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800000009

第9章 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大取向(1)

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达到期望实现的目标,不仅要有战略上的宏观决策,而且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动和导向。因此,了解和研究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特别是政策的主要取向,对于我们认识教育如何顺应时代的变革,统一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认识,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扩大教育规模。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在讲到培养专家和劳动后备军时说:

“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讲到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时他强调:“这个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要研究发展什么样的高等学校,怎样调整专业设置、安排基础理论课程和进行教材改革。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邓小平同志从全国发展的大局出发,明确指出不论从近期还是从长远考虑,要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教育的规模,提高教育的水平。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思想,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分三类地区分期分批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发展初中后的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高等教育体系。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正式印发)中,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又进一步作了细化和规定。

实现党中央、国务院上述教育发展主要目标,必须相应扩大初级中学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段时期内突出规模取向,是符合国情的和现代化需要的一种选择。这种取向应与那种不顾主客观条件,不顾质量,盲目发展,是有区别的。

一是人口因素。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人口基数很大。1985年我国人口105851万人,突破10亿大关,到1999年,人口增至125360万人,净增19509万人,比6个加拿大的人口还要多。中国人口又主要分布在农村,到1998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7%。中国人口的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到7%,15~60岁人口占到677%,0~14岁人口占到253%,中国将开始步入老年化社会。尽管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目前处于低生育水平,但人口实现零增长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中国人口因素的特点,决定了对义务教育、普通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的巨大需求。人口总增长及各类人口群的增长,决定了教育的发展必须扩大规模。

二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所占有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少,人多就成了沉重的包袱,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大项目是教育,而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时,我国中学普及率只占39%,大学普及率(在校大学生占20~24岁人口的比例)只占2%,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当今科技、经济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老路子,那样太慢了,而且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我们应当大力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就要扩大教育规模,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为更多的人提高受教育年限创造条件。

三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社会里,所谓发展已再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这一目标,而应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不可想象,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素质落后,甚至处于愚昧状态,会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反之,一个社会很富有,而人很愚昧,又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所以列宁早就讲过,在文盲充斥的国家是不能建设共产主义的。现代社会是人的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人自身要现代化。发展经济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人的不断追求和满足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互为动因又互为结果的辩证关系。教育的核心功能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扩大各类教育的规模,为更多的人提供受教育机会就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扩大教育规模,要处理好规模与效益、质量的关系,努力做到规模、效益、质量三者的统一,这是多年来我们发展教育事业的经验总结。扩大教育规模,很多时候需要铺摊子,以扩大教育资源,如建新校、建新的教育机构;有的则是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通过组合来扩大规模,通过挖掘潜力来扩大规模,如普通高校发展提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等。在教育发展中,为保证教育质量,首先要求决策者树立质量观念、发展是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的观念。把学校建起来了,教育教学设备严重缺乏,教师队伍东拼西凑,随意找几个人来管学校,这样的扩大规模要严格禁止。一个学校质量的基本保证,重要的是要按教育规律办事,遵循办学的一般规则。一般规则中,重要的一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把握办学方向、培养道路和培养目标;二是要加强学校各方面管理和建设,营造育人环境;三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敬业精神;四是要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健康成长。只要教育的决策者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达到以上基本要求,教育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扩大教育规模就不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发展过程是一个开拓与逐步完善的过程,难免有所缺陷,而缺陷又恰恰是发展中要逐步完善的内容。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规模与质量的关系,规模、效益、质量的三者统一,就能正确理解规模取向。

扩大教育规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关系。邓小平同志讲:“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15日)中讲:“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抓好教育工作,坚持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时保证教育优先的适度超前发展,坚持在安排各级财政预算时实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宁可其它方面的事情放慢一点,也要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这两个讲话,表达了党和政府宁可牺牲一点速度也要解决好教育问题的决心,明确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和保证适度超前发展的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国家财政投入和社会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都作出了法律规定。因此,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取向也是可行的。只要我们把握住“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教育经费投入的各项法律、政策规定,就可以避免历史上曾经犯过的冒进错误,实现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教育改革发展的科技、经济取向

现代教育区别于历史上以往教育的主要标志,就是冲破了教育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桎梏,走上了与现代生产依存相联的道路。教育必须适应现代科技、现代生产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取向。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作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明确了方针,指明了方向。他反复强调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1995年,江泽民同志代表党和国家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他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实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从立法思想到法律条款,都充分体现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思想。因此可以说,从邓小平同志到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从国家相关法律到有关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十分明确而又坚定不移地表达了教育事业发展的科技、经济取向。

教育事业发展的科技、经济取向,就是教育要适应和促进现代生产力、现代生产方式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国家实施的“211工程”建设,构建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实行符合市场经济机制要求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等;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加强适应生产力不同层次水平的技能培训,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教育,普遍推行岗前岗后培训制度,实行劳动准入制度等;在基础教育中,努力提高质量为国民素质提高打下基础,在农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教育三结合的综合改革,在城市大力推进工业、科技、教育三结合的综合改革等,都是在科技、经济取向下的改革与发展。

同类推荐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南京血祭

    南京血祭

    经济犯罪现代著名作家阿垅写于1939年的报告文学体长篇小说《南京血祭》(原名南京),是第一部纪实南京大屠杀和南京保卫战的史诗般的作品。
  •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用心爱: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已成为社会的主人。教师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自己也相应得到发展。这样的一致性使教师的劳动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他们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师德的规范要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而竭心尽力。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依法执教,享有社会赋予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相应的义务,这种权利与义务、道德与利益的统一,也是社会主义师德平等性的重要表现。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之幸好有你

    易烊千玺之幸好有你

    女主林若旋在一场演唱会中偶遇了他,之后又莫名其妙成了他学妹,生活在翻天覆地的变化。后面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期待!
  • 等你三世亦不悔

    等你三世亦不悔

    他们爱过,恨过,却在最后不能在一起,只是因为他们会互相伤害,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对方。不过,他们宁愿伤的两败俱伤也要在一起,不为别的,只是为了一份对对方的爱。
  • 仙人古迹

    仙人古迹

    古来世人皆信天地间神奇,隐秘甚诡异之地,为人力所不能,疑世间有超脱人,鬼,妖,魔之上生灵,遂有圣贤大能之辈行于天地,摹万物悟道,猜疑神奇皆此生灵所为。斗转星移,仙人的模样慢慢在众生的脑海中清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千年缘劫之废材神女

    千年缘劫之废材神女

    尹千鸾小童鞋带着神奇的体质降生在晋潜大陆啦。神女降世,她带着怎样的宿命来到这世间?又要经历怎样的劫难方能飞升上神?她与她,如何续写他们的前世今生?如何了却尘世的情缘?爱与不爱之间,不过是千年的弹指一挥。美丽的眼眸始终落在他的心上。终究,我还是爱你胜过了自己。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神权至尊

    神权至尊

    叶仙一梦醒来,来到了一个奇怪的世界,一个不存在历史上的朝代,秦氏胤朝,一群处在末法时代的修真者一个与众不同的造反者南国计氏一个带着叶贤在神棍的道路上一往直前不回头的信仰系统。当叶仙已是叶贤,他站在落魄的村子中,呐喊着我要一统天下之后,这天下又会如何待他?他所没有看到的,又有多少?一步一步走上巅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造就至尊之位!
  • 火影之冥神传奇

    火影之冥神传奇

    这本作品是本人的第一部作品,欢迎各位给予意见!
  • 逆天:凤逆天下

    逆天:凤逆天下

    30世纪佣兵女王‘影煞’穿越到一个架空大陆,成为大陆上大名鼎鼎的绝世废材,说她是废材?那她就让你们看看废材是如何逆天成为妖孽鬼才!妖孽的修炼速度,妖孽的战斗力,妖孽的契约兽,妖孽的老公!无一不是羡煞旁人!
  • 神树奇书

    神树奇书

    或许我们在逆天改命的同时,是否正是按照着“天道”在行走。在一切缘分的指引下,究竟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还是只是命运的牵引。人靠树散发的物质而活,树靠人呼出的气体而活。犹如世间百态,相互依持,万物平衡,生生不息。当平衡被打破,天道究竟为何物?
  • 倾世神医:重生最强女家主

    倾世神医:重生最强女家主

    朝阳镇巫马家,原本生性乖巧,成绩优异的16岁的长孙女巫马雪阳,中考前第一次模拟考试年级排名就掉了89名,接受不了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巫马雪阳把自己关在房间一天一夜,在睡梦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巫马血阳,联合国”异能行动组“首席特工,也是组织唯一的亚裔成员,在就任异能组组长前的最后一次非洲”特别行动“中意外死亡,再苏醒的那一刻,巫马血阳变成”巫马雪阳“!于是,开启了一代最强女家主的崛起之路!但是,顺风顺水的日子注定不能长久,老天最会“打击报复”,“坑”无处不在!说好的婚姻自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