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生前并未指定继承人,于是,他的亲信为了夺得继承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他的岳父艾卜·伯克被选为哈里发(即代表之意,632—634年在位),他首先镇压了国内各部落的叛乱,统一了半岛,然后开始对外扩张。第二任哈里发欧默尔统治时期(634—644),在“圣战”的旗帜下,乘拜占庭、伊朗和中西亚各国内部危机深重、国力削弱之际,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636年远征叙利亚并将其占领,637年占领伊朗首都泰西封,638年攻占全部巴勒斯坦,642年灭掉伊朗萨珊王朝,同时又举兵攻陷埃及,645年占领了昔兰尼加和利比亚。
在此后的一些年里,为哈里发的继承权问题又引起了伊斯兰教的教派斗争,先后出现了什叶派、逊尼派、哈瓦立及派等教派,为争权夺利,互相明争暗斗,先后有两位哈里发被暗杀。661年,叙利亚总督摩阿维亚乘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刺死的机会,宣布自己为哈里发,并建立了倭马亚王朝(661—750),首都由麦地那迁到大马士革。从此,哈里发不再由选举产生,改为世袭。
倭马亚王朝时朝,继续走对外扩张道路。阿拉伯军队几乎同时向北、东、西三个方向出击。674年,叩响了君士坦丁堡的大门。
698年,征服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西部地区,将领土扩张到大西洋沿岸。741年,征服了西哥特王国,占领了比利牛斯半岛,越过比利牛斯山,侵入高卢西南部。742年在波瓦都战役中,为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所败。至此,阿拉伯人入侵西欧内陆的势头终于被遏止。
在东方,阿拉伯人进攻伊朗和中亚地区。664年,占领喀布尔;674年,越过阿姆河,先后占领布哈拉、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等城,完全控制了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地区。8世纪初,阿拉伯人已到达帕米尔高原,直接威胁中国唐朝边疆的安全。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最后形成,其疆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成为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中国史书将之称为大食帝国,西方史上称其为萨拉森帝国。
747年,阿拔斯人发动起义,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并很快控制了伊朗高原。尔后,在他们威严的将军奴隶出身的艾卜·穆苏里姆的率领下,开始了西征并进入了伊拉克的库法,取得了连连胜利。751年,伊拉克的封建主阿布·阿拔斯自称是穆罕默德叔父的后裔,从穆苏里姆手中窃取了大权,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51—1258)。他残酷地屠杀倭马亚家族的全部成员,只有阿卜杜拉·拉赫曼只身逃到了西班牙,并在科尔多瓦建立了自己的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他的王朝显得十分杰出。
现在,阿拔斯人掌握了巨大的伊斯兰世界的命运。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是阿拔斯王朝最繁荣的时期。762年,首都迁往巴格达。巴格达成为政治、宗教和工商业的中心,也是当时国际贸易的中心之一。商队与远航的船只从这里成扇形驶向各地。
当然,阿拔斯王朝的强盛和繁荣是建立在对帝国境内人民的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虽然他们的权力与创造力达到顶点,但所蕴藏着的危险也是成倍地增长,其后果就是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776年至783年,河中地区爆发了哈希姆·伊本·哈金领导的起义,坚持了8年。816年至837年,在今阿塞拜疆和西伊朗爆发了由贝巴克领导的起义,坚持斗争长达20多年。869年,在巴士拉又爆发了阿里·伊本·穆罕默德领导的20万黑奴大起义……在人民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帝国分裂了,到10世纪初,阿拔斯王朝的领土只剩下了两河流域。1055年,塞尔柱土耳其人侵入巴格达,哈里发大权旁落,仅保持宗教首领地位。到1258年蒙古大军攻占巴格达,哈里发什么地位都没有了,连小命都没能保住,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也随之烟消云散。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是继阿拉伯大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欧亚非三个洲的庞大帝国。它依靠军事征服,在中古后期和近代的历史发展中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因其影响了东西方贸易,迫使西欧各国积极寻求直通东方的新商路;其二,因其灭亡拜占庭迫使其学者逃往西欧,对于西欧的文艺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三,因其征服了东欧各国,促使近代历史上东南欧和中欧的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
奥斯曼土耳其人原是中亚细亚一支突厥人的弱小部落,传说这个部落原名为“卡伊”,是奥古兹突厥人的后裔,公元8世纪从中亚迁徙到小亚细亚西北部,后来皈依了伊斯兰教。11世纪时,塞尔柱土耳其部落建立了帝国,其疆域覆盖波斯、伊拉克、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帝国于12世纪分裂。1243年安纳托利亚的塞尔柱人在古斯达格一战中被蒙古军队击败,降为封臣地位。为了躲避蒙古人的杀戮和奴役,居住在波斯西北部一小块土地上的卡伊部落,在苏莱曼·沙赫的率领下向西逃去。沙赫在进入叙利亚横渡幼发拉底河的苏莱时溺水身亡,他的儿子埃尔托格鲁尔率领400余残部来到安纳托利亚高原。在那里,他帮助当时正处于劣势的突厥人战胜了蒙古人,于是,塞尔柱苏丹就将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索格特村以及埃斯奇什希尔附近的牧场赐封给埃尔托格鲁尔。这是一片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和沿海平原之间的贫瘠山区,比较封闭落后,埃尔托格鲁尔还没有什么作为就在1282年去世,这块不大的土地由他的儿子奥斯曼继承。由于部落是由领袖名字来命名的,所以他麾下的武士被称为奥斯曼武士。
奥斯曼一世(1282—1326)是位很有才干和魄力的部落领袖。13世纪初,离他属地很近的拜占庭王朝被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颠覆,他完全可以乘人之危去弄块地盘。但是,他在位的前20年并未尝试去进攻它们,而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羽翼丰满后的1301年,他的军队(实际上也仅有4000人)与拜占庭军队(更少,只有2000人)第一次交锋,他采取了猛攻的战术,一举突破了拜占庭军队的防线。接下来,先后征服了周围的各个部落,宣布成立独立的公国。随后,又逐步占领了罗姆苏丹国的大片领土,1326年夺取了拜占庭的布鲁萨城,并将其定为国都。
攻克布鲁萨之后不久,奥斯曼就去世了。满朝文武大臣痛哭失声。因为是奥斯曼率领人民,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弱小部落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显赫声威的民族。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愿他如奥斯曼一样伟大。”以此来警示以后的奥斯曼统治者。
将门出虎子。奥斯曼的次子乌尔汗更是了得,他继位后(1326—1359年在位),立即着手建立常备军,任用他那忠厚的并具有学者风范的兄长阿拉·阿尔丁担任宰相,管理好国家内务。这支常备军的规模初期并不大,只有1万人,但装备精良,训练严格,仍然采用中亚的战斗体制,战士要终身服役,不得建立家庭,待遇优厚,享有特权,且每个人都以战争掠夺为荣。乌尔汗依靠“战鼓擂动,他们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袭击,决不后退,直到军令发出,否则决不停息”的精壮士兵和无坚不摧的先进战争机器———笨重的火炮,于1331年不费吹灰之力攻占了尼西亚,1337年又攻占了尼科米底亚,夺取了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全部领土。1354年,渡过达达尼海峡占领了加利波里,并接着向色雷斯东部进攻。
1357年,为乌尔汗建立了奥斯曼人在欧洲第一个桥头堡的其长子苏莱曼,在一次狩猎中坠马身亡。1360年,乌尔汗的次子穆拉德继承父位(1360—1389年在位),改称苏丹,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者。他继位伊始,就镇压了一场商人行会欲脱离其统治的起义,然后,重新向欧洲挺进,于1361年迫使阿德里安堡投降,并将其建成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主要基地。1367年,苏丹穆拉德一世迁都阿德里安堡,这样,他就控制了君士坦丁堡与多瑙河之间最坚固的堡垒,切断了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半岛各国的联系,使拜占庭陷于孤立。通向巴尔干方向的大门在他面前豁然洞开,全欧洲为之震动。
1371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马里乍河附近击溃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和匈牙利的六方联军,迫使其缴纳贡金,并为其提供军事支援。在以后的20年里,穆拉德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尤其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土耳其军队打败了巴尔干各国联军,使塞尔维亚的大部分领土并入了土耳其的版图。1380年攻克了马切多尼亚的摩那斯蒂尔,1385年夺取了巴尔干中部的索非亚,1387年攻陷萨洛尼卡,奥斯曼的军队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所向披靡。
但是,奥斯曼军队也并非一支永远不败的常胜之师。1386年,安纳托利亚的卡拉曼人乘穆拉德一心挺进欧洲之机,抢占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穆拉德派兵弹压,结果吃了很不体面的首次败仗。这大大激发了塞尔维亚诸侯拉扎尔抗击奥斯曼军队的决心,他在波斯尼亚王子和保加利亚国王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支联军,于1388年在波斯尼亚的普罗什尼克重创奥斯曼军队。此时,年届古稀的穆拉德正在安纳托利亚,他按兵不动,静观其变。1389年春,他认为复仇时机已到,先对保加利亚发动闪电战,逼近多瑙河流域,然后又利用保加利亚封臣和拉扎尔的塞尔维亚反对派的军队,以及几家土耳其诸侯的小分队进军塞尔维亚。1389年6月15日,双方大军终于在科索沃平原上相遇。情况果如穆拉德所料,塞尔维亚一方真的出现了内部不和,元气大伤。交战中,面对着奥斯曼大军的凌厉攻势,塞尔维亚军阵容大乱,死伤无数,连拉扎尔本人也未能幸免。不过,这场大战刚过,穆拉德却也被刺身亡。尽管历史上关于他的成就记载不如他的继位者那么多,但也许他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伟大的统治者,他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科索沃战役以后,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保加利亚先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国,后来又被兼并为奥斯曼帝国的行省。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为了拯救拜占庭帝国,抵抗土耳其的侵略,匈牙利、捷克、波兰、法兰西、德意志等国的骑士组成十字军远征土耳其。1396年,在多瑙河中游的尼科堡战役中,奥斯曼军队一举打败了欧洲联军,将近1万名十字军被俘,除了用巨款赎回300名贵族骑士外,其余的几乎全部被杀。从此,瓦拉几亚被迫向土耳其称臣纳贡,巴尔干半岛各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拜占庭帝国危在旦夕。
但就在此时,土耳其曾一度出现危机。中亚新兴起的帖木儿帝国向小亚细亚扩张,1402年在安哥拉(今安卡拉)大败土耳其,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1389—1402年在位)被俘,小亚细亚地区遭到了大肆破坏。此后土耳其内讧又起,巴耶塞特的4个儿子之间开始了争夺王位的战争,新征服地区的人民也乘机起义,奥斯曼帝国自顾不暇,不得不推迟了向欧洲的扩张,拜占庭也暂时躲过了一劫。
苏拉德二世(1421—1451)时,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战争终于平息,又继续向欧洲扩张。1430年,苏拉德二世率军占领帖撒罗尼加,拜占庭实际上已处于包围之中。经过充分准备,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亲率大军20万,战船300艘以及攻城的重炮围攻君士坦丁堡,经过53天的激战,将粮尽援绝的著名城堡攻陷,比西罗马帝国灭亡延迟了1000年之久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从此消失。至此,土耳其又重建了在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各省的统治。他们还把君士坦丁堡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并以此处作为首都长达5个世纪之久。
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1520—1566),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达到鼎盛。它的疆域除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外,还包括匈牙利、克里米亚、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埃及和北非的大部分,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如若缺乏相应的统治措施和手腕,要想驾驭和治理好这样庞大的国家绝非易事,加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靠军事征服立国的,要想长治久安更是难上加难。至17世纪,帝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