上午,来到上海视察工作的邓小平召集陈丕显,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第二书记胡立教,市委书记、市长汪道涵等老同志一起商谈上海领导班子的组成问题。

邓小平在看了上海市委推荐的中青年干部的名单材料后,十分满意。虽然邓小平对这18个人一个也不认识,但他表示,这18个人都合格。上海人才多,合格的人也多,也选年轻的。

60岁的,只能再干五六年了。你们市委各部、委、办、局每个单位要选3到5个年龄在三十多到四十几岁的人,准备再接替。

你们提的名单中有5个50岁以下的可以了。从年龄上来讲,这些人可以说是后来居上。

一旁的陈国栋补充道,把踩线的人加上去是7个。

邓小平表示,年轻的同志可以提到前面一点。我相信市委、市人事安排小组、中央工作组考察的结果。

接着,邓小平谈了对上海市委、市政府等领导班子具体组成的意见。市委、市政府的组成班子要进行大换血,要让更多的年轻干部有机会大显身手,但同时,也要适当地保留一些老同志。

他对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3位老同志嘱托道,在这次调整班子时,你们要留下来,要为年轻干部把握大方向,培养、锻炼这些年轻干部。

对于上海选拔、培养年轻干部的工作,邓小平借用了陈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快刀斩乱麻”,一个星期解决问题,10天到半个月足够了。包括中央书记处拍板时间在内,10天到15天。

不解决,要碍事。

邓小平还对继续留任的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3位老同志说,两三年后要交班。

一旁的3位老同志连连点头,表示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努力搞好传帮带,站好最后一班岗,两三年内随时准备交班。

其他一些不再担任市委书记、常委的老同志,也都表示了愉快地退出岗位,积极支持青年同志上来。

邓小平还说,交班以后,可以当上海的顾问,工作是做不完的嘛!不靠年轻人,靠我们霸住不行。

最后,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谈到,要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要进行各方面的改革,首先要进行机构改革,机构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调整领导班子。可以说领导班子的调整是整个改革工作第一位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要让路,不能干扰。对上海要求是如此,对全国要求也是如此。不抓紧领导班子的调整,其他各方面的改革工作都会受到影响,这就直接影响到四化建设的进程,更谈不上开创新局面了。对调整领导班子要有紧迫感。上海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这个问题上再也不能迟了。

就全国范围而言,上海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处于中游了。当然上海有上海的具体情况。下一步部、委、办、局、区的班子调整工作,还是可以跑到前面去的。上海有人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再迟了。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精神,上海市委对市委、市政府的班子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和重组。1983年,经中共中央批准,原来上海市委的18名常委中,只留下了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王鉴和上海警备区的章尘政委5人,为年轻干部把握方向。

其余的13位常委全部退居二线。同时从18名年轻干部中选择了7名优秀人才进入市委常委。在同年4月召开的市八届人代会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7名正副市长,其中6名副市长都是新当选的。新的市委常委的人数从原来的近20人减为13人,他们平均年龄56.4岁,比原来的64.7岁,平均下降了8.3岁。原先市政府中13名市长、副市长的平均年龄是65岁,文化水平大学程度的占38%,现在新当选的市长和副市长的平均年龄为52.7岁,比原来整整下降了12.3岁,大学文化程度的为100%。

同时,上海还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按照“先进后出”、“边进边出”的原则,对区、县、局以及大厂、大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和加强,一批老干部从第一线退下来,或者离职休养,充实了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调整后的区、县、局以上领导干部班子正副职人数共1188人,比1982年底调整前减少了126人,成员的平均年龄52.8岁,比调整前降低了7.3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成员占班子成员总数的比例上升到64.4%,比调整前提高了30.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6.9%。

经过调整,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原先存在的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部门结构重叠,副职过多的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变。

对于上海选拔培养接班人的工作,邓小平十分满意。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曾多次来到上海,对上海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示支持,并对吴邦国、黄菊等年轻干部的工作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吴邦国、黄菊等一批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在90年代先后成为上海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有的还走上了中央领导岗位。

作为在邓小平亲自关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领导干部中的一员,黄菊每当提到邓小平对上海领导班子的关心时,总是感慨万千。他说,1983年上海调整市级领导班子,当时的市领导陈国栋、胡立教、汪道涵挑选了18个人,他也是其中之一。他们这批人当时都是四五十岁左右。市委书记陈国栋同志比年龄最小的邦国同志大了31岁,比我大了28岁,可以算是我们的父辈。这些老领导与我们素不相识,通过全面考察后,扶上马送一程,在实践中逐渐培养我们。

老领导们敢于挑选同他们年龄差三十多岁的中青年干部,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培养接班人上的宽广胸怀和用人胆略。所以,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观念也深植于他的脑中,成为日后他作为主要决策者选用人才的一贯思想。

如今,加强对优秀中青年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已经成为上海市各级领导的共识。

从1995年以来,上海市委组织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调整充实局级后备干部队伍的通知》、《关于加大中青年干部教育培养力度的意见》等通知,实现了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一批60年代出生、80年代大学毕业的优秀年轻干部先后脱颖而出,走上领导岗位。从1995年到2000年底,上海市共提拔局级干部1388名,其中45岁以下的487名,占35.1%,年轻干部的比例正在不断攀升,并日渐成为上海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可以说,没有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伟大战略,没有80年代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上海的干部准备,没有上海历届市委领导的历史责任感和高风亮节,就不可能有上海自90年代以来的飞跃发展。

(第三节)培养跨世纪年轻干部

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再次南下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城市,发表了着名的“南方谈话”。在谈话中,他又一次提到了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问题。

2月8日,邓小平在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市长黄菊等人的陪同下,先来到南京路看灯,然后乘船观赏了黄浦江两岸的1992年2月8日,邓小平在观赏浦江夜色时提出了培养跨世纪干部问题。

同类推荐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在世界尽头拈花微笑:李叔同与苏曼殊

    李叔同与苏曼殊,看似人生缺少交集的两个人,却都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热衷革命到心灰意懒,摆脱俗尘,遁入法门。本书以详实史料、细腻文笔,倾情抒写了李叔同和苏曼殊传奇而绚丽的一生,带你深入他们独特的内心世界,品读他们人生中的聚散离合与悲喜情愁,还原最真性情的两位多情才子。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信念改变命运

    信念改变命运

    一个15岁的男孩,在风雪肆虐的小路上,拖着两只烂脚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前爬,逐个学校去请教老师数理化难题。饿了,咬上一口随身携带的冻得硬邦邦的玉米面饼子;渴了,抓一把路边的雪含到嘴里……在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他走访了39所中学,请教了379位老师,没用家长陪读,没花家长一分钱补课费,凭自学,学完了小学、初、高中全部课程,1978年7月20日,奇迹般地考上了大学。当年他没有考上名校,他做推销员的故事2002年却走进了哈佛商学院;当年他没有机会去读一所很好的学校;今天却走进了数不清的著名高校、中小学为全中国的校园做国旗下的讲话!这是一部对于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颂歌和礼赞。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奉天密码

    奉天密码

    奉天密码是王拓之在网络刊登的第一篇长篇小说。经过三十年的沉淀积累,凭借生活经验和阅历,希望能够写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文字。文中加入了现代,玄幻,都市,穿越,悬疑,热血,情义,爱情等多种元素,是作者一直想要实现的一个愿望。就让王拓之带你进入他梦想中的世界,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郑重声明:本文仅在起点首发,并存稿于本公会论坛,目前为止,其他网站刊登发表《奉天密码》均为复制,并未得到本人授权。王拓之大黑熊熊太阳鸟网游公会总会长
  • 如果那年已不再

    如果那年已不再

    时间过去了,是不是就没有了未来太阳被遮住了,是不是就没有了光亮世界没有了你我,是不是不再有生的气息我们总是在彷徨中前行,遇到对的人做着错的事或放下、或拿开、或躲避也许有一天,小心翼翼地走了上去那别样的云彩和另一番天地每一个人都有不曾忘怀的过去,就像被窝里暖暖的一样,不忍翻开,不愿离去回忆着,前行着总会有些人,有些事,叫你我念着,执拗着
  • 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同样生活在一个世界的我们不需要多么的出众,做好自己,你要相信,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上帝就赋予你独特的天赋,每个人都有一个天赋是任何人都没有的。给我一个承诺,我定许你一生不娶。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九界修神1

    九界修神1

    傲天的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是龙,你就给我缠着;是虎,你就给我趴着。不同的九界修神,给你想不到的感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
  • 圆梦之大唐傅红雪

    圆梦之大唐傅红雪

    喜欢傅红雪,喜欢大唐双龙传,尤其喜欢寇仲。所以,把他们弄到一起吧!傅红雪所在的世界里,他是悲情的,那么高傲的一个人,却有着种种不完美。傅红雪不懂什么叫爱,仅有的爱也已被他埋葬。傅红雪的刀很快,最后甚至超过了小李飞刀的速度,但是他却没有自信,傅红雪的一生为他人而活,唯一的一滴眼泪,也是在最爱的人的墓前。试问,这样的男人谁能不爱?双龙里,喜欢寇仲,不是很喜欢徐子陵。喜欢寇仲的霸气洒脱,极度讨厌李世民的虚伪,也极为讨厌师妃暄那帮和尚道士,所以,小说的基调就是如此……
  • 近报丛谭平虏传

    近报丛谭平虏传

    传中记述清太宗领兵绕道入关,破喜峰口,陷遵化、顺义、良乡,过蓟州,围京城,明督师袁崇焕星夜驰援,总兵尤世禄、满桂、祖大寿力战破敌,清兵退走。
  • 星河之王

    星河之王

    末法时代,因为击杀了世界黑榜第七的王尘,遇上为即将来临的千年仙魔大战,搜罗人才的邋遢老道张五丰,成为了仙界荡魔宫,十三星区兖州分部,十三小队的候补成员……。而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前往风起云涌的关东,击杀号称关东传说的桥三爷!!
  •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本书总共五章: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孔氏行辈与家谱、祭孔子文、黄河三峡孔子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总体规划设计简介等。
  • 战上云巅

    战上云巅

    千年大限将至,传说野境之主——异瞳王将破解封印,率七系甲兽神重现世间;铁律诞生八百年来,圣民对野境人的奴役看似固若金汤,实则新的势力暗潮涌动;两条道路注定交汇在未来时空的某个节点,只是那节点上大门紧锁……曾经的最强武者,转生之后却成为空荡荡的战氏庄园的挂名少爷,即便如此,战云依旧笑着说道:“不要怀疑,我就是那个握着钥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