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500000021

第21章 编辑人员(6)

(1)广泛性。所有具有阅读能力的人都是出版物的读者。他们不分国界、地域、年龄、性别等差异。一种出版物适合所有不同读者的需要是不可能的,然而多种出版物分别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是可行的。有的出版物如果事先设定了不同的读者对象,就可根据他们各自对出版物的要求予以满足。例如,葛剑雄教授把他对中国移民史的研究成果写成普及本《移民与中国》、中级本《简明中国移民史》和学术层面高度的《中国移民史》三个版本,分别面对不同层次的读者,就是典型的事例。

(2)复杂性。读者的广泛性带来读者的复杂性、多样性,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和爱好兴趣存在明显的差异。适合此类读者的不适合彼类读者,今天读者喜欢的明天可能会认为过于浅显。

这也相应带来编辑出版的复杂性。

(3)间接性。读者阅读不可能立时见效,只有将阅读转化为自己的“本能”时才可发生作用。从“读”到“用”必须有一个过程。

(4)不确定性。与读者的复杂性有关,读者的阅读受到求知、急用、应试、消遣、娱乐等需要的支配,编辑事先难以知晓哪些具体的人会成为出版物的读者对象,因而也很难同时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

(5)自主性。读者会受到媒介宣传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足以使大多数读者放弃自主选择性。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需求动机明确,购买目的清晰,不需要的理所当然地弃之不顾。

了解读者的特点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满足读者是对编辑的最高奖赏。

2.编辑满足读者需要并非简单地迎合市场

满足读者不同于简单地迎合读者。“名人隐私”是可能被部分读者所热衷,然而,这与编辑的文化生产、文化传播性质所规定的根本目的不相符,也是对“读者是上帝”的误解。迎合失去了编辑工作的主体性,制约了编辑创造性作用的发挥。在萧乾编《文艺》的年代,有些小报乐于编发文坛内幕、名人逸闻趣事,以迎合读者猎奇心理。而萧乾在《文艺》上辟专栏“文艺新闻”,重点介绍新人、新作、新问题、新论争,报道国内外的文学活动,同时规定不搞以私人琐事为内容的“文坛消息”,让读者了解整个文学界的现实,开阔眼界。编辑萧乾赢得了读者的尊敬,成为载入中国新闻史的一位“大家”。

3.满足读者需要与编辑能动性的发挥

读者是复杂的,但只要编辑愿意将工作做细,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满足读者。例如,区分读者类型是细致深入的工作的基础,通常,可以按读者的自然状态加以区分:不同年龄的读者、不同层次的读者、不同职业的读者、不同地域的读者等;也可按出版物的读者定位、市场定位区分为核心读者与边缘读者、基本读者与随机读者;还可按照购买使用出版物的确定性区分为现实读者与潜在读者、市场读者与预期读者;等等。然后,编辑就可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版计划了。

编辑能动性发挥的重要之处还在于提高读者、创造读者。好的读者是引导、培养出来的。读者一般也都偏爱对他有帮助或帮助很大的图书,而对低于他水平的读物不感兴趣。真正吸引读者的是读者所欠缺或者极为喜爱的读物。提高读者、创造读者会逐渐提升全民族的文化水平与审美水平,会为出版培育出更大的市场,带来更多的潜在读者。而这一切,只有发挥编辑能动性才能做到。一味迎合只会降低水平,长此以往,也就降低了图书质量、降低了对读者的吸引力、降低了全民素质。比如,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但从读者的角度看,它语言晦涩,让人难以卒读,如果因此而放弃,必定损害作者的思想高度及作品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一旦选择出版,便会使同时代及后代受益无穷,必定会对后世产生无法估量的价值。事实证明,当时编辑是睿智的。

4.只有读者的参与才可使编辑价值得到最充分的肯定

依据接受美学的观点,读者是文化知识的接受者,是知识信息最终到达的目的地。出版物所具有的一切功能,在未被读者接受之前都是潜在的;只有在被读者理解和接受之后,才可实现并发挥出版物的作用。读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种能动的因素,只有积极参与到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活动中,才可使编辑的价值得以体现。可以把出版物看做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示结构”或“空洞结构”,留有供读者填充的“解读空间”,读者通过阅读加以理解。尽管由于人的差异性,各读者对出版物内容理解的尺度不一,但正是这种读者参与的过程,才创造了出版物的价值。

接受美学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前联邦德国H.R.尧斯提出,盛极一时,后由前民主德国M.瑙曼加以完善,他们把读者作为一种能动因素,着重研究读者在审美判断中的作用,认为作品的审美功能只有在读者的审美过程中才能实现,作品首先要接受读者的选择。一部作品能否被读者接受,取决于作品的性质与水平,同时也取决于读者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接受美学观点的实质也就是以接受者为主体。出版物和读者的辩证关系表现在:当作者撰写书稿时,作者是主体,想写什么和如何写是作者的权利,但当读者读书时,读者是主体,他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同样,这是他的权利。已经编辑出版进入流通领域的出版物再也不是作者的了。

一部作品的现实意义等于读者所领会到的作品的意义与读者赋予作品新的意义之和。

一部作品的潜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所穷尽,只有在不断延伸的链条中才能被读者发掘出来。

尽管接受美学观点充分肯定了读者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编辑在接受美学观点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编辑对读者接受什么样的出版物产生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读者之所以能够接受到优质图书,首先得力于编辑对书稿的选择。一本经典名著往往可以影响几代人,但如果没有编辑的加工,书稿就不能转化成正式出版物,读者也就无法与它“亲密接触”。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担负着书稿选择的“把关人”角色。如果“把关”不严,读者也极可能接触到“劣质”作品。愚昧、落后的书籍对读者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在承认接受美学认为书稿意义的生成和实现有待于读者在接受过程中根据自身已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去填补书稿的“解读空间”的理论前提基础上,希望编辑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使书稿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任何一门艺术或科学的发展都是不断寻求创新的过程,也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作品才富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激发起读者的接受欲望。因此,编辑在选择稿件时,应该站在学科发展制高点的高度,关注前沿性问题,发表题材新颖、材料新鲜、写作方式灵巧的精品作品。

编辑同时面对作者与读者,实际也就是在作者与读者中进行某种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作者与读者的思想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或多或少的差别,完全一致的情况是很少见的,编辑的工作就是在这种差别中找到共同点,找到作者与读者均能接受的相同点。相同点的面越大,编辑的功绩越大,编辑是这个共同点的探索者与创造者。点多方可形成面。编辑完成了许许多多的二次原创作品,如文集、全集的出版等便是原创作品思想信息的重新整合,是对原创作品的传播和普及。它是作者与读者、编辑与作品的完美结合。编辑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是倾向于作者还是读者,取决于编辑的立场,从编辑的角度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实际上也是在综合作者的角度和读者的立场。这种综合能力依赖于编辑对该作品的出版目的和作品性质的判断水平。

总之,编辑活动经过一整套工艺流程,使作品进入市场,此时,作者的个体劳动转化成社会化劳动,编辑帮助作者实现了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它是编辑的成就,也是作者的社会贡献。读者在阅读和学习中获取了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并经过自身的内化过程,投入到了工作、生活之中,同时也实现了编辑价值。读者对作品及作者的意见,会转化为再生信息反馈给原作者与编辑,读者也有可能成为新作者。这样,编辑活动促成了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实现了双方的联结和沟通,同时也形成了两者共同的价值和价值标准,这正体现了编辑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因此,在“作者—编辑—读者”一体化关系中,任何互相分裂、排斥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不合理的。编辑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作者和读者对立统一的中介。作为中介的编辑必须积极地联络作者和读者,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文化需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倾向,牢固树立作者意识和读者意识,优化编辑决策,出版更多作品奉献社会。

同类推荐
  •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本教材集新闻传播学、计算机技术、社会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与知识于一体,并力图使它们有机结合,较好地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彭兰的《网络传播概论(第3版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全书贯穿了理论与实务既相区分又相联系的思路,汇集了网络传播技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网络经营等相关领域知识,分析了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研究了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第三版引入“社会化媒体”的研究视角,对网络传播的最新发展做了系统总结。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讲述人类社会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征,揭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 服务科学:基础、挑战和未来发展

    服务科学:基础、挑战和未来发展

    近年来,服务业已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很多国家,服务业所占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从业人员都超过了70%。统计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人们还是会低估服务的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提供完整独立的服务或包含大量面向客户服务的解决方案。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绿野仙踪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绿野仙踪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快穿之万能女配扑倒男神攻略

    快穿之万能女配扑倒男神攻略

    “你没有的选择。”当初狐狸是这样对温梨说的,但也像他说的那样。温梨只得答应它的条件——穿梭到虚拟世界,攻略和逆袭,为了活下去。[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什么是人,欲望满身.]“叮——任务已被激活,欢迎来到绝望快穿系统。”
  • 神路覆仙道

    神路覆仙道

    来此寻找成仙的途径,却被害的困在此地。脱困之时,就是成神覆仙的开始。
  • 妃卿不可,摄政王溺宠小医妃

    妃卿不可,摄政王溺宠小医妃

    相府之女沐璃音,幼时被父亲送往乡下,身中剧毒,一朝回府,却被赐婚人人皆传天煞孤星的摄政王,阴谋闪现,她又该如何应对?祁陵权利滔天的摄政王,第一次药王谷遇见那人便已失了心而不自知,再次赐婚,是母妃的遗愿,也是宿命的牵连。。。简介无能,一对一宠文,绝对的大宠,故事纯属虚构,作者玻璃心,不喜勿喷
  • 女主你别逗

    女主你别逗

    谁说女主角是主角啊!那是"女性主要角色"的缩写啊兄嘚!男主角?男性主要角色!反派?反差萌派系主要角色好吧!
  • 乱世魔女归来

    乱世魔女归来

    他,冷酷无情的暗族少主,千年等待,数年囚禁在暗无天日的地狱,只为一个虚假承诺;屠神族,弑魔族,疯疯傻傻,只为能在她身边。他,呆呆傻傻的奴隶傀儡,以嗜血为乐,当再次遇到她,记忆被打开,隐身守护,以心为引,以入魔为契,只为让她重新拥有心;地狱花开,如梦初醒。异世归来,师徒情,遇故人,寻身世,今生缘,前世债,宿命羁绊,死亡召唤,白发魔女,如神如魔,坠入情,孤独寻找……且看在利益,权利,阴谋之中,谁又初心不变,守护在她身边
  • 奥特曼超银河传说

    奥特曼超银河传说

    黑暗已经苏醒,光明还将继续沉寂下去吗?楚云,光的继承者,光之战士的化身,在黑暗苏醒的大地上,是战斗?是守护?
  • 叫她女王

    叫她女王

    “我只以为你待世冷漠,却没想到当我落在这样的境地,救我的却只有你。”谪仙花海中安妮的衣袍翩然热烈的像一团火焰。他笑着一步步踏出结界“你知道吗?这结界是我设的,我在赌,赌你这里有没有我。”温热的手指一下下点着安妮的胸膛。“那现在呢?”面前的人儿问。“现在?”那人将面前娇柔的身子拥入怀中“现在,我当然知道你至少那么一点点喜欢我,不过这也足够了。”他的语气中是满足的喟叹。下一刻。噗嗤——鲜血染红了地面,安妮冷淡的眸子仿若冰封。“为天地所生,不为天地所容,呵!这才是你的结局。”他斜睨着安妮,眼里透着不屑与挣扎。“那有如何,仗着我对你那点可怜的感动,你真以为你是最后的赢家?”笑话——
  • 痴情王爷娇媚妃

    痴情王爷娇媚妃

    她,一名现代女子,奇妙的穿越之旅,让她遇上不一样的他。顾容吏远,大顾国的王爷,生得呆傻,像一个孩子那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司徒仪珊,一个充满智慧而且知性的女孩,被无数的人所喜欢着。因为一场政治婚姻,她被强行的嫁给了顾容吏远,成为了他的妻子。在后来的相处之中,两人感情渐渐产生,但是,一场政治风波却是将两人席卷。这一切,阻碍着两人的感情,为了捍卫他们的未来,他们执意相守,但迎来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十六计》品读

    《三十六计》品读

    本书对《三十六计》作了解读,内容涉及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 旅途之末日来临

    旅途之末日来临

    她叫林若雪,她有一双不同于常人的眼睛,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人生。你若见到她,定会觉得,她很冷。是的,她的眼神很冷,她的面容很冷,她的话语很冷,她的态度也很冷。她是一个冷美人,追求她的人数不胜数,但都被她一一拒绝。也许你会觉得,她的心也是冷的,但是你错了。她有着一颗如火般的心,她害怕失去,害怕分离,所以,她将自己的心冰封,任谁都无法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