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6300000016

第16章 文化视野中的网络传播(4)

本次调查的方案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组成的统计调查课题组研究确定。依据统计学理论和国际惯例并结合以往五次调查经验,本次调查采用计算机网上自动搜寻、联机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层和多阶段相结合)等方法,同时采用抽样调查和联机调查是为了对结果进行比较、验证。CNNIC在2000年5月22日至2000年6月30日期间进行了网上联机和抽样调查。本次联机调查共收到问卷1629361份,经处理得到有效答卷573902份。抽样调查有效答卷3679份。本次统计数据的截止日期是2000年6月30日。

(1)我国上网计算机数

6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10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549万台。

(2)我国上网用户人数

1690万,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258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1176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256万。除计算机外同时使用其他设备(移动终端、信息家电)上网的用户人数为59万。

与此可以对照的是,根据2000年1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1999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350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309万台。

当时上网用户人数890万,其中专线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109万,拨号上网的用户人数约为666万,同时使用专线与拨号的用户人数为115万。

中国的网民在半年时间里,增加了89%!这样的飞速的增加幅度,大大超过有些专家的预测,中国因特网的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3)网络用户的群像

现在的中国都是谁在上网?根据这次调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中国的因特网是一个“青年网”——其中上网者35岁以下占88%,未婚占66.58%。

这又是一个汇聚各方人士的“高学历网”——学历分布以本科以上为居多,占46%,大中专46%,硕士以上占6%,高中以下只占2%。可谓是一个以专业人员和某些职业人员为主体的“技术精英网”。

中国网络充满了雄性色彩,男性网民占有绝对优势——男女性别之比为74.68∶25.32。

中国上网用户大多数达到小康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1001-2000元占37.77%,501-1000元占28.19%,2001-4000元占18.45%,4001-6000元占4.48%,6001元以上占2.85%,500元以下占8.28%。

这些网民每周上网10小时及以内的为47%,10小时以上达53%。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的网民是一个有鲜明特色的群体:年轻,受过良好高等教育,收入相对较高,以公司职员和业内技术人员为主。由于他们对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掌握,对互联网的积极认同、深入了解和良好的悟性而成为中国人上网的先遣队。

(4)上网的目的

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居首位的仍是:获得各方面信息(56%),以下依次为:学习计算机等新技术(11%),休闲娱乐(11%),工作需要(7%),获得免费资源(6%),对外联系方便(4%),炒股需要(3%)。

网民对于将来可以实现的网上事业充满希望,对各种事业看好的百分比均有显著的提高。网上购物(55%),网络通信(52%),网上学校(49%),网上炒股(45%),在线有偿信息服务(41%),网上医院(33%),网上游戏娱乐服务(28%),在线点播服务(26%),虚拟社区(29%)。

从目前我国上网的队伍分析,这是一批以男性年轻人为主,具有高学历的教育,具有稳定的收入,从事专业技术类职业的人群,可以肯定这是代表未来社会走向的主流队伍。从他们对网络服务的要求来看,网络媒体要大力发展信息和电子商务服务,这与我们分析的媒体走向基本一致。

了解了受众的需求,为媒体制订发展方向定下了基调。只有满足具有走向主流社会阶层的需求,这样的媒体才能成为主流媒体。

4.4网络传播效果的文化烙印

有什么样的文化,会塑造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文化,也会影响媒体的文化品格。媒体承载着信息,蕴含着文化,传媒是不同时代的地域民族文化的反映,人们通过传媒看到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社会文化画卷。在世界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网络传播效果必定带着文化的烙印。

1.社会文化影响媒体的个性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主要由自然环境、生物环境和文化环境三大部分组成的,其中文化环境对于人类文化群体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加速了人类的发展。

不同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环境。在当今世界,以社会制度划分,可划分为社会主义文化环境和资本主义文化环境;若以地域划分,则有欧美文化环境,东亚文化环境,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南亚文化环境等。各民族灿烂的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并深刻影响着各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

城市是现代文明发展的结果和象征,但它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矛盾。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生长发展的基本矛盾就是地域的独特文化与时代和社会的普遍文化的冲突。“在国家的境界内,表现为地方文化与中央文化(国家的制度文化)的矛盾;如果将地域的界限扩大为世界,民族国家的文化也是一种地方文化。城市文化的建设则隐含着另一个更深刻的矛盾:现代的世界性文化与特色的地方性文化的冲突。”城市是媒体立足和发展的基地,城市建设过程中这些文化矛盾的存在,必然影响着媒体的个性。为建设面向世界而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新文化,媒体势必要成为新文化的积极推动者,在参与建设过程中赋以鲜明的个性色彩。

社会文化与媒体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起着互动的作用。文化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变迁和继承是在文化多元性和可传播性的基础上实现的,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是与文化的交流和时代的变迁分不开的。

具有现代文化特征的大众文化、信息文化、商业文化等等,它们的走向受到媒体的影响,反过来又促成了传播文化的形成。媒体必然以反映主流文化为主体,又由社会多元文化构成复合体,因而有极其强的开放性。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对媒体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媒体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互促进的发展过程中,媒体成为了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社会文化的特征在传播媒体上得到充分体现。

媒体要立足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个性,体现地域文化的精髓,受众对有个性的角色才会有认同价值。这一规律在未来社会里同样具有生命力,传媒在信息网络时代必然要体现出时代的地域文化特质。

2.立足本土与放眼世界的统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媒体必须具备放眼世界的眼光,从宏观的角度来定位传媒的角色。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一家媒体不可能包揽所有的信息,甚至连容量巨大的因特网也不能独霸天下,媒体的角色分工是必然趋势。媒体要树立起立足本土反映当地社会文化和放眼世界的统一的角色观念。

媒体实现立足本土的最直观理论依据是人们的接近心理。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并因自身生活的需要,产生亲和动机与依赖动机,即接近心理。

这种人之常情的接近心理,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随着人的年龄、学识、职业、社会地位、娱乐、学术关系等变化,人们总对自己相同经历的人产生亲近感,满足认同的心理需要。

这一心理特征反映到受众与媒体的关系上,就表现在新闻发生地与受众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新闻事件与受众利害关系的远近亲疏程度。凡是与受众地理位置、心理距离接近的新闻,受众自然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而对那些距离遥远的新闻,受众的兴趣则趋于淡薄。

接近心理的存在,为传播媒体立足本土的角色定位找到了理论依据。传播媒体的发展,其主体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形成专门的传播系统。媒体在放眼世界的眼光下,要对本土的信息在发掘和筛选上下功夫,使之更有深度、更细化地满足本土受众的需求,显现本土社会文化特色。这样的角色定位可以为媒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美国现代报纸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因素,各大城市的著名报纸都是以本地为依托的,极少有全国性的报纸。并且在竞争过程中,最终导致了全国最大的20家报团,控制了一半以上日报的总销数,形成了全国绝大多数的城市只有一家日报或一个报业主所出版日报的基本格局。

媒体的本土化角色定位,突出本土文化,越来越受到受众的认同。受中宣部新闻调研小组委托,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1995年曾对全国报纸读者总体进行调查,了解全国报纸读者的基本构成与类型,把握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选择方面的规律及特点。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对报纸的基本分类,该所调查了九种基本类型的报纸在读者中的实际接受情况,借以考察和了解读者对各类报纸的阅读和利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地方类报纸在读者中拥有很大的市场,阅读率和自费订阅率都高于全国性综合类报纸。近几年全国性报纸的发行量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状态,而地方类报纸则稳中有升,有些甚至是跳跃式的发展,预示着明亮的前景。

因此,从调查数据的印证和理论的分析预测,我们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里,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媒体不仅不会被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传媒挤得无立身之地,相反,只要明确角色定位,这类媒体就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受众的需求影响传播效果

马克思在论述报刊的主体客体关系时,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典论述,他说:“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也就是说,传播者不仅为受众生产传播媒体,而且也为传播媒体生产着受众。马克思揭示的精神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规律,对我们分析信息网络时代的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仍有指导意义。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传播者传播什么信息,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即使有反馈,其实也是有限的。

而在信息网络时代,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地位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传受者之间的地位变得更加平等。受众在传媒中表达自己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传播者不再是信息的垄断发布者,受众也可以随时发布突发性的信息,成为许多信息的第一传播者。

并且,受众对信息的表达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同一个信息,可以表达为声音,也可以是图表或画面,完全视个人的爱好而定。同样内容,在荧屏上展示的,既可以是艺术的形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字的。受众随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受众广泛主动的参与成为知识经济传媒的重要特征,受众的支持是传媒生存的基础,任何传媒都会把受众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

人与社会的联系是通过交往来实现的。受众所以需要视听大众传媒,是出于交往的需要。受众通过视听大众传媒,不仅了解客观世界的实际状况,而且实现自己与他人的社会交往。要实现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就必须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和他人。受众的需要和期望,影响着媒体的不同内容的表达。受众地位的变化改变了过去传媒单向发布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的交互性有助于各种不同文化的生产,有助于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共存。传媒为受众提供了他们表达的时空,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成长的受众,他们必定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表现在传播内容上必定是色彩斑斓。社会大众的文化选择,自然影响传媒的角色定位,进而形成具有社会文化代表意义的形象,符合受众的社会期望。

文化环境影响着传播媒体的个性,传媒的文化个性是立足市场的根本,受众的趣味,成为传媒整体形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媒体成为社会文化的形象代表,既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媒体的义务。

总之,网络媒体在信息网络时代,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要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充分及时地反映社会发展变化,便能成为网络社会的主流媒体。同时,作为信息产业,媒体还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符合市场运作规律,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走产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信息产业的支柱。媒体又是社会文化的形象代表,它需要反映发展变化过程中面向世界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集中体现社会文化的特色,从媒体的角色定位可以看到时代的地域的文化变迁。媒体的多重角色在信息网络时代是统一的。媒体是时代的社会文化体现,是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缩影,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传媒在信息网络时代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所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同类推荐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胡华文集(第六卷)

    胡华文集(第六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6卷,收录了胡华生前的书信、笔记、自述性文字等,反映了胡华作为一名学者,其对待治学和生活的严谨态度,全面展开了他的学术思想以及对于人生、治学的看法。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网络媒体的经营管理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介质,有着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媒体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工具。网络媒体的出现和对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热门推荐
  • 田园蜜宠:贵女锦绣风华

    田园蜜宠:贵女锦绣风华

    从高楼到茅屋,再饿的两眼放光,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铁血杀手穿越到古代成为两个包子的便宜娘亲,时不时还有极品亲戚打秋风,且看她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但是包子爹在哪里呢?(本文不虐,宠文)
  • 盛氏欢歌

    盛氏欢歌

    互不相识的男女同居这种事情,向来都是蒙欢欢所向往的,因为很多电视电影小说里的故事情节都在向她证明,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就是起源于:异!性!同!居!啊~那份朦胧之美,那种萌动之初,干柴烈火……孤男寡女……呃……扯远了啊,拉回来!(某某某容易跑偏,忘见谅)可是……虽说戏剧源于生活,但是,生活却是远远高于戏剧的。所以,蒙欢欢期盼了已久的怦然心动没有等到,迎接她的……竟然是一个趾高气昂的天皇老子的压迫和压榨……爱情故事的女主角没当成,谢欢欢一秒变保姆……(再说一遍,某某某容易跑偏,而且容易收不住脑洞……)面壁……
  • 日曜乾坤

    日曜乾坤

    一套不知品阶的功法,一把不知品质的长抢,一个不知材质的鼎炉,还有惊世骇俗的天灵根,不知来源黑色火焰,以及不知道是哪个疯子发明的炼体之法!太阳之子的传承是福是祸,迷雾弥漫的前路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 网游之海贼世界

    网游之海贼世界

    公元5020年,世界级集团排名第一的鹏熙公司研发出一种虚拟网游,真实程度百分之一百,这款游戏一上市,立即被广大的游戏玩家热爱,而其中的五圣之一的萧逸海,如何称为海贼世界的最高者海神。
  • 说到底,我只是个小毛贼啊

    说到底,我只是个小毛贼啊

    你说,我一个小小的毛贼,不就偷了少女的贴身衣物嘛。她说什么也要把我给煮了吃了,好在自己还算靠谱,不但逃出生天而且还俘获了少女的芳心。不过,诸君,请先别鼓掌,如果我没听错的话,居然还有人邀请我和少女一起拯救世界!?
  • 侠武正道

    侠武正道

    武,是什么?侠,又为何物?一身侠武,立于今世,又有何作为!
  • 我爱的人是玉
  • 狐仙王妃:我是人类

    狐仙王妃:我是人类

    一位普通的宅女,一场意外,被穿到了一位狐妖的身上,这可能是一只最弱的狐妖,就算再弱在人间也是超人般的存在,可是她却被一位奇葩王爷抢亲,本来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她却无辜被卷进斗争当中,面对这位没权没势的王爷她只能依靠自己解决那些问题,她要如何面对这尴尬的身份,又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呢。
  • 不一样我她

    不一样我她

    因为家里孩子多而她是第二个孩子,家里把希望都放在她的身上,每天放学她都要去打工,无论是中午还是下午她都要去打工。而在学校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腹黑女即便别人怎么看她都落伍其实的面对一切,在班上因为被欺负,而有一天一个男孩转到了他们班,而那个男孩来临时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 亡妻归来

    亡妻归来

    曲清凌因病而亡,借尸还魂,为了找寻失散的儿子兜兜她回到儿子失踪了的地方,无意间知道了丈夫对自己的背叛和欺骗,天性善良她还是实施了报复。以后一系列事情发生又让她选择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