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800000025

第25章 教与学的革新(2)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教育是摆脱愚昧、野蛮、无知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从根源上讲,教育的落后是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成就之一,就是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改革和发展了教育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没有人的现代化,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在中国迈向21世纪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个“新人”,就是指现代化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向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方面,取得有目共睹的巨大成绩,然而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对学生身心与个性的压抑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批评。这一弊端可以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顽症,剖析其产生的根源,深化教育的改革,对于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推行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我国学校教育的顽症的主要根源是什么呢?首要的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复活。

所谓应试教育即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教与学的一种教育模式。在现代,主要是围绕升学而进行教与学;在历史上,主要是围绕科举考试制度而进行的教与学。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从隋唐开始到清朝末年1905年废止,一直实行了1300多年。应当说,在一个封建的、封闭的农业社会里,科举制度的产生为读书人步入仕途开辟了一条道路,尽管不同封建朝代均存在官场的腐败,但运用科举制度进行逐级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和公正。科举制度下的教育,从教育目的讲,是为了入仕做官,培养官吏;从教育内容讲,主要是《四书》、《五经》,重治国之策,轻科技与实践;从教育过程讲,重书本,重讲授,重背诵,效法先王、圣人以修身养性;从教育评价标准讲,以考取秀才、举人、进士人数及其名次作为衡量标准。这种教育,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里,是为少数能读得起书的人服务的教育,愈到后期愈是只为极少数可能入仕的人的教育。

科举制度本来在清末的1905年就废除了,随后学习西方,兴办新学,但为什么在经历了百年来的社会变迁,在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有时还得以复活呢?我想这并不奇怪,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土壤。

第一,封建教育传统的影响。实行了1300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在世界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通过考试改变读书人的命运,通过读书做官来改变个人、家庭、宗族的命运,考试在社会中的地位之高,考试成绩与个人、家庭、宗族命运关系之密切,都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被绑在科举制度这驾马车上,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应试教育的模式和传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由封建社会的教育发展而来的,与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我们既继承了历史上教育好的传统,如尊师重教、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循序渐进等,又受到消极的、与时代不适应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不改革就会阻碍我们前进。现时教育必然要受到现时经济、政治制度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和支配,但教育的发展却往往滞后,这种滞后主要体现在教育自身在发展历程中所打下的深深烙印。1905年废除了封建科举制度,但中国却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对唤起中华民族觉醒起到重大作用,但当时没有具备解决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社会制度条件。

1300余年封建科举制度下形成的应试教育,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深刻的,传统的惯性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历经多次教育改革,每次虽然也触及应试教育,但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并消除其影响,甚至在一定的气候和条件下使之得以复活。

第二,现时还存在着“应试教育”赖以生存的气候和土壤。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存在着官本位思想。企盼从农村到城市,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平民到当干部,通过考试升学特别是升大学,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近若干年来,由于企事业单位改革,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和实行公务员制度,就业相对困难,在用人上出现了降低年龄、拔高学历的倾向,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追求高学历成为社会的一种风气。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检验,在现时条件下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讲,在考试中取胜,得到竞争的胜利,便成为奋斗的目标,因而“应试教育”就有了赖以生存的气候和土壤。

第三,教育制度上的落后为“应试教育”复活提供了可能性。首先是招生考试制度。多年来,我们的高考制度的后果是“一次考试定终身”,一次考试的失败,便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考试科目、内容和方式的设置,成了中小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什么就放松什么,甚至放弃,造成中小学生过重的应考压力与学业负担,知识结构也严重不合理。其次是教育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也存在严重缺陷。对一个学校的评价,往往谈起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比较原则,比较空泛,最后评价一个学校办得好坏看重的还是中考、高考排名和升学率。对一个教师的评价往往是以任课考试成绩和所带班级升学率作标准。学生是否优秀更是以考试成绩和排名作为衡量标准。这样的教育评价制度和评价指标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为“应试教育”的复活提供了可能性。这样的教育评价是愈评“应试教育”愈严重。还有就是教育结构不够稳定,就业制度不够完善,加重了普通教育的升学压力。在我国,教育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职业技术教育比较薄弱。虽然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使得职业教育的比例上去了又下来,下来了又上去,造成了学生分流困难,普通教育升学竞争加剧。这三个问题,一是生源不够稳定。时下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还较普遍,往往是考试成绩不好而家长又无什么门路的孩子上职业学校,而不是从个人特长和志趣来选择职业学校。这是与现代化要求不相适应的一种落后意识。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差,办学形式又不够灵活。在农村,职业学校条件普遍比普通学校差,投入也少,很多挂着职业学校牌子的学校实际上没有职业教育的能力。

很多学校由于没有与企事业单位紧密结合,没有与当地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还是以办普通中学办法办职教,缺乏办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业的出路困难,对学生和家长没有吸引力。三是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不够。按照劳动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实行严格的“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既可以促进义务教育后和高中阶段后的学生分流,拉动职业教育,又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力水平。由于我们执行就业制度不够严格,不仅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而且造成了生产一线受过良好职业训练的技工、技师缺乏,带来了千军万马挤过上普通高中、上大学独木桥的现象。

我国学校教育顽症的根源之二就是师道尊严。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历史上就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明古风。“师道尊严”出自《礼记·学记》,其义是指:“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讲的是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作为对传播文明使者的教师及知识的尊重,本意没有什么不好的,我们今天还大力提倡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统治者建立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道德教条与规范,用以约束、规范社会秩序与人际关系,用以教育臣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规定臣子必须服从君王,儿子必须服从老子,妻子必须服从丈夫。“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与“三纲”相配合,将封建等级制度从道德观上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三纲”、“五常”对确立封建专制秩序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它使整个社会处于君臣不平等、官民不平等、男女不平等、长幼不平等的状态中,严重阻碍了民主、法制在中国的进程,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消极的因素。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师道尊严就被打上了封建等级思想的烙印,将师生关系推到了教师为学生之纲的地步。时过境迁,在今天社会里一讲到师道尊严的时候,往往抹去了它本来的含义,指的是学校师生关系不平等的种种现象。事实上,中国封建等级思想观念积染太久太深,带有封建等级烙印的师道尊严仍然还影响着现代学校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作为人来讲,应当是平等的,人格上应相互理解和尊重。但在我们的学校里,教师动辄训斥和惩罚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俨然以管束学生的姿态站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情况还不在少数。这就是不少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和一些学生患有“学校恐怖症”的重要原因。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应主动积极。由于师道尊严的影响和现代教育观念的欠缺,对于不少教师来讲,“主导”变成了主宰,“主体”成了群体,“主动”变成了被动的接收器。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注入式,满堂灌,无教学民主可言。加上沉重的作业负担,频繁的考试压力,学生苦不堪言,何言主动学习、创造思维呢!是教师不关心不热爱学生吗?不是的。我们不排除有少数教师不合格,但我们整体教师队伍是好的,对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努力和贡献。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改革深入得还很不够,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还在起作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我们需要一场教育思想的深刻革命,用现代教育思想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校教育顽症的根源之三就是多年来对中小学课程没有根本触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达,在他的《关于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思考》(1998年12月)一文中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每一次教育改革,最终必然要深化,落实到课程这个核心问题上。如果没有课程的实质性改革,而只改学制,或只改教法,这样的教育改革,最后是不可以达到成功目的的。”他还说:“学校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未来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培养需要蓝图。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要有各级各类学校分别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要有各种不同的课程。课程蓝图有特点、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可能有特长。”课程蓝图的设计不适应发展了的时代新情况、新需求,人才培养就必然从源头上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

    《大学生GE阅读(第4辑)》以“人文情怀、学术精神”为宗旨,以通识教育为主板,以文、史、哲、艺、政、经、法、社等学科为重点,陆续开设“大学讲堂”“博士开谭”“专题专论”“评书评人评事”“海外文摘”“网上撷英”以及“反馈与批评”等栏目。文章以栏目为单元,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学、社会学为序次,举凡论文、散文、书评、随笔、讲演稿、谈话录等,文体不拘,文风不限。编者诚心虔志,企盼有创见、有发现、有风骨、有格调之文章,希望与同仁同道共同开拓一片中国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通识天地与文化乐园。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热门推荐
  • 叫我地藏王大人

    叫我地藏王大人

    五丁众神,侍我左右,地狱之鬼,跪伏我身。地藏下凡,百鬼护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誓不为妹:冰山男神不说爱

    誓不为妹:冰山男神不说爱

    她从小被他从孤儿院收养,原因是她长得像他已经去世的未婚妻。他不露痕迹地宠她,护她,只为了一个承诺。她是他名义上的义妹,本只是对他收养自己的感激和尊敬,却在不知不觉中让感情变了质……在她终于决定要离开他的时候,却无意间知道,他竟是自己的姐夫!
  • 极双阴阳令

    极双阴阳令

    凡人抬头遥望天,不知何处有神仙;渺渺生息分三界,冥冥之中结仙缘;皆云快活似神仙,功名利禄如云烟;了却凡尘苦修炼,飞升四梵三清天;大罗天有大罗仙,不老不死永不灭。回正言:【清淡的文,写激战的事。一名少年,昊少白,阴错阳差之间,卷入整个神州大陆的浩劫之中,面对五大仙门、西川封印、上古遗塚、正道沧生、一生所爱,他又该如何抉择!】
  • 查理九世之被仇恨侵蚀的少女

    查理九世之被仇恨侵蚀的少女

    某一生,雾霭蒙蒙雨微下。某一年,无声夜里鲜血溅。某一月,花开无期百花园。某一天,我用我的生命守护你。“嘻嘻......嘻,是不是我死了就可以解脱啦?”
  • 非白即黑

    非白即黑

    她是破案天才,她是犯罪高手,她高智商的脑袋从来都和情商不成正比,所谓的正与邪,善与恶,在她眼里,不过寥寥浮云;她说,我不后悔,我只恨自己还不够坏;翻手是黑,放手为白,当天平的两端开始失去平衡,当情与义无法两全,她的王国该如何继续……他是警届精英,他有着一颗最纯粹的赤子之心,他说,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无需任何理由…可是,当他遇见她,当黑不再是黑,当白不再是白,当黑白的界限开始变得混乱,当信仰和爱情无法共存,他的内心又该如何抉择……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TFBOYS宠易燃

    TFBOYS宠易燃

    易燃和三位少年的故事写的不好,请多见谅,有什么意见请提出来,谢谢各位家人
  • Bramble-bees and Others

    Bramble-bees and Oth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双女穿越记

    双女穿越记

    跟着上古阴阳世家姬神家第一百四十一代传人——姬神有希,来穿越,外带“一只”和她青梅竹马的无厘头少女一枚。穿越有三好啊!抄袭、调戏、刺激~谁都知道姬神有希的腹黑程度是出了名的深,但是正所谓一物降一物,当小腹黑遇到大腹黑的时候,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她是没心没肺的吃货一枚,却是无时无刻都充满着英雄情结,偶尔卖卖萌,偶尔耍耍贱,她就是苏璃。当遭遇温柔无双的谪仙美男与腼腆傲娇的可爱正太时,她又会如何选择?神秘的蓝水教突然出现那个蓝水教主又是为何要用写满经文的布遮住双眼?他身上那令有希熟悉的感觉又是怎么回事?迷一个个扑面而来。且看少女二人组如何应对。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新欢旧爱

    新欢旧爱

    丈夫升值,做了公司总监,婆婆开始不满我只给梁家生了个女儿。一场荒唐的代孕,让我和丈夫梁铎差一点分道扬镳。本以为随着小三的流产和我的大度,总可以换来新平静生活,却不想帅气多情的丈夫就代孕之后,彻底风流起来。竟然和比他大三岁的女上司调情!我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女上司的丈夫找到了我,要我弥补我丈夫犯下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