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500000036

第36章 装帧设计(2)

和谐是审美对象的固有属性之一,也是艺术美的重要原则之一。和谐是美的基础,不和谐就不美。和谐是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按照一定的固有规律和秩序排列组合或相互运动而产生的完美配合和相互协调,是其系统内部的一种自治性。编辑艺术必须同样以和谐作为基本原则。和谐首先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协调上。不同内容的作品一定有一种相适的形式相互配合,此时以内容为主,形式附属内容。不能配合内容而独行其事的形式是失败的设计。其次,和谐表现在组成形式的各方面的相互配合上。形式由色彩、开本、组织结构安排、装订、载体材料等不同要素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立性,但又全都统一于内容风格上,各部分成为从属于全局的一个“零件”。将“零件”“独立性”高于“从属性”者,违背了和谐原则,设计不会成功。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处理恰当,可以使其呈现出情理相称、褒贬适度、文题一致、图文相宜、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和有组织、有层次、有秩序的整体效果,给读者稳定、悦目、舒适、优美之感。

4.多变统一原则

变化是统一的前提条件,没有变化就无所谓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变化。寓变化于整齐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既有多样变化又能和谐统一才是编辑审美的追求。编排规范化是衡量出版物质量的基本出发点。任何规范化的事物都含有它内在的灵活性。编辑艺术中的规范化与多变性均含有创造性成分,即以出奇制胜的变化赢得新颖的装饰和有个性的布局。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在局部获得充分灵活性的同时也为整体的统一一致创造着新的融合路径。编辑活动中的多变是以体裁、标题、形位、空间、布局、色彩、线条和装饰以及版面之间的组合为因素的,它们的种种变化都是活动因子碰撞的结果,而统一则表现为上述因素多变中的物序,即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

多变统一有多种艺术形式:

(1)形散神聚。这是一种貌似不经意间的匠心独运,有如看不见的磁场聚拢读者的注意力。散是形式,聚是合力,就在似散非散之间取得统一。

(2)巧串散珠。散金碎玉通过一种艺术联结可以起到聚合的作用。而聚合可以产生独木成林的力量。“巧”是编辑的智慧结晶,是一种有序化、系统化的工作,即一篇或若干篇作品通过编辑的串连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整体作用。有如石墨与金刚石,二者内部成分都是碳分子,但石墨的结构方式呈无序状态,金刚石的结构方式则是高度有序化,其结果前者脆弱后者坚硬无比。

(3)刚柔相济。刚者,指较为严肃的作品内容与形式。柔者,则指活泼的形式、轻松的话题也。从文化发展来看,刚性的文字如法律、规章、文件等代表了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具有人所须知的效应,但“柔”一点的东西更能贴近生活,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刚柔相济的艺术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要使出版物各部分达到整体的和谐美观,装帧设计者必须加强整体统一原则。封面、版式编排、材料选择、印刷工艺,虽然由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分工完成,但各专业人员都应牢固树立整体设计观念,分工不分家,按整体设计指导思想的要求,努力完成自己部门负责的设计任务,建立起统一的、综合的整体装帧设计体系。

三、编辑组织艺术

编辑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者,又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既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艺术,它能以特有的美感陶冶读者情操,净化阅读者的心灵。因此,编辑除了自身具有敏锐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素质和丰富的审美经验外,还必须了解编辑艺术的特点,掌握变化规律,以便更好地发挥编辑艺术的作用,展示编辑艺术的魅力。

编辑工作中的艺术并不仅仅是指作品艺术性,而且包括出版物编辑过程中的逻辑性和技术性。原稿无论是文艺类作品还是科学技术类作品,编辑艺术都蕴含其中。生动的语言、优美的编排、巧妙的论述固然有作者的创造,也还有编辑的艺术。马克思、恩格斯在丰富的报刊实践和指导工人阶级政党办报办刊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凝成了高超的编辑艺术。其中就有策略艺术、加工艺术、装帧艺术等多方面。例如,1845年1月,为了更好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艺术策略,面对被禁止的书刊难以传播的现实,他们将革命檄文既在报刊上发表又争取出版结集,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所谓“一稿两发”“双倍效益”者也。马克思也曾借评乌尔卡尔特的文件之机,简单地论述了俄国所扮演的角色,顺便把波拿巴“收拾了一顿”,还让恩格斯借写军事总结文章的机会狠狠挟击波拿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反映了马克思在对敌斗争中高度的警觉性和机智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编辑艺术直到今天都还在被革命者、出版人所传播。

科学性、创造性、深刻性、完整性固然是对作品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编辑的希望。编辑组织艺术一方面表现在文字符号的组织能力与操作能力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版面编排等形式特征上。

1.符号组织艺术

出版物是一种复杂的传播媒介,读者只有掌握了媒介的特点之后才可能阅读或使用。编辑是在方便读者使用和阅读的条件下运用编辑艺术对文字或其他传播媒介加以组织的活动。文字是一种传播符号,图像、色彩、音响等是不同形态的传播符号,因此,编辑活动是应用符号建造各种文体模式和媒体模式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书籍是一种文字符号含量很大的产品。如果在组织设计时把文字符号这最重要的要素省略的话,是对设计元素的浪费。从传统纸型图书而言,无论是图画还是文字,编辑都是依据一种模式或标准进行序列,如文字的横排或直排、段落的区分、标题的大小、图画画面的结构安排、总体布局、文与图的相互映衬等,以一种看似静态的安置显示出高超的编辑符号组织艺术。

编辑对文字的驾驭与操纵能力可以充分显示其编辑艺术才能。

正如大作家巴尔扎克一样“……他向那块排印她的文章进攻……

他的笔象佩刀一样一挥,一个句子便从上下文中割开,被抛向右方,一个单字被刺中了猛掷于左方,整整一段被拉了出来,另一段填了进去……”传统书籍艺术与现代设计潮流发展相比差距较大。过去强调文字符号的表达,主要指内容的传递,而忽视了文字本身的表现。现在专门进行符号组织、文字设计者,不仅注重于字体的变化,还对符号本身的个性特点以及文字符号组合排列的疏密格外予以关注,形成空间诱导的作用,着重强调文字变化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

编辑在多媒体影视出版物上更是从事着复杂的符号组织活动。

不仅是文本、图形,还有动画或真实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编辑符号,组织内容更广泛,涉及面更多,展示的是一种综合考虑的、全方位的、网状的组织艺术。编辑除了要保证出版物想表达的思想内容外,还要关注内容的表现形式以及不同内容片段的衔接与过渡。通过各项编辑符号的连接与组织,使作品内容的思想和知识按固有的逻辑关系呈现给读者。

多媒体出版物符号中的文本包括中文、英文等不同字符。在多媒体出版物中,文本对象能单独地处理作为独立对象的一些基本性质,如显示模式、颜色;也能处理文本对象所特有的一些属性,如字体、字号、字型;还可以处理某一文本对象与其他非文本对象显示层次的前后关系等,通过文本对象之间的前后关系与颜色形成不同的组合显示效果,如阴影、立体、重叠等。

多媒体搭配符号中的图像有两种不同方式,分别称为图形和图像。图形是一系列指令信息,记述着图的形状、颜色等,适宜处理图案比较简单的有规律的图像内容,如结构图、流程图、统计图表等,能将枯燥的统计数据处理成各种直观形象的图形,有利于读者接受。图像记载着构成图案的各个像素的颜色和亮度等,形成画片、书本插图以及计算机软件制作的各种图片。图像在多媒体作品中最为普遍,编辑通过组织处理使图像符号更加清晰逼真,多用于表述人物、事件、背景资料等。

多媒体出版物符号还包括声音、视频以及按钮、导航等连接符号。

多媒体出版物作品编辑符号的网状组织作用借助计算机超媒体技术得到完美的发挥,它区别于传统文本以一页一页的连接方式提供读者阅读,而将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符号以超文本的、非线性网状结构方式组织起来,使读者通过高度链接的网络结构在各种信息库中找到所需的媒体信息。

编辑符号组织艺术可以在此找到一片自由的天地,正如声音可以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处理成解说、音响和背景音乐一样,或未见发声体而先闻其声,或强化、夸张、渲染某种音响,通过种种艺术化手段起到突出文本信息、补充说明画面、揭示事物本质、增加画面真实感的作用。再如画面视频艺术所常见的蒙太奇手法,可以根据表现内容的需要,将镜头、场面、段落有节奏地组合成一个艺术整体,通过镜头组接,增强艺术感染力,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动画技术的应用,可表现为闪烁、滚动、旋转等动态效果,以吸引读者注意力。

2.外观组织艺术

编辑在出版物外观上的组织艺术,主要指作品物化为出版物的过程。出版物的外观包括出版物的形体、色彩、材料等若干方面。

例如,图书开本的大小、版式的设计、封面的统一规划、材料的选择等。出版物外观上的组织设计是出版编辑工作的继续、延伸,也是一种体现编辑艺术的工作。依据图书出版部门的专业分工,外部设计工作分成两个部分:确定开本大小、装订形式等划归为文字编辑,设计封面划归为美术编辑;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与编辑符号组织是分开的两种工作,并不表明它们不属于编辑艺术范畴。因为具体执行者虽不是同一人,但却要服从于同一编辑艺术构思。

外观组织艺术融艺术性、技术性、科学性为一体,其艺术性主要表现为版面的新颖和美感,版式通过幅面、版心、字体、字号以及插图、点、线等装饰物的组合,构成一幅幅特殊的平面艺术图案,版面的艺术效果必然使读者得到一种美的享受。版式设计的技术性主要表现为版面制作的工艺要求。版式设计的科学性,主要表现为版式必须充分为内容服务,强调“合理”二字,切忌一味追求版面的特殊效果而喧宾夺主,影响读者的阅读和使用。

外观组织艺术与内容艺术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传统书籍出版编辑发稿时必须提出装帧要求,如庄重大方、抒情典雅、幽默滑稽等。美术编辑根据文字编辑的具体要求,结合书籍内容进行外观组织。如“庄重大方”的一般开本都属中型本,色彩跳跃度不大,多为简单纯色、单纯文字,或利用材料本身自然质地与经纬线做本色设计,装订形式多为普通平装等。假如设计的是一种内容十分新颖的书籍时,外观也应以别具一格的形式相呼应。多媒体出版物中外观形态设计几乎一样,或片形或盘碟,外面再饰以精致塑料盒套包裹。因此,如何增加多媒体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适应性与艺术性是编辑组织中尤其需要着重考虑的。

出版物外观组织是一种具有独立艺术欣赏价值的工作。正如传统出版物长方形“小砖头”式的设计中,高与宽与黄金分割率密切相关一样,书籍外形“三要素”的高、宽、厚还有一种艺术“分寸”。书籍篇幅很大又不适合分卷出版者,需在开本上考虑是否可用大型本;如果篇幅很小则为了增加美的因素也可考虑在“小型本”上做文章。此番外观组织必有实用性因素在内,但艺术性是首选。从多媒体实体看也几乎都是圆形,但为了美化设计,即使是圆形也还配以长方形小纸盒与小塑料盒。保护作品内容不轻易受到伤害固然是外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但外方内圆的形体不也是一种美的追求吗?

出版物的外观语言可以分解为各项元素。通过点、线、面的对比关系产生不同的构成特征。在点、线、面三者中,点是最简洁的形式;线是点运动的轨迹,是面的最小单位;面是线的不断加宽。

平面设计的点、线、面三元素与几何学中的点、线、面有区别。

点,是形式要素最小的单位。按照几何学的定义,点只有位置,没有面积;造型上的点是既有位置又有面积的形象,细小形象,均称为点。点的运动形成线,点的密集分布又可以形成面。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的、弯的、曲折的、不规则的,等等。

线能产生视觉上的联系,是视觉艺术各因素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方式。按照几何学的定义,线有位置及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及厚度;造型上的“线”不仅有位置和长度,还有宽度和厚度。线围起来的部分即成面。几何学中,面是线移动的轨迹;但造型上,线与面、点与面是难以区分的,平面设计中的形象凡不被视为“点”与“线”的都是“面”。“面”的种类有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和不规则形四种。书籍的版面是由点、线、面等组成的,它由一个个单个字体组合成一行行文字,再由一行行文字组合成段落章节,每一个单个的字仿佛是画面上的点,一行行的文字成为版面上的线,每一页上的文字构成版面上的面,点、线、面构成整幅版面。

版面设计也就是组合、分割这些点、线、面的艺术。外观组织艺术通过视觉找到点、线、面的形态,将设计者思想观念由版面构造进行表达,因而,十分重视比例、均衡、对比、方向、节奏、韵律等抽象法则的应用。如果出版物版式呆板,或版面杂乱,或疏密无当,都会缺乏艺术的感觉。相反,版面有虚有实,虚实相应,有黑有白,知白守黑,有秀有隐,隐中露秀,则会用简单的技术换来良好的效果。拙劣的外观组织艺术将直接影响到出版物的质量,再好的内容也会因此而黯然失色。

出版物外观组织艺术是装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人为的创作和设计方能完成。在具体实施中不仅要注意合理、有效、完美地表现出版物内容,使之条理化,并具有导读和检索的功用,还要注意结构合理,编排紧凑,扼要明确,开本实用,工艺美观等一系列形式要求。

3.封面组织艺术

封面组织艺术是对封面结构、形式手段等各部分统筹安排而产生的一种设计美感效应。书籍期刊的封面组织由于司空见惯而易于被读者理解,电子出版物的封面组织通常称之为外在包装。外在包装也存在组织艺术结构、形式、手段等问题。故无论哪一种出版物都存在封面组织艺术。

同类推荐
  •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中学文学读本(五)

    中学文学读本(五)

    中学文学教育里必然包含着语文知识的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而且优秀文学作品是学习民族语文的最好教材。前不久,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先生来复旦大学演讲和开座谈会时,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向他提问:在教外国人汉语的教材里,是否应该放人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马悦然先生迫不及待地高声回答:越早越好!越早越好!马悦然先生长期从事汉语教学,他这么回答实在是出于经验之谈。因此,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整个人文教育,都应该是如马先生所说的:越早越好!越早越好!
  •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著名诗人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市场调查与预测习题集

    市场调查与预测习题集

    本书分为十二章,每章设有内容提要、同步习题和参考答案、以及相关案例。内容涉及市场调查与预测及其作用、市场调查的方式和步骤、市场抽样调查、文案调查法等。
热门推荐
  • 银色子弹之琉璃殇

    银色子弹之琉璃殇

    本小说是小说《柯南之银的子弹》的序章内容更加精彩简介:一场阴谋刚刚落幕又再起风波,这次的对手似乎比以前的还有厉害。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和算计到底谁会笑到最后。新组织的那些家伙的目的又是什么?赤井秀一和木之夏惠的恋情陷入了危机,有情人会终成眷属吗?想知道这些吗那就多多支持哦,绝对好看!
  • 英汉·汉英餐饮分类词汇

    英汉·汉英餐饮分类词汇

    本词汇书分为英汉和汉英两大部分。英汉部分选材广泛,词汇内容贯穿餐饮烹饪过程的各个环节,汉英部分按照烹饪原料、烹饪加工、菜名、饮品、点心五部分进行编排,内容全面、实用。本书可供餐饮业从业人员、旅游业人士、食品专业学生及其他餐饮爱好者使用。
  • 恶魔试验

    恶魔试验

    沈伯飞将自己抛进靠椅里,点上一只烟,忽然间看到电脑屏幕上的直播间里出现了一只手
  • 窃道无双

    窃道无双

    明路出生不详,双亲不详,就在即将难以活下去的时候,一个人却丝毫没有征兆的出现在了他的生命中,由此,他便是走上了修行的道路!这时,他惊人的发现自己竟然.....这是一个属于男人的玄幻故事,一部属于汉子的热血史诗!看一个男人如何改变命运,逆行伐天!喜欢玄幻的同道们不会失望的!
  • 花与星安

    花与星安

    “西夏久远历……孤王……”“西夏都完蛋了,还孤王,那都是多久之前的事了,快出牌!”“……”“红中啊红中,你说,我是粗还是不粗……”“流氓。”“……”“二饼!”“我碰!”“你碰什么碰!已经出了三张二饼,我这个是孤张!”“孤什么孤,哪来的孤,孤王一把十二张都是二饼!”说完,某人双手一推,果然全是二饼。“打个牌也欺负人,你去死吧!”只见一身红衣的女子已经暴走,脸上裹着愠怒,看起来分外红颜。“我靠,不带这样的!星雨,快管管她!”某人被吓得蹦起来老高。“阿姐,你别拦我,我今天一定剁了这个流氓,为人间除害!”
  • EXO之血族高冷女王相遇奇葩团

    EXO之血族高冷女王相遇奇葩团

    你从不会想到一个如此高冷的血族女王来到人间没到两天被逼成逗比,你从不会想到一个辣么高冷的血族女王来到人间后智|情商慢慢的变低,你从不会想到一个多么高冷的血族女王来到人间后被一个奇葩团逼疯,然而,你想不到的事情还不止这些,因为一个误会从此分成两个地方的人,不,这是一场避免不了的事实,当他看到她躺在血堆里时,才发现,原来心里的位置早已让给了她......
  • EXO之权家妹子

    EXO之权家妹子

    本文只要写女主死后重生到权家当小姐然后邂逅EXO等等。第一次写文,请多见谅!有意见可以提出来滴!
  • 重生之水煮天庭

    重生之水煮天庭

    酒店掌勺大厨重生地仙界,从此开始了玩转天庭的传奇。哪吒是一个女的你敢相信?!道祖其实是一个吃货你敢信!?玉帝,王母,二郎神如来,观音,弥勒佛诸天神佛奇闻趣事尽在本书。(小弟新人一枚,请各位大大捧场)
  • 王爷的甜心小萌妻

    王爷的甜心小萌妻

    作者:“叶小芙你真是够了,你从哪里看出来被他爱上会很幸福。”叶小芙:“你管我!”。作者:“你牛,我走~。”叶小芙:“不要嘛,人家说还不行么!”作者:“说!”叶小芙:“因为师父和师娘啊!”作者:“这跟他们俩个有半毛钱关系啊?”叶小芙一脸正经:“因为师父很帅啊,而且超级爱师娘的,师娘说她很幸福哦。然后东方曜也很帅,所以他要是爱我的话,那我肯定也会很幸福的……”作者无语中……这是什么逻辑……还有小芙的师父师娘,你们徒弟这样真的好么!!!
  • 鬼王来袭:傲娇少帅快跑

    鬼王来袭:傲娇少帅快跑

    她本是二十二世纪国家级顶级雇佣兵。一朝穿越,丑小鸭翻身天鹅,在古代傲娇雄起,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挡我者死!直到碰到这辈子最大的克星,“女人你缺一个暖被窝的。”某男很无耻。“女人你需要我!”………某女终于忍无可忍!“滚!马不停蹄的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