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当你们手提着品牌包,穿着刚刚网购过来的潮流服装时候,你们是否会想到自己身边有一个不起眼的女生,她起早贪黑,在书堆里摸爬滚打,穿着单薄的衣裳,吃着不足量的饭菜,有时会有滚烫的泪水混进饭菜里,然后就合着饭菜一起下咽。
也许你们会认为我在编故事,但这女孩就的的确确存在我们身边,她就是我同学李菲菲。前不久,她的父亲因患急性脑溢血死亡。李菲菲同学自幼母亲离世,留下三兄妹相依为命,现在父亲撒手人寰,弟妹还在念小学,也许他们不知道没有父母的孩子生活在世界上就像是没了耳朵眼睛的“残疾人”。没有母亲唠唠叨叨里蕴藏着的爱意,找不到父亲一脸凶相里的呵护。别的孩子可以张口拿走父母六七百血汗钱,而李菲菲现在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她只要一张口,家中的肃杀就会令她浑身疼痛,丧失亲人的感觉会令她不能自已。父母建在的孩子感觉不到爱的重量,而没了父母疼的孩子感觉会有千斤重量积压在胸口,我请求大家的帮助,我也不敢奢望有多少捐款可以保他们三兄妹度过难关。我只希望有爱,哪怕是一点点来温暖这颗伤痛的心灵,给她勇气,让她勇敢的走下去。
一颗被创伤的心灵需要呵护,需要勇气的滋养,这样它才可以变得坚不可摧,勇敢牵起弟弟妹妹的手,一起去面对未来路上的风风雨雨。
李菲菲同学的家是旧瓦片,泥墙做的,在乡村或许可以与山山水水结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但相对于车如流水马如龙,高楼大厦的城市来说那是落后,那是贫瘠,那是一种城市子弟无法理解的潜在骨子里的痛。而惟有这样的环境,才能使人了解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孤苦,但又是如此的倔强与不屈。我们应该坚定的伸出援助之手,帮帮李菲菲,我们同学,我们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人,帮她度过高三的难关,顺顺利利上大学,给她一双翅膀,让她有希望去触碰到父爱母爱之外的,我们的友情。我们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物质上资助,没条件的可以精神鼓励。让我们的爱汇成一对翅膀,帮助李菲菲同学飞往更远的天空,也让这个承蒙枯燥的毕业季抹上一股友爱的暖色。
笔者声明:该倡议书是我唯一一次当枪手,帮李菲菲(化名)男闺蜜,也是乡下的邻居代笔。“细细(a)”是学播音主持的艺术生,也是被李菲菲的家庭变故触动,主动加入募捐队伍。本文原本计划是要在广播站发起的,甚至我们可以不计较辛苦一个一个班级去演讲,倡议募捐。正如你现在看到的文章,幼稚单纯到令人发笑,在自己班上念叨下面一片吵吵闹闹,弄得“细细”好不尴尬。大家的聚焦不在李菲菲,反而到了我身上,对着文章把我的家庭用做猜忌的话题。我小时候是父母不在身边,我家里那时候确实穷,可我对李菲菲的情况感同身受。李菲菲男闺蜜还透露一个细节,她家的亲戚不多,都是图谋不轨着想占李方便宜之流。于是这位男同学带着稿子主动去找广播站的负责人,也曾是二位的英语老师,事情结果就是不准到各个班级募捐,也不会让“细细”到广播站念,说是学校领导明文规定不允许这样做。这位老师给了男同学100块钱,要求代交李菲菲手,事情就此作罢。所以,我眼中这就是一份****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