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5500000008

第8章 军事思想(3)

(1)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战斗中,基本的战斗形式无非是进攻和防御两种。总体上讲,进攻是主动的,防御是被动的。进攻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条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决定了敌强我弱这一基本条件,在较长时间内将长期存在,弱小的我军无时无刻不处在强大敌军的进攻围剿中。因此,如何解决好防御问题,就成为中国革命面临的首要问题。毛泽东认为,战略防御本身是一种被动形式,然而在这种被动形式中可以争取主动的内容。即在战役、战斗上完全可以采取以消灭敌人为主的攻势行动,寓攻于防,为攻而防,攻防结合,对于这种战争指导方法,毛泽东取名为积极防御。而将只防不攻,为防而防的作战方法则称为消极防御,毛泽东说:“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在这里,毛泽东对两种不同性质的防御作了原则性的区别。

(2)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从自卫的、后发制人的立场出发,在敌强我弱的总形势下,将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紧密结合起来,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抗击敌人,不断歼灭和消耗敌人,转化敌我力量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并适时地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和进攻,彻底消灭敌人,夺取战争的全面胜利。这一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卫的后发制人原则。后发,是说我们不首先挑起战争。制人,是说战争一旦爆发,我们就要采取各种积极手段,一步一步地制服敌人。后发是手段,制人是目的。坚持后发制人,是由我们正义的防御性战略的性质决定的。二是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的进攻相结合,它是促使敌我力量从开始的敌强我弱向我强敌弱的方向转变的有效办法。三是把战略防御适时导向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最终战胜敌人。

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集中优势兵力”,就是要把主要的兵力、兵器集中使用于主要的作战方向,每战要造成对敌兵力对比的优势。“各个歼灭敌人”,就是首先集中兵力歼灭一部敌人,再转移兵力歼灭他部敌人的作战方法。集中优势兵力与各个歼灭敌人是实现歼灭战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打歼灭战的物质基础,后者是打歼灭战的具体方法。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达到各个歼灭敌人的目的;只有各个歼灭敌人,才能形成和保持兵力的优势。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条战略战术原则十分重要。首先,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使自己的军队在战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因为“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这里最重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其次,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最有效地打击敌人。中国革命战争是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进行的,对于在战略上长期处于内线作战防御地位的我军来说,这条原则就更为重要。实行这条原则,就能将敌军在战略上的主动变为战役战斗上的被动,使我军由战略上的弱者变为战役战斗上的强者,从而改变战略上敌我进退、攻守、外内线的形势。这样,我军就能在战略上实行内线持久防御战的同时,在战役战斗上实行外线速决的进攻战,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由此可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实质,就是弱军以自己的局部优势,去攻击强军的局部劣势,并以此逐步转变整个敌强我弱的战略形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是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我军历来战胜强敌的主要方法。

5.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

毛泽东指出:“战争本质即战争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然而达此目的的作战形式,有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这三种作战形式,都是人民战争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所必需的,其中前两种属于正规战,后一种属于非正规战。

运动战,“就是正规兵团在长的战线和大的战区上面,从事于战役和战斗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形式。同时,也把为了便利于执行这种进攻战而在某些必要的时机执行着的所谓‘运动性的防御’包括在内,并且也把起辅助作用的阵地攻击和阵地防御包括在内。它的特点是:正规兵团,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进攻性和流动性。”毛泽东曾经把运动战通俗地解释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走”和“打”是辩证的统一,“打”是目的,“走”是手段。“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我们的一切战略战役方针都是建立在‘打’的一个基本点上。”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运动战是解决战争命运的主要作战形式。这是因为,运动战是歼灭敌人的主要手段,转变战争形势主要靠运动战。阵地战是军队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游击战是民兵、游击队或正规部队组成的游击部队,分散流动、灵活机动地袭击敌人的作战形式。游击战通常是正规战的辅助形式,但也可以独立进行。游击战一般是较小规模的作战,但这种小规模作战铺天盖地地展开,也可形成战略上大规模的游击战争。游击战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毛泽东把我军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的重大贡献。毛泽东的游击战思想,在世界上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

6.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

初战是指战争或战役的第一仗。毛泽东十分重视初战,他认为首仗获胜,对己会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对敌士气则是沉重的打击。初战胜负对随后战争或战役的发展影响颇大。因此,毛泽东提出了初战三个原则。第一,必须打胜;第二,必须照顾全局;第三,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决战是指战争双方使用主力进行最后决定胜负的作战。决战分战役战斗的决战和战略决战。战略决战是战争最关键的决定性阶段。毛泽东指出:“一切无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避免决战,赌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应根本避免。”“我们主张一切有利条件下的决战”。为此,毛泽东规定了“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的原则。战略决战是战争指导者运筹的重心。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集中优势兵力全面进攻解放区,企图与我展开决战。然而,毛泽东针对敌强我弱的总态势,力避决战而大踏步后退,持重待机,至解放战争第三年,蒋军总计被歼264万,且其长江以北的几个大主力集团被分割在东北、华北、华东等以城市为中心的比较孤立的地区,形成了我“农村包围城市”的有利态势。这时毛泽东果断地导演出以三大战役为核心的战略大决战的话剧,实现了“决战决胜”的计划,达成了将蒋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目的。

7.战争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是战争谋划的基本要求,是战争指导者和一切战役战斗指挥员指导作战过程中能动性的体现。主动性是中心,灵活性和计划性是实现和保证主动性的手段。

主动性就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了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所以,战争的双方都力争在战场、战区乃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使敌方处于被动地位,从而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要争取和保持主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力量的优势;二是主观指导的正确。毛泽东深刻地指出:“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与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所以,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主观指导正确与否,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决定性因素。敌强我弱的特点决定了战略主动权长期掌握在敌人手中,然而毛泽东在指导我军实行战略防御过程中,牢牢地控制战场主动权,使敌人在丧失战役战斗的主动权中一块一块被我分割、歼灭,由强变弱,最终丧失战略主动权。而我军在夺取许多战役战斗的主动权基础上,由弱变强,最终取得战略主动权,彻底战胜了敌人。

灵活性,就是灵活地使用兵力和战术。它是具体实现主动性于作战中的关键,是战争指挥的中心任务。毛泽东认为,要从战争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必须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术。通过“审时度势”而采用“运用之妙”的处置方法。计划性,就是战前的预见与准备。依照情况制定作战计划,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改变计划是战争指导的中心环节。战争情况的确实性,要求战争计划的相对固定性。但由于战争具有流动性,要求战争指导者,要善于根据战争情况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改原来计划,使之适应新的情况。为了适应情况变化,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多种情况的变化趋势,制定几套方案。一旦情况变化也能基本处于事先的几种方案之中。

(四)毛泽东国防建设理论

新中国建立后,我党军事工作的中心随之转到巩固国防、建设现代化国防上来。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根据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以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为指导,从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确立国防建设的目标和方针;国防建设必须以现代化为中心。国防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国防科研要走在前面,要从我国和我军的实际出发,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武器装备,努力实现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把现代化、革命化、正规化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要把教育训练摆到战略地位,努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力量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军队要积极支援和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逐步加强国防建设;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所谓独立自主,就是要根据自己国家的情况来决定国防政策,进行国防建设。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把国防现代化建设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自力更生地解决军队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国防建设要走军民兼容、平战结合、寓兵于民的道路。普遍实行民兵制度,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仍要坚持人民战争思想,坚持立足现有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优良传统。

国防建设理论,是我们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做好未来反侵略战争准备的理论依据。在应用这些理论于国防建设的实践时,要重视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出发,提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应以城市工人起义为中心进行。列宁运用这一理论,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城市工人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城市工人武装起义的道路,当时被人们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惟一道路。然而,如何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没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这些问题在马列军事著作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里也没有先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出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建设无产阶级军队的问题,而且提出了一整套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和战略战术原则、方针、方法,这是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重大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捍卫社会主义建设及伟大成果的锐利武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少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进行过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的壮烈斗争。但是,由于没有正确的军事思想作指导,屡遭失败。唯有产生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后,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才有了适合我国我军的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才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回顾1927年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以来,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军进行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一次抗美援朝战争,数次为保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安全的自卫反击战,都取得了伟大胜利。我军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以劣势装备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靠的是什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先进的军事理论一一一毛泽东军事思想。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技术战争已登上战争的舞台,然而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没有变,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战争方法论并没有过时。毛泽东军事思想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军事思想本身就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形成的,毛泽东历来反对把他的某些具体方针、原则当作教条对待,他本人就是严格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不断抛弃旧结论,提出新观点的典范。毛泽东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仍然是我国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理论基础,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仍然是我军建设的指南,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仍然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毛泽东的积极防御战略思想仍然是我军未来反侵略作战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永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决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过时”,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大发展。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军事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军队的建设及其相关的其他军事问题所作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是新时期我军建设和改革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思想。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有着严密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反映了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基本规律。

一、战争与和平思想

同类推荐
  • 有勇有谋的自我保护

    有勇有谋的自我保护

    《有勇有谋的自我保护》的主要内容有立正确的荣辱观、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多学习法律知识、把法律用到生活当中、怎样才算中国公民、怎么才能休息一合格的分民、原来出版也有规定、奇怪的“老爷爷”、父母打开我们的日记本、如何看待父母私拆我们的信件等。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成语故事
  •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成长路上的红绿灯(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医用大学语文

    医用大学语文

    本书以文学发展史为线索,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中精选优秀作家作品和医学特色典章。
  •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

    《秘密花园》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伯内特夫人最负盛名的作品,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秘密花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小女孩玛丽因为一场突来的瘟疫变成了孤儿,被送往英国一处古老庄园里的亲戚家中收养。在幽僻宁静的乡野和淳朴的乡人中间,她的性情渐渐变得平易。一天深夜,循着神秘大宅长廊一端传来的隐隐哭声,她被带到了一个同样古怪而孤独的小生命面前。玛丽的表兄,大宅的少主人科林生来体弱,长年卧病在床,性情乖戾难测。为了帮助科林,玛丽带他进入了庄园里被关闭多年的秘密花园。孩子们在生机蓬勃的小天地里不受干扰地玩耍,学会了友爱待人,恢复了纯真快乐的天性。
热门推荐
  • 史纠

    史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猛男情结剖析

    猛男情结剖析

    本书是一本为男性提供心理医疗借鉴的实用手册,不仅讨论了男性危机的惊人全貌及它的广泛影响程度,还列举了各种身体形象测试、生活案例供读者参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医学及心理学两个不同角度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建议。
  • 清风徐,此一生

    清风徐,此一生

    她是亡国公主,他是亡她之国的皇子。他出身卑微,身不由己,可还是受到了她的报复。他不曾想会爱上她,她也不想会为他沉沦。深宫之中,它成为皇帝,终是为她凉了心,终是冷落了她。她受尽凌辱,尽知真相,放下了仇恨,与他双宿双栖。
  • 愿得一世安

    愿得一世安

    康历四年,锦国靖王篡位。康历皇帝携皇后及一双儿女出逃,暂避于湖龙村。三年后,新帝发现其行踪,遣人暗杀四人。是夜,康历帝幼子携其妹逃脱,至缘河,弃其妹,独去。在下孙安玉,有着光辉灿烂又十分传奇的人生经历。如今已安稳下来,闲来无事整理了从前随手记下的生活经历。不求诸位体味在下喜怒哀惧,只求能博得诸位一笑。笑完了,忘了便是。
  •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 剑转乾坤

    剑转乾坤

    他前世是个顶级杀手,被异界的修炼之士选中,转世投生于异界,从此踏上了修炼之途,独辟蹊径,融万法,铸就剑道,翻手间剑动乾坤转,成就极道剑尊。
  • 前世今生两世缘

    前世今生两世缘

    前世因,今世果。唐门机关术,邪教巫术,霍家剑法,御世心经,妖族傀儡术,五大武学世家齐聚玄关大陆,只为前世所发生的种种因。“前面那位姑娘,这是你掉的钱袋吗?”“唐戚,这百合花好看吗,送给你了。”“唐戚,我真名其实是霍之念,我是为了对付你才接近你的,对不起。”因造就了果,但也可以毁了果。最终的果究竟是美好,还是痛苦,这还是未知。
  • 重生暴龙

    重生暴龙

    从小遭遇车祸,瘫痪在床的李靖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一个光怪陆离的岛上,重生成了一只暴龙。在这座时光紊乱的岛上,李靖一步一步,重新回到食物链的最顶端。返回人类文明,却成了人类最大的敌人和威胁。一场变异进化暴龙,对抗全人类的战争就此展开。异兽争霸。(注:暴龙不变人,不变神龙,不修真,不打外星人。只是按照地球60亿年来,人类未发觉的方式进化。形成一种与科技文明对立的生物文明。)
  • 安然有你度此生

    安然有你度此生

    文艺版:生命中人来人往,有人能陪你走过一段时间,那必然会有人愿与你携手一生,错过的人教会我们成长,执手之人陪伴我们成长,有些缘分或许早已命中注定,莫慌莫急,静待花开。简单粗暴版:守身多年的某总裁,就这样被深夜酒吧买醉的某女扑到了(表多想,人家很清白)。亲情缺失多年的某总裁,就这样被一碗黑乎乎的素面条圈住了。接着,拉开帷幕……
  • 老先生

    老先生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作者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并首次公开了这些老先生的书信手迹。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