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7900000015

第15章 利益的本质(2)

第四,变化性。上面,在研究需要的多样性时,如果细心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多少感觉到需要的变化性了,或者说,在一定意义上,多样性隐含着变化性。因此,在对需要的多样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们来看需要的变化性。需要的变化性,在这里包含着这么几层意思:

其一,从主体的差异性来说,不同的主体之间,不论是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他们对于需要具有不同的变化性。例如,甲主体对于物质生活的需要,乙主体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虽然,他们作为不同的主体,需要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整个需要来说,他们的需要反映出的是变化性。

其二,就主体的同一性来说,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或者由于其地位的变化,或者由于其能力的变化,这导致他们的需要也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对于某一主体而言,当他处于被统治或者被领导的地位时,他的需要就是夺取或者掌握权力;而当他已经处于统治或者支配别人的地位时,他的需要就会变化为怎样巩固权力,如何协调被统治者或被支配者之间的需要的关系,从而维护和保持其权力的稳定和长久。

其三,从主体需要的内容来看,需要本身的变化有质的变化,也有量的变化。例如,对于一个人来说,当他处于孩童时期,他的需要可能仅仅是吃好穿好玩好,而当他成年之后,他的需要除了前面说的几点之外,他还可能需要有工作、有收入、有生理需求以及其他需求,这就是需要在不同质上的变化。再如,对于一个青年或者中年人来说,他对于食物的需要的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在他处于幼儿或者老年时期,他对于食物的需要则可能比其处于青年或者中年时期要少一些,这就是需要的量的变化。总之,在需要的质和量上,不论是变好变差,还是变大变小,对于主体来说,需要的内容是变化着的。

其四,从主体需要的次序来看,一般地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0〕。但是,当主体基本生活的需要已经解决,或者不存在问题时,那么,精神生活的需要则有可能成为主体首先的需要。或者当主体处在战乱中,饱受战争灾难之苦时,虽然,他仍然需要衣食住行来生存和发展,但是,首先消灭战争,实现和平则可能是他急不可待的需要。正是这样,主体需要的次序是常常发生变化的。

其五,从主体的发展过程来看,主体需要的变化是无限的。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和其他活动,但是,随着人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主体在生产需要的活动中,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本身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活动和手段,又会引起新的需要。而新的需要又会促使人们进行新的实践。在新的实践中人们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是一个不断反馈、不断变化、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马克思对此正确地描述,“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1〕。以上五个方面,说明了需要的变化性。

如果人们对于以上所述主体需要的客观性、主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给予认同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所谓需要,其实质就是主体对于客观外界事物以其主观欲望表现出来的要求。它以多样性和变化性反映主体对于自然和社会本身的依赖关系。把握需要的这些本质、内容和特征,是人们理解利益的基本点。

三、活动是实现利益的中介

通过上面对于需要的研究,我们可以对于人与动物的需要有比较清楚的区分了。同时,对于人的利益的根源——需要的丰富内容和特征也会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人们紧接着感兴趣的可能是,怎样实现人的利益而满足人的需要的问题。现在,我们对此进行讨论。

从一般意义上讲,凡是动物,不论是一般的动物,还是高级动物——人,只要有生存和繁衍的需要,它就必须进行活动。在这种意义上,活动本身也就成了动物和人现实的需要。但是,作为主体的人和动物之间,由于类的不同,因此,在实现需要的过程中,二者活动的性质、目的和方式就必然不同。从总体上说,动物的生命活动仅仅是有机体对于环境刺激的反应的总和。具体地说,动物为了满足其自身的需要,从生理机能上说,它主要是本能的活动,例如吃、睡和性活动等。从意识机能上说,它主要是消极的心理反应活动,即如何适应环境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活动方式和过程来说,动物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躯体直接作用于自然界,其活动过程仅限于进化和遗传的过程,而缺乏利用自然界的资源来发展和改变其活动方式的本领和过程。从活动目的来说,动物只是满足其生理本能的需要,而没有计划或者思考其活动的目的。从活动的对象和范围来说,动物与自然界是浑然一体的。从活动关系来说,动物与自然界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是自在的关系,即只知其存在而不知其与他物之间本来面目的关系。以上是我们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对于动物满足其需要的活动的简要概括。

而作为主体的人,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需要,而且要把其意识到的需要变为现实的所得,转化为其生存和发展的能量,他也必须进行活动。活动是他满足其需要的中介,或者说是其实现利益的媒介。这就是人作为主体实现其需要的必要性,或者叫不可或缺性。如果没有活动,人的需要只是无意义的幻想或者无途径的目标。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点就在于其实现利益(需要)的一系列活动的特征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么,作为主体的人,在实现利益(需要)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活动的呢?

要弄清人为了利益怎样进行活动,我们应该先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明什么是主体的活动。所谓活动,就是主体为实现其需要而采取的行动。从主客体的关系来认识,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对外部世界(即客体)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高度概括地说,它的基本特征是: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例如语言活动、劳动、思维活动、交流活动、社会活动等;活动客体的对象性,即主体的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具体的对象;活动意识的主动性,即主体的活动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主体心理成分参与的积极主动的行动。活动过程的无限性,这就是从单个的人来说,只要他存在,他就在进行着不停的活动;从人类社会来说,它也是一代接一代不断地进行着活动。上述这些内容,构成了主体活动的规律性。如果我们把这种活动的规律与人的利益(需要)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活动是怎样成为实现利益(需要)的中介的。第一,从主体实现需要的活动方式来看,人实现需要的活动过程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统一。从实践活动看,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首先,主体进行的是生产活动,以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狭义的称为劳动),即从自然界中获得吃、穿、住等物质生活资料来满足其需要。虽然这种生产活动千辛万苦,异常复杂,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挑战与反挑战相互作用的关系和历程,但是,它却是主体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其次,主体进行的是科学实验活动。它是主体在生产活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区别于生产活动的一项独立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又包括社会科学的实验。科学实验活动具体的表现是:一方面,科学实验的活动是主体从需要出发,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运用各种方法观察、分析、揭示和阐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结果和发展规律的活动过程。另一方面,主体以科学实验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来指导主体合理地、有效地进行利用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以实现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关系是,科学实验既受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制约,又往往走在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前面,对社会实践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性。再次,主体进行处理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活动。对此,我们将在后面研究主体利益(需要)的社会关系时专门论证,兹不赘言。这三种活动即生产活动、科学实验和处理主体关系的社会活动互相联系,有机统一,构成了主体实践活动的内容,并成为主体实现需要的动力。当然,实践活动是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无限地向前发展变化的。这里应该说明的是,我们对上述几种实践活动的排列顺序,一方面在于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生产活动是基础,另一方面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在不同的条件下,上述几种活动可能同时进行,也可能在顺序上有前后变化的情况。例如,在今天的生产条件和社会条件比较发达的情况下,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实验走在生产的前面,就是如此。从认识活动来看,作为主体的人,为了实现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实践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其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就是人脑对于客观世界及其变化规律积极的能动的反映活动过程。它一般经过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活动阶段和理性认识活动阶段。所谓感性认识活动,就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中,往往先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认识活动来反映事物的。由于这些认识活动只能认识事物个别的、片面的和表面的联系,因此,主体很难依靠感性认识服务于满足其利益(需要)的活动。而要满足其需要,就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活动。所谓理性认识活动,就是主体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对事物的规律进行全面的、本质的认识活动。由于主体在这种理性认识的活动中,能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等过程,掌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因此,他可以自觉地能动地进行其实践活动,从而以理智性的活动满足其利益(需要)。主体的认识就是在逐渐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活动过程中,永无止境地对自然和社会作出符合实际的、适应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来指导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实现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从过程论来说,在主体实现需要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二者是同时存在,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实践活动中包含着认识活动,认识活动中存在着实践活动。但是,从关系论的意义上说,实践活动是认识活动的源泉和目的,认识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反映和指导。主体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关系,表现在实现利益(需要)的活动过程中,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12〕,从而正确地处理好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现其需要。

同类推荐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怎样当好社区领导

    怎样当好社区领导

    本书着眼于社区领导任职需要,从社区领导角色定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社区组织管理、规划管理、环境管理、卫生管理、物业管理、治安管理、人口管理等方面,阐述怎样当好社区领导。
  •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新中国行政体制的初创:周恩来与中央政府筹建管理述论

    本书全面考察了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深入探讨了周恩来精心组建、调整和管理新中国第一至五届中央政府的过程。本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重点研究从新中国创建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中央政府筹组、运转和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调整的风雨历程,以及周恩来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下部深入研究了周恩来在长期领导政府工作中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科学的行政方式、独特的行政风格,以及杰出的人才观和廉政建设思想。本书对我们全面了解新中国中央行政体制的初创与沿革,传承周恩来卓越的管理思想与优秀的工作作风,对我们搞好今日政治体制和行政机构改革有深刻的启迪。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校草的专属爱

    校草的专属爱

    女主逗逼,花痴小财迷。男主冷酷霸宠无限,千年冰山也有滆化的时候,莫以寒我饿了,某女说。莫以寒:“张嘴”,莫以寒我想吃苹果,好,我去削,莫以寒一脸的宠溺。开启甜宠模式【新人新坑,多多支持】
  • 大明朝之大泼才

    大明朝之大泼才

    李相之在穿越到大明朝之后,遇上了苏州唐伯虎、文征明、周文宾、张梦晋等吴中才子,且看他如何与他们玩乐大明朝!
  • 大明水记

    大明水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烈血传说

    烈血传说

    少年护心,体内封印着十余年前为祸世间的恶魔领主,身俱凤凰后裔,却是一个胆小,无能的普通小孩,当他的封印被一步步解开,恶魔之子即将破体而出时,人类,兽人,魔族,龙族,巨人,精灵等等,整个星尘大陆上的生灵都为了他展开了无所不用其极的行动,无数的家园被毁于战火,当这些人为了各自的生存而战时,却不知道,有一支更加强大的力量正在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死神,已经在天空中睁开了眼睛!
  • 立志征服茶蛋的女人

    立志征服茶蛋的女人

    鹿笑笑,女配工作者,当她走到这个世界,她的心好像开始悸动了,她会选择留下还是离开?
  • 忆,错

    忆,错

    一段平凡的爱情,演绎着不平凡的经历,你是否心底也有一段想忘又不想忘的那个人!
  • 末世的孩子

    末世的孩子

    能源危机,文明退步,生存空间狭小,食物和物资短缺等问题。人们的生活质量变差城市污水等等现代主义的弊端,人心物质化,为了生存被迫迁移,寻找更富饶的土地。死了一半的人,找到了新土地,另一批人也来到,意味着人均资源不多。生存问题严重。依照曾经科学家留下的线索,十二岁的柯凡发现新能源。
  • 大庸人

    大庸人

    庸者,权财美色皆爱之,世人所求难逃一庸。庸道,权财美色皆有之,他之所求则是极致。卓跃的座右铭是:我乃庸人,无美色权财不可!看卓跃如在这庸世之中步步崛起,傲立巅峰,尽掌权财美色,当人生的主角,做世界的庸人,此乃大庸人。
  • 梦回秦朝:大雷神相

    梦回秦朝:大雷神相

    秦末动乱,项涛受兄长霸王项羽所托,入秦始皇陵捣毁秦朝龙脉。然而,在皇陵之内,他叠遇强敌,最终杀入皇帝底层,却看到了让人不敢置信的一幕。藏身于皇陵之内,直到两千多年以后,项涛才脱身而出,被一对法国夫妇所救。谁知,这对法国夫妇竟是古代炼金士家族成员,本不欲彰显的项涛,在法国被无辜卷入家族内部的纷争,继而大开杀戒,等待着项涛的,究竟是何种后果……作者: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