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700000008

第8章 温州人的“创业经”(2)

我们国家领土广大,差不多与欧洲相等,从温州前往任何一个方向的边疆,都等于在欧洲跨过几个国家。且不说在异地他乡生活、创业的种种不便,长期两地分居给在外经商者和他的家庭造成的困难和痛苦,甚至长距离的行程也使人难以忍受。然而,温州人都能忍受下来。由于交通不便,七八十年代自温州外出,往往需要先乘汽车到金华、杭州或先乘轮船到上海,再转火车,许多温州人买不到火车坐票,为不耽误时间便一站一二十小时。自90年代开始,双层卧铺客车成为温州主要的对外交通工具。有一位朋友曾站在南京大桥上观察南来北往的长途客车,他发现,那些行程最长的客车,大多是从温州发出的,发往包括北京、西安、沈阳在内的一二十个城市。这些客车,各铺位相距很近,上下高度相当有限,车内充满着脚的臭味。而且,几年前车内没有空调,夏天热得人直冒汗,冬天冷得人直打哆嗦。坐这样的车,从温州到北京一般要二三天,其辛苦可想而知。尽管这样,温州人为了省去中途转车的时间,宁可乘这种车一坐到底。由于这一原因,温州到北京、温州到沈阳这样的长途客车,始终保持足够的客运量。

我国各地的气候、地形、食物、民族、习俗都有一定的差别,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经商者,要在异乡做好生意办好厂,首先就必须适应当地的生活,克服人生地不熟所带来的不便。过去,因南北物资交流规模有限,南方人到了北方必须改吃面食,北方人到了南方也必须改吃米食。就这一点,便足以让一些人不安心在他乡的工作。边疆地区因历史和地理的原因,生活环境比较艰苦,大多数地方都不如温州。然而,对于温州人而言,只要有钱可赚,再远再苦生活习惯再不同都算不了啥,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适应。二三十年来,在没有任何政府部门组织和动员的情况下,温州人自发涌入边疆做生意,无论是西陲新疆、雪原西藏,还是内蒙草原和云南丛林。据统计,在新疆长期做生意的浙江人已达13万之众,其中温州人便占去了10万,在西藏经商的温州人也达到数万人,仅在拉萨市的北京东路温州人就开了100多家店铺。

一位东北的工人,曾对他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寒冬遇到的几位温州购销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几个身材瘦削的温州人,冻得哆哆嗦嗦,用围脖包着脑袋,穿着并不合体的棉衣,讲着可笑的普通话,来厂里推销塑料饭票。他们郑重地拿出介绍信,到处挽着人求人用他们的产品,当确认你不能用他们的饭票时,还硬要把他们厂的地址一笔一画的写给你,然后恳求万一能用,千万要写信给他们。一幅温州购销员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低声下气求人的形象,形之于纸表。其实,早期出外经营小工商业的温州人,又有哪个人不像这几位购销员这样呢?可以说,温州外出购销大军和经商人口,都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在外地走出自己的创业之路的。

温州创业者吃苦耐劳的第二个方面,表现在他们可以干任何一种活,做任何一种事,并无高低贵贱的考虑。

在艰苦创业的七八十年代,我国东西南北的不少城市,都有许多温州人在挑着担子,沿街兜售各种小商品,或者从事种种人们瞧不上眼的服务工作。大街小巷,修鞋、擦鞋、弹棉花、补锅、修伞、理发,从事卖纽扣、卖头花、卖眼镜、卖鞋带和松紧带等小生意的人,不少都来自温州。这些活,不是脏活、累活,就是被人看不起的下贱活,而且大多利薄赚头小。温州人却不在乎,通过自己的艰苦劳动,赚别人不肯赚、不屑于赚的钱,哪怕做成一笔只赚几分钱,也踏踏实实地去做。随着温州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本地和外地办企业、开店的温州人越来越多,从事个体服务业的人越来越少。那些昔日在各城市因经营小工商业而被人看不起的温州人,很大的一部分都已富裕起来了。

温州创业者吃苦耐劳的第三个方面,是他们异常的勤劳。

《温州人》杂志曾向温州的百姓调查问卷,其中一个问题是:“温州老板每天工作几小时?”

44.5%的人认为是8~12小时,29%的人认为是12小时以上,只有21%的人认为是4~8小时,而认为每天工作不超过4小时的仅占百分之几。这就表明,在大部分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温州老板虽然已很富裕,每天工作时间仍然超过8小时以上,甚至长达12小时。还有一份资料表明,温州老板大多从事第一线生产。特别是饭店的老板,每天大清早员工上班时,他们便开始工作了,有的跟着上班,有的到菜场买菜,有的饭店的老板因天天跑菜场能准确地说出每天的菜价。一位拥有几家大的饭店的老板,发家后仍坚持早上三点至五点起床,和职工一起去菜场买菜。在他看来,搞好餐饮业的关键在于买菜,只有把住这个环节才能赢利,所以必须自己亲自出马。

创业成功后尚且如此勤劳,创业时的勤劳可想而知。网络上曾有一篇文章,说严冬来临,当北京人裹着羽绒大衣还大喊“冻死啦”时,一位补鞋的温州女孩却在北京外语学院墙外的丁字路口旁连坐十几个小时。记者问她:为什么不到暖和避风的地方设摊?她的回答是:坐在这里行人一眼就能看见我,要是坐到拐角避风的地方,好多人看不到我,恐怕就不来补鞋了。这位辛勤劳动的姑娘确实值得佩服,但是像她一样勤劳的温州人,在温州,在所有温州人经营工商业的城市,都可以看到,真是太普通了。别的不说,就说布满温州街头的私人商店,每天营业时间都很长,饭店和饭摊更是营业到深夜。当人们在这些店摊品尝完美味的温州食品时,有谁不佩服温州人的勤劳呢?温州市夜间的商业服务,不少来自从事第二职业的工人乃至机关干部。他们为了多赚一点钱,下班后放弃休息,或摆摊买小商品,或开饭摊供应小吃,或到私人工厂加班,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构成温州夜生活中独特的风景线,与许多城市中人们流连于歌舞厅、酒吧、咖啡馆形成鲜明的对比。

今天,温州已出现许多颇具实力的私营大企业,这些企业在80年代的创业初期大多资金微薄,一般也就几千元起家,多者不过几万元,硬是靠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才逐渐发展起来。

乐清柳市的正泰集团是综合实力列全国私营经济500强第7位的着名企业,然而这一企业1984年起步时,只有8个人,5万元贷款,50平方米的平房。正泰人艰苦奋斗,经过16年的发展,到2000年已有员工7300人,拥有厂房28.7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42亿,上缴税金达1.8亿。温州其他大的私营企业,例如另一家着名的电器生产企业德力西公司,全国打火机的领头企业大虎打火机厂,当初都靠为数不多的资金起家,只是商海泛舟的一只小船,然而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却成长为在商海踏波蹈浪的巨舰。今日的温州,男女老少,人人步履匆匆,个个忙忙碌碌,极少无所事事需要借搓麻将和打扑克消磨光阴的人。如果说温州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快于其他地方,除了温州人勇于创业外,格外的勤劳也是重要的一条。

即使在讲究休闲的西欧,温州人也不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勤劳的本色。有一位研究在法国的温州人的中国学者告诉我们,温州人不论老板还是工人,每周最多休息一天,有的只休息半天,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而法国是实行一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的国家。即使对温州人有一些微辞的法国人,也不得不佩服温州人,说他们比起其他国家的移民确实要勤快得多,只知埋头苦干,赚钱,赚钱,再赚钱。

在创业过程中,有时会碰到种种难以预料的艰难困苦和沉重打击,有时还会经营失败,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人,才经得起这些残酷的考验。不少温州创业者,用自己的感人经历,证明了百折不挠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之一,表明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温州创业者吃苦耐劳的第四个方面。

在80年代的最初一两年,赵章光和他的101毛发再生精曾成为媒体争先报导的对象。这不仅由于毛发再生精的神奇,更由于赵章光创造发明的不易。赵章光原是乐清农村的一个赤脚医生。

1971年的一天,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女儿,上门求治秃发症。这位姑娘已是18岁的妙龄,但头上却一根头发都没有。赵章光深知秃发给人们特别是女性带来的巨大痛苦,决心用中草药治秃。赵章光经过3600个日日夜夜的试验,历经100次的失败,他用自己的身体作试验,头、脸肿了消,消了肿。为了筹集配制新药的资金,家里的三间房子卖了一间,而且能卖的财产都卖掉了,夫妻俩只好打地铺。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研制成功治秃新药101毛发再生精。此后,赵章光用这种新药治好不少的患者,并在县领导的扶持帮助下,让101毛发再生精通过技术鉴定,投入生产,这一产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

赵章光花了十年时间耗尽家产研究毛发再生精的故事令人感动,一位温州妇女孤身在黄土高原承包石油勘探开采的故事同样令我们唏嘘不已。

王荣森原名王月香,本来在温州做皮鞋生意,后来与丈夫蔡荣森一道到西安搞服装批发。一天,在回家途中她掏钱帮助陕西地质学院一位丢了钱包的老师,老师无以回报,告诉她一个信息:

陕北地下有石油,国家鼓励到此投资,谁抢先一步,谁就能赚上一笔。王月香动了心,和丈夫约上这位老师直奔延安,证实了这一消息,也知道其中的风险,因为谁也不敢打包票一定会在自己看中的地方打出石油。但王月香与丈夫认为不但要干,而且要大干,她们掏出多年辛苦积攒的全部积蓄250万元,还回老家动员亲朋好友集资入股230万元,一共480万元,在延安地区承包了三口勘探井。三口井同时开钻。他们与工人一起,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天天一身泥水。1997年5月,王月香的丈夫在工地因过度疲劳中暑后不幸去世。王月香痛不欲生,把自己的名字改为丈夫的名字,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勇气,继续坚持在油井,她没有其他选择,也不打算作别的选择。一年后到了快出油的日子,井下600多米深的钢管被井壁死死卡住,任凭起重机怎么用力也拉不起来,油井面临报废的危险。在这关键时刻,王荣森急得脸都白了,后在旁人提醒下连打十几个电话向专家咨询,终于解决了难题,三口勘探井都往外冒石油了。成功后的王荣森又筹资3600万元,在黄土高原上开发了30口油井。这时候,她才34岁。

我还读过一位温州姑娘独自在西藏创业的故事。她只是一名普通的裁缝,没有惊人的事迹,创造的财富也不能和赵章光和王荣森相比,但在她的身上同样体现了温州创业者那种不怕艰苦、百折不挠的精神。

1984年,一位年仅21岁姓赵的温州姑娘,带着一把破旧的剪刀和200元钱,只身来到万里之外的西藏山南泽当镇。西藏生活的艰苦使她大吃一惊,现在该怎么办?她想起母亲的劝告:“千万不要到西藏!”但是,既然出来了,就该做出点成绩,否则没脸回去见爹娘。小赵从小就学会了缝纫技术,可以在泽当作个裁缝,但200元钱怎么也不够买一台缝纫机,后来她从一个老乡那里借到一台,开始工作。为了省钱,她住在阴冷潮湿的澡堂,每天省吃俭用,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为了赶活,经常通宵达旦不睡觉。有一次,因连续三天三夜没睡好觉,疲劳过度,从楼梯上摔了下来,将腿摔成骨折。母亲听说女儿病在他乡,急忙把自己的大女儿派来了。病好后小赵姑娘和姐姐一起从泽当来到了江孜,在此干了两年,挣了两万多元,这在当时已是一笔巨款了。她用一部分钱帮家里盖起了楼房,用剩下的钱去福建学习时装剪裁培训。1987年,她带着一身技术与丈夫一起再次来到了西藏,在拉萨开起了夫妻服装店,经过10多年的艰辛努力,凭着良好的手艺和聪明的经营头脑,将一个小裁缝店发展成在当地有一定名气的时装店。

如同战争中没有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搏击商海有时也难免收获极少甚至失败。温州的企业家大多出自贫寒家庭,靠自己艰苦奋斗才赢得万贯家产。他们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从事投资当然要特别谨慎小心。即使这样,他们也不可能次次投资成功,次次赚得钵满盆满,有的人甚至会输光家产。曾有一些早期在温州赫赫有名的创业代表人物,因投资失误或市场突变而破产。据温州市工商局的统计,每年都有一大批个体户或私营企业关门歇业,仅2000年被注销或吊销的私营企业就达1000余家。然而,一个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精神的企业家,自然不会长久地沉浸在失败的沮丧之中,他会重新站起来,投入新的创业。

对他们而言,失败无非捡起发家前的老本行,再过几年艰苦生活罢了,一旦时机成熟还可重新创业,再获成功。

人们都知道,私营企业家创业成功,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富裕、体面和光荣,但又有几个人知道创业的艰难!且不说早期的创业者在私营经济被视为异端时蒙受的打击和屈辱,即使在一般的创业过程中又有谁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有一种说法: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最会做生意,最能赚钱。温州人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与其说我们会做生意,不如说我们能吃苦更贴切一些。”

这种说法也获得外地人的认同。湖北宜昌市的一位白领小姐说:“要说温州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不敢认同,至少有一点宜昌人没学会:温州人那种吃苦精神和闯劲。即使举目无亲,一个温州农民也能在任何地方很好地生存和发展下来。”还有一位经济学家着文认为:“温州人为什么会成功地脱贫致富,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走近温州人,解读温州人,你会发现:温州之富,说一千道一万,是因为温州人吃苦耐劳、勇于开拓创新,创造了财富;温州之路,说一千道一万,是因为温州人艰苦创业、百折不挠闯出了新路;温州之活,说一千道一万,是因为温州人走南闯北、走向世界搞活了市场。”显然,在这位经济学家看来,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和“百折不挠”,就没有“温州之富”、“温州之路”和“温州之活”。

3敢为天下先,思维无定式提要:温州人发展经济,没有榜样可以学习,没有教科书可以参照,也没有红头文件指路,一切都是依靠自己的探索和尝试。温州的经营者直言不讳地说:“我们钻过政策的空子。”这种野性的思维方式支撑着他们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为了实现致富理想,温州人敢为天下先,思维无定式,由此形成温州创业文化的第三个显着特点。

同类推荐
  • 度心术

    度心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克林顿若表现出抵触情绪,或赤裸裸拒绝回答记者提问,必然招致媒体驳难四起,引发起一轮更猛烈的进攻,那样的话自己就更加被动了。克林顿成功的运用了度心术中的自嘲法化解了危机,他仅略施小技,就使得记者认输,再也无心恋战。
  •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格言联璧(传世名著百部第32卷)

    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格言联璧(传世名著百部第32卷)

    《幼学琼林》别名较多,程氏所编“幼学”本名《幼学须知》,后人还称其为《成语考》、《故事寻源》,清代学者邹圣脉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增补,改名为《幼学琼林》(也有人称之为《幼学故事琼林》),遂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这一面貌。全文句式整齐,通篇对偶,错落有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细细读之,不仅能获得百科知识,更能从中训练掌握对偶技巧,可谓事半功倍。此书篇幅不长,却得以跻身《传世名著百部》,足见其雷鸣电闪影响深远。
  • 说话艺术大全集

    说话艺术大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本书以极其有趣的方式,向您讲解了50种吸取哈佛精髓又非常实用的自我提升思维方法。从哈佛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以培养读者的品质为基础,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读者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 山的智慧,水的哲学

    山的智慧,水的哲学

    人生的至高修养便是将山与水的精神相融合,达到“淡定如山,灵动如水”的境界。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从信仰、原则、稳重、意志、担当、内涵入题,下篇从追求、姿态、能力、毅力、机变、胸怀着笔,讲解了如山的精髓和如水的境界,期望能为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有益启示。
热门推荐
  • 纪念我的青春

    纪念我的青春

    青春,总是如泡沫般的炫丽,然而却经不住气压,所以我们在青春里叛逆、呐喊以及怀念。暗恋、兄弟、离别、高考、大学就业以及社会等等都是在慢慢地侵蚀着我们的青春,当岁月过去,我们回首以前,有太多的不舍。2013年,纯以此书纪念我逝去的青春岁月。
  • 快穿之渣系统神攻略

    快穿之渣系统神攻略

    吴奈(本文女主),一名大学毕业生,从小学习芭蕾,专修经济学学位,课余时间学习跆拳道。因身份、长相、身材、气质十分符合女配们or男配们或者女主们or男主们的资料,被无耻的系统绑定,然后无奈的开启了/(ㄒoㄒ)/~~苦逼的穿越之旅。(会涉及到各种类型小说,呃,尽量不苏)(⊙v⊙)嗯,大概就是酱紫。
  • 重生之投机人生

    重生之投机人生

    他是最大的投机者,只因为他是一个重生者!命运多舛的张仪在而立之年从公司辞职后大醉一场,没有想到却意外重生到自己高二那年。张仪利用自己对未来的记忆,一步步改变着自己和亲人的命运,弥补着过去的遗憾。校园、商场和官场从此有了他的身影,少妇、御姐,班花、校花,张仪无往不利。纯真的校园爱情,诡异的商场激战,多变的官场形势,兵荒带大家一起见证天才的成长之路。群号:320131258
  • 一见钟情:无二独一

    一见钟情:无二独一

    那年,她六岁,他七岁,他们初次相识。时隔十年后,他们再相遇,她已不记得他,可他却一直在默默守护。在女孩失恋时,他默默的给予深情安慰;在女孩被人羞辱时,他高调出现为她抱不平;在女孩受伤昏迷时,他静静地守候。她叫龙宝儿,他叫君凌澈。如果可以,请生生世世都在一起。
  •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洞玄灵宝九真人五复三归行道观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际营救

    星际营救

    一支来自远古第五宇宙的外星家族,由于地球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他们也深受其害,必需的能量也即将耗尽,外星家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于是,他们与一群地球人相互帮助,共同进化,把人类引向更高的星际文明阶段。
  • 自然大道

    自然大道

    自然有二,一为本质。二为表象。本质和表象相互调和,形成自然之道。自然,万物生长,自然而发。由心而发。自然而然。它在一切之中,包含万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及,无形无象,永恒不变,它有规律,循环往复,它生育万物,养育万物,运行万物。在这片大陆上,自然便是道,修习自然之力,成就自然之道。葛明月,一个从玄武大陆偏远小山村走出的美丽少女。一只五尾神兽与之相伴。一颗名叫莲珠兼具攻击、防御、空间一体的神珠与之一体。一个冲破层层阴谋、挣脱重重枷锁、历经各种危险最后成为至强者的故事。
  • 好孕天降:总裁的绝色替身小娇妻

    好孕天降:总裁的绝色替身小娇妻

    深爱四年的男友背叛,她愤怒不已,分手后去酒吧买醉,并且把自己献给了一个不认识的男人,醒来后故作淡定丢下钱离开,却不知道肚子里已经揣了一个小东西,五年转瞬即逝,她守着儿子过的心满意足,谁知又遇上了当初‘借种’的男人,她慌张逃离,他穷追不舍,还想用一纸婚约把她捆在自己身边。但是后来她发现男人心中却还藏着另外一个女人,她毅然离开,丢弃这份不纯粹的感情!张小娴怒气冲冲:“言先生,请离我和我儿子远一些!”言仲洺挑眉轻笑:“儿子?你一个人可是不会生出儿子的。”
  • 都市之异变时代

    都市之异变时代

    一个变迁的时代,世界的表面安静祥和,科技迅速提升,暗地里僵尸,吸血鬼,鬼,妖,异能,道士,等!展开血雨腥风。他,她!契约现,风云起,契约碎,平静灭!---世界对于你是公平的,不公平的是你对世界。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