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这次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并不是因为多极格局已经发育成熟所致。这次两极格局的终结是美苏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拖垮了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削弱了一个超级大国——美国。这就决定了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这次世界政治格局的转换还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制约。欧洲从军事、政治到经济都是典型的两极结构,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华约和经互会解散、苏联解体只说明欧洲两极结构的终结。在两极结构中,美苏集团双方互为对手和敌人。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中苏结盟时期有较明显的两极色彩,当中苏关系破裂后,从军事、政治到经济始终是多元结构。欧洲雅尔塔体制瓦解,没有影响亚太地区多元结构的稳定。这种地缘政治的差异决定了欧洲和亚太地区新旧格局交替的进程和方式都将是不同的。
在过渡时期中,旧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各大国或国家集团重新规定相互安全关系,对各地区的战略关系进行全面调整和重组,对原来的国际组织和机制进行改革和重组并制定新的“行为规则”,经过若干年的大国分化组合,已见端倪的新的多极的世界政治格局将会出现。
3.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如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格局。冷战结束后的变化继续冲击着全世界,各国进行多年的战略和政策调整,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世界格局多极化、世界矛盾复杂化,经济斗争尖锐化、武装冲突局部化等,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
第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表现在:在经济上,除美国、欧洲联盟、日本外,中国、亚洲“四小龙”、东盟几国、拉美的巴西、墨西哥、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都是各有优势的力量点。在政治上,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等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它们对世界政治全局发挥作用的弱点或缺陷,没有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具有单独左右世界全局的战略能力。在军事上,除5个核大国外,还有已经拥有核弹或正在努力掌握核技术,除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中国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外,还出现了地区的军事强国。这些情况,就决定了世界政治多极格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又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第二,西西和南北矛盾均有新的发展。两极格局解体后,西西矛盾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上升,已超越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逐渐具有相互争夺的性质。当前,西方各国在经贸问题上的摩擦增加,经济竞争和地区主导权的争夺加剧。南北矛盾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在日益加深,已从经济层面扩展到政治层面。虽然南北间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强,但南北经济差距在继续扩大;在政治和安全问题上,西方国家企图推广西方式民主,造成一些国家政治动荡,部分发展中国家成为北方国家的防范和打击对象。
第三,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经济竞争更为激烈。目前,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加呈现出不平衡的特点。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上已显现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已受到严重挑战,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大大增强,使世界经济地区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更难摆脱不利局面,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特别是在争取外来资金和扩展出口市场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
第四,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增多,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主要因素。两极格局的终结,在相当时期内可以排除世界大战的危险,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愈发增多。从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走向可以看出,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一个以多极国际力量广泛协调为主导特征的开放型的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形成。
(二)世界经济格局的嬗变
世界经济是在世界市场与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范围的国际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与其相适应的国际交换关系,包括世界范围内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而其中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称为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到18世纪中叶西欧开始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萌芽时期;第二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开始到上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形成全世界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第三个时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出现了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和世界经济由国际化向全球化发展,全球经济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地球村经济”。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市场、两种制度、三类国家、多种集团的多极化格局的世界经济体系。
1.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霸主地位的确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唯独美国的经济在战争中大大地膨胀起来。美国正是凭借自己的巨大经济优势,逐渐在世界经济中确立霸主地位的,其步骤是:
第一,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为了建立新的国际货币秩序,以夺取国际金融领域的领导权,由美国牵头,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这三个文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签订,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即美元和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固定汇率制。这个体系中美元享有特权地位,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中所占资金份额最大,因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就成为美国操纵国际货币金融的工具。
第二,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会议提出“国际贸易机构”方案,但遭到美国等国家的国会否决。在1947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另行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规定实行自由、无差别的原则,组织多边贸易谈判,拆除贸易壁垒,取消进出口限制,为美国商品输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作为布雷顿森林体制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制”,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多边经济体制,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第三,实施马歇尔计划。美国为了称霸世界,需要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西欧作为盟友,为了美国经济的繁荣,需要一个广阔的自由欧洲市场。正是为此目的,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方案》,人称“马歇尔计划”。从1948-1952年,美国以赠款和贷款的方式向西欧17个国家提供了总额为130多亿美元的援助,使大量美国资本和商品打入西欧市场,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1951年底,美国宣布该计划提前结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
第四,实施“第四点计划”。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第四点计划”,给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从而控制不发达国家的受援国。它是马歇尔计划的补充。
第五,实施两个“安全网”。美国凭借其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的绝对优势,建立和维持“经济安全网”和“军事安全网”。所谓“经济安全网”,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向西方国家提供稳定的美元和自由汇兑制度,开放的市场和自由贸易制度以及廉价的石油稳定供应制度。所谓“军事安全网”,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和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多边或双边的共同军事安全条约体系,美国向西欧国家和日本提供核保护伞。美国取得西方国家的霸权地位,实际上是提供这两个“安全网”的一种交换条件或回报。
2.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德国的马克、日本的日元继美元之后成为国际货币,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这标志着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随着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它们不仅在政治上出现了和美国离心的倾向,在经济上更与美国展开激烈竞争,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1975年召开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标志着美、日、欧三足鼎立形成。世界经济格局从60年代的美国、苏联两极转变为美国、苏联、欧共体、日本四极格局,世界经济多极格局开始形成。
世界经济多极化既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发展水平均衡化的结果,又是打破发展水平均衡化、加剧发展速度不平衡的条件。上世纪70年代初,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形成世界经济多极格局中的两极。美、日、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激烈竞争,直接推动着北美、亚太、西欧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组织相互依赖、相互斗争的新格局,这种多极化的格局必将延伸到本世纪。与此同时,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空前突出,以经济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
二、经济和科技因素凸显及其影响
(一)经济因素的凸显和国际经济关系变革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重心日益向经济领域倾斜,经济优先成为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国际经济关系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和加强,决定未来国际新秩序主导权的基本因素将是一国以经济科技力量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并积极拓展对外经贸关系已成为各国对内对外政策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1.经济优先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轮番的军备竞赛,国际关系中令人瞩目的是军事安全问题,各国发展经济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苏两极对峙这一背景的制约。苏联的解体以及冷战的结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兴盛衰亡,以及在国际社会中影响力的大小,是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拥有的经济实力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冷战后,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者“转型”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放到了头等重要的地位,经济优先成为国际社会中绝大多数国家的战略选择,发展经济、促进繁荣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可以说,经济实力构成了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性要素,是综合国力中最为重要的变量,是决定一个国家对国际事务影响力大小的重要物质基础。美国学者琼·斯佩罗认为,经济实力是国际政治权力的最重要的源泉,“美国的经济实力对于确立美国20世纪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支配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而冷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的重要性比冷战时代加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近十年的繁荣。基于对经济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各国正以不同的方式调整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把发展经济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
2.经济竞争构成21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旋律
如果说,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在二战以前表现为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斗争,冷战时期主要表现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搞集团政治争夺世界霸权,那么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则更多地表现为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到一场争夺经济领域制高点的“战斗”中。
从实质上看,国际关系是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不论是国家行为主体,还是非国家行为主体,都有自己的不尽相同的利益追求,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冷战后,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主流突出地表现为激烈的经济竞争。就发达国家而言,目前存在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仍主要反映了它们的利益要求,它们在总体实力上占据优势,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在新一轮的经济竞争中,它们主要是利用优势地位,最大限度地获得本国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和能源的供给,占据本国商品销售的稳定的国际市场以及投资场所,巩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主导地位,维持在经济上的全面优势。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参与激烈的经济竞争,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捍卫本国民族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反对发达国家的经济掠夺和控制;同时,还要通过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在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显然,这种复杂的经济竞争促使各国形成了立体的、多维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各国在竞争中只能“共存”,在竞争中争取“共赢”,并为达到这一目的而进行经济合作以谋求自身发展。
3.经济多中心推动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