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700000029

第29章 明代的宗族乡约化(4)

族规部分反映了宗正副制度。一是宗正副的设置。第三十九条开宗明义就规定:“祠规虽立,无人管摄,乃虚文也。须会族众公同推举制行端方、立心平直者四人,四支内每房推选一人为宗正副,总理一族之事。遇有正事议论,首家邀请宗正副裁酌,如有大故难处之事,会同该族品官举监生员、各房尊长虚心明审,以警人心,以肃宗法。”可见宗正副分别由该族四支选出,组成联席制的宗族领导层。宗正副处理的事情分为两个层次,一般情况下,宗正副对所反映的事情直接处理;遇有大事或棘手之事,则要会同该族品官举监生员一起处置。士大夫在族中具有权威的地位。宗正副似有总的和分支的区别,第五十二条说,今后遇有巫妇,“各宗正副查报宗正,即追巫妇所骗财物,仍重罚本夫妇男,俱备入祠公用”。宗正相对于各宗正副,似乎宗正位于各宗正副之上。如此,照理说应该对宗正有专门记载,可是本资料只有这里一处提到宗正,且语焉不详。猜测有可能宗正是四支宗正轮值产生,所以没有再作专门记载。二是宗正副须会同族长处理一些事情。第四十二条是督促支派四房教育子弟方面的内容,说到今后倘有恃强凌弱等事情,“宗正副会族长公同酌议,分别是非曲直,责备本门之贤者,务使和释宁靖,不谙事少年以退”。第五十三条要求宗正副督促家长严禁以自杀图赖他人,对于此辈:“宗正副会同族长、品官、举监生员人等,备情呈治本犯家长。”可见宗正副是宗族在原有族长之外另行选举产生,虽然新设宗正副,但族长仍然发挥作用。在族中,族长位于品官、举监生员之上。族长协助宗正副处理的族务,似乎偏重于房派、家长之事,如第五十三条督促、呈治家长,第四十二条是督促支派四房教育本门子弟。一般来说,族长是族中德高望重的年老之人,具有宗族血缘的天然关系,对于房派、家长具有“天然的”权威和责任,所以宗正副处理这一类事务需要族长的协助。由此也可以看到,宗正副的产生更看重能力,更具有“行政性”。三是宗正副具有审判族人的司法权。第四十三条谈到惩治宗族恶人时说:“若富欺贫、强凌弱、众暴寡、邪害正,皆皆欺蔑祖宗、败坏风俗之辈,各支倘有此等恶人,虽被害者懦弱,不能中訢,各宗正副不许容隐,即代为陈秉始祖之前,悉听宗正副据理剖断,毋从毋枉。”第四十四条接着说:“今后族中凡有义举,众当协力赞襄,其有设法阴坏者,宗正副即会族众,昭告始祖前,量情轻重责罚,以警其余。”宗正副的审判权力实际上包括“据理剖断”的审理权和“量情轻重责罚”进行处理的判决权。审理族务前要“昭告始祖前”“、陈秉始祖之前”,说明宗正副审判族人的权力来自祖先。族人的行为要对祖先负责,宗正副审理族内诉讼是代祖先行事。宗正副的判决权还包括将不法族人送官府究治,如第四十七条讲,对于族中棍徒,“宗正副约会族长,呈官惩治。”第四十九条规定,倘有盗卖祖坟,“宗正副据实呈治,以不孝论”。第五十八条规定族长、宗正对于严重玷辱祖德、辱及门风的族人“初当理谕之,不改鸣鼓攻之,不改合族赴公庭首治之不贷。”这三条所列均为重犯,对此宗正副要交官府请求代为惩治。总之“,宗正副”一词是模仿“约正副”定名的,是宗族中推行乡约的产物。也就是说宗族的组织化受到了乡约的推动。

从族规所定宗正副管理职责,也可看出当时商山吴氏乡族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宗族秩序受到破坏被屡屡强调,第四十二条说:“本族支派四房,间有愚昧,不思一本之义,或立各门之私,凡有一言一动,辄便恃强凌弱,倚众暴寡,必以取胜为荣,诚上不体祖宗垂裕之心,下不念子孙绥和之意,岂有有识见者之所为哉!”族人之间、房派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融洽。第四十三条继续指出:“凡族人虽众,原皆本乎一祖,但其中所发,有贫富、有强弱、有众寡、有邪正,然人品固有不齐,亦皆从祖宗德泽中来也。若富欺贫、强凌弱、众暴富、邪害正,皆皆欺蔑祖宗、败坏风俗之辈。”族人的分化和宗族伦理被破坏是显而易见的。第四十五条又列举宗正副所应该惩治的种种恶行,说:“如有为富不仁、损人利己、害众成家、疾贤妒能、酝酿祸胎、起灭词讼、闻人之衅喜灾乐祸、陷人之阱阴设阳施,此皆刻薄,存心鸩毒,故意悖逆祖宗,欺蔑族类,诚一乡之大蠹、百世之罪人也。”欺蔑族人的现象比较严重。第四十七条说:“族中或有一等棍徒,名为‘轿杠’。引诱各家骄纵败子,酗酒习优,宿娼赌博,不顾俯仰,必致倾家荡产丧身而后已,此等恶俗尤为可恨。”富家子弟学坏现象突出。第五十八条在指出族中存在着怍逆、侵侮、争斗、奸盗诈伪不良现象后,接着说:“至庭内有被捶之老人,门前有尊奉之鸡肋,道途有冤号之负贩,淫溺有‘家鸡’、‘野鹜’之喻,当垆依门之渐。”使我们看到了一幅乡村社会秩序被破坏的图景。

族规还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宗族的风气。如妇女问题,第四十六条指出:“妇人怀嫉妒之情,丈夫有沉惑之僻,家世之败坏起于妇人之长舌,而澜于丈夫之沉惑。今后各支妇女如有抵触翁姑、夫妇反目、妯娌戕伤、朝夕詈骂、不守闺阁礼法者,诚为悍妇。”儒家的闺阁礼法受到破坏。不仅如此,第五十二条说:“族中妇女无知,专信巫妇妄言祸福,煽惑人心,假以祈祷,哄骗财物,深为可恶。”妇女专信妄言祸福的巫妇。再如违反孝道之事,像兄弟相残(第四十八条)、盗卖祖坟(第四十九条)、停丧不葬(第五十条)。又有以自杀图赖他人(第五十三条)、婚礼闹房过分(第五十四条)、亲属秩序混乱(第五十五条)等不好风俗。此外,族规极力保护主仆身份制度,如第五十一条规定,对于世仆赎身者,“宗正副访出,将赎身之物追入祠中公用,仍拘原仆听宗正责罚,或有豪奴凶恶抗忤祖辈,有伤大体,宗正副即行拘入祠中,从重责罚”。

族规一方面惩恶,另一方面扬善,如提名和推荐旌表之人(第四十条)、赞助贫穷子弟读书(第四十一条)、表扬善行(第四十五条),目的是为了转移不良风气。

第五十八条要求宣讲《圣谕四(按:当为“六”)言》,进一步证明“吴氏宗法”受到明代乡约制度的影响。

总之,族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规范族人行为,移风易俗,反映了风俗变坏的现实和宗族采取的对策。

该资料最后总结说:“大抵宗法之立,无非尊祖睦族劝诫子姓,并成羡族。各宜遵守,毋玩毋狎,则昭穆由此而序,名分由此而正,宗族由此而睦,孝悌由此而出,人才由此而盛,争讼由此而息,公道由此而明,私忿由此而释,不惟光耀宗祖,且垂训后世于无穷矣,为吾宗者,尚其勖诸。”可见“尊祖睦族劝诫子姓”是“吴氏宗法”的宗旨,由此序昭穆、正名分、睦宗族,盛人才、息争讼、明公道、释私忿,建立良好的乡族社会秩序。

文末的署名为瑞卿,即吴应试的父亲。总之。商山吴氏于万历前期建成宗祠,又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制定了宗族法规。吴氏祠规的设立是响应明朝设乡约、讲圣谕的产物,祠规制定参照了《圣谕六言》。吴氏宗族设有宗子与族长,主要负责祭祀等族务;并设立宗正副,以管理族人。宗正副分别由该族四支选出,组成联席制的宗族领导层,其上还有总负责的宗正。宗正副须会同族长处理一些事情,更重要的是宗正副具有审判族人的司法权。宗正副的管理职责,主要是维护宗族内部与乡里社区受到破坏的社会秩序。

(2)祁门县的事例

文堂陈氏乡约与族规合二为一,通过推行乡约使宗族组织化。陈氏于隆庆六年(1572年)制定并刊行于族内的《文堂乡约家法》,是一部反映宗族推行乡约制度的珍贵文献。该书由《文堂乡约家法序》(汪尚宁撰)、《圣谕屏之图》、《会仪》、《会诫》、《文堂陈氏乡约》、《圣谕演》(分为文和诗)、《文堂乡约序》(陈证撰)、《文堂乡约叙》(陈昭祥撰)、《文堂陈氏乡约序》(陈明良撰)诸篇组成,全书大约一万一千字。其中《圣谕演》约三千六百字、《文堂陈氏乡约》大约三千二百字,这两部分是本书的主体部分。该书的重要价值是全面记载了乡约在宗族中推行的具体情况。书名中的“文堂”是地名,“乡约家法”是说以乡约作为家法,换言之,既是乡约也是家法。徽州人汪尚宁撰《文堂乡约家法序》,介绍了文堂陈氏以及推行乡约家法的经过。该序说:“祁间之西乡文堂,陈氏世居之。编里二十,为户二百有奇,口数千,鼎立约会则自今兹始。”这是一个聚族而居的颇具规模的宗族,首次实行乡约。汪氏还说:“予闻文堂陈氏,风俗敦醇近不如古,父老有忧焉。仿行吕、仇遗轨,呈于官。邑伯廖公梦衡嘉之曰:‘庶其阖族行之,将以式通邑。日复振德,教思无斁,其志尼师之志而举行,成周卿大夫之者乎。’既数月,四境骎骎行,而滥觞则文堂始。”文堂陈氏担心风俗变坏,仿照《吕氏乡约》和正德年间陕西上党《仇氏家范》制定《文堂乡约家法》,呈官批准。受到祁门知县廖梦衡的称赞,并以此示范全县,祁门的乡约在数月内快速推广。汪氏也介绍了《文堂乡约家法》的制定者陈昭祥和陈履祥兄弟,“所闻王、湛二先生之学,孚其乡之父老”。可见二陈受到王守仁、湛若水学说的影响,是陈氏宗族中有名望的学者。

乡约讲会形式方面的规定,主要反映在以下资料。一是关于讲会场所的《圣谕屏之图》。首先列出《圣谕六言》,接着载有《文堂乡约家会座图》一幅,可知会场北边当中布置圣谕牌和香案,西为约赞和约仪位,东是约赞与约讲位;会场中央设讲案,同讲、进讲在此,案前有歌诗童生班两组,两边是听者席位,各分三列,第一列是乡老年长者,第二列是年壮者,第三列是年少者;会场西边设置钟磬,东边设置鼓琴。

二是《会仪》。其内容如下:

会日,管会之家先期设圣谕牌于堂上,设香案于庭中。同约人如期毕至升堂,端肃班立(东西相向如坐图)。赞者(唱)排班(以此北面序立),班齐宣圣谕(司讲出位南面朗宣)。

太祖高皇帝圣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实生理,毋作非为(宣毕退就位)。

赞者(唱)鞠躬拜兴(凡五拜),三叩头,平身。分班,少者出排班(北面),揖,平身,退班(以次出排班北面揖毕)。圆揖,各就坐(坐定)。歌生进班(依次序立庭中或阶下),揖,平身,分班(分立两行)。设讲案(具案于庭中),鸣讲鼓(击鼓五声唱),司讲者进讲(讲者出位,击木铎一度,就案肃立),皆兴,揖,平身(讲者北向揖,诸不答),宣演圣谕(或随演一二条,或读约十余款,宣毕),揖,平身(讲者退就位),皆坐升歌(司鼓钟者各击三声,歌生、班首唱诗歌三首章。歌毕,复击鼓磬各三声,乡人或有公私事故,本人当于此时出班,北面陈说,从容言毕,复就位)。进茶(俱进茶毕)皆兴,圆揖,平身,礼毕(先长者出,以次相继,鱼贯而出)。

《会仪》旨在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先是要设圣谕牌,方位坐北朝南,象征皇权(所谓“南面称王”)。主持讲会的司讲南面朗诵《圣谕六言》,仍然象征着皇权。与会者要向着北面的圣谕牌行三叩拜,表示尊崇皇权,连请假者也要北面陈述。

三是《会诫》。其全文为:

一、每会,立约会众升堂,随各拱手班坐,且勿乱揖,起止失仪。俟齐集拜圣谕毕,然后依次会仪相揖,各就坐,肃静听讲。

一、乡约大意,惟以劝善习礼为重,不许挟仇报复,假公言私,玩亵圣谕。间有利害切己或事系纲纪所当禀众者,俟讲约毕,本人出席,北面拱立,从容陈说,毋许躁暴喧嚷。礼毕后在随托约正副议处。处讫,俟再会日,约正副以所处事,白于众,通知。

一、立约本欲同归于善,趋利避害,在父兄岂不欲多贤子弟,在子弟岂不欲多贤父兄,在贤达者岂不欲其身为端人正士。凡各户除显恶大憝众所难容者,自宜回避,不得与会;若已往小过,冀其自新,皆得与会书名。其余各分下子姓,不问长幼,苟有赴会,即是向上人品。古云:子孙才,族将大。于吾陈氏重有望也。

一、每会各户约长、约正副,早晨率分下子姓衣冠临约所,毋许先后不齐。亵服苟简,以负远迩观望。若各户下有经年不赴约及会簿无名者,即为梗化顽民,众共弃之,即有交患之加,亦置弗理。

一、约所立纪善、纪恶簿二扇,会日公同商榷。有善者即时登记,有过者初会姑容,以后仍不悛者书之。若有恃顽抗法、当会逞凶、不遵约束者,即是辱慢圣谕。沮善济恶,莫此为甚,登时书簿以纪其恶。如更不服,遵廖侯批谕,家长送究。

一、每轮会之家,酌立纠仪二人,司察威仪动静,以成礼节,庶不失大家规矩。

《会诫》共计六条,旨在维护乡约制度的实行。第一条是开讲前的仪式。第二条是会众有事报告约正副以及约正副处理的规定,并开宗明义,说乡约意在“劝善习礼”,如果说第一条强调习礼,则此条重在劝善,约正副在讲会也处理族中民事。第三条主张讲会的原则是尽量让族众参加而不是排斥,以达到劝善的目的。第四条提出对约正副的要求,还规定孤立和开除长年不参加乡约的族人。第五条是立簿记录善恶行为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如有违抗乡约者,以“辱慢圣谕”处置,即作为不尊皇权看待,基层社会的乡约既为维护皇权服务,也借助皇权维持对乡族社会秩序的管理。而且祁门知县赋予家族长将不服乡约的族人送究官府的权力,乡族在官府的支持下维护了管理族众的权力,国家依靠乡约实现了对基层社会的统治。中央皇权、地方官府、基层社会通过乡约制度联结在一起。第六条要求轮会之家立纠仪,以维持会仪。

乡约讲会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文堂陈氏乡约》,鉴于该史料珍贵的价值和便于分析,我们不惮其烦,引录全文如下:

惟吾文堂陈氏,承始祖百三公以来,遵守朝廷法度、祖宗家训,节立义约,颇近淳庞。迩来人繁约解,俗渐浇漓。或败礼者有之,逾节凌分者有之,甚至为奸为盗、丧身亡家者有之。以故是非混淆,人无劝惩,上贻官长之忧,下至良民之苦,实可为乡里痛惜者也。兹幸我邑父母廖侯在任,新政清明,民思向化,爰聚通族父老,会议闻官,请申禁约,严定规条,俾子姓有所凭依。庶官刑不犯,家法不坠,成为一乡之善俗,未可知也。自约之后,凡我子姓各宜遵守,毋得故违。如有犯者,定依条款罚赎施行,其永勿殆。

1.每月议行乡约家会,将本宗一十七甲排年分贴为十二轮,以周一年之会。户大人众者自管一轮,户小人少者取便并管一轮。每会以月朔为期,惟正月改在望日。值轮之家,预设圣谕屏、香案于祠堂,至日侵晨,鸣锣约聚各户长,率子弟衣冠齐诣会所。限以辰时毕至,非病患、事故、远出,毋得偷怠、因循不至。其会膳止用点心,毋许靡费无节,以致难继。

2.各户立定户长以为会宗,以主各户事故,或会宗多有年高难任事者,择年稍长有行检者为约正,又次年壮贤能者为约副,相与权宜议事。在约正副既为众所推举,则虽无一命之尊,而有帅人之责。苟自为恶而责人之无恶,自为不善而喻人为善,谁则听之。故当敦明礼义,以表率乡曲,不可斯须陷于非礼非义,以有坏家法,以为众人口实。

3.约正副凡遇约中有某事,不拘常期,相率赴祠议处。务在公心直道,得其曲直,一有阿纵徇私,非惟不能谕止,是又与于不仁之甚者。

同类推荐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民生与社会调查:“子牛杯”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作品选

    大学生短期支教效果调查——以西部阳光行动为例、北京市“非典”后遗症患者生活现状调查报告——以非因工病患为主、5.12地震灾区过渡安置点居民生存现状调查——以四川省第一个安置板房社区都江堰“幸福家园”为、北京市汽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调查报告、民工子弟小学学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以朝阳区第一个流动儿童之家光明小学为例、近视手术安全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安全性调查、“高楼林立,何以为家”——高房价背景下北京无房户住房情况调查……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热门推荐
  •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EXO之最近你还好吗

    EXO之最近你还好吗

    这是一本关于EXO的书,是关于12个美男和1个女生的故事,里面有甜也有虐。女主角穿越的时候遇到了他们。。。猜猜他们会发生什么事情?
  • 无限极死

    无限极死

    无聊的妄想,你们要是愿意看就和我一起做梦好了
  • 法徒

    法徒

    魔法爆发,世界纷争不断,弱者不断在岁月中被吞噬,强者则在不断磨练成长,翱翔这片宇宙大地上,与天斗,与命斗,能否踏天而立,破命而出,强者的旅程尽在法徒的世界。
  • 百印

    百印

    这是一个充斥着人类幻想的世界,这是一个依靠刻印才能生存的世界
  • 步仙踪

    步仙踪

    上古时期,通天路断。从此云中界修士以人仙自居,慰无法成仙之憾。时光流逝,白驹过际。仙踪飘渺,早已无处可寻。一把长生尺,度天量地可转乾坤。方莲执尺问天,何为长生,何为仙道,若通天路再续,仙踪能否再现?这是一个孤女被命运推向仙路,一步步走上顶峰的故事。——————日更。
  • 我乃天道

    我乃天道

    天道,万物一切的主宰者,他是天是神话也是传说。一个魔族社团的成员,从一个欲天界六道族魔族的小混混一步步成为让六道族畏惧的一代枭魔,打遍欲界天,扫平色界天,威震无色界天,战天道,诛罗刹,他铸造了一个新的神话,一个新的传说和一个崭新的世界。他就是天魔之瞳,黎天瞳。
  • 花千骨之苦尽甘来

    花千骨之苦尽甘来

    本小说主要讲述了花千骨转世后与白子画等人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看画骨的爱恨情仇
  • 送葬者:忠犬大神

    送葬者:忠犬大神

    上大学前的一次散心旅游,认识了一位山中大神,接着生活变脱离了原本平静的轨道:伸出棺材的手…想找替身的女鬼…怎么都走不出的坟地…可是无论怎样我都不怕,因为:大神在手,所有恶灵速速退散…
  • 重生之我为仙厨

    重生之我为仙厨

    重生到地球的平行世界,林大海没有高兴,没有兴奋。原先生活的本就很幸福,为什么上天要将我带到这个世界?好吧,既然重生已成事实,那就要乐观面对。前世我为国厨,我有能力。今生我定要绽放。林大海从床上坐起,随即走出房门。这一走,从此华夏大地上就出现了一个世界厨神争霸赛,《舌尖上的华夏》,新东方厨师学校。。。。最主要的是造就了一个仙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